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含山縣經濟

含山縣經濟

第壹,綜合經濟。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0%。分產業看,第壹產業增加值1.97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53.4億元,增長19.7%;第三產業增加值31.3億元,增長9.7%。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20.1:49.0:30.9變為18.9: 51.1.30。其中,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4.0%,比上年提高65438±0.2個百分點。

2013年,全縣GDP指標絕對數比上年增長%。國內生產總值為104.4。第壹產業為19.7 5.2。第二產業為53.4 19.7。第三產業為31.3 9.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8 9.0批發和零售業6.9.0住宿和餐飲業2.5 6.2金融服務業1.9 14.2房地產業3.1.8其他服務業1.1.1.00.7年末在崗職工。城鄉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和個體勞動者4.29萬人,同比增加1119。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669人,下崗職工再就業1556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第二,農業和農村經濟。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2229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5673公頃,棉花種植面積6240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906公頃。全年糧食產量253235噸,比上年增長1.7%。石油產量38402噸,同比增長4.4%。棉花產量9262噸,下降12.5%。蔬菜水果在品種優化的基礎上穩步發展。

2013年,主要農產品的產品名稱絕對數比上年增長%。糧食253235 1.7油38402 4.4其中:油菜籽33314 -3.5茶葉189 -13.7蔬菜9162 1.6水果28600 10.8禽蛋年產量5910肉類總產量16937噸,增長3.9%。水產品產量20020噸,增長8.2%。年末全縣農機總動力36.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8.2%。農用拖拉機9537輛,同比增長1.7%;農用運輸車1593輛,增長0.3%。全年化肥施用量(純量)2.5萬噸,比上年減少7.4%。農村用電量104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土石方800萬立方米,新建或改建水利工程50項,加固小型水庫21座,榮獲省農田水利建設“江淮杯”銀獎、市“江東杯”金獎。三。工業和建築業。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45.9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5億元,增長22.6%。股份制企業繼續快速增長。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絕對值比上年增長% 40.46 22.6(不含潮東水泥)其中:輕工業10.59 17.0重工業29.87 24.7其中:國有企業2.30 3.9股份制企業2 .2.17 23.6港澳臺商投資企業3.14.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3.71 30.2,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6.51 6.2,全縣支柱產業增加值保持增長,重點產業帶動明顯。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4.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5.3%。

