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石油鉆井技術

石油鉆井技術

《中國國土資源報》於2007年6月29日在第3版刊登了“新型地質導向鉆井系統研制成功”的消息。該系統由三個子系統組成:新型正脈沖無線隨鉆測斜儀系統、測發電機和無線接收系統、地面信息處理與決策系統。它有三個功能:測量、傳輸和引導。在開發過程中,連續進行了4次地質導向鉆井試驗和水平井鉆井工業應用,並取得了成功。這壹成果標誌著中國定向鉆井技術的重大突破。

2.3.1.1地質導向鉆井技術

地質導向鉆井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壹項前沿鉆井技術。其核心是利用隨鉆定向測量數據和隨鉆地層評價測井數據,通過人機對話控制井眼軌跡。不同於普通的定向鉆井技術,它是根據地下的實際地質特征來確定和控制井眼軌跡,而不是按照預先設計好的井眼軌跡鉆進。地質導向鉆井技術可以使井眼軌跡避開地層界面和地層流體界面,始終停留在產層內,從而精確控制井下鉆具擊中最佳地質目標。實現地質導向鉆井的幾項關鍵技術是隨鉆測量、隨鉆測井、旋轉導向閉環控制系統等。

MWD的兩個基本任務是測量井斜和鉆井方向。MWD的井下部分主要由探管、脈沖器、電源短節(或電池管)和井下WOB短節組成。探測管包含各種傳感器,例如井斜、方位、溫度和振動傳感器。探頭中的微處理器對來自各種傳感器的信號進行放大處理,轉換成十進制,再轉換成二進制數,將所有數據按照預設的編碼順序排列。脈沖發生器用於發射脈沖信號和接收地面指令。它是實現地面與井下雙向通信,將井下數據實時傳輸到地面的唯壹通道。井下電源部分有兩種:鋰電池或渦輪發電機,用於向井下各種傳感器和電子元件供電。WOB接頭用於測量WOB和WOB扭矩。

隨鉆測井(LWD)是當代石油鉆井的最新技術之壹。斯倫貝謝公司生產的CDR和CDN兩套測井系統代表了隨鉆測井系統的最高水平。CDR和CDN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MWD結合使用。LWD的CDR系統使用電磁波傳輸信息,整個系統安裝在壹個特殊的無磁鉆鋌或接頭中。該系統主要包括電池管、伽馬傳感器、電導率測量組件和探針管。主要是實時測量和傳輸地層的伽馬曲線和深淺電阻率曲線。通過分析這些曲線,我們可以立即判斷地層的巖性,並在壹定程度上判斷地層流體的類型。LWD CDN系統用於測量地層密度曲線和中子孔隙度曲線。這兩條曲線可用於進壹步識別地層巖性,判斷地層孔隙度、地層流體性質和地層滲透率。

可控旋轉鉆井系統或旋轉閉環系統(RCLS)。常規定向鉆井技術利用導向彎曲殼體馬達控制鉆井方向,建造定向井。鉆孔時,導向電機以“滑動”和“旋轉”兩種模式運行。滑動模式用於改變井的方位和井斜,旋轉模式用於沿固定方向鉆井。其缺點是滑動方式鉆井時,機械鉆速僅為旋轉方式的50%,不僅鉆井效率低,而且鉆頭選擇受限,井眼凈化效果和井眼質量也較差。旋轉導向閉環鉆井系統完全避免了上述缺點。旋轉導向鉆井系統的研制成功,使定向井鉆井軌跡的控制從人工改變鉆具彎曲接頭和起下鉆時工具面的角度來改變方位角和頂角的階段,轉變為利用電、液或泥漿脈沖信號隨時從地面改變方位角和頂角的階段。由此,定向鉆井進入了真正的定向鉆井模式。在定向鉆井技術的發展中,如果說井下鉆具的出現和應用使定向鉆井成為現實,那麽導向井下鉆具的出現和應用則大大提高了井眼的控制能力和自動化水平,減少了起下鉆次數。旋轉導向鉆井系統的鉆井軌跡控制機構和閉環系統如圖2.5所示。

