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全管鉆孔咬合樁在基坑支護中的應用。

全管鉆孔咬合樁在基坑支護中的應用。

鉆孔咬合樁具有配筋率低、抗滲性較強、施工速度快、抗剪強度高、支護結構安全等特點。目前在國內已成為非常成熟的支護結構施工技術,在地鐵、路下穿線、高層建築等城市構築物的深基坑工程中,特別是在淤泥、流沙、地下水富集等不利條件的地層中得到廣泛推廣。然而,在壹些巖石地層的基坑支護工程中,由於基坑周邊環境復雜、安全文明施工程度高、工期緊,普通鉆孔灌註樁和地下連續墻難以滿足實際要求。咬合樁在這種地形中表現出突出的技術優勢。

1項目概況

1.1項目概述

凱達樞紐國際廣場位於廣州增城新塘鎮。項目占地面積38697.1m2,規劃總建築面積約38萬m2。由四層地下室、六層裙樓和兩座超高層塔樓(西塔樓260m,東塔樓182m)組成。基坑開挖面積35026.9m2,基坑周長約797.0m,略呈三角形。裙樓區開挖深度為17.7m,塔樓區開挖深度為21.4m;:屬於典型的超大型深基坑工程。

1.2基坑北側環境條件

基坑北側緊鄰正在進行主體施工的廣州地鐵13線新塘站。基坑開挖深度約15m,地鐵13線基坑支護采用地下連續墻+三支撐,僅為2.3m遠離本項目北側最近的支架。詳見圖1。

1.3基坑北側地質水文條件

1.3.1地質條件根據現場鉆探記錄,根據成因、狀態和巖土特性,場區巖土層自上而下可分為:人工填土層、殘積層、殘積層和基巖。本工程基坑北側中等(弱)風化巖層較淺,強度較高,中等風化巖層最淺埋深為-7.765438+。1.3.2水文情況根據勘察報告,鉆探期間場地內未發現地表水,各鉆孔測得的混合水靜水位相對高程為-2.00~-9.70m,場地長期水位變化範圍約為3 ~ 4 m。

1.4北側支架設計概述

1.4.1北側豎向支護結構選型為確保地鐵結構安全,北側支護結構施工過程中造成水土流失,影響地鐵基坑安全。原設計方案由普通鉆(沖)孔改為與地鐵基坑相同的地下連續墻支護形式。但由於巖層較淺(局部場地地下8m,微風化),硬度高(根據地鐵施工單位施工經驗,最大強度可超過100MPa),能夠進行這種高強度巖層施工的地下連續墻施工機械較少(雙輪開槽機,受場地限制,只能壹臺進場),施工速度較慢(北側支護需7個月完成),施工成本較高,不適用於本工程。項目部進場後,根據實際情況和當地保護辦的相關要求,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實地考察,決定采用咬合樁的支護形式,北側采用咬合樁的施工方案最終得到當地保護辦專家的認可。1.4.2咬合樁設計概況本工程基坑北側共有372根咬合樁(186樁A和186樁B)。A樁樁底需進入中風化巖層1.35m或微風化巖層1m,B樁樁底需進入基坑並埋設。2咬合樁鉆孔套管註漿咬合樁簡介咬合樁是壹種利用樁磨壓套管下沈,利用沖孔抓鬥或旋轉挖掘機開挖成孔,使樁聯鎖排列的基坑圍護結構。樁的布置是壹根樁不加鋼筋,間隔布置壹根超緩凝素混凝土樁(A樁)和壹根鋼筋混凝土樁(B樁),其中鋼筋混凝土樁(B樁)利用套管鉆機的切割能力切斷相鄰超緩凝素混凝土樁(A樁)相交處的混凝土,形成整體連續的防水擋土圍護結構,防滲效果好。

3咬合樁技術的優缺點

3.1的優點

(1)由於素樁的主要作用是咬合鋼筋混凝土樁形成整體止水帷幕,不承擔荷載,只需進入中等風化巖層,所以整體施工速度較快,造價較低;很容易滿足本工程的工期要求,最大程度節約成本。(2)咬合樁旋挖成孔工藝具有噪音低、振動小的特點,完全滿足廣州市地質保護辦公室的要求。(3)咬合樁采用鋼護筒保護,無泥漿,安全施工文明,最大限度防止水土流失,最大限度減少支護施工對周邊的影響。

