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鐵山街經濟建設

鐵山街經濟建設

簡介

鐵山依托優越的地理和資源優勢,大力實施經濟建設,全鎮綜合經濟實力。

顯著增強,經濟總量快速增長。2007年,全鎮社會總產值654.38+0.2387萬元,人口654.38+0.35萬人,財政總收入5375萬元。經濟結構得到合理調整。2007年三大產業結構比例為15:62:22;人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41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人民幣,村財平均收入為人民幣412000元。

第壹產業發展

鐵山街道始終堅持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按照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要求,充分發揮農業的經濟功能、社會功能和生態功能,通過抓好節約型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農業生物質產業和農業資源保護利用等“四個抓手”,努力實現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同時,積極轉變發展理念,改變當前重增長輕發展、重生產輕環境、重數量輕質量的思維,從大工業、大生態、大農業的角度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低消耗、高增長和可持續發展,逐步形成符合現代農業經濟理念的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模式,建立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1,大力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鐵山鎮圍繞轉變增長方式的目標,努力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綜合循環利用,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節能為切入點,大力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壹是加強分級耕地動態管理,加快中低產田改造。鐵山鎮積極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逐步提高中低產田改造建設標準和投入標準,建設高產穩產節水高效農田,有效鞏固、保護和提高了我鎮基本農田生產能力,特別是穩定了我鎮糧食生產能力。目前,鐵山鎮標準化通道140多公裏,建成了5個高產優質葡萄和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改造了中低產田。二是以“沃土工程”建設為載體,推進耕地綜合施肥改良,促進化肥減量增效和有機肥資源開發利用,培育健康肥沃的優質土壤,營造安全清潔的生態環境,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壹方面,我鎮積極調整優化用肥結構,大力倡導增加有機肥的積累和施用,引導農民使用優質有機肥,重點推廣配方肥、專用肥、復混肥等。,減少農藥使用的頻率和數量;另壹方面,積極推廣新型植保設備,淘汰“跑、冒、滴、漏”問題嚴重的植保設備;推廣低量噴霧技術,節約用水,減少農藥用量,提高農藥有效利用率。通過指導,鐵山鎮建立了面積約600畝的無公害蔬菜、150多畝茶葉、2359畝水果。

2.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鐵山鎮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經濟,充分挖掘資源優勢,發展以農民為主體的現代農業,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緊密對接,促進農民增收。壹是大力發展竹木加工業。依托金源木業、粵華竹業等林產加工龍頭企業優勢,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在火德坑、曾坪、羅辰等山村建立了木材、竹子種植基地。鐵山鎮有林地面積11.8萬畝,森林蓄積量38萬立方米,年產木材2萬立方米。竹林占地26000畝,年產竹子25萬根。豐富的林竹資源為林竹深加工項目的大力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如金源木業大力拓展出口訂單業務,年產木質園藝系列654.38+0.5萬件,年產值5000萬元;粵華竹木公司開發竹地板、竹膠板等家裝材料和竹工藝品,年產值3000萬元,進壹步拓寬了產業鏈。二是大力發展生豬和肉雞養殖業。鐵山街道堅持優化水產養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養殖。依托龍巖生豬產業優勢,楊梅、葛口、林平、林浜、福溪等村大力發展生豬養殖。截至目前,鐵山鎮共有生豬養殖專業戶450戶,年存欄生豬近7.5萬頭,年產值110萬頭。同時,依托龍巖森保公司肉雞加工項目,在羊頭、葛口、林浜、福溪等村大力發展肉雞養殖。全鎮現有肉雞養殖基地11個,年存欄肉雞5萬只,年產值18萬只,年產值428萬元。第三,大力發展果蔬生產。鐵山街道充分發揮城郊優勢,積極引導農民發展果蔬產業,支持建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果茶基地,大力發展綠色食品,逐步推動果蔬產品結構和種植技術向天然、無公害、環保方向發展。在平原各村建立商品蔬菜基地,重點發展大棚蔬菜,蔬菜種植面積2000畝,其中大棚蔬菜500多畝;大力推廣山區金針菇、茶樹等食用菌和反季節蔬菜種植。在水果生產發展上,大力發展林浜枇杷、葛口葡萄、曾坪柑橘、陸家地早熟桃,並向周邊擴展,逐步形成壹村壹品,實現面積上規模、品質上檔次;在發展茶葉生產方面,以富溪村100畝茶場為龍頭,逐步向山區延伸,利用山區的地理優勢發展茶葉種植,促進山區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3.做好農業生物質產業。註重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積極發展生物質能源。壹是加強農村沼氣能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我鎮結合農村,重點推進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葛口、富溪、外洋、林平、西溪等村綜合利用沼氣、沼液、沼渣,采用“豬-沼-生化池”、“豬-沼-”2006年,鐵山鎮認真落實相關政策,基本完成了年存欄萬頭以上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處理任務,汙染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不僅改善了農村衛生環境條件,有效解決了養豬業汙染,還產生了清潔能源,解決了能源短缺問題。據統計,鐵山街道共有標準化沼氣池665座,年可治理畜禽糞便9.3萬噸,提供沼氣6.65萬立方米。二是變廢為寶,大力發展生物技術。鐵山鎮大力實施畜禽糞便能源化利用工程,積極推廣幹濕分離和設施化處理技術,將畜禽糞便轉化為農村清潔能源和有機肥。重點支持“綠色哈哈”、“陽光生物”有機肥生產項目,采用袋式發酵不烘幹技術,年加工豬糞654.38+20萬噸,年產值654.38+20萬噸生物有機肥,年產值9000萬元。支持三達油脂有限公司通過先進生物技術處理煙草廢棄物生產草酸、乙醇、茄尼醇等產品,年產值10萬元。