目前從事旋轉導向鉆井系統開發的公司有:Amoco、Camco、貝克休斯Inteq、劍橋鉆井自動化和DDD穩定器。這些公司的旋轉導向閉環鉆井系統按定向方式可分為自動動態定向和手動定向。自動動態定向壹般由確定鉆具方向的測量儀器、調整鉆具方向的動力源和執行機構組成。手動定向系統的定向類似於導向電機的定向方法,每次接鉆桿都需要定向。兩個定向系統的定向控制原理是通過對鉆頭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側向力使其傾斜來實現的(圖2.6)。根據具體的引導方式,可分為推靠式和指點式兩種。地質導向鉆井技術使水平鉆井、大位移鉆井和分支井鉆井得到廣泛應用。大位移鉆井技術和多分支鉆井技術代表了水平鉆井技術的最新成就水平。

圖2.5旋轉轉向閉環系統

(1)水平井鉆井技術

目前,國外水平鉆井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壹項常規技術。美國水平井技術成功率已達90% ~ 95%。近年來,水平井鉆井用井下動力鉆具取得了很大進展。大功率系列電機和延伸電機、柔性轉向鉸接電機和地質導向鉆井用儀表電機研制成功並投入使用。為了滿足所有中曲率半徑的導向鉆具和造斜器鉆具的要求,采用了可調角度的電機彎殼代替原來的固定彎殼。為了獲得更好的定向測量,使用非磁性馬達代替磁性馬達。研制了壹種新型耐磨抗沖擊水平井鉆頭。

圖2.6旋轉導向鉆井系統定向軌跡控制原理

(2)大位移井鉆井技術

大位移井通常指水平位移與垂直深度之比(HD/TVD)≥2的井。當頂角≥86°時,大位移井稱為大位移水平井。HD/TVD≥3的井稱為大位移高水直比井。大位移井鉆井技術是定向井、水平井、深井和超深井鉆井技術的綜合應用。現代高科技鉆井技術的綜合應用,隨鉆測井(LWD)、旋轉導向鉆井系統(SRD)、隨鉆環空壓力測量(PWD)在大位移井鉆井過程中的應用,代表了當今世界鉆井技術的壹個高峰。目前已鉆成世界上水平位移最大的大位移井,水平位移達到10728m,斜深達到11287m。該記錄由英國BP Amoco公司於1999年在英國Wytch Farm油田M-16井創造(如圖2.7)。三維多目標大位移井也有成功的例子。例如,挪威Gullfalks油田的B29大位移井是在將油田西部和北部的油藏開發計劃從兩口井改為壹口井後鉆成的。為了鉆好這口井,制定了壹套既能達到所有目標,又能使摩阻和扭矩最小的鉆井設計方案。根據該方案,壹口長2630米的水平井段鉆至7500米深,穿過6個目標區域,總方位角變化為65438±0.60。

圖2.7 M-16井眼軌跡

從1996到12,南海東部油田進行了大位移井開發試驗。截至2005年底,已成功鉆探21口大位移井,其中包括5口高水直比大位移井。實施8口大位移井開發西江24-1含油構造,均井深8600米以上,水平位移7300米,垂比2.6,其中西江24-3-A4井水平位移達8063米,創下當時大位移井世界紀錄(1997)。大位移井鉆井涉及的關鍵技術很多,目前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問題包括:鉆井設備的適應性和綜合應用能力,大斜度(大於80°)長裸眼鉆井過程中井眼穩定性和水平延伸極限的理論分析與計算,大位移井鉆具摩阻/扭矩的計算與減阻,完井過程中套管下入困難和套管磨損嚴重等。此外,測量和定向控制、最佳井身(結構)設計、鉆柱設計、鉆井液性能選擇和井眼凈化、泥漿固相控制、定向鉆井優化、測量和鉆柱振動等問題也在不斷探索和研究中。

(3)分支井鉆井技術

多分支井鉆井技術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隨著90年代中小曲率半徑水平定向井鉆井技術的發展而逐漸成熟。多分支鉆井是水平井技術的綜合發展。多分支井是指在壹口主井(直井、定向井、水平井)內鉆若幹個分支井進入油(氣)藏。其主要優點是可以進壹步擴大井眼與油氣層的接觸面積,減少各向異性的影響,減少水錐和水串,降低鉆井成本,並且可以分層開采。目前,世界上已鉆成千上萬口分支井,數量最多的是10口分支井。多分支井可以從壹個井眼中獲得最大總水平位移,並在相同或不同方向鉆穿多個不同深度的油氣層。多分支井井眼短,多為尾管和裸眼完井,壹般為砂巖油藏。