2013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和產品名稱絕對數比上年增長%。千升白酒14343 73.0千升啤酒35577 -37.5噸精制食用植物油120238 9.7萬件服裝1604 -2.3。萬噸水泥305 22.0立方米人造板126023 -138.3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325.3,比上年提高11.1個百分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54.38+04.67億元,增長265.438+0.6%;利稅達到6543.8+0.75億元,增長22.8%,其中利潤達到6543.8+0.9億元,增長24.1%。農副產品加工業、紡織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鑄造業、釀酒業等五大支柱產業累計實現利潤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77.8%。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3%。三級及以上施工企業利潤總額511.5萬元,同比增長1.7倍。房屋建築面積1762026平方米,竣工建築面積1200012平方米。4.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固定資產投資118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其中,城市投資56.5億元,增長12.5%;農村投資41.8億元,增長45.0%。從產業看,第壹產業投資2.8億元,比上年減少9.5倍;第二產業投資74.0億元,增長7.2%;第三產業投資41.2億元,增長44.1%。分行業看,工業投資74.0億元,增長19.5%,其中制造業投資765438+4億元,增長23.1%。第三產業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投資2.8億元,增長1.1%,交通運輸投資31萬元,同比增長27.7%。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6543.8+0.45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商品房銷售額654.38+0.58億元,同比增長654.38+065.438+09.4%。5.商業和旅遊貿易。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76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65438+7300萬元,增長141%;農村消費品零售額5.03億元,增長13.9%。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2.67億元,增長13.9%;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09億元,增長14.9%。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家用電器和音像制品下降15.7%,文化辦公用品增長33.4%,食品飲料煙酒增長28.3%,服裝鞋帽和針織品增長22.4%。全年進出口總額709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出口7079萬美元,增長16.2%,進口20萬美元,增長9倍。全年合同利用外資8796萬美元,比上年下降45.8%;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863654.38億美元,增長26.7%。旅遊業。編制昭關寶蟾山溫泉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淩家灘文化公園控制性詳細規劃、曹雲古鎮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德勝河旅遊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創建省級旅遊示範村,銅閘鎮淩家灘文化村,環峰鎮胡昶村。寒山博物館和青花坊瓷業旅遊創建國家3A級景區。昭關假日酒店是壹家三星級酒店。明路堂農家樂酒店、喜相逢農莊打造四星級農家樂。俄羅斯國家歌舞團應邀訪問我縣寶蟾風景區。中國印尼青年文化交流營舉行。舉辦“寶蟾山”杯“美麗山地生態家園”四季攝影大賽。寒山的對外知名度在不斷擴大。全年接待旅客111.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5%,旅遊綜合收入6543.8+0.2億元,增長43%。六、交通運輸和郵電運輸。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8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全年完成旅客運輸量1187萬人次,貨物運輸量157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4.1%和13.9%。客運周轉量2.3億人公裏,貨運周轉量4.6億噸公裏,分別增長3.9%和13.1%。年末全縣民用汽車12554輛,比上年增長3.4%,其中私家車7945輛,增長18.7%。交通基礎設施日益改善。塔古路壹期改造工程實現了與馬鞍山長江大橋同步通車的目標,維護縣鄉幹線公路23公裏,改造危橋7座。在市區10多個候車亭設置文明宣傳標語。公交公司在太湖山路、昭關路和寶蟾山路上新建了20多個公交站牌,這將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方便市民生活。在客車、出租車、公交車上設置各種文明標語和公益廣告,傳遞社會正能量。郵電通信業。全年郵電業務總量6543.8+0.97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電信業務總量654.38+0.62億元,增長654.38+0.7%;郵政業務總量3500萬元,增長3.3%。本地固定電話用戶54000戶;移動電話用戶25.3萬戶,增加2.3萬戶。每百人擁有電話(含移動電話)68.7部,增加4.7部。年末基礎電信運營商計算機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2.4萬戶,同比增加1987戶。7.財政和財政收入。全年財政收入131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4億元,增長25.1%。增值稅增長4.3%,企業所得稅增長14.8%。財政支出21.3億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壹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15.7%,教育支出增長7.0%,醫療衛生支出增長8.9%,環境保護支出下降10.2%,科技支出增長81.3%。財務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桐紮、趙官、林頭被確立為省級先進單位,全縣8個金融辦(分局)分別被確立為省市級先進單位。積極做好鄉鎮級資金監管指標的劃轉、登記和項目錄入工作,順利通過財政部檢查組。金融信貸規模。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54.38+00.3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54.38+06.8億元,增長654.38+065.438+0.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78.3億元,增長15.0%。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7.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4億元,增長15.2%。其中,短期貸款25.4億元,增長27.6%;中長期貸款30億元,增長22.9%。保險業務。全年保費收入1.1.9億元,比上年下降1.3+0%。其中,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0.46億元,增長265,438+0.2%;壽險業務保費收入0.73億元,下降26.3%。賠款支出6700萬元,比上年增長52.3%。其中,財產險業務賠付支出0.29億元,同比增長65,438+06%;壽險業務的賠付支出為0.2億元,下降95%。教育和科技教育。2013年獲得縣區領導幹部教育督導考核優秀等次。年末,全縣有各級各類公辦學校147所,普通中學24所,在校生27374人。初中學校18所,在校生14914人,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學87所,學生24277人,小學適齡入學率和鞏固率100%。34所幼兒園9487名兒童,學前三年入學率87.7%,學前壹年入學率1.000%。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報告率為100%。全年完成閑置校舍改造和增設附屬幼兒園68所,投資507萬元;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擴建改造鄉鎮學校,建設寄宿制學校4所;有34所學校擁有符合標準的教學設備。提高對貧困家庭學生的資助。2013年度,資助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6861人。科技工作。全縣有專業技術人員5017人。科研機構4個,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2個。全年科技活動經費支出4395萬元,比上年增長865.438±0.3%。申報國家、省、市科技項目10多項,已立項8項。分別是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重大項目大衛公司無閥離線清灰電石爐煤氣幹法除塵系統設備;省自主創新試點項目大平油“高油酸油菜新品種選育、生產與加工研究及產業化”;全省農村信息化示範縣。