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固定資產審計要點

固定資產審計要點

固定資產審計有以下幾點:

壹、固定資產預算管理

1,固定資產預算系統

評價標準:企業應建立固定資產預算管理制度。

審計程序:

(1)查看部門職責,了解各種固定資產對應的歸口管理部門;

(2)向被評估單位財務部門了解被評估單位固定資產的分類和規模;

(3)獲取被評估單位的章程和總經理工作規則,查看和了解股東(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總經理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審計職責和審批權限的設置。比較被評價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和“三重壹大”制度中固定資產投資的審核責任和審批權限,檢查是否與公司章程和總經理工作規則中的規定壹致,是否存在違反公司章程的情況。

(4)獲取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審核固定資產預算的相關內容。檢查:a .審核了解固定資產預算的編制匯總、審核程序、審批權限;

⑸向財務部門、固定資產實物管理部門或計劃管理部門了解固定資產預算的編制匯總、審核程序和審批權限,結合程序(3)中的詢問結果,初步判斷企業的固定資產預算管理制度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固定資產預算制度執行中是否存在偏差。

2、固定資產投資預算的審查、批準和下達

評價標準:企業應當編制固定資產投資預算,並按規定程序審批,確保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的科學合理。

審計程序:

檢查:a .固定資產投資預算和投資計劃是否按照制度規定的審批程序和審批權限進行審批;b .審批人員(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成員)是否簽署了相關決議、會議紀要等文件。

3、重大固定資產投資的可行性研究

評估標準:企業應根據固定資產的用途、生產經營發展目標等因素擬定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並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分析。

審計程序:

(1)詢問計劃部門或規劃部門,了解被評估單位是否有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較大的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如擴建、調整產業結構、更新生產技術等,或是否有上述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已在實施中,了解上述固定資產投資是否有可行性研究,初步判斷是否有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2)審查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檢查其內容是否規定了需要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固定資產投資類型的範圍和標準,大致了解可行性研究的編制、審查程序和審批權限,判斷可行性研究的編制、審查和審批崗位是否違反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審批是否為集體審批。

(3)在被評價單位的年度固定資產投資預算和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中,按照制度規定的可行性研究標準提取壹項固定資產投資,取得與該項目相關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或其他具有類似功能的證明項目可行性的文件,檢查:a .該報告的編制、審核和批準是否違反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b .審批權限是否與體系規定的權限壹致;c .審批是否遵循集體審批原則。

4、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聘請中介機構進行可行性研究。

評估標準:對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應考慮聘請獨立中介機構或專業人士進行可行性研究和評估,企業應實行集體決策和審批,防止決策失誤造成嚴重損失。

審計程序:

(1)詢問計劃部門、規劃部門和實物歸口管理部門,了解被評估單位是否有重大或多元化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被評估單位的非主要和不熟悉的投資領域),被評估單位是否聘請中介機構或專業人士進行可行性研究。如果是,執行程序(2)。

(2)獲取中介機構或專業人士出具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了解中介機構相關資質是否符合要求,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是否完整,結論是否明確。

二、固定資產的購置

1.固定資產申請的審批

審計程序:

(1)查閱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檢查了解:a .是否有固定資產預算審核部門或崗位,明確固定資產預算審核的審核職責;b、了解預算外和預算外固定資產購建的審核程序和審批權限。

(2)向被評估單位固定資產歸口管理部門了解固定資產購置程序,是否有部門或崗位對固定資產購建(外購或自建)進行預算審核,了解預算外和超預算固定資產購建的審核程序和審批權限。

(3)取得購建固定資產的請購單或類似功能的請購單,檢查:a .請購單發起部門是否說明了請購固定資產的業務必要性或依據;b .是否有審核意見、簽字等。從申購部門直接負責人和公司董事談業務必要性;c、是否有預算審核部門或事後預算審核意見;d .授權審批人(或機構)是否簽署了審批意見,是否存在越權或越級審批的情況;e .請購單的審批程序是否遵循“先業務需要,後預算可能”的審批順序;f .請購單是否有超出預算或預算審批的欄目;g .如果提取的請購單是預算外或超預算的,檢查審批人的權限是否與系統規定壹致。

2.固定資產采購

審計程序:

(1)查閱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檢查了解:a .不同類型固定資產的購建是否有相應的集中采購部門;b .不同類別、不同性質、不同金額的固定資產有什麽采購方式嗎?重大固定資產招標確定采購價格和選擇供應商有什麽規定嗎?

