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未來1年天津房價走勢如何?

未來1年天津房價走勢如何?

先說壹下18的房價走勢判斷。

談幾點:

1短期看錢

金錢就像用肥料澆灌莊稼。施肥越多,植物生長越好。很簡單。

15-16年,資金非常寬松。17年,房地產行業大幅收緊——房貸利率上浮,限購,提高貸款首付標準。

這三招,我估計在18不會有本質變化,但也不排除有壹點放松。

推測原因:壹是歷史經驗限購壹般持續2年以上;其次,17行情過於慘淡,18稍有松動是有可能且有先例的;但肯定不是真的寬松,只是不那麽緊。

因為美國人結束了寬松的貨幣,開始緊縮。如果中國過度放松貨幣,人民幣可能會快速貶值或大量熱錢流出。導致金融不穩定。

2人口的長期觀點

先說大趨勢。中國的90後只有80後的80%。

如果妳家是開餐廳的,壹般每天接待10桌客人,然後每天只有8桌。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利潤會變化多少?是降價20%嗎?

不對!可能是急劇下降50%!

因為妳每天的固定成本需要六桌客人分攤,實際上只有四桌是盈利的。客人數量減少,利潤就會大打折扣。

房地產市場也是類似的問題。

壹旦人口少了,整體趨勢就很難很好。這和70後把接力棒傳給80後的時候不壹樣。90後購房需求會下降。

3看中期的供求關系

有人說中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是的,城市化帶來了新的住房需求。

但我們也需要看到。目前很多中老年人除了自身需求外,還額外購買了商品房,進行投資。在二三四線,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太多了。考慮到老人的房子將來會被子女繼承,很多大家庭將來會面臨擁有三套或三套以上房子的幸福和煩惱。

這是壹種新的社會現象。

妳見過80年左右出生,隨便擁有2-3套房子的人嗎?

不可能!他們的父母處於計劃經濟的住房短缺時代,不能留給他們很多房子。

國家統計局官方數字顯示,2016年,中國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0.8平方米。

這個數字,其實已經很高了,說明中國人不缺房子。妳見過身邊很多沒有自己房子的人嗎?他們基本上都有房子——他們抱怨房子稀缺,其實指的是優質房子的稀缺。他們在北京東三環可能沒有房子,但在老家都有。

其實任何領域的優質資源都是稀缺的,比如美女,比如鉆石,比如NBA級別的籃球比賽,所以這個抱怨沒有太大意義。

人均住房40.8平米是什麽概念?意大利43平米,荷蘭40.8,德國39.4,英國35.4,法國35.2。上世紀80年代,父親壹家擠在20平米的筒子樓裏的時代已經壹去不復返了,我們已經趕上了西方發達國家。

中國地大物博,我們真的不缺房子。

查壹下北京、上海、廣州的人口密度,對比壹下東京、倫敦、紐約,就會發現所謂“中國人口多,房價應該高”並不構成“壹線永遠漲”的支撐。

4政策政策!

評論區很多網友都指出,政策在中國很重要。

確實如此。

首先,最近的會議明確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句話怎麽理解?

不要只看政府怎麽說,要看他們怎麽做。

以上海為例,看看這個城市的大動作:五年新建70萬套永久租賃房。

為此,上海犧牲了數百億的土地拍賣收入,在外環眾多優質地段規劃土地,低價(土地市場價的20%左右)賣給大型國企的房地產商,然後這些企業建公租房。

這些土地分布在張江高科,包括世博園區,甚至古北公館區——這是中央政府強烈意識的典型體現。

70萬套是什麽概念?目前,上海共有有效出租屋265438+萬套。而且大部分是居住用房,不是專業的租房產品。

如果妳是壹線城市的外地人,在北京上海租了壹套50平米的房子,壹般都是八九十年代左右的老房子。設計水平和寒酸程度可能會讓妳想起小時候家鄉的生活氛圍。

但是全新的公租房好多了。在上海普陀區公租房住了壹年:質量遠高於老小,但低於商品房。50平米左右,非常適合城市年輕人。小區有地下停車位。

70萬套這樣的新租賃房入市,將徹底改變上海的住房租賃市場。

如果壹個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發現自己短期內在上海買百萬的房子無望,可能會有點氣餒,想離開這裏。但他想了想,只有在上海才能有那麽多好的工作機會和發展平臺,還能以公平的市場價租到舒適的公租房,那他還是有可能留在這裏的。

很多城市都有大動作,另壹個印象深刻的是武漢。

武漢宣布,所有找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都將獲得戶口,政府將補貼20%用於買房。

武漢這座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每年有30萬畢業生,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如此大規模的戶口和補貼政策,說明武漢加入了著名的“搶人大戰”——地方政府開始不把人口當成負擔,而是當成資源。

不要認為中國政府不聰明。事實上,他們擁有最多的信息和豐富的經驗。他們非常聰明。像武漢這樣的決定反映了壹種趨勢。21世紀什麽最貴?天賦!未來人才稀缺,房子沒那麽稀缺。

中國人口未來的趨勢不是上升,而是下降。消費強、生產力強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消費弱、生產力弱的老年人越來越多。

武漢這樣的城市,就是想成為人力資源泵,自己喝個夠,餓死別人。

所以,我對三四線城市和小城鎮的未來持強烈悲觀態度——人口越來越像零和遊戲,有人賺就有人輸。

那麽對人才有吸引力的壹二線城市真的會高枕無憂,房價會壹路上漲嗎?

我覺得最後也不太現實,房子都要老百姓的腰包買單。隨著武漢大規模吸引年輕人進入勞動力市場,在人才供給旺盛的情況下,很難有效提高工資——10年來,中國房價漲了多少?年輕畢業生的工資增加了多少?遠低於價格漲幅。

如果政府想有效吸引年輕工人、初創公司和產業資本,房價就不能太高。這相當於讓城市失去了“成本競爭力”。

按照政府的理想算盤,應該是維穩:目前壹二線城市的“限購限貸”,部分城市的“限售”,新房價格的“壓制性審批”,其實都反映了政府的心態。

基於以上所有分析,在2018年,我個人的預測是:

壹二線延續限購限貸政策,銀行貨幣維持17年的調性,最多適度放松。

新房價格保持穩定,個別新房供應極度匱乏,可能會略有增長。

二手房價格已經跌至肉眼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