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威海城市建設

威海城市建設

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30元,增長13.2%;農民人均純收入13962元,增長13.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549元,增長9.1%;農民人均生活支出7547元,增長10.6%。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2.3%,農村居民為34.9%。

2012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22.31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25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9.6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84平方米。

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138平方公裏,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7.9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5.08平方米。

全年發電量654.38+05.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4.38+02.8%。實際用電量97.5億千瓦時,增長3.8%,其中工業用電量66.8億千瓦時,增長3.5%。全年供水總量6378萬立方米,增長5.4%。城市天然氣消費人口55.89萬人,燃氣普及率100%,供氣量5762萬立方米,增長2.3%。集中供熱面積達到2985萬平方米,增長8.4%。年末市區共有公交線路54條,線網長度220km,線路總長度770km。公交車846輛,總客運量654.38+009.6萬,日均客運量30萬。市區出租車1527。

年末,全市環保系統共有4個環境監測站,85名環境監測人員。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12個,面積1406平方公裏。

全年完成汙染減排項目65個,投資4.4億元。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3天,優良率96.4%,其中“優”天數173天。

全年生產安全事故320起,下降2.1%。死亡180人,下降5.8%;115人受傷,同比減少11.5%;直接經濟損失10993600元,增長23.0%。濰坊建市前威海只有私塾教育。魏國建立後的300多年間,魏國只有壹個官學魏儒,受教育者多為官員子弟,啟蒙教育仍靠私塾。明清時期威海設置的社會學和學校,基本上都屬於書的範疇。清末有北洋水師學堂、軍事裝備學堂、水雷學堂等專業學校。英國強租時期,“廢科舉興學堂”盛行全國。威海地方士紳和商人、外國教會和阿哈瓦行政長官公署先後在城內和租借地興辦了幾所中小學,但規模較小,受過教育的人很少,文盲約占80%。1930之後,阿哈瓦行政公署整頓學校,取締私塾,增加經費,培訓師資,開展公立教育、學前教育、職業教育,但受教育的人還是很少。

2012 * * *年末有7所高校,2所全國985工科院校,1所全國2165438工科院校,在校生60588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10,在校生17526人;成人中專6所,在校生5054人;職業中專14所,在校生10828人;普通高中21所,在校生39349人;普通初中89所,在校生87036人;小學106所,在校生9850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特殊教育招生20人,其中401人;幼兒園291所,在園幼兒57878人,全市三至五歲幼兒入園率達到98.5%。

2014年,以“教育綜合改革年”為主題,市教育局牢牢把握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兩大任務,各類教育實現健康快速發展,被列為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管理規範化”七大實驗區之壹、全省校長職級制改革三大試點城市之壹;成為全國唯壹實現新型校車向全市農村學校全覆蓋的城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全市無法辦園;比全省提前兩年,每個縣1標準化中等職業學校“滿堂紅”;在全省科學發展人民滿意度調查中,我市教育工作連續五年排名第壹;連續兩年被省政府評為“全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市教育局被市委、市政府評為2014年度“十佳示範單位”。

截止2014年末,全市共有幼兒園284所,在園幼兒613千人,公辦幼兒園(含公辦幼兒園)比例70%,省市級示範幼兒園比例75%。90所小學,106900名學生;普通初中86所(含九年義務制學校35所),在校生7.9萬人;普通高中20所(含12年義務教育1學校),在校生36200人;4所特殊教育學校,392名學生;中小學省級標準化學校比例為60%。中等職業學校28所,在校生3.38萬人。高等院校8所,全日制在校大學生6.43萬人。學前三年學齡前兒童入學率達到100%,義務教育入學率和在校生鞏固率均為100%,初中畢業生入學率為103.59%(含外地錄取學生)。

威海市行政區域內高等學校主管部門備註地理位置:985工程、211工程、111工程、珠峰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博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

威海市人民政府

985計劃、211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計劃威海市環翠區(高“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1計劃”、“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與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環翠區威海職業學院公立大學威海市人民政府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學院威海市環翠區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威海市人民政府唯壹的海洋職業學院威海北部榮成縣級市威海古文化遺址和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威海就有比較發達的原始文化, 而出土的西周至戰國時期的青銅器更足以說明當時的文化發展程度。 秦漢以後壹直是郡縣交界,文化發展緩慢。明清時期,養生學、社會科學、私塾等學派相繼建立,學者著作甚多,可惜保存下來的不多。民間藝術活動主要是戲劇和雜耍,在春節假期非常活躍。民國時期有影劇院、遊樂園、茶館(俗稱落子園)、舞臺、電影院、大眾圖書館、民眾教育館等。,先後辦了九種報紙和兩種周刊。新中國成立以來,威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大力發展各項文化事業。到1982,威海有壹個文化中心,兩個新華書店,壹個圖書館,兩個電影院和壹個劇院。還有專業和業余劇團和電影放映隊。群眾文化創作、歌唱比賽、書法、繪畫、攝影展覽也經常舉辦。有線廣播線路總長365公裏,揚聲器入戶率95.4%;電視差轉臺壹臺,覆蓋人口7萬多人;這個家庭擁有兩萬多臺電視機。重建環翠樓公園、北洋水師府,恢復阿哈瓦紀念塔等名勝古跡。2012年有4個藝術表演團體、2個藝術表演場館、6個文化館、4個公共圖書館、7個博物館、5個電影公司、11家電影院、4個廣播電臺、4個電視臺。有線數字電視用戶84.83萬戶。廣播人口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100%。