(2)從財務系統的固定資產賬戶明細中選擇符合詢價采購和招標采購方式的固定資產采購業務,向集中采購部門索要相應的詢價文件和招標文件,核實固定資產采購是否按照系統規定的采購方式進行。

(3)根據程序(2)中提取的固定資產購建業務,向固定資產采購部門索要該業務的請購單、采購合同、合同審批表,以及詢價(或招標)的壹套流程文件,審核整套文件,根據采購業務周期中的相關程序分析固定資產采購流程,重點分析固定資產采購流程中是否存在不相容崗位, 審批程序和審批權限是否與制度規定壹致,分析采購流程是否存在漏洞。

三。固定資產的驗收和移交

1,建立驗收制度。

評價標準:企業應建立嚴格的固定資產交付使用驗收制度,確保固定資產的數量和質量符合使用要求。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的驗收,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使用部門和有關部門共同實施。

2.外購固定資產的驗收和移交

評估標準:企業購置固定資產,應當根據合同和供應商發票,對所購固定資產的品種、規格、數量、質量、技術要求等內容進行驗收,並出具驗收單,編制驗收報告。

3.自建固定資產的驗收和移交

評定標準:企業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由施工部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使用部門填寫,驗收合格後移交使用部門使用。

4、投入固定資產的驗收

評估標準:企業對投資者投資、接受捐贈、債務重組、企業兼並、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對外企業無償劃轉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應辦理相應的驗收手續。

5.驗收不合格的處理

評估標準:驗收不合格的資產不予驗收,必須按照合同的有關規定進行退貨、更換或采取其他補救措施。

6.權屬證書的辦理和保管

評估標準:有權屬證明的資產,必須取得合法的權屬證明。對於需要辦理產權登記手續的固定資產,企業應及時到有關部門辦理。

四。登記資產

1.建立固定資產目錄和分類帳。

評估標準:企業在取得每壹項固定資產後,都需要進行詳細登記,編制固定資產目錄,建立固定資產卡片,以便於固定資產的統計、檢查和後續管理。根據固定資產的定義,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企業的固定資產目錄,列出固定資產的數量、名稱、類型、位置、使用部門、責任人、數量、賬面價值、使用壽命、損耗等,有助於企業了解固定資產使用的全貌。

2、建立固定資產標識卡

評估標準:按單項資產建立固定資產卡片,資產卡片應在資產編號方面與固定資產目錄保持對應關系,詳細記錄每項固定資產的來源、驗收、使用場所、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運行、維護、更新、折舊、庫存等相關內容,以便有效識別固定資產。

3、本單位的固定資產要單獨建立登記簿。

評估標準:企業出租、借用或管理的固定資產應登記造冊備查,以免與企業財產混淆,並應及時歸還。

4.資產的內部轉移或移動

評估標準:固定資產的移動應得到授權。企業內部調撥固定資產,應填寫固定資產內部調撥清單,明確固定資產的調撥時間、調撥地點、數量、名稱、規格、型號,經相關負責人批準後,及時辦理調撥手續。固定資產的價值分配應經企業會計部門審核批準。

5、定期檢查物理參數和數值參數。

評價標準:應定期或不定期對固定資產目錄和固定資產卡片進行審查,以確保信息的真實和完整。

動詞 (verb的縮寫)固定資產保險

1,制定保險範圍和保單。

評估標準: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特點,確定固定資產的保險範圍和保單。保險的範圍和政策應足以應對固定資產因各種原因造成損失的風險。

2、保險的審批

評價標準:投保金額和投保項目要適當,對應投保的固定資產要按規定程序審批,辦理投保手續,規範保險行為,應對固定資產損失風險。

3、主要固定資產保險

評估標準:對於重大固定資產項目的保險,應考慮招標確定保險公司。

4.要求

評估標準:投保固定資產發生損失時,及時調查損失原因和損失金額,並向保險公司辦理相關理賠手續。

不及物動詞固定資產的操作和維護

1,建立維護體系

評價標準:企業應當建立固定資產維護制度,保證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會同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固定資產的日常維修和維護,將資產的日常維護流程系統化、程序化、規範化,定期檢查,及時消除風險,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有效消除安全隱患。

2.建立資產運營檔案。

評價標準: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建立固定資產運行管理檔案。

3.制定維護計劃

評價標準:固定資產使用單位和管理部門制定合理的日常維護和檢修計劃,並經主管領導批準。

4、資產維修的驗收

評價標準:固定資產實物管理部門對施工單位的資質和資信進行審查,並建立管理檔案;修繕項目要分類,明確需要招標的項目。修復完成後,施工單位出具交接驗收報告,由資產使用和實物管理部門驗收。重大項目要進行專項審計。固定資產使用部門負責固定資產的日常維修和保養,定期檢查,及時消除隱患。固定資產的大修理由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提出申請,按規定程序報批後安排修理。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應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可行性論證,經批準後實施。