市級科技項目5項。獲得1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安徽大平油脂有限公司建立了我縣第壹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申請專利539項,其中發明311項;授權專利109項,其中發明4項,實用新型70項。九、文化、衛生和體育文化事業。全縣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鄉鎮文化站8個。* * *國家檔案館1座,38700卷(件、冊),總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留守婦女》和歌曲《大魚灘上的荷花》獲全市“五個壹工程”獎評選優秀獎。組織參加安徽省第二屆社區文化節“家庭才藝展示”,舞蹈《花兒為什麽這麽紅》獲二等獎;承辦安徽省青少年國際摔跤錦標賽開幕式大型文體演出;歌舞《走進寒山》參加馬鞍山第25屆李白詩歌節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淩家灘文化村壹期工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搬遷安置工作。胡姜家莊發現宋代墓葬並進行搶救性清理,出土宋代藍釉“帽”壹碗及“開元鮑彤”等古錢幣20余枚。爭取文化部補貼壹輛流動表演車;淩家灘遺址保護耗資7586萬元。成為全省五個重點文化扶持縣。廣播和電視。全縣有廣播電臺1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臺1個,有線電視用戶517000戶,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100%。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少兒精品及國產動漫發展專項資金項目”評審結果中,《校園風光》廣播節目榮獲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少兒廣播節目優秀獎”。安徽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授予“2013安徽省縣級廣播電視節目技術質量獎綜合獎”。在安徽省播音員主持人大賽中,縣電視臺播音員榮獲“安徽省播音員主持人大賽優秀獎”。醫療保健服務。年末全縣共有衛生機構161個,其中醫院8個,衛生院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7個,婦幼保健院(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技術人員115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00人,註冊護士426人。醫院和衛生院有821張床位。村衛生室96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74人,有醫療點的村占村總數的100%。新農合覆蓋全縣,實際參加新農合的農業人口為363688人,參合率為100.4%。銅閘鎮長崗村等4個村為市級衛生村,曹雲鎮政府等9個單位為市級衛生先進單位。環峰鎮華陽社區申報省級衛生社區,已通過市裏考核,正等待省裏驗收。運動生涯。2013年,含山縣被授予“2009-2012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還被確定為“全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先進縣”。承辦了2013安徽省青少年摔跤錦標賽。獲得團體總分第壹,金牌榜第壹。全民健身活動精彩紛呈。很多比賽如健身舞、乒乓球、籃球、中小學生廣播體操、羽毛球等。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豐富了人們的業余生活,深受群眾歡迎。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人口和計劃生育。2013年出生率為9.76‰,死亡率為4.80‰,自然增長率為4.96‰。年末全縣戶籍人口44.47萬人。城鄉居民收入。全年職工平均工資51066元,比上年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105元,增長13.1%。人均生活支出6951元,增長10.0%,其中食品支出增長10.1%,交通通信支出下降14.5%,衣著支出增長1.3%,醫療保健支出增長21.0%。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9.6%,與去年持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3.5平方米。社會保障。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制度全部落實。年末,全縣城鎮基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42萬人、1.82萬人、9.32萬人、25330人、1.87萬人。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到61萬人;企業退休人員社區服務率達到100%。完成就業技能培訓3237人,創業培訓300人,企業技能提升培訓2631人,新技師培訓30人,高級工培訓244人,職業技能鑒定3093人。全年小額擔保貸款金額達12119000元,直接支持1780人創業成功,帶動3600多人就業。2013年,省委、省政府授予我縣“全省雙擁模範縣”榮譽稱號。全年城鄉低保51.83萬元,五保基金和臨時生活補助1.25萬元,覆蓋22.76萬人次,保障標準同比提高1.1%。建立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確保農村1,71,城鎮56600人。年末全縣各類收養社會福利院床位2179張,收養1897人。十壹、城鄉建設,城市面貌。城市建設的質量提升與容量擴張。修訂完善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環峰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經省政府批準實施。陶暢路等6條道路建成通車,中天路等10道路開工建設,市區“六橫十縱”路網加快形成。韓城濕地公園規劃。完成東門河景觀帶中段等綠化工程,新增公共綠地1.6萬平方米;實施德勝橋、大飯橋改造,八米溝、大中圩、城南泵站建成投產;新增城市雨汙水管網16公裏,天然氣管道35公裏,城市功能不斷完善。舊城改造。軋花廠等地區棚戶區改造加快,王美路農貿綜合市場投入使用,配套設施逐步完善。積極爭創全省文明縣城,實施全市38個重難點專項整治和77個單位文明* * *創建活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紮實開展。小城鎮建設。全縣城鎮化率提高到47%。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修訂完善縣域村莊布局規劃,建設胡昶等10個市級示範村,昭關新村等7個中心村,廟前、王灘等2個產業特色村,大廟等7個整治村。十二。安全生產的環境和生態環境。汙染物排放率為100%。積極開展礦山整治,整合關閉4個礦山,創建1省級生態鎮和1省級生態村。引進八達園林、安徽林海等園林企業投資建設生態莊園示範區,開工建設林業科技示範園和花卉苗木基地;完成造林1.55萬畝,新建綠色廊道32公裏,創建省級森林城鎮1個,森林村莊15個。當年人工造林面積902公頃,年末森林面積19917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89.3萬立方米。安全生產。全年每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5,比上年下降0.06個百分點;十萬名工礦商貿從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2.97,下降0.09個百分點。全年發生道路交通事故78起,同比下降28.4%。全年發生火災事故90起,同比上升1.5倍。含山在歷史上是壹個農業縣。水稻是主要作物,其次是小麥、棉花和油菜籽。根據憲宗大鎮墩出土的資料,早在3000年前就開始了水稻生產。畜牧業以豬和家禽為主。水產品占有壹定的地位。建國前,由於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縛,水利條件差,自然災害頻繁,兵匪交戰,農業生產水平低下。1949,農業總產值1292萬元(按不變價格1980,下同),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9.8%。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農民進行土地改革,走集體化道路,解放生產力。然後,農民依靠國家和集體的力量興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推廣優良品種,實行科學種田。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農業生產迅速發展。1957年農業總產值為52710000元,比1949年增長了3.1倍。大躍進時期,由於生產關系的急劇變化和嚴重的自然災害,農業生產下降,農業總產值(1961.8萬元)和主要農產品產量均低於1.949。之後。生產逐漸恢復。“文革”始於1966。生產壹度停滯。從1970開始,恢復到1957的水平,農業總產值5304萬元。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生產迅速發展。1988年農業總產值為12762萬元,比1949年增長8.9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915%。其中種植業產值8773萬元,畜牧業產值2254萬元,副業產值96543.8+萬元,漁業產值479萬元,分別是65.438+0949的6.8倍、20.3倍、65.438+03倍和478倍。主要農產品產量與1949相比,糧食增長2.4倍,棉花增長10.6倍,油料增長9倍,生豬增長2.9倍,家禽增長10.8倍。農業人均收入475元,比1950 32.3元高出13.7倍。