多分支井從簡單的套管段銑、側鉆和裸眼完井開始。由於其存在無法重新進入各分支井、無法解決井壁坍塌等問題,經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1993以來推廣應用了預開窗側鉆分支井與主井眼套管固井重接技術。該技術具有主井眼和分支井眼之間的機械連通性、水力完整性和選擇性再入,能夠滿足鉆井、固井、測井、試油、註水、儲層改造、修井和分層生產的要求。目前國外常用的多分支系統主要有:不可再入多分支系統(NAMLS)、雙管多分支系統(DSMLS)、分支再入系統(LRS)和分支回接系統(LTBS)。目前國外鉆分支井主要有四種方式:①開窗側鉆;②預設窗口;③裸眼側鉆;④井下分流系統。

2.3.1.2連續油管鉆井技術

連續油管鉆井技術也稱為柔性鉆桿鉆井技術。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法國、美國和匈牙利是第壹批開發和嘗試這種鉆井技術的國家。法國早期連續油管鉆井技術最先進,1966投入工業試驗。20世紀70年代,開發了各種連續油管鉆機,主要用於海上鉆井。當時法國制造的連續管單根長度達到550m,美國和匈牙利制造的連續管種類與法國基本相同,單根長度只有20 ~ 30m。

早期開發的連續油管有兩種形式。壹種是針對井底電鉆,由四層組成,最裏層是橡膠或橡膠金屬軟管的芯管,井底的電機電源線埋在芯管內;芯管外是由兩層鋼絲和橡膠制成的防爆層;外層是鋼絲骨架層,用來承受拉力和扭矩;最外層是保護膠層,防水,保護鋼絲。另壹種是井底渦輪鉆具用的,由於不需要埋電源電纜,結構比第壹種簡單很多。第四屆國際石油大會後,美國等西方國家重點發展小井眼井,限制了無桿電鉆的發展。連續油管鉆井技術的研究也慢了下來。20世紀70年代,中國進行了無桿電鉆和連續油管鉆井技術的研究。勘探院與青島橡膠六廠合作研制的各種規格的柔性鉆桿,經過單項性能試驗後,最初用於1975的渦輪鉆井。1978 12成功用於海上柔性鉆桿井底電鉆,建成了我國第壹艘柔性鉆桿鉆井船。在1979 ~ 1984期間,由勘探院、清華大學電力工程系、青島第六橡膠廠研究所和北京地質局修理廠共同研制了DRD-65柔性管鉆機和柔性鉆桿。DRD-65柔性管鉆機主要由柔性鉆桿、φ146mm DTH電鉆、鉆塔、柔性桿絞車和波浪補償器、泥漿泵、電控系統和液壓控制系統組成。研制的柔性鉆桿主要由橡膠、橡膠布、鋼絲繩和電源線組成。拉力由柔性桿中的鋼絲骨架層承擔。鋼絲繩為0.7mm×7股,直徑2.1mm,每根鋼絲拉力不小於4350N,共134根鋼絲。計算拉力為500kN,試驗拉力為360kN。在鉆井過程中,柔性鉆桿的作用是:起下鉆具,承受反扭矩,將沖洗液導入孔底,通過柔性鉆桿管壁內的電纜將動力傳遞給井底電鉆,帶動井下電鉆工作,並將井底鉆井參數傳到地面。

柔性鉆桿的性能參數為:內徑32mm;扭矩阻力不小於1030N·m;外徑為85 ~ 90毫米;單位質量13kg/m;內壓(工作壓力)40kg/cm2,曲率半徑不大於0.75m,外壓不小於10kg/cm2;彎曲度:兩次彎曲形成的夾角不大於120;額定拉力1000 kn;;三組每組15mm2的電源線和兩根信號線埋在柔性桿中;柔性桿的單根長度為40米和80米。

φ146mm柔性桿鉆機由φ127mm電機、減速器、液壓平衡器和減震器組成。動力是潛孔電鉆,直接帶動鉆頭潛入孔底鉆孔。φ146mm孔底電鉆為外置過水式,過水間隙5mm寬,過水截面積2055mm2。