5.關鍵設備操作人員崗前培訓和崗位許可制度

評價標準:企業應加強對生產線等關鍵設備運行的監控,嚴格操作規程,實行崗前培訓和崗位許可制度,確保設備安全運行。生產線等關鍵設備的運行效率和效果將直接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操作人員上崗前應由合格的技術人員進行全面培訓。特種設備要持證上崗,必須實時監控資產運行情況,確保資產使用流程與既定運行流程壹致,確保安全運行,提高使用效率。

七。資產庫存

1,建立固定資產盤點制度

評價標準:企業應建立固定資產盤點制度,至少每年盤點壹次,保證固定資產賬實相符,及時掌握資產的盈利能力和市場價值。對固定資產清查中發現的問題,應當查明原因,追究責任,妥善處理。

2、資產清查的牽頭部門

評價標準:財務部組織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定期盤點。

3、編制庫存計劃或盤點方案

評價標準:在實施盤點作業前編制盤點計劃,經管理部審核後進行相關盤點作業。

4、盤點程序

評估標準:資產清查應明確資產歸屬,確保實物與卡片和財務報表壹致。盤點前,固定資產管理部門、使用部門和會計部門應核對固定資產賬戶記錄,確保賬實相符。企業應組成固定資產盤點小組,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根據盤點結果填寫固定資產盤點表,並與賬簿記錄進行核對。如果對賬不壹致,應編制固定資產盤盈盤虧表。

5、庫存報告的編制和審核

評價標準:盤點完成後,盤點人員需要編制盤點報告,管理部門需要對盤點報告進行審核,確保其真實性和可靠性。

6.分析、報告和處理庫存差異和不良資產質量的原因。

評價標準:在盤點過程中如發現盤盈(盤虧),應分析原因,追究責任,妥善處理。報告經批準後,應及時調整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保證賬實相符,並報備案。固定資產盤盈或盤虧時,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應逐壹查明原因。* * *會計部門應在企業授權部門或人員批準後及時調整有關會計記錄,以反映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有跡象表明固定資產可能發生減值的,應當計算其可收回金額;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按照國家統壹的會計準則體系的規定,計提減值準備,確認減值損失。

對於未使用、不必要或使用不當的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應及時提出處理措施,報企業授權部門或人員批準後實施。

7.封存固定資產的定期檢查

評估標準:對封存的固定資產,應指定專人負責日常管理和定期檢查,確保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八、關於資產抵押質押

1,建立固定資產抵押和質押管理制度。

評價標準:加強固定資產抵押和質押管理,明確固定資產抵押和質押流程,規定固定資產抵押和質押的程序和審批權限,確保資產抵押和質押授權審批、程序正當。同時要做好相應的記錄,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

2.資產抵押和質押的實施

評價標準:企業應規範固定資產抵押管理,確定固定資產抵押的程序和審批權限。企業以固定資產抵押的,由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經企業授權部門或人員批準後,由資產管理部門辦理抵押手續。

3.委托中介機構對抵押、質押資產進行評估。

評估標準:企業應加強對收到的抵押資產的管理,編制專項資產清單,合理評估抵押資產的價值。財政部門辦理資產抵押時,需要委托專業中介機構對固定資產實際價值進行鑒定評估的,應當會同金融機構有關人員、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和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對抵押物進行現場檢查,對抵押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對於抵押資產,應編制專門的抵押資產目錄。九。固定資產的處理

1,建立固定資產處置體系。

評價標準: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固定資產處置的相關制度,區分不同的固定資產處置方式,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確定固定資產處置的範圍、標準、程序和審批權限,確保固定資產處置的科學性,有效利用企業資源。企業處置固定資產應特別關註關聯交易和處置定價,固定資產處置應由獨立於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的其他部門或人員辦理。固定資產的處置價格應經企業授權部門或人員批準後確定。

2.正常報廢

評估標準:對於已到期正常報廢的固定資產,由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或管理部門填寫《固定資產報廢單》,經企業授權部門或人員批準後進行報廢和清理。

對未到期和非正常報廢的固定資產,由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提出報廢申請,註明報廢原因、預計清理費用和可回收殘值、預計處置價格。企業應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技術鑒定,並按規定程序審批後報廢清理。

3.非正常報廢的審批

審計程序:

