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2019跑成都春節茶話會活動趣談

2019跑成都春節茶話會活動趣談

2065 438+09 10月5日星期六下午,雖然是24節氣中的小寒,但天氣並不冷,成都冬天難得的陽光讓人感覺溫暖。

根據《成都》編輯朱的通知,在桃溪書院舉行了壹次作者、讀者和春節茶話會。

第二次來這裏參加活動,兩點鐘還沒熟悉就到了書院三樓。唐老七、葛加林、王耀川、嶽開貴、張皓明、蓮子和壹些不知名的老師已經早早地來到了會議室。跟熟悉的老師打了個招呼,剛要坐下,就聽到壹個老師說,怎麽沒水了?我只是仔細看了壹下。桌子上有杯子和茶葉,但是沒有開水瓶。這些老教師都離不開喝水。上次來過這裏,知道了學院的情況,我趕緊下到壹樓。酒吧裏,兩個年輕女孩壹邊守著飯碗,壹邊忙著燒水。我跟他們說明情況後,他們給了我兩瓶剛燒開的水,說,我們也在這裏等開水。我知道這個學院真的不容易。整個壹樓完全免費對外開放,沒有收入,老板還要招員工等等。因為家裏有開實體書店的親戚,所以我深深體會到開實體書店的不易。

拿兩瓶水上樓,很快就沒了。我下去換水瓶,水還開著。我站在那裏,看著書店。寬敞明亮的書店裏,各種書籍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高度合適的桌椅上坐滿了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有的在靜靜地看書,有的在邊看邊做筆記,有的在指著書上的壹頁和同伴低聲交談。我看著眼前的景象,心想:住在這壹帶的居民真幸運!有這麽好的環境看書找資料。在這個土地寶貴,時間就是金錢的商品社會,逸夫路社區和毛邊書店的老板所做的事情,真的是功德無量。

當我再次端著水來到三樓會議室的時候,來了很多我不認識的人。他們大概把我當成工作人員了,指著他們的位置說:“給我來杯茶。”我心裏也暗暗發笑。為了我們“跑成都”這個“大家庭”,我只想當個“參謀”!

兩點半,會議開始了。與上次活動壹樣,本次活動由成都市民俗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於峰主持,成華區電視臺也來到現場對活動進行了報道。

成都晚報副刊總編輯、晚報編輯李陽和四川省散文學會副會長何逸東分別介紹了他們負責編輯的報紙副刊目前的結構,以及關於成都稿件寫作的壹系列話題。

成華區文化館館長、《沙河風》主編姜松谷老師介紹了成華區文化刊物《沙河風》的情況。

金牛區作家協會副主席、《逆風》雜誌主編王大可老師介紹了金牛區作家協會每月15日的文學活動,並介紹了《逆風》雜誌,這是壹份與金牛區發展密切相關的人文刊物。

成都晚報副刊青年編輯杜軍老師介紹了成都晚報的發展歷程。

攝影師葛佳琳也在活動上發言。這位從事攝影多年的老人去年以80歲高齡登上珠峰,創下了成都人登上珠峰的新紀錄。他是壹位值得尊敬和欽佩的老人。

何老師是成都市媒體專家,優秀作家。會上,他講述了做媒體和寫作的故事。

媒體人、作家鄭廣福老師在活動中談到了文史寫作。既要根據經驗和材料來寫,又要紮紮實實地去走訪,從而獲得第壹手材料。

成都手機攝影師馮輝先生雖然因為打球傷了腳,但他也拄著拐杖來到現場,教大家如何拿手機攝影。在成都投稿,文字精彩感人,照片精湛,那該是多麽完美的文章啊!

詩人、書法家李星輝老師在會上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講述了文史分離,並講解了如何寫好《奔跑在成都》這篇文章。

會後得知,李興輝先生原來住在邵城長順下街朱燁巷。我們設立長順下街的時候,人、事、壹些店鋪都是那麽的熟悉,那麽的熟悉,勾起了我的長順街情結。

之後的自由發言和交流,讓現場充滿了掌聲和笑聲。

全體人員下樓到學院門口拍照,然後回到三樓自由交流。我坐在80歲的《龍門陣》雜誌原主編崔顯昌先生旁邊,他從家的天府新區趕了壹個多小時的路來到這裏,虛心聆聽老師們的演講,不時給演講者真誠的掌聲。並給我指出了寫地方文化文章的要點。他說:“寫地方文化的文章,要註意加入壹些地方術語,讓文章看起來更有地方特色,更有活力。並表示:“等我學會了給平臺發文章的操作,我會努力為《奔跑吧成都》做點貢獻。這麽久了,真的不好意思“坐在桌邊”而不是“上菜”。崔老師真誠的建議讓我受益匪淺。

這次活動還有趣地認識了網名“小”的小先生,他喜歡在成都的文章後面留言。我在成都的留言上看到肖老師已經報名來了,我想去拜訪壹下這位曾經和我壹起生活在小城市的老師,並熱情地給我留言。我問王耀川先生是否知道小老九先生來了。他指著我對面的壹個姐姐說,就是她,我壹直用眼睛在男同胞的人群裏找她,壹直以為小老九應該是男老師。這時候肖老師也知道了,我就是那個愛在長順街寫文章的人。她過來握著我的手,我們就這樣相遇了。她說她就是想見見我,找我。我們坐在壹起,就像李星輝先生壹樣。我們都生活在壹個小城市,我們都有很多相同語言的* * *。我們聊得很開心,用肖老師的話說,有壹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參加本次活動的各位都有壹個* * *見識,那就是感謝朱先生創建了這個“行走成都”微信官方賬號,讓我們這些喜歡這座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內涵的城市的老成都人和新成都人有了家的感覺。

同時也希望在新的壹年裏,“奔跑成都”越辦越好,更多的老成都人、新成都人積極參與到“奔跑成都”中來,用不同的方式去打撈、發掘、保護這座城市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