4.搞好農業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鐵山街是我區重要的礦區。由於歷史原因,山區農村耕地拋荒現象十分嚴重。為有效解決山區耕地拋荒問題,鐵山街道大力改革耕地承包經營模式,改變土地流轉方式,集中回收廢棄閑置耕地,由村集體集中發包,大力發展食用菌、反季節蔬菜、毛竹果樹等經濟作物,提高拋荒耕地利用率;同時,鐵山鎮加大農業投入,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恢復,努力解決農田水毀和農業灌溉問題,組織科技準備工作,派出技術人員指導山區村莊農業經濟發展,及時提供農業信息服務,積極加強優質品種、農用化肥、農藥、農膜等生產資料的供應和儲備,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優質服務,提高了山區群眾種植的積極性和信心。通過指導,鐵山鎮開發利用廢棄耕地320畝,種植果蔬68畝,樹木170畝,竹子82畝,有效解決了山區農村廢棄耕地問題。

特色農業

壹是大力發展竹木加工業。依托金源木業、粵華竹業等林產加工龍頭企業優勢,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在火德坑、曾坪、羅辰等山村建立了木材、竹子種植基地。鐵山鎮有林地面積11.8萬畝,森林蓄積量38萬立方米,年產木材2萬立方米。竹林占地26000畝,年產竹子25萬根。豐富的林竹資源為林竹深加工項目的大力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二是大力發展生豬和肉雞養殖業。鐵山鎮堅持優化水產養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養殖。依托龍巖生豬產業優勢,楊梅、葛口、林平、林浜、福溪等村大力發展生豬養殖。鐵山鎮生豬養殖專業戶450戶,年存欄量近7.5萬頭,年產值110萬頭。

實力實業

加快產業集群,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促進產業集聚。

結構和產品結構優化是鐵山街道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鐵山街道以園區為載體,大力實施“項目帶動、做大做強”戰略。通過擴大對外開放,先後引進了優新能源、郝迪化工、城關化纖、通力叉車、李珊液壓、玉林機械、億豐破碎等壹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高、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形成了壹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通過實施產業集群戰略,凸顯機械制造、化工、能源、建材等壹批產品制造基地和優質企業的競爭力。目前,全鎮有卓悅、城關、宜豐、李珊等重點企業10家。通過項目二、三期改造,卓悅新能源產值可達1億元以上,產業集群骨幹企業示範作用更加突出,對全鎮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優化調整將起到積極作用,進壹步為鐵山鎮打造龍巖工業強鎮奠定基礎。

服務行業

物流業鐵山街位於龍巖中心城區的東大門。有福三線、龍(燕)梅(周)鐵路、張(平)龍(燕)鐵路、龍(燕)廈(門)鐵路三條省道貫穿邊境地區,形成了發達的鐵山公路鐵路交通網絡,是連接龍巖東西通道的樞紐,交通區位優勢明顯。鐵山洋站位於鐵山鎮附近,擔負著向塘以西、漳平、梅州、龍巖以東地區的運輸組織和貨物暢通,日均收發列車108列,日處理車輛2100輛。鐵山鎮充分發揮龍巖市郊區區位、交通、資源優勢,以鐵山洋站、東方三洋城建為契機,培育大型物流中心,整合現有物流資源,完善優化物流網絡,改造提升傳統物流,拓展物流業發展空間,推動現代物流業跨越式發展,全力打造我鎮新的經濟增長點。房地產。為加快鐵山城鎮化進程,鐵山鎮依托行政中心“農科教大樓”建設的契機,按照“誰投資、誰擁有、誰運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鐵山各項基礎設施建設。2003年,鐵山鎮引進龍巖華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開發洋頭、外洋、楊梅省道三線沿線地區,建設商住壹體的“東方三洋城”。目前,項目壹期已基本完成,用地面積31.485平方米,商業店面65438間,商品房654460間。“東方三洋城”和“農教大廈”的建成使用,有助於引導鐵山鎮行政、經濟、文化中心向交通更便捷、市場化更專業、城鎮化更集中的方向發展。

旅遊業和娛樂業。鐵山街伏羲旅遊區是新羅區為數不多的毗鄰中心城區的自然風景旅遊區。近年來,鐵山街道不斷投入資金,加強旅遊區吃、住、行、玩等基礎設施的改造,先後投資50萬元水泥化通往旅遊區的2.5公裏主幹道,投資654.38+0.9萬元在旅遊區修建兩家賓館,投資45萬元改造旅遊區7公裏河道。建立了3公裏皮劃艇漂流項目、沿河500米燒烤區和兩個天然遊泳池,購置了竹筏、水上遊艇等設施,極大地豐富了旅遊區的遊玩項目,提高了旅遊區的吸引力。據統計,鐵山伏羲旅遊區每年接待遊客超過2.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