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汀江水利概況

汀江水利概況

汀江水系21年末水利工程28156座,其中小(二)型水庫122座,引水工程32座,面積66.7公頃以上。小(壹)型水庫19座。骨幹引水工程在長汀縣前宮背有1萬畝灌區。上杭縣湖裏電灌站、回龍液壓泵站等提水工程667公頃,有效灌溉面積5.6萬公頃,占耕地的60.04%。人均灌溉面積0.039公頃。大觀北:位於和田柳元溪等三河交匯處,宋代就有,名為和田大北。民國時在鹿竹壩下遊築壩,1000多畝灌溉農田被拿到街上,次年被水沖毀。後來,在蘆竹口修建了壹座木石壩,年景不好就修了。1955年,該縣將石壁灘上遊定為廠址,修建了1座混凝土大壩。1962,擴建老壩,全面開渠,半年建成2米高的圬工壩。右側設置壹座高0.5m、寬2.4m的泄洪沙閘,由疊梁門控制。左右運河灌溉河田上中下街,竹溪4村2370畝田。

伍家北:位於汀江上遊石人村大壩內,65438年6月+0964年+65438年10月建成。水泥漿重力壩高2.4米,左右幹渠長9.2公裏。官石人、蔣芳、渝北、吳冶、新橋5個村共1050畝。

田卓大田培:位於田卓河支流,建於1956年4月。攔河壩長35米,高2.6米。屬於縮漿重力壩。這條運河長約9.5公裏,灌溉東部上村和尚潔村的2582畝農田。它和千公皮壹起被稱為田卓灌口的左右“龍”。

田卓前拱北:位於田卓安仁河段。它建於光年前,毀於水。民國三十二年(1943),閩西農田水利工程署派員勘測施工,建成重力壩64m,高2.5m,爆破隧洞160m,渠道5km。次年7月通水3天後,被暴雨沖毀。1954年7月,該縣成立“田卓區前宮北建委”,縣長兼主任。6月1955,項目全面開工。1956年3月修建水泥砂漿壩,長109米,船閘長55.8米,隧洞延長至165米。經開挖,渠道17km,完成幹渠渡槽、涵洞、倒虹吸等工程57處。8月22日1956全線通水,可灌溉農田3000畝。西苑水庫:位於長汀縣方土鄉土房溪。明朝萬歷二十壹年(1592),當地市民屠清熙在此築高土堆,可灌溉四五百畝土地。現有水庫建於原址,雨水收集面積36.6平方公裏。1974開工,1981竣工。壩型為寬縫填渣砌石重力壩,壩頂溢流。弧形鋼閘門控制放水,總庫容1,241,000立方米。防洪標準按50年壹遇設計,500年壹遇校核。大壩受保護時,流量為862立方米每秒。左、右幹渠開挖18km,隧道7座,長710m,倒虹吸500m,修建渡槽14座,長518m。可灌溉11267畝。大壩工程造價10371萬工日,完成土石方50.6萬立方米,造價527萬元,是長汀第壹座庫容1000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

蓮霧崗水庫:位於長汀縣南山蓮霧崗村,雨水收集面積10.3平方公裏。經省九龍江規劃隊勘察,於1963+00年6月建成。主壩為35米高的均質土壩,總庫容765,438+百萬立方米。采用斜式閘門控制泄流,側槽式洪水溢流。50年設計壹次,200年校核壹次。由於“文革”的影響,停工九年,於6月1972完成壩區主體工程。之後幹渠及東西幹渠***25.1公裏,配套工程43項。其松茂嶺下冷水坑渡槽長165m,高21m,單跨21m,為長汀首個自制自組裝渡槽工程。水庫於1979年開閘,灌溉福燈坊和夏喬6748畝田地。該項目花費905,200人工日;完成土石方60.42萬立方米,費用1.744438+0.000元。

英雄水庫:位於官廳縣前復興村葛坑口,雨水收集面積4平方公裏。成立於1958,完成於1974+2月。大壩高17m,為粘土心墻壩,總庫容313萬立方米。通過旋轉門蓋來控制排水。防洪標準按50年壹遇設計,1975按1萬年壹遇校核。發電灌溉兩用,對汀東復興、馬坪、紅旗廠起到防洪保護作用。該工程花費654.38+07.6萬人日,完成土石方3.7萬立方米。

