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靜樂宮文物搬遷

靜樂宮文物搬遷

1952 10毛主席聽取了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王華雲的工作匯報。毛澤東總統當時說: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果可能的話,借點水是可以的。正是毛澤東主席幽默的語言構成了南水北調工程的最初藍圖。

也是在這壹年,在時任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主任林宜山的陪同下,毛澤東主席乘坐長江輪船考察了長江。在壹幅長江流域地圖前,毛澤東指著漢江和丹江的交匯處。發源於陜西省西南部,流經湖北,在武漢匯入長江,是長江最長的支流。丹江也發源於陜西省,流經河南省,在湖北省西北部匯入漢水。

在漢江和丹江交匯處上方的河流兩岸,是連綿不斷的山脈。如果在這裏修建大壩,依靠兩江豐富的水資源和有利的地形,可以形成壹個巨大的水庫。依托這個水庫,不僅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漢江下遊“三年兩崩”給漢江平原帶來的災難,還可以蓄水發電,灌溉農田。而且也可以作為將來南水北調的水源,因為這裏的水位海拔比北京高很多。理論上可以不用電抽水,自己流到北京。正在實施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見證了這壹決策的正確性和智慧。1958年3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成都會議上,正式做出了修建丹江口水庫的決定。中央決定成立丹江口水利樞紐指揮部,周恩來總理親自任命湖北省省長張體學為總指揮。

這個巨型水庫的修建將不可避免地淹沒包括湖北省和河南省在內的大片地區。周俊古城屬於水庫中心,周俊都不保,更別說靜樂宮了。

為了搶救和保護丹江庫區的文物,1956年,湖北省有關部門組織專家組對周俊古城特別是靜樂宮的文物進行了認真的調查,並進行了登記,然後向國務院提交了報告,詳細說明了文物的搬遷和所需費用。

按照國務院指示,湖北省成立了“丹江口庫區文物搬遷領導小組”65438至0958。湖北省省長、丹江口工程總指揮張體學擔任組長。

張體學的思路很清晰。靜樂宮的文物應該先搬走,以後再重建。但當時時間緊,資金匱乏。首先要理清壹個思路,這麽大的樓,哪個該搬,哪個不該搬?怎麽搬?

丹江口庫區文物搬遷領導小組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經過多次認真研究,作出決定:靜樂宮的搬遷主要以登記在冊的精美文物為主,除壹些特別精美的建築構件外,壹般建築和宮墻不能移動。

9月1958,1,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丹江口水庫工程開工,來自四面八方的數十萬施工大軍投入工程建設。隨著水庫工程的開工,靜樂宮的文物搬遷也逐漸進入實施階段。

按照計劃,重要的文物必須先運出城,再用水運,最後搬到距離周俊城40公裏的浚縣新址,也就是現在的丹江口市。從當年文物搬遷時拍攝的歷史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周俊古城高大的城門,壹只巨大的石龜正在出城。

這只大石龜是靜樂宮的寶貝。靜樂宮內有兩座石亭,兩塊巨型石碑由兩只大石龜馱著。石碑上刻有永樂皇帝為建造靜樂宮而制定的聖旨。因為是皇帝親自賜的,價值自然是至高無上的。

靜樂宮的馱龜碑高8.5米,每塊碑重約102噸,其中碑帽重8.5噸,碑板重17噸,最重的石龜本身重76噸。這樣的重量,要把它搬到幾十公裏外,絕非易事,別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算是現在,裝備條件真的遠遠落後。

經過多方打聽,我們在距離丹江口市300多公裏的湖北省宜昌市找到了三位曾親自參與文物搬遷的老人。他們都是從安徽省淮河委調過來參加丹江口水庫工程的,屬於起重集團三公司。此外,在宜昌,我們還找到了當時負責文物搬遷的高,1959,他是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二支隊隊長,奉命負責浚縣的文物搬遷工作。

