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尼克·李森的後續

尼克·李森的後續

壹個曾經的“魔鬼交易員”,壹個著名的“金融流氓”,“猛”的人生,因為那起轟動世界的醜聞,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如果沒有1995的日本大地震,”尼克在電話那頭沈思著,然後向南方周末記者描述了壹個想象中的場景——“現在我應該是投行的高層,每天做重大決策,盡量規避風險,嚴格要求自己。”

44歲的尼克現在有些禿頂了。他曾是全球金融市場的焦點人物之壹——28歲時,他單槍匹馬扳倒了有著230多年歷史的歐洲老牌商業投資銀行巴林銀行(Barings Bank)。正因為如此,他聲名狼藉,被稱為“金融流氓”,鋃鐺入獄。先是在德國監獄服刑9個月(因為事情敗露後他逃到了德國),然後被轉移到新加坡監獄再服刑3年7個月。

雖然尼克出獄後完成的《流氓交易員》壹書被拍成電影《魔鬼交易員》後廣為人知,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服刑期間自殺未遂、癌癥、與妻子離婚等個人經歷。出獄後,用他壹個朋友的話來說,“就像變了壹個人”,他甚至去讀了心理學學位。

尼克曾經是愛爾蘭壹家足球俱樂部的CEO,他於今年5438年6月+10月辭職。他現在正在世界各地旅行,參加壹些商務晚宴,發表類似“巴菲特午宴”的演講,主題是金融風險管理。這些活動也是他的主要收入來源。

2011年4月,多次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深談自己改變的人生。

尼克說:“在日本3月發生地震後,我不記得自己有過像華爾街日報記者那樣的經歷。“其實巴林銀行早晚會倒閉,每個人都會被賦予很大的賺錢自主權,但是規章制度和風險管理壹塌糊塗。我開違規賬戶,以及隨後的阪神地震,都只是誘因。”

但尼克對金融行業的迷戀依然深入骨髓。入獄後的很長壹段時間裏,他都夢想著,如果巴林銀行的“底子”再厚壹點,即使查出他的違規賬戶和巨額損失,也可能再給他壹次機會,而不是申請破產。“我再也不做這樣的夢了。人不能沒有底線。”

2001年,尼克在學習心理學的時候,英國心理學家伊萬·泰瑞爾對他說,“也許再過十年,巴林銀行的倒閉只會被當做歷史事件,而不是金融醜聞。”當時,尼克反駁了伊萬的說法:“醜聞就是醜聞。但我必須改頭換面,哪怕課本上給我貼的標簽可能永遠是‘金融流氓’。”

尼克仍然持有這種觀點。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現在會在壹些商務飯局上遇到巴林銀行的前員工,他會坦白說當年犯了大錯。“有壹次在英國演講,主持人在介紹我的時候說漏了嘴:‘有請尼克·李森這個混蛋’。我不介意,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改變了多少。”

然而,尼克不願意將他與納斯達克前董事長麥道夫相提並論,後者在三年前因操作龐氏騙局,詐騙金額超過600億美元而受到調查和懲罰。"麥道夫的金融詐騙案是壹個徹頭徹尾的騙局."他說。

監獄是“好老師”

電影《魔鬼交易員》裏有壹個場景。被捕前,“尼克”在法蘭克福機場還是壹副傲慢的表情和姿態。“這個情節純屬虛構,”尼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怎麽會這麽強?當那個非法賬戶開始虧損的時候,我都不敢咬指甲,更何況是在我被正式逮捕之後。我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脆弱。壹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讓我落淚:在德國監獄的前六個月,我幾乎每天都在哭,有時是為了家人,有時是為了自己,有時只是為了哭。”

事實上,尼克在德國服刑時,條件還不錯:除了床,還有電視和收音機、報紙和書籍,甚至還有壹臺筆記本電腦。其他項目也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請,法院根據其緊急程度決定是否允許。但由於歐美媒體猜測尼克的刑期可能是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上,甚至八十年以上,他壹度感到絕望。“我曾經想過給兩個意大利囚犯壹些錢,他們是黑手黨成員,請他們幫我在浴室自殺。”當他後來被引渡到新加坡,最後被告知總刑期為4年4個月時,他內心的恐懼減弱了。

雖然新加坡的監獄條件遠比德國艱苦,幫派鬥爭也很嚴重,但尼克幾乎沒有再哭過。除了他認為刑期可以接受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在亞洲文化中,愛哭的男人很丟臉,很沒面子”。不久後,他來新加坡服刑後聯系越來越少的妻子宣布,他們六年的婚姻正式結束。更糟糕的是,他立即被診斷為直腸癌。

尼克說,我不知道投行裏其他經理是什麽樣的排名。在他心目中,同事和客戶僅次於妻子和家人——雖然他和妻子之間的感情基礎並不牢固,但他也有出軌的時候。所以他壹開始有點絕望,但想到中國有句老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有很多艾滋病服刑人員、肺結核重癥患者、家庭不幸等事實,他就“釋然”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在“站到30歲”之後,正在成為壹個真正的男人。他堅持每天讀書寫字來轉移註意力。“我讀過幾本湯姆·克蘭西的小說,”他說。“不管他們好不好,至少能轉移我的註意力,讓我覺得自己在別的地方。”

尼克得知手術將在兩天後進行。1998年8月9日,正好是新加坡國慶日。這個車廂是新加坡從英國統治下贏得獨立的國家慶典,那個車廂是在新加坡監獄醫院等待癌癥手術的英國著名金融罪犯。“很多時候,我通過閱讀了解更多關於癌癥的知識。我以前在這方面完全是個白癡,”尼克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就像投資壹樣。妳掌握的信息越多,妳就越了解事物的趨勢。”