北峽水庫:位於長汀縣四都銅仁北峽河,雨水收集面積166平方公裏。大壩為雙曲砌石拱壩,壩高52.1m,上弦長164m,弧長195m,拱圈厚度3m,拱圈厚度13.4m..總庫容596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4470萬立方米,是集灌溉、防洪、發電於壹體的綜合工程。防洪標準按50年壹遇設計,2000年校核。溢流采用壩頂復合堰鼻坎挑流。該工程由華南水利學院於6月1976設計,10月1977開工。1983省計委、省水電廳定為省級基建項目,於1986竣工投入使用。壩區主體工程投資65438+92.8萬人日,完成土石方33.56萬立方米,費用10萬元。

劉佳水庫位於武平縣武東鎮劉家村。1975年3月,省、地規劃組勘察設計。1977的冬天破土了。1988 11月竣工驗收。均質土壩。主壩高28m,壩頂寬6m,長101m。左端設有輸水涵洞,石拱涵洞內設有鋼管,直接連接至壩後電站的壓力管。溢洪道設置在右端,按百年壹遇洪水設計,最大洪峰流量447立方米每秒。棲鳳嶺副壩高14.4米,寬5米,長48米。李坳頭副壩高11m,寬5m,長64.5m。雨水集蓄面積32.6平方公裏,總庫容1625萬立方米。左、右幹渠建設可灌溉東鄉陳普、黃浦、田源等15個村,有效灌溉面積15,317畝,其中灌溉保護面積12,870畝。該水庫還可用於防洪、發電和養魚,庫區附近還種植了茶葉和水果等經濟作物。

神皮水庫1965年6月上杭縣破土動工,165438+10月大壩及左幹渠秋季完工1968,樞紐工程冬季完工1970,部分右幹渠6月完工1976。水庫的集水面積為5.4平方公裏,另有40.4平方公裏的徑流引自水庫外的湖陽鄉古樓村村口萊西。壩型為均質土壩,主壩高19m,壩頂長197m,壩頂寬4.1m,兩座副壩,壩高8-9m,總庫容677萬立方米,死庫容44萬立方米,涵洞排水量1.2m 3/s,溢洪道結構如下。有左右幹渠,有效灌溉面積0.67萬畝。壩後電站配置2臺***110 kW。

楊梅山水庫位於上杭縣珊瑚鄉白水岐上遊的楊梅谷。庫區樹木茂密,壩址巖石地基裸露,兩岸山丘高聳,河床狹窄。1979 11工程破土動工,1981年底大壩樞紐工程竣工,1982年竣工。水庫匯水面積3.44平方公裏,壩高39米,壩長116米,壩頂寬5米。設計洪水標準為20年壹遇,校核洪水標準為200年壹遇。水庫總庫容1.02萬立方米,死水庫庫容4萬立方米,排水涵管長度1.654,38+0.3米。排水設備的流量由上遊壩前坡40 cm閘控制,泄洪洞在庫區左側。左幹渠長1.37 km,灌溉七裏、橫頭、朱華、下珊瑚農田。右幹渠長3.3公裏,灌溉上、下珊瑚的部分農田,共灌溉2100畝。水庫以灌溉為主,利用160m落差發電。1985建設壹級電站,裝機容量2 * * * 225kW,投資28.73萬元,初步解決了珊瑚鄉照明和加工用電問題。

白沙鋪水庫,位於上杭縣任天公社蓮寺大隊,屬黃灘河支流上斜溪上遊,流域面積14.3平方公裏。9月開工建設,1977,次年2月經省水利電力廳批準列為省基建項目。水庫總庫容503萬立方米,死庫容11萬立方米,正常水位庫容442萬立方米。壩型為粘土心墻壩,壩高38.7米,壩頂寬6米。渠道總長18公裏,水流量1立方米每秒。1985年4月30日開始蓄水,有效灌溉面積9000畝,保證灌溉面積6100畝。利用灌溉水,修建了兩座回壩式和渠道式電站,裝機容量4 ***360千瓦,已於7月全部建成,1985。

官洋水庫位於永定縣虎崗鄉龍溪村。水庫具有灌溉、發電、養殖、旅遊等綜合效益,是永定河水資源梯級開發的“龍頭水庫”。1970 65438+10月地區獲批開工。1978被列為省基建項目,同年6月7日開通856米輸水隧道。1979年底,因國家調整基建規模,施工延期。經縣人民政府1984多次請示,省水利電力廳給予答復,並於2月1985上報省計委,省計委於6月1986批準復工。水庫復產工程於6月1987正式開工。總庫容2300萬立方米。

