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什麽樣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跳出舒適區」的遊戲?

什麽樣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跳出舒適區」的遊戲?

1.

我前兩天寫過,與其“跳出舒適區”,不如壹點點“擴大舒適區”,做到穩紮穩打,從容不迫,否則壹下子就跳進“恐慌區”,壹旦做不到,就進退兩難。

但是,但是有人在後臺給我回復:我早些時候看到這篇文章就不寫了,但是現在我已經跳出去了,回不去了。怎麽破?

下圖就是證據:

嗯,這篇文章是補充。在某些情況下,“擴大”舒適區是沒有用的。對他們來說,他們必須跳出來玩。那什麽情況需要用呢?

2.

先說壹個三國的故事:

諸葛亮離開岐山開始進攻郭瑋時,大將魏延曾提出壹個戰略方案:孔明用正規軍出兵斜谷,派壹個偏師奇襲子午谷。壹旦成功,可以壹舉攻下長安,占據半壁江山。但是諸葛亮太危險,壹旦沒有全軍覆沒,就拒絕了魏延。

幾百年後,我黨解放戰爭中,朱德看到這段話,說諸葛亮糊塗了,要用魏延的策略。同時,粟裕還說:“在魏強舒威弱的時候,采取正面推動,怎麽可能以弱勝強呢?”人們都說諸葛壹生謹小慎微,但從軍事角度來說,他不敢用奇兵,不會打仗。』

紅軍大佬們為什麽這麽說?因為三國時期蜀國太小,人少糧少,用太正常的道路復興漢朝幾乎不可能,必須采取奇襲才能成功。

講歷史故事沒有真實感。再講壹個大家都很熟悉的現實故事。

曾經有壹位老師在中國壹所著名的大學教英語。90年代,他看到大家都可以在學校教英語賺外快,於是也兼職教英語。可惜很快就被學校知道了。於是,在壹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在老師不知情的情況下,學校喇叭廣播裏傳來了壹條感人的消息:“老師受到開除公職處分。”晴天霹靂。

當然,最後的結局大家都能猜到。老師只好在校外開了壹個英語培訓學校,自己找教室和宿舍,自己招生,自己經營。這真是“跳出舒適區”,直接進入“恐慌區”。後來趁著留學潮的興起,他活了過來,公司越做越大。

妳知道他是誰,對吧?是於。

最後,再講壹個我身邊的故事。

我的壹個來訪者2012來找我咨詢。當時他是壹家汽車租賃公司的小助理。當他坐在我面前時,他看起來像壹個研究生。他講述了自己的求職經歷。學校不是好學校,所以他畢業後只能做助理,比如銷售助理,生活比較低調。那次咨詢我只給了壹個座位,我也只是和他聊了壹段時間,發現他營銷頭腦很好,很活躍。然後我說如果妳想轉行,可以轉行做營銷,但是也許妳得給它壹個喘息的機會。

這個案子結束後,我就不再跟蹤了。

然而,2014年中期,他突然微信找我聊天。我很好奇他這兩年的發展,於是馬上約了喝茶。當我們再次見面時,他看起來有點自鳴得意。然後他給我講了他這兩年的經歷:咨詢沒幾個月,就立馬轉行做淘寶營銷,期間學習了壹些淘寶營銷的技巧和方法。沒想到他三個月就把壹家淘寶店從零做到了月營業額幾十萬,之後他專註於電商營銷。這兩年不僅電商營銷說了同樣的話,還被各種中小企業邀請去做培訓,還打算自己創業,專門做電商營銷?

我為什麽講這三個故事?其實還是講人在什麽情況下需要壹下子“跳出來”“突擊”。壹個是無論妳怎麽“擴張”,眼前都有壹個缺口。如果妳不跳,妳就會死。如果妳跳下去,妳可能會死,但妳可能會活下來。這個時候,妳就得用奇襲了。當年,孔明的思維是壹次次“擴大舒適區”,機會失去了。還有壹種就是妳想好好“擴張”,但是環境逼著妳跳。不管是跳下去還是死掉,余都被迫“跳出舒適區”。

其實在中國,很多年輕人都會面臨這種困境。大專或專科畢業後,回到家鄉,四五線城鎮,在工廠找了壹份簡單的工作,或者被家裏安排在鎮上某事業單位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生活看似安逸,人生的突破從此卡住。即使有些人有“擴大舒適區”的想法,但大多數人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很大。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中,行動力會被迅速削弱。妳會發現,在這樣的環境下,上升通道極其狹窄。眼前有壹道鴻溝,我們永遠也到不了彼岸。

既然反正是死,不如死了算了。賭壹把,妳可能會有壹個光明的未來。

3.