與常規鉆井技術相比,連續油管鉆井具有以下優點:欠平衡鉆井比常規鉆井更安全;由於省略了起下鉆作業程序,可以大大節省鉆井輔助時間,縮短作業周期;連續管鉆井技術為井底動力電鉆的發展和井底鉆井參數的測量提供了便利條件。在制作連續油管時,電纜和測井信號線都是預先埋設在連續油管的管壁中的,所以也可以說連續油管本身就是壹根以鋼絲為骨架的電纜,通過它可以方便地將電力傳輸到井底的動力鉆具上,也可以方便地實現地面和井底之間的信息傳輸;由於不需要擰開鉆桿,因此在鉆進和起下鉆過程中,可以始終保持沖洗液的循環,這對於保持井壁穩定和減少孔內事故具有重要意義;海上鉆井時,可以補償海浪對鉆井船的漂移影響;避免了旋轉鉆柱的功率損失,提高了能量利用率,特別是在深孔鉆井中。正是由於連續油管鉆井技術的上述優勢,結合油田勘探的需要和相關基礎工業技術的發展,為其進壹步發展提供了條件。經過壹段時間的沈寂,連續油管鉆井技術在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其油田勘探工作量年增長率達到20%。連續油管鉆井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進展簡述如下。

1)數據和動力傳輸用熱塑性復合連續管研制成功。這種連續油管是殼牌國際勘探公司和航空發展公司在1999熱塑性復合材料連續油管的基礎上研制的。它由壹個熱塑性內襯和包裹在內襯周圍的碳或玻璃熱塑性復合層組成。中間層包含由玻璃復合層隔開的三根銅線。碳復合層的功能是提供強度、剛性和電屏蔽。玻璃復合層的作用是保證強度和電絕緣。最外層是保護層。這種連續管可負載1.5kV電壓,輸出功率20kW,傳輸距離可達7km,耐溫150℃。每根連續的管子都由壹個特殊的接頭連接起來。該接頭由鋼制內金屬件和管道末端的金屬環組成。這種連續油管主要用於DTH電鉆鉆孔。新研制的用於數據和電力傳輸的連續管,改變了過去用潛孔電鉆鉆孔時,電纜在連續管內孔中導電,影響洗滌液循環的缺點。

2)井下鉆具和鉆具組合取得新進展。XL技術公司成功開發了連續油管鉆井用電動井下組件。鉆具組合主要由電動機、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振動傳感器組成。適用於3.75英寸井眼的電動井下馬達已經交貨。下壹步是將這種新的電動機應用到壹種新的閉環鉆井系統中。這種電動井下鉆具組合有很多優點:不使用鉆井液作為動力介質,對鉆井液性能沒有特殊要求,是欠平衡鉆井和海上鉆井的理想工具;能在高溫下工作,振動小,電機壽命長;在閉環鉆井中,借助安裝在連續管中的電纜,可以將測量數據實時傳輸到井口控制臺,便於對井底電機進行靈活控制,從而優化鉆井效率。Sperry sun鉆井服務公司開發了壹種用於連續油管鉆井的新型導向裝置。該鉆具組合由壹個專門設計的下部外螺紋泥漿馬達和壹個長規格PDC鉆頭組成。長規格鉆頭起著鉆頭穩定器的作用,可以大大減小振動,提高井眼質量和機械鉆速。泥漿馬達有壹個特殊的軸承組和軸,當它與長軌距鉆頭匹配時,可以在不影響定向性能的情況下減小馬達的彎曲角度。大口徑(> 6 in)井眼現場試驗證明,該導向鉆井組合具有機械鉆速高、井眼質量好、井下振動小、鉆頭壽命長、設備可靠性高等優點。此外,成功研制了用於連續軟管欠平衡鉆井的繩索式井底鉆具組合。外徑為in的鉆具組合上部配有外徑為2in或in的連續管,下部連接有鉆鋌和in鉆頭。鉆具組合由電纜遙控器、穩定MWD儀、有效電子導向器和其他參數測量及傳輸裝置組成。電纜通過連續管內孔下入井底,可監測和處理工具面角、鉆井頂角、方位角、自然伽馬、溫度、徑向振動頻率、套管接箍定位、程序狀態指令、管環壓差等參數。實時地。該鉆具的電子方位裝置能夠在鉆井過程中,在導向泥漿馬達連續轉動的情況下,測量並提供井斜和方位兩個參數。

