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鳳陽人為什麽討厭朱元璋?

鳳陽人為什麽討厭朱元璋?

我在網上找到了這個。

朱元璋對鳳陽“特殊政策”的意外後果。

張洪傑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古稱中裏,是淮河流域壹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元代雖升為濠州,但僅轄四郡。在國家政治布局中默默無聞。除了朝代更替或者南北分裂,淮河兩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時候,很少有人提及。但是,朱元璋的崛起,讓鳳陽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

早在吳元年收復濠州時,朱元璋就把濠州升到了府。朱元璋為了配合中都和洪武四年(1371)的建設,擴大浩州的版圖,使林好的版圖從九州四郡擴大到十八郡。洪武七年,改名鳳陽府。今新府轄亳州、潁州、太和、潁上、霍邱、壽州、懷遠、蒙城、宿州、靈璧、天長、盱眙、泗州、洪縣、五河、定遠、鳳陽、臨淮等18縣。是壹個跨淮河的廣大行政區,政治地位很大。

建國不久,朱元璋提出了壹個震驚群臣的計劃:以家鄉鳳陽為都城。原因是南京“遠往中原,難控(北方)”,而“得天下者,不能控中原之奸詐”。鳳陽離中原很近,“河前淮河後,險可倚,水可槽”,可以補救南京作為都城的不足。

所有的大臣都面面相覷,除了壹些來自淮西的英雄。把壹個鮮為人知的偏僻地方指定為中都,是不是有點可笑?鳳陽經濟落後,“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從任何角度看,它都不是壹個有首都的地方。性格直爽的劉基直接表示反對建都鳳陽,說“建都風流,非天子也。”

但是朱元璋很固執,大家都得服從。眾所周知,朱元璋列舉了這麽多論據,其實原因只有壹個,那就是“聖心思念皇帝故裏,想長住鳳陽。”

洪武二年(1369),九月,朱元璋正式下詔首都林好,稱“命公司建造該城的宮室作為首都系統”。在朱元璋的設想中,他的家鄉將來會成為官方的首都,南京會淪為首都。朱元璋壹向節儉,這次卻傾全國之力,高標準嚴要求,動員百萬民夫,精選上等材料,要求把中都建得富麗堂皇,氣勢恢宏。

洪武八年(1375),工程基本完工,朱元璋在鳳陽親自檢查工程質量,“賞功”。參觀完這個美麗的新首都,朱元璋又做出了壹個讓整個帝國都感到驚訝的重要決定:放棄中都!

原來,在這次驗收中,朱元璋聽到了壹個意想不到的消息:由於勞動太辛苦,工資發不出,被迫轉崗的工匠們不滿,實行了“厭戰法”。在宮殿的壹些關鍵部位,埋了壹些符咒、泥人、木制人物、弓箭、剪刀、紙人等東西,據說會給居民帶來厄運。建築已經完成,如果妳想清理這些城鎮,妳必須全部拆除。朱元璋要把修建宮殿的幾千工匠全部殺光(明說要“殺光”),工部尚書郭襄冒著生命危險提出只有木匠可以下鎮,鐵匠、泥瓦匠沒有責任,“幾千人都活了。”但是,鳳陽已經不能當首都了。

(2)

雖然沒能成為首都,但作為龍興之地,鳳陽的地位依然非同壹般。

建都後的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在這壹設置中留在司,所設置的職位都是高級的,“比如皇室配合他”,“大臣不在家族,不能與他在壹起”。此外,鳳陽還有朝廷巡撫臺、河南省巡撫臺等政府機構,以及壹系列皇陵祭祀機構。此外,鳳陽還是江北四省三州考中鄉試的地方。各類官員1400人,各級官員數萬人。

朱元璋還把鳳陽作為太子的教育基地。“國王的國家都命令他們在去之前辭去皇家陵墓的職務。“諸侯前赴鳳陽憶苦思甜,成為明初“定例”。朱元璋還把鳳陽作為囚禁犯罪宗族的地方。到明朝末年,這裏曾關押過116個皇族。