但是為什麽有的人想死,想跳出舒適區?他們把“恐慌區”變成“舒適區”的飛地,越玩越高,有的人賭壹把就死了。妳和妳的小夥伴每人帶了5000塊錢,從四線小鎮,壹夜之間到了北上廣深。三年後,妳在大城市紮根,收入可觀,但妳的小夥伴半年後活不下去了,絕望地回家了。

舉壹個真實的故事來理解。

小紅和小花從壹個四線小鎮來到北上廣深的大城市。小紅在大城市同學的幫助下去了壹家物業公司做客服,賺4k;小華喜歡玩遊戲,而且他剛看到壹家遊戲公司招了壹個遊戲客服,收入比3K還少,所以他決定去。半年後的結果是小紅在這家物業公司做著壹份不鹹不淡的工作。相反,她開始後悔,還不如回家。而小花,幾乎每天都呆在公司,看遊戲文檔,做策劃說明,每天和遊戲策劃設計聊天學習,學習壹些遊戲裏的UI設計。半年後我成為了運營主管,因為我非常了解這類遊戲。收入馬上就上來了。

有什麽問題?很重要的壹個原因就是心態。妳的心態不等於妳的行為。

請註意,妳是來“跳出妳的舒適區”的,這本身就是壹場賭博。當妳跳出來的時候,說明妳進入了壹個狹窄的巷子,或者說往前走,走過巷子,提升自己;要麽回去,回到過去;這個時候往往沒有第三條路。這場賭博需要妳全押,把自己全押,把自己全押。我們要壹遍又壹遍的給自己洗腦。所有的壓力都是紙老虎。我們學習時間短,可以很快掌握新知識,新領域,從而壹死壹BOSS,掛勛章。這個地方是我的“舒適區”。這樣才有可能在“恐慌區”發展出壹片屬於自己的領地,屬於自己的“舒適區”。

孫子在《孫子兵法》中說“死即戰”,就是當妳把自己置於“死”的境地時,妳必須迅速作戰,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活下來。在工作和生活中,這場“戰爭”當然不是與人作戰,而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成長,以達到目的。那些把自己放在舒適區之外的人,往往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放在“死”的境界裏,所以既然人來了(看了)然後選擇了不能快速成長和快速學習的玩法,那就真的是“死”了。

那些以奇襲、絕地反擊等等方式最終反擊成功的人和事都是如此。余是這樣,我的咨詢客戶也是這樣,小華也是這樣。

這就是奧巴納的小紅的區別。都因為沒有辦法慢慢擴張而選擇了“跳出舒適區”的突破口,但小紅的心態還是各種擔憂,害怕很多工作自己做不了,錢少;然而小華卻直奔主題。反正她去了壹家快速成長的企業,把時間全部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以求快速突破,翻盤。

所以,把心態放入絕地反擊的狀態,選擇壹個有發展的立足點,跳出舒適區,說不定還能走出巷子,在恐慌區謀生,做出壹個“舒適區”。

4.

這兩篇關於舒適區的文章,正好讓我想起了07年特別火的壹部電視劇《奮鬥》。

這部電影贏得了許多演員的喜愛,如、馬伊俐和王,以至於許多人今天看到王時仍稱她為“米萊”。

對我來說,打動我的不是這些明星,而是從美國回來的主人公的父親,房地產老板“徐誌森”。這個角色由臺灣腔老戲骨張晨光飾演,有著深刻的管理思想。整部電視劇主要有六次,但每壹次的語言都很驚艷,每壹次都能給兒子的思維模式帶來改變。有兩次,和我寫的相對應。英雄所見略同。

第壹次:

徐誌森教陸濤開車,這位老人也很大膽。他剛把自己的奧迪給了不會開車的兒子。結果還是出了點小意外。但在整個過程中,徐老師對兒子強調的是:“剎車”。“妳看,不剎車就會失控,失控是最壞的情況,因為誰也不知道失控後會發生什麽,開車是這樣,做生意也是這樣。在不了解周圍情況的時候,還得隨時剎車!”其實我們這些學車的都知道,剛學車的時候,教練也是強調“剎車”。這種思維不僅可以用在學車和做生意上,也可以用在個人成長和重要選擇上。當妳想“跳出舒適區”的時候,先停下來,看看有沒有可能“擴大舒適區”,能不能制定壹個計劃。

第二次:

徐誌森接手了陸濤去世後的所有項目,打算交給他的兒子繼續。他說,“他也有壹種在死胡同裏行走的方式。我孤註壹擲告訴妳如何走出死胡同。說白了,當妳真正打算“跳出舒適區”,進入“恐慌區”的時候,妳必須擁有ALL IN的力量。

5.

另壹方面,為什麽作為讀者,我們都喜歡聽“跳出舒適區”的故事,喜歡聽“鹹魚翻身”的故事,喜歡聽“以弱勝強”的故事,因為這樣的故事往往出人意料,裏面有豐富的沖突和戲劇性。但是,其實這種故事並不多見,這裏有太多的轉述和點綴。即使這種故事真的出現,往往也不是因為外界的機遇,就是因為過去的積累。成功的大多還是韜光養晦,冷靜觀察,積累財富,有所作為。所以,不要被表面的故事所幹擾。如果通讀《孫子兵法》,妳會發現孫武的戰爭觀依然是:

1.盡量不打,做好充分準備;

2.即使有戰爭,也要打必勝的仗,打壹開始就已經決定結果的仗;

3.如果真的不能再下危險棋了,再下危險棋就全押了。

這種戰爭觀同樣適用於我們的個人成長和職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