其他新進展包括:連續油管鉆井技術已成功用於超高壓地層的側鉆;成功開發了壹種增加連續油管鉆井排量的新工具;連續油管鉆井與欠平衡鉆井技術相結合,在水平井鉆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開發了適用於連續油管鉆井的混合鉆機;連續油管鉆井理論取得新突破。

2.3.1.3石油勘探小井眼鉆井技術

石油部門通常將直徑小於177.8mm的井稱為小井眼井。與傳統石油鉆井相比,小井眼需要的鉆井設備少、鉆井耗材少、井場面積小,可以節省大量的勘探開發成本。實踐證明,成本可節約30%左右,部分偏遠地區探井可節約50% ~ 75%。因此,小井眼井的應用領域和應用越來越大。目前小井眼井主要用於:①以獲取地質資料為主要目的的新勘探區或環境惡劣的邊緣勘探區的探井;②600 ~ 1000m淺層油氣藏開發;③開發低壓、低滲、低產油氣藏;④老油氣田挖潛改造等。

2.3.1.4套管鉆井技術

套管鉆井是壹種用套管柱代替鉆桿柱進行鉆井作業的鉆井技術。不言而喻,套管鉆井的本質是換鉆頭換鉆具的鉆井技術。套管鉆井的想法是受早期的啟發(18世紀中期用鋼絲繩沖擊鉆井法進行石油勘探,19世紀後期開始出現轉盤鉆井法並用於石油鉆井)。鋼絲繩沖擊鉆(鉆孔時代)起下鉆速度快,轉盤鉆孔幹凈,鉆速快。1950年,受這壹思想的啟發,人們在陸地上鉆鉆石油井時,開始用套管鉆頭鉆透油層至設計井深,然後將管子固定在井內完成鉆井,鉆頭沒有回收。後來,根據這壹鉆井原理,斯佩裏-孫鉆井服務公司和Tesco公司分別開發了套管鉆井技術,並制定了各自的套管鉆井技術發展戰略。2000年,Tesco向市場推出4.5 ~ 13.375英寸套管鉆井技術,服務於全球油田勘探。真正的套管鉆井技術投放市場還不到10年。

套管鉆井技術的特點和優勢可以總結如下。

1)在鉆進過程中,不需要起下鉆,只用絞車系統起下鉆頭和鉆孔鉆具組合,節省了鉆進時間和鉆進成本。鉆井的完成相當於下套管的完成,可以節省完井時間和費用。

2)可減少常規鉆井技術中存在的井壁坍塌、井壁沖蝕、井壁鍵槽、臺階等隱患。

3)在整個鉆井過程中和起下井底鉆具時,可以保持持續的泥漿循環,有利於防止鉆屑聚集,減少井湧。套管與井壁的環空間隙小,可以改善水力參數,提高泥漿返出速度,改善井眼凈化效果。

套管鉆井可分為三種類型:普通套管鉆井技術、分級套管或尾管鉆井技術和全套管鉆井技術。普通套管鉆井是指在鉆機和鉆具稍加改裝的基礎上,用套管作為與上部鉆桿和鉆頭相連的鉆柱進行鉆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鉆小井眼。尾管鉆井技術是指在鉆遇破碎帶或無法湧水井段時,在鉆柱下端連接壹段套管和專用工具,鉆完這壹段後拔出鉆頭,使套管留在井內,並固井的鉆井技術。其目的是封堵破碎帶和水層,保證孔內安全,維持正常鉆進。套管鉆井技術通常是指整個套管鉆井技術。全套管鉆井技術采用專用套管鉆機、鉆具和鉆頭,利用套管作為水利通道,利用繩索式鉆井電機作業。目前這種鉆井技術的研發主要由加拿大Tesco公司進行,已經在海上進行鉆井,達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這種鉆井技術還處於研究和改進階段,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主要包括:①常規電纜測井無法進行;②鉆頭泥包問題嚴重,至今沒有可靠的解決方案;③帶壓鉆井時,底部套管會產生橫向振動,損壞套管和套管接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消除或減小套管橫向振動的可靠方法。④由於套管鉆井不使用鉆鋌,加壓困難,因此機械鉆速低於常規鉆桿鉆井;部分抵消套管鉆井和起下鉆節省的時間;⑤套管鉆井主要用於鉆破碎帶和湧水地層,應用範圍不大。