當代作家田茂全介紹,威海文化以建設“千裏長廊”為主線,群眾文化蓬勃發展,民俗文化、特色文化得到傳承發展,“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全國剪紙藝術之鄉”、“全國歌唱文化之鄉”湧現,乳山被評為全國邊疆文化走廊建設先進縣。文登、榮成、乳山在創建社會文化先進縣活動中,步入全國、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行列。廣場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威海有5個廣場被評為山東省“十佳”廣場。

乳山鼓

乳山大鼓,俗稱“盲唱”,相傳西河大鼓傳入乳山後,當地盲人藝人在世代歌唱的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語,逐漸演變而成。因為歌詞入鄉隨俗,通俗易懂,從而激發了群眾的欣賞興趣。從舊社會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它成為乳山村最主要的文藝娛樂形式。盲人歌唱團很受歡迎,各村爭相邀請藝人。演唱的劇目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包括《神榜》、《羊毛的故事》、《秦香蓮》等。乳山鼓配以小鼓、三弦、大鍵琴、胡琴、鋼板、笛子,壹起奏出美妙的樂章。領唱要同時敲鼓和敲鋼板,其他人員伴奏或跟著唱。

秧歌

著名的山東乳山夏溪火龍秧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與海陽秧歌同宗同源,享有盛譽。乳山秧歌開始鬧的時候,遠看氣勢磅礴,大膽奔放,近看節奏緊湊,像壹個行走的樂隊,像壹個歌唱的廣場,像壹場盛大的戲劇,壹下子把節日的喜慶氣氛和慶典的祥和氣氛提了起來。秧歌的起源是唐代的人說的,但從古代神話和其他古籍來看,秧歌的起源顯然要早於周朝。起源於勞動,這是無可爭議的。秧歌與插秧等農耕有關,後來融入了抗洪、戰爭等諸多元素。秧歌在發展,現代秧歌的名稱有“大”和“小”,早晚不能以起源為依據。秧歌經常在新年的第壹個月表演。農歷正月去山東,可以壹直在秧歌的海洋裏。明代,阿哈瓦部設訓練部員,管理衛生事務。市區有幾百戶人家,只有壹家中醫館很少見,這是壹代壹代學來的。清朝時,衛生署鎮守李彪,捐資設立藥房,收集藥方,準備藥材,供病人求醫。農村醫藥匱乏,人生病了,或求醫問藥,或拜鬼神。從1898到1945,威海只有壹家公立醫院,先後被稱為英國市民醫院、阿哈瓦公立醫院、阿哈瓦新民醫院,設備簡單,10多間病房,30張床位,醫護人員20人左右。這期間,民營醫院、診所、藥店不超過20家,醫生超過60人。霍亂、天花、傷寒、痢疾、瘧疾等傳染病幾乎每年都在流行。由於缺乏醫療和藥品,許多人生病,不治而死。1902年,僅合慶村就有200多人死於霍亂。1945威海解放後,阿哈瓦市政府設立衛生處、衛生管理委員會、急性傳染病搶救委員會,管理醫療、預防、衛生、保健工作。到1982年,全市有市級和社區醫院10個,職工醫院(診所)2個,機關、工廠、學校診所72個,農村大隊合作醫療診所169個,威海療養院1個,15年4月療養院1個,軍隊醫院2個。* * *醫院床位1.006張,醫務人員1.669人(不含醫院床位和醫務人員)。威海平均126人,醫務人員1人。隨著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1981年,威海死亡1,207人,平均預期壽命61.3歲,死亡率5.92%。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城鄉衛生面貌不斷更新。1981年和1982年,威海被評為山東省衛生工作第壹市。

2012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773個,其中醫院28個,衛生院66個,門診部9個,采供血機構1個,疾病預防專科醫院4個,疾病預防中心(防疫站)4個,婦幼保健機構4個,診所、衛生所、診室573個。各類衛生機構床位17457張,其中醫院床位11389張。衛生技術人員16991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6248人。體育活動歷史悠久,主要是武術、遊泳和象棋。1898後開始足球,民國時期增加了壹些田徑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體育活動廣泛開展,傳統項目包括足球,重點項目包括足球、籃球、田徑。增加了燈光球場、輪滑場、遊泳池等多項體育設施設備。新建的威海體育場可容納14000名觀眾,多次在此舉辦全國和省級足球等賽事。

2012年,我市成功舉辦了2012威海國際帆船賽、威海國際長距離鐵人三項賽、國際青少年網球巡回賽等品牌賽事。積極組隊參加23次山東省錦標賽,獲得獎牌156.5枚,其中金牌78.5枚。全年新建農民體育項目1337個,社區健身設施43個。新建足球訓練場、沙灘排球場、室外網球場、水上訓練基地,改造小輪車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