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什麽是利率市場化?

什麽是利率市場化?

1.什麽是利率市場化?

什麽是利率市場化?即:利率市場化的定義。有幾種說法:

1.利率市場化是指政府放開對存貸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解除對銀行存貸款利差的保護,由供求關系決定市場資金價格。[1]

2.利率市場化是指利率的決定權交給市場,利率由市場參與者自己決定的過程。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如果市場競爭充分,任何單壹市場主體都不可能成為利率的單邊決定者。

3.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上經營和融資的利率水平。由市場供求決定,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市場化。其實就是把利率的決策權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根據資金情況和對金融市場趨勢的判斷自主調整利率水平,最終形成以央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

4.利率市場化是指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的機制,在某壹點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運行機制,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

二、什麽是銀行利率市場化?

全部展開

銀行利率市場化就是讓市場決定利率。目前銀行利率由央行決定。如果市場化意味著放松管制,央行將不再決定利率。是由市場決定的,利率是由金融市場的資金需求決定的。利率實際上是貨幣的價格。利率越高,信貸成本越高,獲得貨幣的成本也越高,反之亦然。

再舉壹個外匯的例子。中國的外匯沒有放開,匯率是央行定的。在已經放開匯率的外國,如美國,美元的匯率是由外匯市場的交易情況決定的。當需求超過供給時,美元匯率上升,反之亦然。

在市場條件下,貨幣的價格(利率)也由需求決定。需求高時(此時表現為銀行資金流出,包括信貸、提現等。),價格(利率)高。

三、利率市場化的術語解釋

利率市場化是指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的機制,在某壹點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運行機制。

名詞解釋1,無限法定賠償:指具有無限支付能力的貨幣。

2.格雷欣法則:在雙重標準中是排他的、排他的,所以當同壹貨幣同時流通時,實際價值種就變成了劣幣。

在價值規律的自發作用下,良幣會退出流通,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格雷欣法則。

3.貨幣制度:壹個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貨幣制度和貨幣流通的組織形式。

4.商業銀行活期存款人提取現金,支付到期債務和借款人正常的貸款需求。

5.泡沫經濟:指資產價值超過實體經濟,容易失去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宏觀經濟狀態。

6.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指的是人民儲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作為信用中介籌集資金無論增加多少貨幣,當某壹時期的利率水平不能再降低時,人們會預期利率會上升,債券價格會下降。

8.本票:本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壹定金額的票據。

9.匯票:匯票是出票人在見票時或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壹定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