(1)獲取固定資產非正常報廢申請單(固定資產處置申請單或簽字報告等)。),並檢查:a .報廢申請是否說明報廢原因、預計清理費用、可回收殘值、建議處置方式、處置價格等。;b .是否有技術部門、財務部門技術鑒定、價值評估後的審核意見記錄,或中介機構的評估報告;c .報廢申請的審批權限是否與體系規定壹致。

(2)取得處置上述資產的最終文件,如處置合同、發票、處置報告等。,並檢查:a .資產處置部門是否由資產處置發起、審查、審批之外的部門辦理;b .檢查是否有處置合同、處置後發票、處置報告、銀行或現金入賬單據等。對照批準文件與批準文件是否壹致。

4.固定資產的出租和出借

評估標準:相關管理部門提出租賃或借出租賃固定資產的申請,說明申請的理由和理由,相關授權人員和部門對申請進行審核。經審查批準後,應簽訂租賃或借款合同,合同內容包括合同雙方的具體情況、租賃的原因和期限等。企業出租、出借固定資產,應按規定經批準後,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會同會計部門辦理,並簽訂合同協議,約定固定資產出租、出借期間的維修、納稅義務、租金、歸還期限等有關事項。

5、申請批準固定資產產權轉讓

評估標準:對擬出售或投資、非貨幣交換轉出的固定資產,由相關部門或人員申請處置,對固定資產價值進行評估,並出具資產評估報告。經企業授權部門或人員批準後,方可出售或轉讓。對重大固定資產的處置,應考慮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資產評估,采取集體審議或聯合簽字的制度。涉及產權變動的,應及時辦理產權變更手續。對重大固定資產的處置,要采取集體審批制度,建立集體審批記錄機制。

審計程序:

(1)取得固定資產產權轉讓的申請文件和簽署文件,檢查是否有對資產產權轉讓的原因、交易對手、交付方式、交易金額等的分析說明。

(2)獲取被評價單位作出的會議紀要和決議,檢查:a .審批權限是否與制度規定壹致;b、重大資產產權轉讓的相關簽字報告、會議紀要、決議是否有集體審批、共同簽字的記錄。

(3)涉及重大固定資產產權轉讓的,請財務部門查明是否需要中介機構評估;了解哪個部門聘請的機構,重點是資產處置發起部門和實物管理部門是否聘請了資產評估機構。

(4)取得重大固定資產產權轉讓評估報告,壹般檢查評估機構是否具備相應的評估資質。

(5)取得處置上述資產的最終文件,如處置合同、發票、處置報告等。,並檢查:a .資產處置部門是否由資產處置發起、審查、審批之外的部門辦理;b .檢查是否有處置合同、處置後發票、處置報告、銀行或現金入賬單據等。對照批準文件與批準文件是否壹致。

X.會計控制

1,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評估標準:確保固定資產價值的準確計量。

審計程序:

(1)了解被評估單位的會計核算方法,了解固定資產會計處理的原則和註意事項。

(2)取得固定資產初始計量的會計憑證,檢查:a .憑證的附件是否包括合同、發票、報關單等。購建固定資產時;b .與固定資產初始計量相關的稅費是否全部計入固定資產原值;c .會計分錄是否正確;d、會計憑證已由非見證人的會計人員審核。

2.固定資產的後續計量

評估標準:企業應確定固定資產範圍、折舊方法、折舊年限、凈殘值率等折舊政策。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並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折舊政策壹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審批。

審計程序:

(1)審查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檢查是否有固定資產折舊政策的規定;固定資產是否分類,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折舊率是否設定。

(2)取得被評估單位近兩年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查看財務報告附註中固定資產折舊政策是否有變更。

(3)單純根據固定資產名稱判斷固定資產分類是否正確統壹;對應的折舊率和折舊年限是否與制度規定壹致。

3.報廢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評估標準:確保固定資產價值的準確計量。

審計程序:

(1)取得固定資產報廢的會計憑證,並檢查其是否包含報廢的批準文件;會計分錄是否正確;會計憑證是否經過見證人以外的會計人員復核。

4.資產處置收益的會計處理

評估標準:確保固定資產的價值得到準確計量,處置收益得到記錄。

審計程序:

(1)取得確認處置固定資產收入的會計憑證,檢查:a .附件是否包括資產處置的批準文件、處置合同、處置後的發票、處置報告、銀行或現金入賬單據等。;b .核對處置收入金額;c .判斷處置收益是否及時入賬。

5、存貨差異的會計處理

審計程序:

(1)獲取處理固定資產盤點差異的會計憑證,檢查:a .附件中是否有處理固定資產盤點差異的審批單;b .是否計入差額對象的固定資產原值和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