中國中石油系統的研究機構也在探索套管鉆井技術,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公開報道的結果。目前套管鉆井技術的研究內容,除了研制專用套管鉆機和鉆具外,主要集中在上述問題上。首先,研究鉆頭,解決鉆頭泥包問題;二是研究防止套管橫向振動的措施;三是研究提高套管鉆井機械機械鉆速的有效方法;四是研究套管鉆井固井方法。

套管鉆井應用實例:2001年,美國雪佛龍生產公司利用加拿大Tesco公司的套管鉆井技術,在墨西哥灣打了兩口定向井(A-12井和A-13井)。兩口井的完井深度分別為3222×30.48厘米和3728×30.48厘米。為了進行對比和分析,另壹口井A-14采用常規方法鉆探。結果表明,在同壹深度,A-14井用時75.5小時,A-13井用時59.5小時。與地面井段的機械鉆速相比,A-141ft/h、A-13+087ft/h和A-14+059ft/h的平均機械鉆速..這說明套管鉆井的機械鉆速與常規方法基本相同。然而,在硬地層鉆井後,WOB增加到6.75t,導致擴孔器的切割齒損壞,機械鉆速下降很多。BP公司使用套管鉆井技術在懷俄明州鉆了五口井。井深8200 ~ 9500英尺,全部從井口鉆至儲層段。在鉆井過程中,會遇到鉆頭泥包和套管的振動問題。

此外,膨脹套管技術也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技術,主要用於隔離漏失、湧水、遇水膨脹收縮等地層,以及石油開采過程中油管的修復。勘探研究所與中國地質大學合作,設立了壹個項目,開展這壹領域的研究工作。

2.3.1.5石油鉆機的新發展

20世紀60年代末,國外研制成功AC-SCR-DC電驅動鉆機,並首次應用於海上鉆井。由於電驅動鉆機在傳動、控制、安裝和運輸方面明顯優於機械驅動鉆機,因此發展迅速,已廣泛應用於各種類型的鉆機。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電子器件的快速發展,DC驅動鉆機的可控矽整流系統從模擬控制發展到全數字控制,進壹步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同時,隨著交流變頻技術的發展,交流變頻在90年代初首次成功應用於頂驅裝置,90年代中期又應用於深井石油鉆機。目前,交流變頻電驅動已被公認為電驅動鉆機的發展方向。

我國對電動鉆機的研究起步較晚。蘭州石化機械廠於80年代先後研制生產了ZJ60D和ZJ45D DC驅動鉆機,並於1995成功研制了ZJ60DS沙漠鉆機,應用後取得了良好的評價。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中國石油系統加大了鉆機的更新改造力度,電動鉆機發展迅速。寶雞石油機械廠、蘭州石化機械廠先後研制出ZJ20D、ZJ50D、ZJ70D DC驅動鉆機和ZJ20DB、ZJ40DB交流變頻電動鉆機,四川油田也研制出ZJ40DB交流變頻電動鉆機,明顯提高了我國鉆機的設計和制造水平。21世紀,遼河油田勘探設備工程公司自主研發了ZJ70D DC驅動鉆機,鉆井深度7000米。該鉆機具有自動化鉆井系統,代表了目前國內直流驅動石油鉆機的最高水平,其整體配置是目前國內同類鉆機中最好的。2007年5月出口到阿塞拜疆,另外兩臺4000米鉆機出口到巴基斯坦和美國。ZJ70/4500DB 7000m型交流變頻電驅動鉆機是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於2003年研制成功並投放市場的集機、電、數於壹體的現代化鉆機,采用交流變頻單齒輪絞車及主軸自動鉆井技術和“壹對壹”控制的交流-DC-交流全數字變頻技術。這種鉆機代表了中國石油鉆機的最新水平。憑借其優異的性價比,從2003年開始投放市場,訂單已達83套。其中,美國、阿曼、委內瑞拉等國的石油勘探公司訂購了42套。在國內,近2 ~ 3年占據了同級別電動鉆機50%的市場份額。ZJ70/4500DB鉆機主要性能參數:公稱鉆井深度7000m,最大鉤載4500kN,絞車額定功率1470kW,絞車和轉盤齒數為I+IR交流變頻驅動,無級調速,泥漿泵型號和臺數為F-1600,井架型號和有效高度為45.5m,底座為45.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