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為什麽國企改革需要數字化轉型?

為什麽國企改革需要數字化轉型?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節目中心推出“迎新春訪名企”系列報道,與中國石化馬永升、南方電網孟振平、中國三峽集團雷明山、中國建築鄭學軒、中國節能宋新、中國CRRC孫蔡邕、中交集團王彤宙、中國黃金金鹿、徐工王敏等國企負責人進行了對話,站在企業的角度,站在行業經濟的角度,站在新征程的新起點。

國企將如何推進數字化轉型?科技創新有哪些突破?邊肖為您編輯整理了《迎新春訪名企》,今日推出《創新引領轉型升級,國企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零件1加速數字化轉型。

南方電網:加快電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實現“電力+計算力”壹體化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孟振平表示,現在南方五省非化石能源占比超過50%,無論是裝機容量還是實際用電量,都已經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和全球平均水平。清潔能源的規模將逐漸增加。到2030年,南方五省區新能源裝機容量將達到2.5億千瓦,比現在增長近4倍。

如此大規模的清潔能源電網會給電網帶來怎樣的挑戰?

孟振平說,光伏、風電隨機波動,今年壹定要加快電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南方電網提出了數字電網的概念,可以實現“電力+計算力”的融合,有效打通源、網、負荷、存儲四個環節,增強新型電力系統的可觀、可測、可控能力。

中國建築:抓住“雙碳”機遇,驅動建築業轉型發展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中國建築作為行業的頭部企業,在支撐建築和房地產兩大支柱產業的同時,連接著數十萬中小企業。據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鄭學軒介紹,2022年,中國建築將通過低碳轉型,進壹步拓展上下遊,引領中國建築業轉型發展。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鄭學軒的介紹。比如建材、分布式能源,包括設計的規劃能力,都是可以轉化為“雙碳”的領域

。產業鏈的低端和樓宇的運維也是中國建築向下遊遊的機會。“雙碳”或許會在建築行業的變革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另外,中國建築也會在新興領域轉型,比如中國建築的電商平臺,每年可以帶來上萬億的采購。在海量數據下,可以為接下來的數字化轉型帶來壹些機會。

中國黃金:2022年將投資3億元建設數字礦山。

在內蒙古武山的礦井裏,巨大的車間裏沒有工人,所有操作都在監控室的屏幕前完成。無人車和無人機完成礦區所有的運輸和檢查工作。這種通過數字化技術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產安全的方法,就是數據礦山的建設。技術的改進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率。

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金鹿指出,2021年,這個礦區盈利14億-15億元,今年可能會更好,這也是科研帶來的效益。高海拔礦井力爭無人化。此外,中國黃金加大了開采技術和選礦技術的投入,以確保資源的利用效率。

據金鹿介紹,預計2022年,中國黃金將繼續投入約3億元建設數字礦山,推進冶煉全過程數字化控制。部分企業將通過數字化建設減少壹線人員10%以上,進壹步提質增效。

徐工:全面建設數字化工廠,用工業互聯網賦能外部。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民表示,數字化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之壹。“十五”期間將全面建設數字化工廠,R&D、生產、市場都將通過工業互聯網連接起來。在生產基地的大屏幕上,各地設備的開工率壹目了然。色深代表基建熱度,也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活躍程度。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這臺起重機還在工作,實時采集當前速度和水溫。”王敏說,“壹方面了解產品的性能,另壹方面監控是否存在隱患。接入網絡的工程機械設備約有1150000臺。此外,機床、紡織、建築行業等很多設備都接入了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已經跨領域服務於各個行業。

"

第二部分當好國家科技創新團隊

南方電網:我國電力工業控制領域核心芯片由“通用進口”向“自主使用”轉變

基於近年來的研究和實踐,數字電網能夠有效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數字電網建設需要克服壹些“瓶頸”問題。經過南方電網公司5年的研發和多場景驗證,2021年,首款基於國產指令架構和國產核心的國產電力專用主控芯片——伏羲實現量產。

孟振平指出,它是整個電力行業的大腦和“神經中樞”。中國電力行業控制領域的核心芯片,過去只能進口,現在終於可以自主使用了。

孟振平說,科技成果轉化利用壹直是個難題。從科技研發成果到大規模應用,真正量產成功的不到1%,所以“福喜”芯片的量產並不容易。“福喜”芯片被評為2021年度十大國企,今年將繼續形成全系列產品,量產應用於變電站、配電自動化、新能源等領域。

建築在中國:搭建創新平臺,創造原創技術源泉

會動的公交車站,世界上第壹臺五座橋同時旋轉、高聳入雲的建築機器...超大型中國建築以其精美的作品頻頻刷新世界紀錄,成為許多原創技術的源頭。

鄭學軒透露,2022年科技成果會更多。以建築機械、架橋機、各種施工機器人為代表的“基建狂魔”手中的“神器”,正在通過新的施工方式、新的建築材料,為國民經濟構築堅實的基礎。