由於上述設施,經濟文化不發達、交通不便的鳳陽成為淮河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壹直對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生活產生著重大影響。這種模式壹直延續到明末,並蔓延到清朝。

如何復興“龍興之鄉”鳳陽,保護好這個國家的“根本之地”,讓家鄉的經濟更快發展,讓鄉親們過得更好,朱元璋沒少費心。經過深思熟慮,他為鳳陽提供了壹系列“特殊政策”。

(3)

首先是大移民。

元二十六年四月,他趁戰亂抽空回了壹趟老家,給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戰爭對家鄉的破壞使他深感震驚。後來他和大臣們談起此行的感受,說:“田地荒蕪。自從戰爭開始以來,人們已經死亡或遷移到其他縣,所以他們不能回到他們的家鄉。骨肉分離,事業枯竭。這壹代寧願毫無怨言?”當時的史書還記載:“淮河以北,河以南,窪地所在”,“淮河以北,通稱徐秋”因為“人多逃,城空”,大片土地荒蕪。到洪武改元朝時,鳳陽府已經是“十年間壹個種桑葚的地方變成了長滿青草的地方”。

據記載,明朝開國時,鳳陽縣當地居民只有3324人,不足16620人。鳳陽府人口不超過13萬,人口密度只有每平方公裏五個人。遍地廢墟,村落稀疏,整個江淮地區之間“十室九虛”。簡直就是“家家唱壹首歌”的地獄場景,這當然讓朱元璋感到很不舒服。

要振興經濟,首先要有勞動力。建國後,朱元璋為了迅速改變家鄉的面貌,在鳳陽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的移民。最大的壹次是朱元璋洪武七年(1374)的“江南十四萬人遷實都”。這是明朝歷史上政府移民人數最多的壹次。除了這次,還有大規模的山西移民。洪武六年(1373),十月,“命姜文移民其民(陜北人)居中立國府,8238戶,總人口39349人”。總的來說,洪武時期的移民人數達到了六倍,人數在20萬到30萬之間。如此龐大的數量,在明朝移民史上乃至中國移民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除了普通移民,鳳陽還有龐大的駐軍。據明朝軍事記載,洪武年間,鳳陽府駐軍約64960人。加上他們的家人,共有188,000名軍事移民。這樣算來,洪武時期鳳陽府接受的移民總數近48.8萬人(其中公民30萬,軍事移民18.8萬)。前面說過,洪武之初,鳳陽府人口只有13萬。移民人口是本地人口的3倍多,* * *占移民後鳳陽府總人口的80%。

沒有多少人想來兔子不拉屎的鳳陽。朱元璋自有辦法。洪武時人胡淦在浙江人吳的墓誌銘中提到了這次移民。吳是浙江蘭溪人。“洪武八年春,有壹個目的,就是把窮人無地的送到中都鳳陽去養。派他們來的人不礙事,機器也不好用。都舍不得,被辦公室壹個人送走,從過道上摔了下來。身為公仆,禁子,道德上正當,不可私廢義。公共事務有很多種。”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這次移民的強制性和殘酷性。

第二項政策是減稅和征稅。建國之初,朱元璋宣布對鳳陽、臨淮兩縣原住民減免十年賦稅。洪武十六年(1383),朱元璋再讀《劉邦傳》,發現劉在家鄉免了勞役。想想上壹次我只原諒了十年的老鄉,顯然沒有劉邦那麽大方,於是我又發了壹道聖旨:

鳳陽是壹個真正的村莊,陵墓就在那裏。昨天,皇帝高涵出生在豐縣,是沛縣的頭。後來得天下,避免了豐縣、沛縣百姓的窮糧。今天鳳陽、臨淮兩縣的百姓,雖然和我們鄉鎮不壹樣,但是和壹個城市的百姓,隔著同壹個時鐘。我從林好出發,全城歡唱。鳳陽府有福氣做我父母,老兒生在我地,絕不征收。每天雍雍習習吃酒,每到時節,就買上好的香,獻上天地,組成義社,遵守農村的飲酒儀式。