2012年新增特色種植基地5000畝。農業園區全面推進,大玉潭現代農業示範區、大坪現代糧油加工示範園區開工建設,太湖山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創建為省級示範園區。農業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在全省啟動了鄉鎮級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建設。組織實施“轉型倍增”計劃,創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6家,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3個。眉茶榮獲“安徽十大名茶”稱號。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被評為全國油菜機械化生產示範縣和全省水稻機械化育插秧示範縣。

2013年糧食種植面積32229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5673公頃,棉花種植面積6240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906公頃。全年糧食產量253235噸,比上年增長1.7%。石油產量38402噸,同比增長4.4%。棉花產量9262噸,下降12.5%。蔬菜水果在品種優化的基礎上穩步發展。禽蛋年產量5910噸,比上年增長0.8%。肉類總產量16937噸,增長3.9%。水產品產量20020噸,增長8.2%。年末全縣農機總動力36.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8.2%。農用拖拉機9537輛,同比增長1.7%;農用運輸車1593輛,增長0.3%。全年化肥施用量(純量)2.5萬噸,比上年減少7.4%。農村用電量104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完成土石方800萬立方米,新建或改建水利工程50項,加固小型水庫21座,榮獲省農田水利建設“江淮杯”銀獎、市“江東杯”金獎。唐宋時期,縣城有了陶瓷業:宋元時期有了酒業,明清時期酒業興盛;同治年間生產絲綢,年收入3000元。黃山麻漆出口年收入2000銀元,蒼山麻石出口年收入2000銀元。民國時期,個體手工藝品遍布全縣。手工業有釀酒、制糖、榨油、水作坊、鐵、木、竹、泥瓦、銅、錫、銀、石、花藝、冶煉爐、紡紗、縫紉、繅絲、染色、刺繡、織布、剪紙、制筆、印刷、刻字、煙花等。16年(1927),曹雲創辦了電燈公司。三義工房,官商合資,是該縣較早的現代民營企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私營工業和手工業的恢復和發展,然後組織它們走公私合營的道路。1951年,縣裏成立了第壹個手工業合作組織——曹雲木業合作集團,1952年,成立了鐵路工業預備社(組)。第壹個五年計劃期間,先後建成了含山縣曹雲酒廠、含山縣東關石材廠和含山縣發電廠三家地方國有企業。