幾位老人的回憶,讓靜樂宮文物搬遷的真實感受逐漸清晰。

1960年四五月,靜樂宮文物搬遷工作正式開始,起重集團三公司承擔了這項任務。當時他們的設備非常落後,連起重機都沒有。搬家的難度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面對文物搬遷的困局和現實困難,丹江口工程總指揮、湖北省省長張體學對工人們說:“500年前古人能搬,我就不信今天搬不動?”通過層層發射,確定了壹套獨創的運送大型石龜的方法。首先,我們從雲南買來十幾根粗大的杉木桿,在龜碑上方支起三組支架,用大鋼繩綁住,用多組滑輪和俗稱“葫蘆”的手搖推車,將龜碑緩緩分離擡起。同時,我們用鋼錘慢慢混合它的連接部分。

烏龜吊起來後,在它的底部豎著放兩排枕木,然後橫著放圓木和無縫鋼管,上面豎著放幾排枕木,這樣它就放在枕木上,幾十個人前拉後推,壹點壹點向前移動。在此期間,我們必須不斷地將後面騰出的木板和圓鋼管放在前面。途中,不時有人高喊高歌,為大家加油。從遠處看,這壹幕非常壯觀。

對付這些大家夥真的是螞蟻啃骨頭。從靜樂宮東門出,再到漢江碼頭,要20多天,距離700-800米,中間還有幾個難關。

周俊城的地勢比較高,城門外的斜坡大概有七八米高。怎麽能把70多噸的東西送下來?大家用鋼絲繩串了壹個“葫蘆”。壹個死人頭撞在壹根大木頭上,木頭橫在城門上。活人頭在葫蘆上,慢慢送下來。

處理的另壹個困難是上下船。上船的時候壹定要想辦法把地面和船體連接起來,要特別小心。如果不做,可能會造成大問題。

除了兩個巨大的馱龜碑,搬遷的另壹個亮點是靜樂宮前的大石牌坊。為了它的搬遷,壹件非常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壹座石牌坊的學名是“淩杏門”,六柱五室,在五樓。從建築形式上看,淩杏門是壹座高聳的牌坊,石鑿榫仿木結構,建築藝術精湛。它是明代建造的最好的石牌坊。

整個牌樓由200多塊石頭構件組成,這些石頭構件仍然是通過吊起大石龜壹個壹個地拆卸下來,然後裝上平板拖車,用拖拉機拖上船。搬遷隊前後用了近壹年的時間,終於把830多件文物搬到了丹江口。

起初,搬遷的文物被臨時安置在水庫壩側的物資站。之後,丹江口工程副指揮長、襄陽專員沙克帶領相關人員準備為未來修復靜樂宮選擇合適的地點。當我們到達離水庫大壩不遠的金剛山北坡時,夏克發現這裏三面環山,面朝水,整個形狀像個簸箕,更像是個頂點。大家壹總結,就定了這個地方。

於是,大量文物被工地施工機械組陸續搬到這裏。1967年,大壩蓄水,周俊古城和靜樂宮全部沈入水底。

按照原計劃,靜樂宮修復工程由丹江口工程局在1965逐步開工。今年秋天,兩座紀念碑的地基工程完成,巨大的運龜碑也準備修復。此時“文革”開始,靜樂宮修復工程被迫中斷。這期間很多文物都被當地人拿走當建材,甚至還建起了豬圈和廁所。

1983年,浚縣改為丹江口市。隨後幾年,人們要求保護和重建靜樂宮搬遷文物的呼聲日益強烈,各級新聞媒體也給予了極大關註。

從1987開始,仍然是國家級貧困縣的丹江口市,在國家計委和湖北省文物部門的支持下,利用有限的資金和自籌資金,逐步啟動了多項基礎重建工作。

1987 1.5,靜樂宮的兩座巨龜碑開始吊裝修復。按照當年運龜碑的安裝標準,在省文物專家的指導下,買來幾百斤糯米和石灰,然後壹起熬煮,用熬煮的糯米石灰漿粘結石碑,借助雙吊順利完成了石碑的安裝。

隨後,市政府公布了靜樂宮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完成了1000多米的宮墻建設,追回了大部分文革時期流失的文物,集中在宮墻內進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