4.什麽是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是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早期改革的重點是理順大宗商品價格。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生產要素價格的合理化和市場化被強調。資本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利率是資本的價格,利率市場化是生產要素價格市場化的壹個重要方面。中國利率市場化是在借鑒其他國家經驗的基礎上,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壹部署穩步推進的。總的思路是,先把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利率市場化,再把存貸款利率市場化。首先,應該首先放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是整個金融市場利率的基礎。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以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為突破口。(壹)放開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的嘗試1986 65438+10月7日,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管理暫行條例》,明確規定專業銀行可以相互拆借資金,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此後,同業拆借業務在全國範圍內迅速發展。鑒於同業拆借市場發展初期市場主體風險意識薄弱,1990年3月發布了《同業拆借管理試行辦法》,首次系統制定了同業拆借市場的操作規則,確定了同業拆借利率上限管理原則,對規範同業拆借市場發展、防範風險起到了積極作用。(二)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正式放開,為65,438+0,995,65,438+0,654,38+0.30。根據國務院關於金融市場建設的4號令精神,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商業銀行設立的融資中心等同業拆借中介機構。從1996 65438+10月1起,通過全國統壹的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網絡辦理全部同業拆借業務,生成中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CHIBOR)。至此,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放開的制度和技術條件基本具備。1996 6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取消同業拆借利率上限的通知》明確指出,同業拆借市場利率由借貸雙方根據市場資金供求狀況自主確定。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的正式放開,標誌著利率市場化邁出了開創性的壹步,為後續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奠定了基礎。第二,放開債券市場利率。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放開債券市場利率是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壹步。(1)國債發行的市場化嘗試1991年,國債發行開始采用有市場因素的承銷方式。從65438到0996,財政部通過證券交易所市場平臺實現了國債的市場化發行,既提高了國債發行效率,又降低了國債發行成本。全年國債市場化發行1952億元。發行采用利率招標、收益率招標、分期招標等多種方式。同時,根據市場供求情況和發行數量,采取單壹價格招標或多重價格招標。這是我國債券發行利率市場化的開始,為今後的債券利率市場化改革積累了經驗。(二)放開銀行間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利率1.997 1997年6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銀行間債券回購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利用全國統壹的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開辦銀行間債券回購業務。借鑒貸款利率市場化經驗,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和現券交易價格同步發布,由雙方協商確定。這項改革措施提高了金融機構的資金使用效率,增強了金融機構主動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的積極性;隨著銀行間市場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的不斷擴大,短期頭寸融資的特征日益明顯。短期回購利率已成為央行判斷存款類金融機構頭寸的重要指標,為央行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奠定了基礎。銀行間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利率的放開,增強了市場的價格發現能力,為銀行間市場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發行利率的進壹步放開創造了條件。(三)銀行間市場放開1998之前,政策性金融債和國債的利率是通過行政手段確定的。由於在定價上難以滿足發行人和投資者雙方的利益,商業銀行購買政策性金融債的積極性不高。65438-0998鑒於銀行間同業拆借、債券回購利率、現券交易利率的市場化,政策性銀行發行金融債的市場化條件已經成熟。同年9月,國家開發銀行首次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債券發行系統發行金融債券,隨後中國進出口銀行也以市場化方式發行金融債券。1999期間,財政部首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以利率招標方式發行國債。銀行間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有效推動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展,為金融機構產品定價提供了重要參考標準,是長期利率和市場收益率曲線逐步形成的良好開端,也為貨幣政策間接調控體系的構建奠定了市場基礎:壹是金融機構調整資產結構的主動性得到提高, 金融機構債券投資比重逐步提高,超額準備金率趨於下降,對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敏感性增強; 二是公開市場操作的工具種類不斷豐富,操作方式和力度日益靈活。銀行間市場建設和利率市場化的國際經驗表明,金融市場建設對利率市場化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金融市場的發展有利於利率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其次,金融市場的發展為金融產品創新提供了條件,金融產品創新是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手段;第三,金融市場的發展使利率市場化與中央銀行的利率調控能力、金融機構的產品定價能力和利率風險管理能力協調發展成為可能,這是完善中央銀行調控體系和提高金融機構經營能力的重要條件。證券投資平均超額準備金率/(證券投資貸款)7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中國人民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方針政策,註重加強銀行間市場建設,不斷完善市場法規體系,為各項業務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銀行間同業拆借管理、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銀行間市場債券交易管理等規章制度相繼出臺,初步形成了銀行間市場運行的規則基礎。銀行間市場的成員範圍不斷擴大。其中,同業拆借市場成員已擴大到存款類金融機構、部分非銀行金融機構、市場化發債的政策性銀行等大多數金融機構,成員總數由1997年末的96家增加到2004年末的656家。