木洞水庫位於大埔縣茶陽鎮東3公裏處的木洞坑,是壹個縣管工程。1959年冬季開工,1960年3月竣工。集雨面積9.7平方公裏,碾壓均質土壩高22米,壩頂長1.20米,總庫容31.5萬立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輸水涵洞直徑0.6米,管長1.000米。明溢洪道底寬15m,最大泄洪量103 m3/s。水流入張西河。修建水庫的目的是作為裝機容量為200千瓦的壩背水電站的調節水庫,滿足梅林、交安380多畝農田的茶曬照明、工業用電和灌溉用電需要。水庫淹沒121畝,28戶151人,工程投資30多萬元。武平縣劉佳水庫大壩電站。9月開工1978。主壩左端石涵管內設鋼板套管,內徑1.2m,管長286m,直接與電站壓力管道相連。水頭55米,壓力管流量2.16立方米每秒。安裝兩臺400 kW發電機組。總容量為800千瓦。1982 65438+2月投產,年均發電量316.6萬千瓦時。項目* * *完成土石方1.3萬立方米,土石方1.99萬立方米,工程總造價79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4萬元,縣自籌55萬元。

七嶺峽電站位於武平縣鮑忠鄉楊芳村七嶺峽。是鄉辦電站中裝機容量最大的電站。在距嶽陽總幹渠6.7公裏的歧嶺下,利用富余灌溉水修建,水頭91米,引用流量0.4立方米每秒,裝機2臺,容量250千瓦。建於1979,1984接入縣城電網。在1987擴建中,將1管徑50 cm、長170 m的管道改為2根管徑65 cm、長170 m的管道,並新增裝機2臺,總裝機容量增至1050 kW。項目總投資118萬元。

北口電站位於武平縣桃溪鄉小欖村北歧口。屬於桃溪鄉辦電站。桃溪河北歧口建有石質連拱壩,水頭8.3米,流量17立方米/秒。上遊雨水收集面積560.5平方公裏。安裝3臺320kW水輪機,總裝機容量960kW。預計本工程土方量為654.38+30萬立方米,總造價為654.38+92萬元。1983 11開工建設,至1987,桃溪至北碚口公路已開通5公裏;建成石質連拱壩,高8.5米,長85米;砌引渠長35米,渠首流量17立方米,投產1機組320千瓦。

蔡溪水電站位於上杭縣。民國35年,當地有識之士倡議建立蔡溪水電站,原福建省建設廳第七區水利工程處派員考察。該工程計劃在河流入口處修建1重力式堆石壩,落差84m,導流明渠775m,裝機容量245kW,投資8500萬元(法定貨幣)。之後籌資困難,計劃告吹。解放後,蔡溪鄉人民多次要求修建水電站。1971年,蔡溪水電站基建工程指揮部成立,正式開工建設。電站集水區面積為41.7平方公裏。壩型為重力碾壓壩,壩高20m,壩長40m。設計水頭103m,引用流量1m3/s,壓力管道長230m,直徑70cm,從前池直達廠房。7月發電完成1974。首期安裝2臺381千瓦,1985新增1 250千瓦。去年冬天,利用壹級電站尾水向下增坑引水,建成二級電站,裝機兩臺250千瓦。蔡溪壹、二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881 kW。1987年發電量376.85千瓦時。當年除貸款及利息163400元外,還盈利0.72萬元,既解決了鄉鎮企業發展用電問題,又滿足了99.25%農民的用電需求。

棉花灘水電站是國家“九五”重點建設項目,總裝機容量60萬千瓦,年發電量654.38+0.52億千瓦時,壩高654.38+065.438+0.05米,水庫庫容20.35億立方米。隨著電站的建成,汀江流域的防洪標準由五年壹遇提高到20年壹遇。位於福建省永定縣汀江幹流棉花灘峽谷中部,以發電為主,具有防洪、航運、水產養殖等綜合效益。電站總裝機容量60萬kW (4× 1.5萬kW),保證出力8.8萬kW,年發電量654.38+0.5.2億kW·h,具有不完全年調節性能。送電工程* * *配置5條220kV輸電線路,建成後主要向福建電網龍巖、漳州、廈門供電,供電距離在150km以內。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7907km2,占汀江流域面積的67%。水庫正常水位173.0m,死水位146.0m,調節庫容1122萬m3,校核洪水位177.8m,對應總庫容20.35。棉花灘水電站為壹級工程,主要由主壩、副壩、泄洪消能設施、左岸輸水發電地下廠房系統、右岸開關站及穿壩設施等組成。主壩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179.0m,最大壩高11m,壩頂總長300m。副壩位於主壩址東北5km處的胡楊裏村山口,最大壩高5.6 m,壩頂長30 m,為均質土壩。

