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寶雞高新區規劃平面圖

寶雞高新區規劃平面圖

寶雞城市規劃1:總體規劃過程寶雞城市總體規劃經歷了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1956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初步確定寶雞為“以機械工業為主的鐵路交通樞紐城市”。第二階段是1981 ~ 2000的城市總體規劃。在當時的規劃指導思想下,確定寶雞的城市性質為:“以機械、電力工業為主的新興工業城市,通往祖國西南、西北的鐵路交通樞紐”;到2000年,城市人口從1980年的65438+40.8萬增加到85萬。第三階段是2000年至2020年的城市總體規劃。這壹階段,國家建設重心向西部轉移。國家批準寶雞為對外開放二類陸路口岸城市,同時確定為新亞歐大陸橋上的樞紐城市。與1981年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相比,新壹輪城市總體規劃在城市性質、城市人口、用地規模等方面都有較大變化,城市規模由中等城市變為中等城市。2.城市規劃範圍及發展目標規劃區涵蓋金臺、渭濱、陳倉三個行政區劃,總面積906.1平方公裏,東至李嘉存,西至廟溝大良,南至玉皇山,北至王家崖水庫。規劃建設區域由三個行政區的川島地區組成,總面積168平方公裏(其中可建設用地127平方公裏),東至李嘉存,西至引水渠首,南至易門堡,北至王家崖水庫和文家寨。規劃期近期確定為2000 ~2005年,中期為2006 ~2010,遠期為2011 ~2020。遠期城市發展目標是將寶雞建設成為陜西西部及陜甘寧川四省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建成科教先進、工業發達、交通便利、商貿繁榮、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大都市。到2020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936543.8億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達到2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0995元。3.區域城鎮體系規劃寶雞城市發展戰略以隴海鐵路和西寶高速公路為依托。以西寶北線、南仙線、渭河沿線城市帶為發展主軸,以寶中鐵路、寶平公路和何謙河岸、寶成鐵路、寶豐公路、嘉陵江兩岸為副軸。規劃期內,寶雞市區發展為大城市,鳳翔、岐山發展為中等城市,隴縣、鳳縣、眉縣、扶風縣發展為小城市,形成以寶雞市區為中心的岐山。2010年,全市規劃總人口403萬人,城鎮總人口1810000人,城鎮化水平達到45%。2020年,全市總人口432萬人,城鎮總人口238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55%。4.城市的性質和規模寶雞城市的性質是:炎帝故裏,周秦發祥地;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城市;連接中原、西南、西北的交通樞紐;工貿發達的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到2010年,城市人口82萬,建成區80平方公裏。2020年城市人口654.38+0.20萬,建成區面積654.38+0.30平方公裏。5.城市空間結構的中心城市和衛星城鎮:為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在城市空間規劃設置壹個中心城市、兩個衛星城市和四個衛星城鎮。中心城區寶雞市由金臺區(含石羊廟)、渭濱區(含巴渝鄉)、陳倉區(含何謙鎮、虢鎮、清溪鄉)組成,面積168平方公裏,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兩個衛星城——岐山縣和鳳翔縣,岐山縣是區域城鎮體系的副中心;鳳翔縣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與中心城市* * *,形成寶雞旅遊服務中心。四個衛星城鎮──長青鎮、陽平鎮、賈村鎮和何工鎮。中心城市空間結構:寶雞南、北、西三面環山,南有蔥郁的秦嶺,北有崎嶇的黃土高原。黃河壹級支流渭河縱貫東西,形成東西長約33公裏、寬約5公裏的帶狀地形。本次規劃在上壹輪總體規劃的分區結構基礎上,規劃了壹個中心組團和四個外圍組團,形成了以南山北高原為支撐,渭河水系為開放空間,中心組團為主體,間隔綠地為依托,集“山、高原、水、林、城”為壹體的“帶狀布局和組團結構”。中部組團涵蓋原中心城區、上馬營、石壩河、八裏橋,面積28.89平方公裏,是全市行政、經濟、文化中心。外圍四大群分別是神農群、福坦群、陳倉群、西郭群。神農集團由清江區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臺山組成,總面積139438+03平方公裏。富潭組團由福臨堡和譚家村片區組成,面積14.34平方公裏,是該市的綜合工業區。陳倉集團由十裏鋪川島片區、臥龍寺、石羊廟鄉、下馬營鎮、巴渝鎮組成,面積63.83平方公裏。是以鈦加工和紡織工業為主的綜合工業區。西郭群由川島地區的郭鎮鎮、何謙鎮和清溪鄉組成,面積55.11平方公裏。城市中心位於中心組團,以原中心區、上馬營、石壩河為主體,形成城市中心;兩個副中心分別位於陳倉組團和西郭組團,是城市的副中心。除了為服務群體服務,他們還承接和分解了市政中心的部分功能。6.城市設計寶雞城市設計總體結構以秦嶺、北苑為主體,以渭河及其支流為開敞空間,以渭河及東西幹道為景觀軸,以南北幹道為景觀帶,以各組團(群)中心為景觀區,以環城生態圈及其之間的綠地為綠地,以古建築和遺址為文化景點,輔以“城市門戶”、天際線和輪廓線、建築風格和色彩、高度控制區。