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石家莊市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實施方案

石家莊市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實施方案

石家莊市關於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意見

發展實施計劃

為貫徹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冀辦字[2018]182號),規範引導“互聯網+醫療健康”有序發展,推進“健康石家莊”建設,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壹.壹般要求

全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加快醫療健康與互聯網深度融合,不斷拓展醫療健康服務內容和空間,完善服務模式,優化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為推進“健康石家莊”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到2020年,全市“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進壹步完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逐步完善,監管保障體系不斷創新,醫療衛生信息實現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跨業務互聯互通,為政府、醫療衛生機構和居民所用,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更加優化、智能、精準,讓人民群眾真正享受到“互聯網”

二、重點任務

(壹)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

1.鼓勵互聯網醫院發展。鼓勵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積極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壹體化醫療服務模式,提供安全適宜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醫療機構可以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允許註冊或備案的執業醫師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的隨訪、隨訪管理和遠程指導服務,允許在掌握患者病歷後在線開具電子簽名處方。支持和鼓勵醫院利用健康物聯網設備、可穿戴或植入式智能設備獲取患者生命體征數據,開展移動護理、生命體征在線監測、家庭監護等服務。衛生行政部門要通過建立互聯網醫院監管系統,對涉及在線診療的核心醫療服務進行嚴格準入和監管,積極推動預約掛號、移動支付、檢查結果在線查詢等非核心醫療服務的繁榮發展。到2020年,市級醫院至少建設2家互聯網醫院,縣級醫院建設1-2家互聯網醫院,鼓勵民營醫院和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建設。(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數據資源管理局。排名第壹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2.大力發展遠程醫療服務。以省級遠程醫療中心為基礎,建設市級平臺,整合市縣兩級醫療衛生資源,實現市縣兩級遠程醫療服務的綜合管理和運行監管。推動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全市所有醫聯體和縣級醫療機構,並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延伸。推進中醫遠程醫療服務。醫聯體應當實現各類醫療機構影像、病歷等信息共享和音視頻通信,提供遠程會診、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遠程查房、遠程監護、遠程培訓等服務。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探索基於醫學影像大數據的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提高遠程醫療診療準確率。2019年,貧困縣要實現遠程醫療服務全覆蓋。到2020年,遠程醫療服務將在所有縣(市、區)實現全覆蓋。(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發改委)

3.推廣智能、健康、便捷的服務。依托石家莊國家衛生信息平臺,整合醫院、公共衛生、生殖健康服務等信息系統,建設“石家莊智慧健康網”,實現檢查結果、用藥處方、健康檔案、預防接種等信息在線查詢,以及預約掛號、出生醫學證明建檔管理、母嬰室導航、健康教育等信息服務。到2020年,二級以上醫院將普遍為居民提供分時預約、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在線服務。鼓勵和支持醫療機構和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建設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健康咨詢和健康管理服務。(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二)推進“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

1,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公共衛生管理服務。構建公共衛生協同信息平臺,全面整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資源。重點加強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管理,孕產婦和0-6歲兒童及疫苗接種在線服務管理。加強對重性精神障礙患者發病報告的審核、數據分析和質量控制,做好隨訪評估和分類幹預工作。使用智能手環、電子標簽等物聯網設備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實時監護。搭建生殖健康平臺,提供覆蓋婚前分娩、孕期、孕期、產後、兒童全過程的醫療保健服務。在確保健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向社會和醫療衛生機構開放電子健康檔案在線查詢服務,引導群眾有效防病治病。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為公眾提供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防治、營養健康等知識。(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2.優化“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設和應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綜合管理系統,搭建家庭醫生與簽約居民的服務互動平臺,支持家庭醫生為簽約居民提供在線健康咨詢、預約轉診、慢病隨訪、健康管理、處方延期等服務。利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提供慢性病在線管理、健康狀況評估、監測預警、用藥指導、隨訪等服務。要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訂家庭醫生合同,重點加強簽約貧困人口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等慢性病的規範管理和健康服務。(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財政局)

(3)完善“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

基於互聯網,開展短缺藥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應協同應用,提高藥品供應保障和短缺藥品監測預警能力。探索推行在線診斷、處方等互聯網服務。在互聯網醫院或醫聯體中,允許醫生利用互聯網技術,為掌握患者病歷後復診的患者在線開具壹些常見病、慢性病的處方。網上處方經藥師審核後,可由醫療機構或藥品經營企業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配送。在有條件的醫院探索推進“雲藥房”和“智慧藥房”建設,實現處方系統和藥房調劑系統無縫對接,方便群眾及時取藥。探索基於互聯網的醫藥信息平臺,提供中醫藥服務。(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市工信局)

(四)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障結算服務。

加快醫保信息平臺與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進壹步優化支付流程,完善結算方式,逐步拓展覆蓋社保卡支付、居民健康卡支付、銀行卡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的網上支付功能。推進“壹站式”結算,探索實現多卡使用、就醫脫卡,為患者提供多種網上支付方式和更加便捷的服務。大力推進醫保智能審核和實時監控,將臨床路徑、合理用藥、支付政策等規則嵌入醫院信息系統,嚴格監管醫療行為和費用。做好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衛健委)

