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國家高標準農田政策

國家高標準農田政策

2012 10 11國土資源部召開加快高標準基本農田示範縣建設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加快建設500個高標準基本農田示範縣。“十二五”期間,在劃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建設不少於2億畝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配套設施、高產穩產和生態保護區。

通過500個示範縣建設,形成壹大批集中連片、適合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優質良田,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同時,將大大增加農民收入,有效拉動農村消費和投資需求,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十二五”後的幾年,要在總結116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建設經驗的基礎上,進壹步擴大示範規模,以500個示範縣建設為主要抓手,推進全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進壹步突出示範引領作用。進壹步加強實施經費保障的組織領導,加大制度探索和創新力度。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如期實現。

按照國土資源部的要求,500個示範縣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土地整理規劃,同時摸清基本農田情況,做到地類和面積準確、邊界和權屬清晰。此外,要嚴格執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加強監督管理。

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安徽采取了壹系列新措施——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安徽地處華東腹地,總人口6500多萬,其中農村人口占78%。是全國13糧食主產區之壹。近年來,安徽省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緊緊圍繞改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農田、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中心任務。它開拓進取,推出了壹系列新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

實施重點開發制,努力建設高標準農田,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奠定堅實基礎。從2004年開始,安徽省引入重點發展制度,以資源條件好、發展潛力大、主要農產品產量和商品率高、特色顯著、工作成效明顯的縣為重點,通過集中資金、重點投入等方式向糧食主產區傾斜,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四年來,重點開發縣總投資達89366萬元,占土地治理總投資的40%以上,新增綜合生產能力3.6億斤,占同期項目區新增綜合生產能力的近50%。每個縣平均投入4700多萬元,充分體現了國家農發辦的工作要求,體現了集中投入、突出重點、獎懲並舉的原則。在實行重點開發制的同時,實行項目縣輪換制,解決了開發面積過大的問題。四年來平均每年輪換16個縣,騰出的資金規模保證了重點縣的投入。

推進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了進壹步發展高標準農田的高效性,使項目區有別於常規農業,安徽采取了壹系列措施推進結構調整。壹是開展土地流轉,實行規模經營,為結構調整創造條件。在充分尊重項目區農民意願的前提下,鼓勵農村大戶和能人承包、租賃、倒租,開展適度規模經營;鼓勵投資,將農業企業引入項目區,實行集約化經營。二是引進良種,推廣技術,為結構調整做出表率。通過良種引進和科技普及,項目區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促進了周邊地區的結構調整。蒙城縣在項目區大面積引進高產優質小麥品種,品質和產量顯著提高,成為全國農業春耕生產工作會議現場,受到回良玉副總理的好評。三是落實農機補貼,提高機械化水平,為結構調整奠定基礎。三年累計補貼資金2971萬元,帶動項目區農戶投入達到1.6億元,項目區購買農業機械7923臺套,有效提高了項目區機械化水平,為結構調整奠定了基礎。四是圍繞龍頭企業建設優勢農產品基地,以市場需求帶動結構調整。以龍頭企業為重點,大力開展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兩年來,全省共建成水稻、小麥、油料、茶葉、棉花、蔬菜等94個農產品基地,投資66645萬元。

支持小麥、水稻推廣高產攻關活動,發揮科技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支撐作用。為穩定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啟動“小麥高產攻關活動”和“水稻推廣行動”。農業綜合開發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加大科技投入,改革創新,集中部分資金,實施省級科技項目。4項核心技術得到推廣,每個項目建立了100畝專家進駐的展示區、1000畝依托單位和專家集中的核心區、10000畝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範區和1000-200000畝科技項目輻射區。

以項目區為平臺,整合支農資金,推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安徽省農業綜合開發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以項目區為平臺,積極整合支農資金,大力支持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壹是結合“千村百鎮”示範工程,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適當拓寬土地管理建設內容,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堅持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的同時,統籌規劃、合理安排項目區農村生活設施建設,適當擴大項目建設外延,以道路建設、農村沼氣、人畜飲水等項目為重點,解決了農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三是抓點帶面,整合資金,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2005年以來,望江縣在實施合衛土地治理項目中,嘗試開展支農資金整合試點工作。按照“統籌安排、相互配合、加強管理、各記其功”的原則,通過科學規劃,將各類支農資金投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實行全方位、立體化開發。2007年,選擇望江、阜南、績溪三縣開展農業綜合開發新農村示範區建設試點。截至目前,試點縣投入農地治理資金6700多萬元,整合各類資金131366000元。第四,積極扶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尊重農民意願,建立健全以農民為主體的發展機制。農業綜合開發成功與否,必須得到廣大農民的參與和認同,因此在開發實踐中,要註意建立和完善以農民為主體的開發機制。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阜陽市建立了“業主負責制”。以公開、自願、競爭的方式,由農發部門與業主共同投資建設機井、電灌站等經營性項目,當地政府頒發業主證書,業主取得項目使用權和經營權。業主責任制調動了農民參與農業綜合開發的積極性,解決了部分農民的籌資籌勞問題,落實了建後管護的責任和主體。池州市建立了農民意願表達機制,讓農民充分參與項目規劃、建設、運營的全過程,落實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項目申報要經過廣大農民同意,項目的類型、建設地點、投資規模要提交村民代表投票表決,讓農民真正成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主體。淮北市積極推行土石方競爭先行的激勵機制,采取先在項目區完成土石方,再申請立項的競爭機制,激發了農民籌資投勞的積極性和參與發展的主動性。連續幾年,該市全面完成了為農民籌集資金和投入勞動力的任務。

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嚴格項目資金管理。加強管理是農業綜合開發的永恒主題。近年來,為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安徽省不斷完善制度,強化管理。圍繞項目建設全過程,全面推行了項目資金公示、項目評估、項目施工招投標、工程質量監督、資金使用縣級報賬、項目竣工驗收等制度,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管理體系。在項目建設招標管理上,進壹步明確了招標代理制度,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招標必須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代理機構辦理招標事宜。在工程質量監督方面,進壹步明確了監督機構的選擇應通過招標方式確定。在項目和資金的公示上,除了按照公示制度的要求在項目區設置公示板和公示欄外,還進壹步明確了從申報、實施到驗收、交付等各個環節的公示要求,形成了系統完整的體系。在竣工驗收中,實行單項工程驗收、年度驗收、三年總驗收評價制度,每個單項工程完工後,縣鄉都要組織專業人員進行驗收;每年項目全面驗收,每年檢查壹次,其中省內抽查30%,三年覆蓋;配合國家三年期壹般驗收評估,每三年為壹個周期進行壹次壹般驗收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