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金發科技背景調查

金發科技背景調查

金發科技有限公司是集R&D、高性能改性塑料生產和銷售為壹體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金發科技的產品主要以自主創新開發為主,涵蓋改性塑料、特種工程塑料、精細化工材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木塑材料、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其主要產品包括阻燃樹脂、增強增韌樹脂、塑料合金、功能母粒、可降解塑料等,有60多個品種,2000多個品牌。公司是國內產品最全、產量最大的改性塑料生產企業之壹,國內改性塑料行業第壹。

?公司總部位於廣州科學城,在南亞、北美、歐洲等海外地區擁有30多家子公司和R&D及生產基地。目前,廣州、上海、四川綿陽三大生產基地年產改性塑料40萬噸,公司在美國、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墨西哥、印度、韓國等20多個國家註冊了“金發”。金發科技材料以其良好的環境友好性和優異的性能出口到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1000多家知名企業提供服務。

導演:袁誌敏?李南京?寧陶虹?蔡威?陳怡?熊海濤李建軍

獨立董事:張齊辛

塑料顆粒的制造;

初級塑料和合成樹脂制造(監控化學品和危險化學品除外);

可降解塑料制品制造;

新材料的技術咨詢和交流服務;企業自有資本投資;物流代理服務;材料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電子設備回收技術咨詢服務;

金屬制品批發;化工產品批發(危險化學品除外);

辦公機械制造;貨物進出口(特許經營者專營的除外);

技術進出口;場地租賃(不含倉儲);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其他倉儲業(不含原油、成品油倉儲、氣體倉儲、危險品倉儲);物業管理;

可生物降解塑料產品的制造;

倉儲代理服務;

新材料技術開發服務;商品批發貿易(許可和批準的商品除外);

新材料技術轉移服務;新材料技術推廣服務;

日用化工專用設備制造;

泡沫塑料制造;

回收和批發回收材料;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後方可經營)

2016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面對產能過剩、結構調整和經濟下行的困難和挑戰,公司在董事會的領導下,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圍繞“聚焦客戶、協同創新、跨越發展”的總體思路,以“市場為主導、技術為核心”為行動綱領,提升內部精細化管理和優化水平。以人才保障和信息化管理為基礎,努力實現公司2016的經營目標,實現全年產成品(含貿易商品)銷量1669000噸,同比增長22.52%,保持穩定發展態勢。

金發科技在汽車材料領域有三大核心優勢。壹是擁有業內較為完善的產品體系;二是基本與全球所有主流汽車主機廠和核心壹級供應商都有業務往來,行業覆蓋面更廣;第三,金發科技在改性塑料領域擁有國內領先、全球第三的聯合仿真分析技術的材料制造商,具備正向設計的應用技術開發能力。

金發科技將利用這三大核心優勢,通過與行業內主機廠和核心壹流供應商的全方位合作,擴大市場份額,加速國際化進程。

國際布局

公司逐步在美國、歐洲等地建立R&D和供應平臺,構建國際平臺走廊,組建本地化業務團隊、技術支持團隊和運營團隊。除了平臺建設,金發科技還將借助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客戶資源,通過深化合作,將金發品牌推向世界。

供應鏈金融

?2016金發大商壹直按照“抓中間(電商),擴兩頭(金融、物流)”的思路穩健運行,初步形成了壹網四平臺的線上線下良性循環,具有壹定的行業影響力。2016年5月,塑化電商交易平臺“素衣佳”正式上線,主要經營塑化行業相關產品,涵蓋塑料、添加劑、合成橡膠、塑料機械等。經過7個月的運營,易俗家已實現商品總交易額(GMV)28億元。在供應鏈金融板塊,金發大商通過成立金發大商(珠海)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改善金融結構;通過與保險公司、征信機構、傳統銀行合作,構建內部風險評估體系,提升了風險管理水平,積累了100多家服務業中小客戶。在物流板塊,金發大商通過全國倉庫布局,供應鏈金融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的交易和數據支持,建立和完善了倉儲物流服務網絡,初步實現了塑料行業的物流匹配信息服務。目前,金發大商以廣州、昆山的交割倉庫為基礎,整合了國內數百家專業化的塑料倉庫,覆蓋華東、華南、華北地區的主要塑料集散地、生產地和消費地。報告期內,金發電商平臺自營、供應鏈金融、倉儲物流、會員費合計毛利近3000萬元。

主要操作條件

報告期內營業收入179.438+0億元;實現營業利潤6.84億元,同比增長16.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7億元,同比增長3.51%;基本每股收益0.2880元,同比增長3.6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6.77%,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8.1億元。公司資產總額202.59億元,負債總額654.38+00.53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總額96.510億元,資產負債率(母公司數據)47.94%。