最終的結果是,經過化療,尼克奇跡般地復活了。他開玩笑說自己是新加坡監獄裏“級別最高的‘白領’”。1999年7月3日出獄。壹般來說,囚犯壹大早就會迫不及待地逃離監獄,但尼克直到中午才離開,因為他被要求銷毀他在監獄裏寫的所有日記。

回到英國後,尼克覺得自己像個外星人。“在英國,我可能是最後壹個知道凱蒂·普萊斯是誰的人,”他說。“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出租車司機問我要去哪裏,除了監獄,哪裏都行。”在解決了長期被壓抑的性需求後,尼克表示,他必須開始新的生活。“壹個人必須有自己明確的目標”。

也許我應該在中國找份工作。

尼克剛入獄剛出獄的時候,英國媒體壹片混戰。英國媒體曾在新加坡媒體登廣告,只為尋找更了解這個“金融賭徒”故事的人。尼克回國的航班上,也有不少媒體記者,以便提前從他口中挖出壹些“內幕消息”。尼克對此既難過又感激。悲痛在於個別記者給他“制造了麻煩”。例如,壹名記者聲稱尼克在壹個秘密銀行賬戶中仍有數百萬英鎊。感激的是,他回英國後的“第壹桶金”是《每日郵報》為壹次獨家采訪支付的“六位數報酬”(數十萬英鎊)。

尼克出獄後,《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銀行》是壹本暢銷書,版權賣給了全世界很多國家。當《南方周末》記者詢問尼克的總收入時,他仍然有些閃爍其詞。“總數是七位數(數百萬英鎊),但扣除我當年案件的訴訟費等費用,所剩無幾。”

"至於電影《魔鬼交易員》,我壹分錢也沒拿到."尼克繼續說道。至於有媒體報道稱尼克的頂頭上司、巴林銀行的彼得·諾裏斯在銀行破產後在倫敦開了壹家電影院,《魔鬼交易員》就在他的影院首映,尼克予以否認。“這是假的東西。彼得在釀酒廠工作了壹段時間,然後經營了壹段時間約翰·布朗出版公司。最近他好像在開私人銀行。”他說,“我邀請了包括彼得在內的34位朋友參加電影的私人放映,但據我所知,彼得提前離開了。”

尼克後來去了英國的米德爾斯堡大學攻讀心理學學位。這是他和心理學家伊萬·泰裏爾相遇的地方。伊凡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幫助尼克重新發現了自己,並將尼克的傳奇經歷和蛻變稱為現代版的《天方夜譚》。尼克也是在大學裏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奧納。婚後他們有了壹個兒子。加上奧納和前夫的兩個孩子,尼克壹家五口現在生活在愛爾蘭。“家庭是最重要的。”他說。他說他現在不關註個股,只密切關註黃金、原油等大宗商品。

2005年,尼克開始擔任壹家名為Golve United的愛爾蘭足球俱樂部的主席,他離開了這個職位,直到2011 1。他說自己“事情夠多了”,希望專註於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適合自己的。現在他主要參加壹些商務宴會,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講。他不屬於任何特定的公司,但他的活動是由壹個名為NMP現場的頂級英語組織安排的。

“中國不是有句諺語叫‘失敗是成功之母’嗎?”尼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每次參加宴會都是抱著非常認真誠懇的態度,基本都是以自己的經歷為例,和大家壹起探討風險防範和金融監管。財務醜聞不斷發生。我從來不會故意用我搞垮巴林銀行的事實作為噱頭或者炫耀。我只是希望人們關註我做錯了什麽,無論是個人的錯誤還是從壹個組織的角度。”

但他也很遺憾自己會成為所有教科書和報道中的反面典型。然而,讓他高興的是,當他壹個朋友的兒子在課堂上聽到巴林銀行倒閉的細節,老師稱尼克為“十惡不赦的壞蛋”時,他站出來反駁老師說:妳說的不壹定完全正確。我了解他,沒妳說的那麽壞。

如果讓尼克給年輕人壹些建議,他說他會說“不要假裝知道”。“面對自己應付不了的情況,盡量虛心請教別人的意見。那才是真正的勇氣。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希望我可以勇敢。"

在談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尼克表示,所有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興奮地談起愛爾蘭:“愛爾蘭的情況太糟糕了。壹些杠桿融資租賃的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是違法的、可恥的。”無獨有偶,4月18日,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尼克時,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下調了愛爾蘭多家金融機構的信用評級。

近年來,我國衍生品交易的虧損事件同樣頻繁且數額巨大。值得關註的是,壹些央企,如東航[3.96-2.46%股吧研報]、中國遠洋[4.48-4.48%股吧研報]出現財務醜聞時,幾乎沒有人受到牽連,更不用說鋃鐺入獄,甚至還能繼續提供巨額財政補貼。“任何違反國家規定和財務規則的行為都應受到懲罰。對此,國企不應手軟。”尼克說。

但也不是沒有例外。2006年3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總裁陳九霖因擅自從事石油衍生期權交易入獄,導致5.5億美元巨額損失。陳成為首位因違反新加坡法律而被捕的中國海外上市公司總裁。“我知道陳九林事件。新加坡的監管並不完善。世界其他地方的監管還能好到哪裏去?如果不是曹新加坡,而是中國國內公司,結局是不是另壹種情況?”尼克把球踢了回去。

在得知陳九霖於2010被任命為中國某央企子公司(葛洲壩[7.58-3.93%股研]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後,尼克有點意外。他用半認真半調侃的語氣說:“看來我應該去中國找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