中國節能:2022年,圍繞科技創新做更多文章。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宋新表示,將2022年定為集團公司科技創新年,重點推進集團產業鏈科技創新。

“首先,我們篩選了40多個需要攻關的技術清單;另外,要拓展市場,沒有客戶就沒有未來,要提高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去年主要解決簽約動作,新的壹年要更加註重質量和深度。”宋新說。

CRRC:創新創業“六個多”打造新壹代高速鐵路

CRRC“十五”期間有16重大科技項目,不僅包括新壹代更高速智能動車組,還有高速磁浮等研發方向。去年,600公裏的高速磁懸浮系統在青島下線,帶來了對未來出行方式的更多想象。

時速600公裏,北京到上海兩個多小時,北京到濟南40分鐘。采用“抱車技術”,安全系數非常高,讓乘客坐起來更舒服。因為是磁浮,懸浮起來沒有壹些輪軌的摩擦和振動,終身維護成本很低。

如今,高鐵已經成為中國高端裝備的壹張靚麗名片。不過,中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表示,今年將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從“更先進、更快捷、更智能、更綠色、更安全、更舒適”六個方面追求中國裝備、中國速度、中國創造的新臺階。

中國高鐵接下來會有什麽動作?孫說:第壹,在速度上,高鐵要有突破。目前,CRRC時速400公裏的可變軌距列車已經下線。第二,高鐵要更加智能化。現在是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希望未來能實現無人駕駛自動駕駛。第三,高鐵要更輕、更輕、耗能更少。第四,高鐵要更加節能環保。在特殊材料方面,高鐵使用的材料將來可以重復使用。“我們列了很多科研課題,並且在不斷突破。”孫對說:

除了鐵路設備領域,CRRC還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持續發力。數據顯示,在國內地鐵市場,CRRC的份額超過90%。去年6月,我國首列中國標準地鐵列車在鄭州下線,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中國標準”覆蓋率達到85%以上。

CCCC:無論項目到哪裏,它都將進行創新,並努力在科學和技術上實現自力更生。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21米處,壹條全新的東六環正在建設中。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彤宙說,在城市裏,如果要穿越湖泊、河流、江河,就要采用盾構技術。交通入地後,我們發現好處很多,城市的視線空間拓寬了,增加了很多城市用地,為整個城市的改造註入了很多活力和空間。北京六環工程在國內還是比較早的,目前已經完成1.5km,不僅實現了水密高質量施工的目標,還需要穿越鐵路、河流等重大風險源100多處。

走進壹條直徑超過16米的隧道,王彤宙告訴記者,無論大興機場、港珠澳大橋、洋山港還是深中通道,CCCC都根據需求,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精神運用到裝備制造的創新上。這壹次,在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中,新研發的超大型盾構機投入使用。

這樣的國家級重量級,是國內第壹臺自主設計制造的16米級大型盾構,意味著我們再也不需要依賴國際品牌來進行超大直徑盾構隧道的建設。

截至目前,CCCC的核心專利接近15000。即便如此,王彤宙表示,在下壹階段,該集團將增加對設備創新的投資。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項目到哪裏,創新突破就到哪裏。”我們正在努力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建設世界壹流的科技企業。目前還在研發直徑更大、抗壓能力更高的盾構機。同時,無人駕駛盾構機的研發任務已基本完成。”王彤宙說道。

徐工:打造“大國重器”,突破國產化,提升產業鏈

在江蘇徐州的壹個生產基地,壹臺剛剛下線的260噸吊車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王敏告訴記者,這種大噸位的起重機是建築和橋梁施工的主力軍。現在,他們終於實現了這種模式的完全本土化。“這個產品應該有50多項發明專利,關鍵部件都是中國‘芯’。”王敏說。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走進車間的過程。王敏告訴記者,過去這種起重機的關鍵零部件主要靠進口,成本占總制造成本的40%以上。國產化後,成本和價格大幅下降,也促進了國內產業鏈的整體進步。

“這些設備大部分是我們自己生產的,也有合作夥伴生產的,比如發動機、高壓泵和高壓電機。要防止‘鎖定’,防止國外廠商壟斷,核心部件和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裏。65,438+0,000噸的超大噸位起重機完全國產化是我們的目標,這指日可待。”王敏說。

除了企業內部的創新,王敏還希望從社會層面激發更多的創新活力。采訪中,由徐工舉辦的兩年壹度的“X- Creator”挑戰賽剛剛結束,許多工程機械愛好者帶來了自己獨特的產品設計。

王敏說,今年的主題是“用科技保護生命”,讓學生和相關機構關註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中的R&D和創造力。獲獎設計的輪子可以變化,圓形或三角形,這些原理和概念未來可能會部分應用於產品中。徐工希望通過這些活動促進人們對機械制造的興趣,並使中國的制造業更加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