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東部土壤如何保持不變?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東部土壤如何保持不變?

青藏鐵路大部分位於高海拔地區和“禁區”。青藏鐵路建設面臨三大世界鐵路建設難題:千裏凍土地質結構、高寒缺氧環境和脆弱生態。

數千英裏的凍土

西藏自治區安多縣是壹個重要的地理分界點,向北550公裏,是青藏高原上連續的多年凍土帶。青藏鐵路穿越凍土區550公裏,真正的深凍土區近400公裏。

凍土在凍結狀態下體積膨脹,夏季凍土融化體積收縮。在這兩種現象的反復作用下,道路或房屋的地下室會開裂或坍塌。青藏高原緯度低、海拔高、日照強、構造運動頻繁,其凍土的復雜性和獨特性無與倫比。

青藏公路建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路基擡高到壹定的合理高度,以減少路面熱擾動對凍土的影響。很多問題都沒有解決。

青藏鐵路將穿越550公裏連續凍土區和82公裏不連續凍土區,其中平均地溫高於-1.0℃的凍土區275公裏,高含冰量凍土區221公裏,高溫高含冰量重疊段約134公裏。

在這壹地區的建設中,至少應考慮兩個因素。壹方面,全球變暖帶來的氣溫上升會融化凍土。另壹方面,人類工程活動會改變凍土相對穩定的水熱環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死亡,這將涉及更大面積的凍土融化。——青藏鐵路成敗的關鍵在於路基、凍土和凍土融沈。這是凍土研究專家的知識。

為解決凍土問題,自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以來,鐵道部高度重視青藏鐵路凍土問題,安排數億元科研經費進行凍土研究,組織多個科研機構的專家對青藏鐵路5個凍土工程試驗段進行了科學研究,取得了大量科研數據和成果。青藏鐵路凍土研究借鑒了青藏公路、青藏輸油管道、蘭西拉光纜等大型工程的凍土施工經驗,探討和借鑒了俄羅斯、加拿大、北歐國家的凍土研究成果。我國科學家采取了以橋代路、片石通風路基、通風管路基(主動降溫)、碎石和片石護坡、熱棒、保溫板和綜合防排水系統等措施,在攻克凍土問題上取得了很大進展。青藏鐵路凍土研究基地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凍土研究基地。

世界之最

青藏鐵路的建設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最高的火車站、最高的架橋基地、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橋、路線最長的高原鐵路、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最高速度的高原凍土鐵路、凍土裏程最長的高原鐵路。

四頭列車Z918通過長江源頭的脫脫大橋。

高原凍土上最長的鐵路橋——拉薩河特大橋

唐古拉站,世界上最高的火車站。

青藏鐵路的象征——拉薩河大橋

青藏鐵路,世界上最高的架橋基地。

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也是海拔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昆侖山隧道。

(網絡圖片僅供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