(5)加強互聯網+中的醫學教育和科普服務。

建立醫學健康教育培訓體系,充分利用現有在線教育資源,提供多樣化的醫學在線課程和醫學教育。逐步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醫學教育培訓體系,鼓勵醫務工作者在線討論交流疑難雜癥和重大疾病病例,提高專業素質。實施“繼續醫學教育+適宜技術普及”行動,圍繞健康扶貧需求,以基層和貧困地區為重點,通過遠程教育普及適宜技術。推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開展公共健康科普宣傳,利用互聯網提供健康科普知識精準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素養。(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醫保局、市科協)

(六)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服務

1,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互聯網公司等。,推動健康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轉化和應用。鼓勵醫療機構探索智能醫學圖像識別、病理分類和多學科會診,以及智能語音技術在各類醫療衛生場景中的應用,支持中醫辨證施治智能輔助系統的應用。開展基於人工智能技術和醫療健康智能設備的移動醫療示範,實現對個人健康的實時監測和評估、疾病預警、慢性病篩查和主動幹預。(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2.順應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趨勢,提升醫療健康裝備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水平,促進產業升級。積極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在臨床和科研中的應用。支持與醫療健康相關的人工智能技術、醫療機器人、大型醫療設備、應急救援醫療設備、生物三維打印技術和可穿戴設備的研發。(責任單位: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衛生健康委)

(七)推進醫療衛生信息互聯互通和協同共享。

1.建立完善市縣兩級國家衛生信息平臺,依托電子政務外網,推進與省級雙創數據中心和各級政府信息資源交換平臺的互聯協作。重點收集人口、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綜合管理等數據。,暢通部門、地區、行業間的數據共享渠道,推進全民健康信息應用。(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公安局、市醫保局)

2.提高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水平。到2019年底,全市開辦的三級醫院要達到電子病歷應用四級,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交換共享。大力推進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與同級國家衛生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積極推進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探索基於互聯網技術的服務模式。(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民政局)

3.完善基於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分級診療信息系統。按照“試點先行,逐步鋪開”的原則,分級診療信息系統逐步在市級醫院安裝部署,並全部接入醫聯體成員單位。醫療機構通過省市相關專業醫療質量控制的,檢查結果在本級行政區域內互認,避免患者重復檢查。推進區指揮調度系統120和院前急救車輛監控系統通過區域國家衛生信息平臺與醫院信息系統對接,做好患者信息標準化、遠程急救指導和院內急救準備工作。(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財政局)

4、促進醫療信息交流* * *享受。到2019年底,所有市級醫院、17縣級醫院和所有縣級辦中醫醫院實現包括門診和住院基本診療信息、費用明細、用藥記錄、檢查報告、長期醫囑和臨時醫囑在內的診療信息共享。同時,探索實現與2-3家省級醫院的互通。到2020年底,省、市、縣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實現信息共享。(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八)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建設。

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核心系統建設。加強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信息平臺、智能醫療設備等數據應用服務的信息保護,按照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要求,明確保護責任並制定保護措施,落實分級備案、等級評估、安全建設整改等重點工作,定期開展信息安全風險排查、監測和預警。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健康醫療數據的法律法規和保密規定,嚴格執行患者個人隱私信息保護制度,嚴格管理患者信息、用戶數據、基因數據等。,並依法依規懲處違規交易和信息披露行為。(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委網信辦)

第三,保障措施

(壹)建立健全政策體系和行業監管機制。及時制定完善促進和規範“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相關配套制度,提高相關機構準入標準,減少準入限制。“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產生的數據要全程可追溯、可查詢、可追溯,加強事後監管。建立健康行業“黑名單”制度,加強互聯網失信記錄、公示和預警。建立醫療責任分擔機制,實行網上知情同意告知,防範和化解醫療風險。依法建立健全聯合懲戒制度,實現“壹處違法,處處受限”。建立互聯網醫療服務的評價、監管和獎懲機制。(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委新聞辦)

(二)建立溝通機制和聯席會議機制。成立由市政府領導任組長的“互聯網+醫療衛生”領導小組,召開會議,聽取匯報,交流信息,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和落實。各縣(市、區)和市直部門要結合實際,及時出臺配套政策措施,推動工作措施和任務的落實。及時向市政府報告重要情況。(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和市級相關部門)

(3)完善多元化投資和人才培養機制。創新“互聯網+醫療健康”信息化項目投資運營機制,構建政府引導、其他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化信息化投融資機制。加強社會化資金統籌管理,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優先支持影響重大、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有效解決看病難、堵點的項目。同時,統壹項目規劃、統壹標準規範、備案管理、審核監督和評估制度,加強信息系統整合,倡導“互聯網+醫療健康”集約化建設。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保障“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體系的人才儲備和可持續發展。(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委新聞辦、市發改委、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