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參與者範圍也從1997市場推出時的商業銀行擴大到各類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法人,包括城市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從事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截至2004年底,參與機構的數量從197個增加到16個。隨著銀行間市場成員的不斷增加,市場品種和交易方式也在不斷豐富。以銀行間債券市場為例,自1998、1999實現政策性金融債和國債市場化發行以來,銀行間市場債券形式日益多樣化,出現了貼現債券、附息債券、本息分離債券、期權債券等新品種。在招標方式上,不僅采用了工程量招標方式,還采用了利率招標方式;2004年4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了《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回購管理規定》,進壹步豐富了債券回購的業務形式,增加了回購市場的價格發現、風險規避等諸多功能。隨著交易主體的增加和金融產品的豐富,銀行間市場的交易量逐年增加。據統計,2004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共實現拆借金額1.46萬億元,比1.998增長了6倍;2004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現金交易量為2.52萬億元,比1998年增長了758倍。債券回購交易額為931萬億元,比1998高出90倍。銀行間市場的發展對中國金融改革具有深遠的意義。首先,銀行間市場的發展為完整的市場化基準收益率曲線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回購市場利率已成為短期金融產品定價的重要參考指標,銀行間市場國債發行利率和二級市場收益率也為中長期利率產品定價提供了參考體系。二是銀行間市場成為實施貨幣政策間接調控的重要場所。自1998以來,依托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公開市場業務成為央行貨幣政策日常操作最重要的工具。市場參與者對貨幣政策信號的敏感度不斷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的市場化順暢,是實現我國利率改革目標的關鍵。存貸款利率市場化的思路是“先本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長期,量大,再短期,量小。”(1)積極推進國內利率市場化1996以來,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的發展,商業銀行普遍建立了利率定價體系,國內資金供求相對寬松,利率市場化時機日趨成熟。2000年9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實施了國內利率管理體制改革:壹是放開貸款利率,由金融機構根據國際市場利率變化、資金成本、風險差異等因素自主確定各種貸款利率和結息方式;二是放開大額存款利率,300萬美元以上(含300萬)或同等金額的大額存款利率由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確定。利率市場化是指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在某壹點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運行機制,是價值規律的結果。壹直是中國金融界的熱點問題。2000年以來,人們廣泛關註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終於邁出了1這壹步:經國務院批準,我國自2000年9月21日起進行利率管理體制改革。壹是貸款利率放開,金融機構將根據國際金融市場利率、資金成本、風險差異等因素的變化,自主確定各類貸款利率及其結算方式。2002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將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對境內中國居民的小額存款統壹納入境內小額存款利率管理範圍。2003年7月,國內英鎊、瑞士法郎、加拿大元小額存款利率放開,由商業銀行自行決定並公布。小額存款利率由原來國家制定並公布的七種降低到國內美元、歐元、港幣、日元四種。2003年6月,小額存款利率下限放開。商業銀行可以根據國際金融市場利率的變化,在不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利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確定小額存款利率。賦予商業銀行下調小額存款利率的權利,是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有益探索。2004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在調整國內小額存款利率的同時,決定放開1年期以上的小額存款利率,商業銀行對利率有了更大的決策權。隨著國內存貸款利率的逐步放開,我國商業銀行制定了存貸款利率管理辦法,建立了利率定價機制。銀行也根據自身情況完善了貸款利率分級授權管理制度。比如,商業銀行總行在國際市場利率的基礎上,規定了分行貸款利率的最低上浮幅度和浮動權限,做到了有章可循,規範操作。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意識和利率風險管理能力不斷加強。(二)穩步推進人民幣貸款利率市場化1,初步推進人民幣貸款利率1987 1 10月,中國人民銀行進行了貸款利率市場化的首次嘗試。在《關於下放貸款利率浮動權的通知》中規定,商業銀行可根據國家經濟政策,在國家規定的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基礎上浮動貸款利率,最高浮動幅度不超過20%。2.人民幣貸款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步驟2003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在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方面邁出了三個重要步驟:第壹步是2003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在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時,允許試點地區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上浮不超過貸款基準利率的2倍。第二步是,2004年6月5438+10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商業銀行和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1擴大到1.7倍的貸款基準利率,將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擴大到貸款基準利率的2倍,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擴大到同時,明確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再根據企業所有制性質和規模設定。第三步是2004年10月29日10。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不對金融機構(不含城鄉信用社)設定人民幣貸款利率上限。2013,19年7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壹是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按照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二、取消票據貼現利率控制,改變貼現利率以再貼現利率為基礎確定的方式,由金融機構自行確定。三、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不再設置上限。四、為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暫不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