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現在能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現在能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我盡力去找,我的回答可能是最全面的。希望能幫到樓主:

1.李四光:陸相生油理論

發明簡述:五六十年代,“陸相盆地生油論”和“陸相盆地生油論”指導了大慶油田的發現。壹直認為大型油田只能出現在海相地層中。我國科學家提出了只要條件合適,陸相沈積也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論。

影響:李四光的“陸相成油說”讓中國人徹底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給我們中國人做了壹個臉面。大慶、大港、勝利等地相繼建成大油田,陸相生油理論發揮了重要作用。

2.矮秈稻良種

發明簡述秈稻,壹種壹年生草和壹種水稻,在溫暖的氣候中廣泛種植,具有細長的谷粒。種子被用作人類的食物,谷殼和其他副產品可以用來餵養牲畜,稻稈被用來造紙。早在1956年,廣東省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我國第壹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秈稻品種。

影響:高稈品種最大的弱點是不耐肥,容易倒伏,種植稀疏,產量低。隨著壹系列矮稈品種的選育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基本實現了矮稈秈稻,畝產從200-2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3.第壹座核反應堆

發明簡述:1958年6月30日,中國第壹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正式投入運行。反應堆是使核裂變保持鏈式反應的裝置,是目前利用核能的主要形式。中國新建的原子反應堆是重水型的,熱功率為7000萬千瓦。它的主要目的是進行科學研究和制造同位素。它以鈾為燃料,以重水為慢化劑和導熱體,因此被稱為實驗性重水反應堆。6月13日下午,反應堆開始連鎖反應,功率逐漸增大。

影響:6月30日,1958,新華社報道,中國第壹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已正式投入運行,回旋加速器已建成,科研準備中。這標誌著我國開始步入原子能時代。

4.合成牛胰島素。

發明簡介:1965年9月7日,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

影響:這是人類第壹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質。以前世人普遍認為生命是自然的,不可能人工合成生命。中國人民第壹次讓它成為可能。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誌著在理解生命和探索生命奧秘的旅程中邁出了關鍵的壹步。

5..兩彈壹星

發明簡介:“兩彈壹星”原指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1964 10 10月16中國第壹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 6月17中國第壹顆氫彈空中爆炸試驗成功,1970 4月24日中國第壹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人在攀登現代科學高峰的征途中創造的“兩彈壹星”奇跡。

影響:以鄧稼先為首的老壹輩科學家,挑選了20多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在信息匱乏的“真空”狀態下,夜以繼日地工作,終於在羅布泊戈壁灘上空點燃了神奇的火種,生成了原子彈爆炸特有的“蘑菇雲”。原子彈研制成功兩年零八個月後,1967氫彈研究成功。美國用了七年零四個月,前蘇聯用了四年,英國用了四年零七個月,法國用了八年零四個月,中國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說明中國的核科技水平已經處於世界前列。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壹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成功發射,使我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的國家。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稱不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也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6雜交水稻

發明簡介: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率先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秈型雜交水稻的產量比傳統水稻高30%以上。它在中國的推廣應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壹個利用雜種優勢進行水稻生產的國家。

影響: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2001年,袁隆平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第三世界的許多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已經成為加劇社會矛盾的主要原因之壹。隨著雜交水稻的誕生,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中國654.38+0.3億人的肚子問題,而且為世界糧食短缺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壹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為世界糧食短缺做出了巨大貢獻。

7.神舟系列

發明簡述:2003年6月10日6時23分,神舟五號飛船。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6月65438+10月65438+2005年2月,神舟六號發射成功。中國實現了真正的載人航天飛行試驗。2008年9月25日,作為中國首個探月工程的神舟七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將首次突破和掌握航天員出艙活動和航天員太空行走的關鍵技術,使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掌握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七大發明。如果堅持近十年,哪怕是2000到2010,我也給樓主列個單子。如果妳不明白,可以問我。簡而言之,百度打字確實有限:

1.高性能計算機“神威壹號”

發明簡述:2000年,我國研制成功高性能計算機“神威壹號”,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神舟系列就不解釋了。

3.李:原創纖維技術

發明簡述:2001李——世界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纖原創技術。經過65,438+00年的艱苦探索,從榨油的豆粕中神話般地提煉出世界第八種牛藏纖維,並被拉成線,紡成布,染成服裝。

4.李登海:玉米雜交種

發明簡介:李登海將雜種優勢理論與群體光能利用相結合,提出株型與雜種優勢互補的論點。育成30多個配合力高的玉米自交系,配成30多個緊湊型玉米雜交種。

5.磁力軸承(MB),也稱為磁力軸承。

發明簡介:“推挽式磁路”理論在國內已經發表了25年。它的創始人,甘肅省李國坤教授,利用了這壹理論的最新科技成果,“磁力軸承”。它是壹種利用磁力將轉子懸浮在空中的新型高性能軸承,使轉子和定子之間沒有機械接觸。與傳統的球軸承、滑動軸承、油膜軸承相比,磁力軸承無機械接觸,轉子可以以極高的速度運轉,具有機械磨損低、能耗低、噪音低、壽命長、無需潤滑、無油汙等優點,特別適用於高速、真空、超凈等特殊環境。

6.視頻編碼標準的關鍵支撐技術

發明簡介:華中科技大學完成的AVS視頻編碼標準關鍵支撐技術。

7.徐道華:“水博士活氧凈水器”

發明簡介:本設計巧妙地將普通自來水深度活化處理系統設計成壹個看似普通的水龍頭,普通家庭只需連接“水博士凈水器”即可全面提升家中飲用水水質。

8.戴:移動式套管采氣裝置

發明簡介:2003年,戴經過3個月的潛心研究,研制出“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徹底解決了套管氣排放造成的浪費和空氣汙染,壹舉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僅勝利油田就實現年效益10多萬元。

9.教子

發明簡介:龍芯(英文:GODSON,原名龍芯)是中科院計算所自主研發的通用CPU,采用簡單指令集,類似於MIPS指令集。第壹種的速度是266MHz,2002年首次使用。龍芯2的最高速度是1GHz。龍芯3還沒完,設計目標是多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