核心競爭力

(壹)科技創新

1,壹流的科研開發體系

2.強大的科研開發團隊

3.創新科技人才激勵機制。

4.豐富的研發成果

(二)商業模式

1,全球協同營銷網絡

2、上下遊聯動* * *享受平臺

3.基於大數據深挖客戶需求。

(3)運營管理

高級信息支持平臺:

2.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四、公司的未來發展

(1)行業格局和趨勢。

近年來,國內改性塑料行業發展迅速,產量和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長分別達到20%和15%。

改性塑料應用廣泛,主要在汽車工業、家電工業、電子電器工業、建築工業、醫療工業等許多行業。隨著“以塑代鋼”、“汽車輕量化、家電輕量化、時尚化”等趨勢的影響,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中國”等政策的逐步實施,該行業的應用產品將進壹步擴大,企業的技術升級創新和產品結構的優化調整將有利於該行業。

?金發科技憑借20多年的改性塑料開發經驗和技術積累,多元化的產品類別,豐富的材料應用經驗和卓越的產品服務,壹直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不斷探索高端市場和進口產品的替代,提供性價比高、質量穩定、交貨快捷的產品,不斷搶占跨國公司的市場份額。

(2)公司的發展戰略。

公司制定了“強中間、擴兩頭、科技領先、跨越式發展”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種工程塑料、高性能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五大新材料。經過10年的發展,到2025年成為全球領先的化工新材料企業,同時為國家戰略物資提供保障和支持。

具體措施包括:構建基於全球協同的“13551”R&D體系(1中央研究院、3個區域R&D中心、5個分技術中心、5個化學新材料孵化基地和1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進壹步完善以美國金發、歐洲金發、印度金發為支點的國際化布局;建立全球協同工作體系,構建基於業務領導模式的管理體系。

(3)商業計劃書。

2017年度,公司將圍繞“為客戶增值、增強協同、增聚、激活幹部”的管理主題,以管理提升和高端人才引進為抓手,以創新體系、效益評價體系和信息平臺為保障,確保2017年度經營目標的實現。在營銷方面,強化營銷的主導作用,完善營銷管理體系。本著“加強行業深耕領域”的指導原則,通過CRM建立商機管理和客戶管理系統,優化客戶管理系統,實現增值客戶的經營目標。技術方面,完善技術核心布局。通過產品分類管理,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布局;搭建IPD研發管理平臺,加強科技R&D項目管理,實現“術業有專攻”;在內部運營方面,要進行精細化管理,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倡導大力招聘頂尖人才,培養高端技術人才、技術營銷人才和行業領軍人才。激活幹部,鼓勵大膽使用新人。

(4)可能存在的風險。

1.原材料價格上漲了。

2016下半年樹脂原料價格開始連續上漲,而下遊客戶價格上漲滯後,給公司成本帶來較大壓力,影響公司利潤。

樹脂原料價格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未來仍有很大不確定性。

2017年度,公司通過定價管理機制及時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

2.匯率風險。

目前公司在海外有三家子公司:印度金發、美國金發、歐洲金發。隨著公司的全球化,海外收入在公司收入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同時,國內公司在原材料采購中進口原材料的比例在40%-45%之間,因此匯率的變動對公司的經營成本和收入有壹定的影響。為此,公司利用香港金金發平臺,降低匯率波動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此外,公司密切關註和研究外匯市場的發展趨勢,選擇最有利的支付貨幣和結算方式,確保公司的經營成果。

3.產品競爭加劇風險。

國際大公司成本低,上下遊布局技術領先;國內改性塑料生產企業眾多,長期以來小企業眾多,以價格競爭為主力,拉低了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大力拓展產品的應用領域,大力推動全球化發展,進而進入新的國家、新的市場、新的行業,也會導致競爭加劇。

隨著公司產品線的豐富和全新產品的出現,產品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公司面臨來自多個國家和行業的不同產品要求,這必然導致公司產品合規風險的上升。因此,公司成立了專門的團隊來處理產品法律法規、專利保護和產品認證等方面的風險管理。

金發科技最近宣布重組失敗。資料顯示,自5438年6月+今年10月初公司停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以來,已過去4個多月。雖然停牌時間長,但這次重組未能成行。此外,金發科技近期披露的壹季報顯示,其業績幾乎腰斬,凈利潤也連續兩個季度大幅下滑,扣非凈利潤下滑近70%。此外,壹季度毛利率僅為13.07%,創六年新低。

子公司引入關聯方合作。金發科技詢問道。

近日,金發科技披露了《關於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的公告》及相關補充公告,稱公司將全資子公司武漢金發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實業”)的全部投資調整為債權,但享有武漢實業主要資產壹塊建設用地(以下簡稱“項目地塊”)升值4997萬元。公司將以項目地塊的增值額進行投資,並與關聯方廣東尚月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月高科”)同比例對武漢實業進行增資。交易完成後,股份分別為49%和565,438+0%。

監管部門發出交易所問詢函,質疑關聯交易定價是否公允合理,是否存在向關聯方利益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