瞿灘水電站位於大埔縣百候鎮瞿灘村湄潭河上,於6月1966和6月10開工建設。這是壹個壩式電站,有壹個磚石硬殼壩。大壩高4.5米,壩頂長1.20米,壩址上遊雨水收集面積1.320平方公裏。該站建於1968年6月左岸,由液壓泵提供動力,設計水頭3.5米,設計流量15立方米每秒,安裝機組4臺,其中***475千瓦,包括125千瓦和100千瓦L機組3臺。1982年3月,同壹大壩右岸安裝三臺125 kW水輪發電機組,報價流量14立方米每秒,大壩兩岸總裝機容量850 kW。1988,從業人員34人,發電量268.2萬千瓦時,每千瓦時發電成本46.58元。

白後水電站,位於大埔縣白後鎮東山村湄潭河上,於8月1965開工建設。是大埔水電局鄭克龍設計的背壩式水電站。河壩長130m,高10.5m,是全縣第壹座硬殼圬工壩。壩址上遊集雨面積為1261 km2。設計水頭12m,單機流量9.06m3/s,裝機三臺,每臺800kW (3× 800kW),分別於1971年8月、1974年6月、1977年5月投產。原10 kV升壓送電改為35 kV,電力直供縣城。1984,165438+10月,大埔縣水電局工程師許設計的橡膠壩投入運行。橡膠壩高1.5米,長129.84米,總造價35萬元。灌溉和排水用於起伏。

西河水電站位於大埔縣西河鎮上黃沙村張西河上,於1970年8月開工建設,為背壩式水電站。大壩為漿砌石硬殼壩,壩長78米,壩高10.5米。壩址上遊雨水收集面積660平方公裏,設計水頭12米,設計單機流量5.1立方米每秒,裝機3臺,每臺500千瓦。三臺機組分別於1975、65438+10月、1977、1979、65438+2月投產。1988,從業人員60人,年發電量689.71萬千瓦時,每千瓦時發電成本38.65元。最大發電量1985,92012萬千瓦時。1987年冬,為防止庫區淤積,投資40多萬元對大壩左岸弧形排沙閘進行了改建,使機組恢復了滿負荷運行。

三河壩水電站位於大埔縣三河鎮市會東村湄潭河出口處。它是通過改變堤防形成水頭而建造的後壩電站。1982開工,技術負責人是大埔水電局工程師劉炳坤。壩址上遊雨水收集面積1.603平方公裏,年均流量46立方米每秒,設計水頭1.3米,設計單機流量31立方米每秒,裝機兩臺,每臺2500千瓦,分別於1.988年2月和1年2月投產。主體工程之壹的沈度土壩,高15.1 m,長378 m。校核庫容11.3萬立方米,達到國家中型水庫標準。迪瑪蒂位於汀江東岸的大埔縣馬頔村。9月開工,1974。用了兩年時間,修建了2.2公裏長的防洪大堤,安裝了4臺55千瓦的電泵,配合重力排水涵洞排除漬水。工程造價58.6萬元,其中國家投入33萬元,勞動力投入32萬工日。已完成土方29.3萬立方米,石料4500立方米,混凝土260立方米。堤防保衛耕地1208畝,205戶,1105人。

大埔縣三合鎮市會城村會城堤,位於梅江與汀江交匯處。惠城大堤於6月1974開工,6月1982竣工。堤高9米,堤頂寬3米,堤長1.9公裏。堤上排水涵洞3座,每孔1.1×1.1m,排水流量10.35立方米/秒,配合1 55kw容量的電動排水站排除漬水。該工程國家投資30多萬元,投入45萬工日,完成土方36萬立方米,石方8500立方米。保衛耕地面積232畝,人口1600。只是壩體是堆土,質量差。當水位超過46米時,許多堤段出現滲漏。該工程建成後被列為防洪重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