《明史》載有朱元萍在家鄉免除賦稅的內容。如果仔細推敲這道聖旨,朱元璋免除的是土著人口“老幼生於我地”的賦稅,不包括後來的移民。

三是興修水利。興修水利是國策,但朱元璋特別重視鳳陽的水利建設。早在洪武八年(1375),他就專門派了康鐸、俞春元兩位侯爵親自抓鳳陽水利建設。朱元璋之後,歷代皇帝也特別重視鳳陽的“皇業之基,祖墓之址,視他處”。

四是發展交通運輸。朱元璋開了壹條從鳳陽到南京的驛道,有20站。道路狹窄、盡頭的劉清關經過整治,大大改善了鳳陽的交通狀況。

除了各種特殊政策,朱元璋在這裏修建了大量工程,對當地經濟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都停止修建後,朱元璋繼續在鳳陽修建皇陵、十王四妃墓、龍興寺,工程浩大,人數眾多。

朱元璋在修建中都時,已於洪武五年(1372)十壹月“在中都建城主第壹宅”。中都建設停止後,由於朱元璋鼓勵開國元勛們退休回鄉,諸侯府的建設並沒有停止。洪武十八年(1385)八月,朱元璋特地給齊桓公壹萬錠銀子和520兩銀子買木工,以“還鄉建第壹宅”。當時鳳陽在數百裏之外。“風雲的故事散的到處都是。數百裏,諸侯之家相對,冠如雲...可以說是滿滿的。”大量淮西英雄來到鳳陽居住,日常消費巨大,必然促進鳳陽當地商業、建築、服務業的發展。

朱元璋的特殊政策確實收到了明顯的效果。鳳陽人口大增,久違的鳳陽大地再次出現了“壹縣桑麻”的繁榮景象。許多不毛之地被開墾了,土地的數量達到了40萬公頃。明代州縣級別按稅糧多少劃分,二十萬石以上為上府,十萬石以上為中府,十萬石以下為下府。洪武八年(1375),鳳陽府在減免大量賦稅和糧食的基礎上,壹年仍有二十多萬石的收入,成為壹個富裕繁榮的政府。鳳陽的臨淮關已成為壹個重要的商業城鎮,居民和商人密集。

(4)

但誰也沒想到,朱元璋對家鄉的特殊照顧,最終給家鄉造成了難以承受的後果。

鳳陽在歷代人口的壓力下,環境長期惡化。朱元璋的移民在壹段時間內為農業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但如此巨大數量的移民壹下子湧入,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當時鳳陽最好的壹部分土地已經被榮譽圈占了,鳳陽本地人占了中等的土地。移民得到的大多是人留下的低產田。鳳陽新書卷七曰:“場上者,屬軍,有立功之功。”中間原住民包括壹個,佃農包括壹個,但是留下來就貧瘠了,這樣實際上就可以培養人民了。《卷五》還載有移民已得之地,“山岡皆真,土石皆錯,谷川皆空,山川皆空。"

人口爆炸壹下子激化了當地的人地矛盾。在傳統耕作方式無法取得突破的情況下,擁有眾多平港的淮河流域的糧食問題,只能通過開荒造林、造湖等粗放式的農田擴張方式來解決。沒有好地,近山的新移民上山毀林開荒,肆意開山很快造成明顯的水土流失,隨沙而下的水加劇了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的惡化。圍湖移民開始圍湖填海,許多湖泊池塘幹涸成田。這種活動表面上增加了耕地,在短時間內緩解了人和土地的壓力,但實際上使水的儲存和排放變得不合適,破壞了當地生態的自我循環。

此外,要修建中都、鳳陽陵、泗州祖陵、潯歸府等壹系列建築,必然要大量開采附近山區的森林,用於燃料供應和建築材料。明初《明會典》明確說:“最初的柴薪供應,是從廬州(合肥)沿江得知的”,說是明初在中都、南京建設期間,在大別山進行大規模的采伐,使許多山地變成了荒山。