其中,東西景觀軸(帶)為渭河、經二路-保俶路、火炬路-保俶路三條景觀軸;南北方向為何謙、金陵河、清江、清江路——保平路、富潭路、鬥中路、石馬路為7條景觀帶;景觀區包括顏地陵、秦嶺、北苑、各組團(群)等7個重點景區;環城生態圈是指渭河及其支流、秦嶺山脈、北部高原及其構成的自然生態區。城市的“門戶”是指進入城市的標誌區,包括李嘉存、高家村、義門堡、文家寨。高層建築區域主要位於經二路中段、馬營路中段和兩個副中心的中段。7.寶雞對外交通。鐵路方面,規劃新建南環鐵路、下馬營編組站、黨家村站,擴建寶雞東站、臥龍寺站、國珍站,建設寶成、寶天合、寶中復線鐵路,全面提高鐵路運輸能力;公路方面,城市對外交通以連接線連接。北環線沿渭河南岸通過,南環線沿秦嶺北麓與鐵路南環線並行通過,310國道從郭鎮東過江。外環線和聯絡線以對外交通為主,兼顧市內區域交通。遠期將西寶壹級公路市區段改為城市快速路,310國道移至城南。這個城市形成了四個平行的對外公路交通環。近中期以西寶壹級公路、金陵東路、寶石路、鬥中路為對外交通骨架,拓寬西寶南、北、中線、川陜公路,新建金陵東路、十壹路,完善過境交通網絡。遠期,鳳翔田家莊軍用機場將轉型為“軍民兩用”,開展民航業務。寶雞城市規劃路網由快速路、主幹路、次幹道和支路組成。城市主幹道網由壹條東西向快速路、主次幹道和外環線組成,由三條南北向主幹道連接,形成城市大外環和東西四條主串聯環的“串聯環”主幹道網。到2010,本市道路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實施北環路與現有路網的銜接工程,開通鬥中路至福臨堡的濱河大道,拓寬寶闊路、大慶路、江灘路,建設鬥中路高架及其立交,建設石嘴頭至寶橋的福潭路、南環路,建設石峰路、植物園路。到2020年,規劃城市廣場38.6公頃,其中市級廣場3個,區級廣場2個。社會公共停車場14.76公頃,社會停車場8370個泊位。8.城市景觀和生態建設結合寶雞市的自然條件和結構特點。寶雞市綠地結構布局以南山、北苑為依托,渭河水系為開放空間,環城設置防護林帶,公園、園林、苗圃等集中綠地穿插於城市腹地,形成“山、塬、水、林、城”融為壹體,“城與自然”高度和諧的城市環境;以“壹圈”(環城生態林帶)、“兩側”(北塬坡、秦嶺北麓)、“三線”(鐵路沿線、渭河兩岸、渭河引水渠兩岸)、“四區”(天臺山景區、渭河引水渠首景區、釣魚臺景區、王家崖水庫旅遊區)、“五組團”(五組團周邊綠化帶)新建9個公園、13條園林街綠化帶。公園有石鼓山公園、兒童公園、陳倉公園、西果公園、水圍曲手公園、鳳凰山公園、下馬營垂釣公園、何謙公園、西河灘公園,總面積453.4公頃,總面積131.32公頃。到2020年,人均城市綠地達到8.67平方米/人,人均城市綠地達到10.0平方米/人。寶雞生態城的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突出集山、塬、水、林、城於壹體的寶雞城市特色。在規劃建設區外圍,結合秦嶺北麓北坡和淺山區,建設300 ~ 500米寬的生態林帶,開發建設北坡森林公園。發展天臺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渭河引渠首城郊風景名勝區、釣魚臺風景名勝區、王家崖水上旅遊區。在渭河水系開發利用中,計劃在渭河及其三條支流(清江、金陵河、何謙河)的適當位置設置橡膠壩蓄水並形成水面;渭河有許多防洪橋,為居民提供親水環境,或步行或騎自行車過河。鐵路兩側、渭河、渭河引水渠兩側、南北水系兩側將設置防護林,中期32公頃,遠期45公頃。同時,改善小區和單位綠化,提高綠化水平。遠期規劃綠地總面積27.37平方公裏,城市綠地率達到31.94%,綠化覆蓋率39.93%。2005年,寶雞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2002年,陜西省要求寶雞率先建成大城市,成為“壹線兩帶”建設的西部龍頭。生態園林大城市建設全面啟動,陳倉區順利完成撤縣設區。以高新新區和行政中心商務中心東移為標誌的城區東擴南遷步伐加快,鬥中路陳倉大道、高辛大道、新世紀大橋、富潭大橋、臥龍寺大橋、渭河隧道等壹大批城市基礎設施相繼建成。2001年9月,渭河城區段防洪及生態整治工程開工建設。渭河城區段防洪生態治理、城區北坡綠化、秦嶺北麓綠化三大城市生態工程相繼規劃實施。建設兩個占地1.2萬平方米的開放式公園,在北坡建設占地1.9萬平方米的林蔭金臺森林公園。特別是渭河水閘蓄水後,形成了654.38+0.4萬平方米的生態水面,初步形成了“兩林帶壹水面,林中之城,城中之水,山中之水”的生態園林城市景觀。目前,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3%,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08年,寶雞市規劃編制完成,2008年至2020年寶雞市城市規劃修編。寶雞市規劃區面積3574平方公裏。中心城西起石霞鄉—阜豐壹級公路,北至法魚河、機場高速公路,東至徐嵐客運專線,南至自然山沿,面積364平方公裏,中心城空間結構為“壹帶壹軸五組團”。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近期(2015),城市人口規模113萬;遠期(2020年)城市人口為65438+30萬。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1,近期(2015)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118平方公裏;2.遠期(2020年)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143平方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