3.2缺點

因為咬合樁的施工工藝要求先施工素樁,再施工鋼筋混凝土樁。為防止形成冷縫,影響止水效果,素樁混凝土初凝時間較高,壹般在60小時以上,鋼筋混凝土樁成孔時間較高。

4咬合樁工藝流程及施工要點

咬合樁通過旋轉液壓裝置(全管鉆機,簡稱磨樁機)打入套管內。同時用抓鬥從套管中抓土,同時壓住套管。說明:用打樁機將鋼護筒壓入中風化巖層,用抓鬥或旋轉挖掘機在鋼護筒內成孔,可取消泥漿護壁。當套管進入中等風化巖層時,打樁機很難將其壓入套管內。為防止“湧砂”現象,提前向套管內註水,保持套管內外水土壓力平衡,改由旋挖鉆機成孔作業。

4.1施工流程

4.1.1單樁施工流程:導墻施工→鉆機就位對中→吊壓第壹節套管,檢查垂直度,旋挖取土→沖抓鬥(旋挖機)取土(石)→終孔檢查→(B樁吊鋼筋籠)→安裝混凝土導管→灌註水下混凝土→移位樁機(重復上述程序)。備註:A樁施工工藝與B樁相同,只是沒有吊裝用的鋼筋籠。4.1.2咬合樁整體施工順序如圖4所示。全套管咬合樁的壹般施工原則是先施工A系列樁(素混凝土樁,簡稱A樁),再施工B系列樁(鋼筋混凝土樁,簡稱B樁)。施工流程為:A1 → A2 → B1 → A3 → B2 → A4 →。

4.2咬合樁施工重要工序的操作要點

4.2.1導墻施工為保證咬合樁定位誤差小於10mm,需硬化地面,做寬3.24m、厚0.3 m的混凝土導墻;定位孔的直徑比樁徑大4厘米。4.2.2鉆機就位後,導墻混凝土達到強度後,重新定位咬合樁的中心位置,並將該點反向指向導墻,作為鉆機的定位控制點;將套管鉆機移動到正確的位置,使套管鉆機的管夾中心與咬合樁位置的中心相對應。4.2.3吊壓第壹節套管,校對垂直度,沖抓土鉆到位後,將第壹節套管吊入打樁機鉗口內。護筒垂直度找正後,打樁機壓下護筒至深度約2.5~3.5m,然後用打孔抓鬥從護筒內取土,抓土壓下護筒,使護筒底部至開挖面的深度大於2.5m..第壹節套管全部壓入土中後(套管高出導墻頂面1.2~1.5m,便於接管),檢測垂直度,不合格則進行糾偏調整,合格後安裝第二節套管,繼續壓入土中。4.2.4註水旋挖土(巖)套管進入中(弱)風化巖層時,由於巖石堅硬,受機械設備性能限制,抓錐抓土困難。此時需要向套管內註水,用旋轉挖掘機進行土(巖)挖。4.2.5終孔檢查將清除孔底所有虛土,然後測量孔深和垂直度,直至符合設計要求。4.2.6灌註水下混凝土終孔檢查合格後(B樁必須用鋼筋籠吊裝,鋼筋籠標高誤差為10cm),安裝水下混凝土灌註準250導管;澆築時,檢查每車混凝土的種類、等級和坍落度,以免素樁與鋼筋樁混凝土混用或發生澆築事故;每根樁制作壹組試件,監測其緩凝時間和強度;施工時,灌註混凝土,拔管,但套管底部始終保持在混凝土面以下不小於2.5m,樁頂標高誤差為20cm。

5質量控制

5.1孔口定位誤差的控制

孔口的定位精度主要由導墻的澆註精度控制。澆築導墻前,應對每根樁進行定位,確保導墻中心與樁位中心重合。

5.2樁的垂直度控制

當咬合樁的垂直度超過允許範圍時,咬合樁底部可能不會咬合。在樁孔成孔過程中,不僅要嚴格控制孔口的定位誤差,還要嚴格控制樁孔的垂直度。每壓完壹節套管,在安裝下壹節套管前,必須停下來用測斜儀或“測環”檢查孔內的垂直度。如果不合格,就要進行糾偏,合格後才能進行下壹節套管的施工。成孔過程中如發現垂直度偏差過大,必須及時用樁機兩側的油缸頂起或推拉套管,調整套管垂直度,糾正偏差。

5.3防止“管湧”

在淤泥、流沙、地下水富集等不利條件的地層中,由於B樁成孔過程中A樁混凝土仍處於流動狀態,A樁混凝土可能從A、B樁交叉處灌入B樁孔內,稱為“管湧”。克服“管湧”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A樁混凝土的坍落度盡量小,不合適。(2)套管底部應低於開挖面至少2.5m,以形成“瓶頸”並阻止混凝土流動。(3)當護筒遇到地下障礙物或淺巖層時,護筒底部不能保持低於開挖面標高2.5m,可向護筒內註入壹定量的水,保持壹定的背壓,以平衡A樁混凝土的壓力..防止“管湧”的發生。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