最重要的是,為了保護祖陵的風水,人們進壹步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循環。

泗州,位於洪澤湖上,是明祖陵的所在地。朱元璋的祖父朱楚儀就葬在這裏。由於擔心祖墳被淹,導致“王怒逃”,明政府在明中期水患愈演愈烈後,制定了這樣的治水策略:“先考慮祖墳,再考慮交通,再考慮民生。”也就是說,第壹是祖陵,第二是保證運糧進京的水路,最後才是百姓:“淮河重於水路。財運比祖墳多的時候祖墳特別重。”因此,明政府往往不顧民生,決定從高家堰放水,人為降低洪澤湖水位以保護陵墓。暫時降低了淮河對祖陵的威脅,卻使附近的河流變得異常混亂,對周圍的生態環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到了明朝,鳳陽周邊逐漸變成了荒山,森林被徹底破壞,湖泊淤塞,淮河經常被淹,洪水頻發,兩岸人民苦不堪言。“土壤肥力枯竭,生機枯竭,自然災害盛行,人員反復變動。”鳳陽從這十年開始已經饑荒九年了。“雨下了三天,然後就苦了,不能在泥地裏幹活。壹點點陽是焦土。”據《鳳陽新書》記載,萬歷十七年至泰昌二年(1589-1621),鳳陽* * *,共發生六次旱澇,平均五年壹次以上。這只是考慮了災害更大影響的計算。如果算上壹般的災害,那麽“鳳陽十年荒,不旱則雨”,到明朝末年就是“十余年無災,無災不重”。著名的水稻產區淮北的土壤質量越來越差。到了清代,這壹帶的地方誌中出現了許多“不宜種稻”的記載,由種稻改為種麥。

當初被朱元璋逼迫的移民後裔,在接連不斷的饑荒中逃往外地。如明代景泰三年(1452),鳳陽府發生水災,“田禾歉收,流竄多年,全部遷徙,到集寧、臨清占糧,遷徙數萬”。成化八年(1472),江淮南北流亡者甚多。鳳陽人口在明年年中後迅速減少。據《鳳陽新書》記載,洪武初,縣內有四萬人。此後,丁口老誌願軍已有47850余人,萬歷六年僅13894人。"

其余的不能正常落戶,很多人逐漸以乞討為職業。他們“趨於懶惰,水旱災害頻繁,中年人傾家蕩產,儲備不足兩年。”遇到饑荒,有很多人照顧孩子,拋棄故土,適應外地。“《鳳陽花鼓》帶著這些流民的足跡傳遍了全國。明末清初的魏曾在《秧歌行》壹詩中寫道:“鳳陽女子,每年正月唱秧歌過黃河。北風吹雪沙,冬冬腰鼓舞。我出門很久了,衣服紮在頭上。前年壽州沒下雨,今年泗州決定開河口...窮年唱秧歌,但是租的,種地。像燕子壹樣從南向北飛真可憐!"

鳳陽農業經濟因此告別了壹時的繁榮,再現了蕭條和衰落的模樣。原來,經過朱元璋的大力經營,鳳陽府的土地量壹度達到40萬公頃。到明中葉弘治十五年(1502),這個州的耕地面積下降到只有61263公頃。從洪武二十六年到弘治十五年不到150年的時間裏,鳳陽府的耕地面積減少了30多萬公頃。“鳳淮地廣人稀。若被淹,百姓半逃,二千裏成草。”曾任廬州知府、吏部尚書的張寒,對淮河流域的貧瘠土地有過詳細的記述。途經鳳陽時,他目睹了那裏土地的貧瘠和蕭條:“嘗淮、豐,可見紅稀,多為未墾之地。偶爾有莊稼人,天氣很苦。時而幹旱,時而澇災。雨水多了,就會被淹,無處可歸。不下雨就烤焦,得不到救濟,經常挨餓,尷尬遷徙,地廣人稀。”時至今日,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的經濟發展沒有蘇南繁榮,也沒有魯中繁榮。都是沿海開發區,差別這麽大。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地的生態環境在明代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朱元璋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好心會造成這樣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