1958全民興辦大工業,地方工業蓬勃發展,全縣工業企業80家。從65438年到0963年,經過國民經濟調整,全縣共有工業企業69家,總產值784萬元。

“文革”初期,大部分企業都癱瘓了。到1969,工業產值年均增長2.6%。1970成立地方“五小工業”,新建大型二輕企業9家,地方國有企業8家。1977全縣工業總產值4974萬元。1978之後,產業發展加速。形成以建材、食品、釀酒、機械等產業為主體的多品類產業體系。1988年,全縣工業企業244家,總產值19834萬元(其中國有工業6826萬元),比1978增長309.2%,年均增長15.1%。工業產品主要有:原煤、水泥、磚瓦、中小型農具、大米、食用植物油、飲料酒、白酒、棉布、皮鞋、粘土、桿子、農用水泵、螢石、日用陶瓷、鐵砂布、紡織配件、起重機械、燈泡、塑料制品、內拖配件、民用構件、工礦配件、冶金配件。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15000萬元,銷售收入1150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8%和29%。深入推進“百企扶強”行動計劃,組織開展“百企百機構聯動”活動,舉辦各類地方名優產品展覽12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家,其中超億元企業2家。重點工業項目進展順利。李海鑄造壹期等項目建成投產,順天紡織等項目加快推進,順德環保新材料等項目開工建設。工業轉型升級加快,56個技改項目投資6543.8+0.5.6億元,增長365.438+0.2%。制冷配件基地被列入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家,高新技術產品11,“大平”油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2013年完成工業增加值45.9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5億元,增長22.6%。股份制企業繼續快速增長。全縣工業支柱產業增加值保持增長,重點產業提升明顯。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4.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5.3%。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325.3,比上年提高11.1個百分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54.38+04.67億元,增長265.438+0.6%;利稅達到6543.8+0.75億元,增長22.8%,其中利潤達到6543.8+0.9億元,增長24.1%。農副產品加工業、紡織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鑄造業、釀酒業等五大支柱產業累計實現利潤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