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廣東省湛江市濉溪縣屬於哪個市和區?

廣東省湛江市濉溪縣屬於哪個市和區?

屬於廣東省湛江市濉溪縣

濉溪孔子文化城

濉溪孔子文化城

濉溪孔子文化城

濉溪縣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北部。

總面積2144平方公裏。總人口為990 000人(2003年)。

縣人民政府駐遂城鎮,郵政編碼:524300。

代碼:440823。區號:0759。拼音:濉溪縣。

基本概況

濉溪縣(隸屬湛江市)位於中國大陸南部雷州半島北部,距湛江市16km,東臨港口城市,南接海南島,西與廣西北海市隔海相望,南接雷州市,北接古城廉江市。

這就是著名的“中國第壹甜縣”(因盛產甘蔗而聞名)、“中國舞獅之鄉”——湛江遂溪縣受邀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8月8日)前的文藝演出——湛江遂溪縣。

濉溪縣海岸線長,港灣多,海產豐富,土地秀美,四季常青,冬暖夏涼,氣候宜人,農產品豐富,工業繁榮,人傑地靈。

在歷史的進程中,遂溪縣遂城壹直是粵西經濟貿易的繁榮市場,是祖國南大門的主要商埠之壹,是雷州半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

自唐代天寶二年(公元743年)建縣以來,在歷代政府和勞動人民心目中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

濉溪縣基礎設施建設不錯。全縣城鄉電話實現了光纖線路和數字交換的程控化,移動電話和無線尋呼通信網絡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濉溪縣的交通四通八達。李湛、廣湛、粵海鐵路和廣海、渝湛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有五列火車上下車,207國道和325國道在縣內交匯。廣湛高速公路環城而過,縣城距湛江港、湛江民航機場20多公裏。電力供應充足,年供電量2.2億千瓦時。

濉溪縣海岸線東起黃略至建新海岸,南至江洪至北坦港、界泡,全長145.7公裏。有潮間帶的淺海灘塗面積103.64平方公裏,折合15.5萬畝。這些沿海海灘過去是貧瘠的。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濉溪人民用心血和汗水在這裏進行了大規模開發,創辦了許多養蝦場、珍珠孵化場和養殖場、魚蟹圈養場、牡蠣和蝸牛養殖場,古往今來荒無人煙的沿海灘塗成了財源寶地。

濉溪縣東南、西部臨海。全縣有草灘、江洪、北灘、石角、柳下、甘陽、黃略、樂民等大小船舶港口近10個。較大的港口有草灘、江洪、北灘、石角等,其中草灘可停泊萬噸級船舶,這些主要港口年貨物吞吐量均在50萬噸以上。1992,江洪、草灘、北灘港開工建設5000噸級貨運碼頭。根據總體規劃,這些港口將建設成為以港口碼頭建設為導向的多功能國際海港商城,重點發展珍珠對蝦等水產養殖和深海捕撈。在不久的將來,江洪、草灘、北灘將建成現代化港口。

目前,濉溪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加快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繼續實施“外向帶動”、“科教帶動”、“區域聯動”、“可持續驅動”四大發展戰略,制定了壹系列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並下大力氣加以完善。

經濟概況

濉溪經濟發展步伐加快,縣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全力推進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縣域經濟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初步統計,全縣生產總值581.4億元,增長9.3%。第壹產業增加值26.9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654.38+0.45億元,增長654.38+076.5438+0%;第三產業增加值1.67億元,增長9.6%。三次產業比例為45.4: 26.8: 27.8,固定資產投資7.9億元,增長18.2%。財政總收入4.77億元,增長15.4%。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0210元,增長13.2%。農民人均純收入3813元,增長9.6%。

進壹步確立工業主導地位,實現工業經濟三大突破。按照“工業立縣,工業強縣”的戰略,狠抓工業生產措施的落實,實現工業經濟的三大突破。壹是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40億大關。全縣工業總產值達到42.77億元,增長16.3%,首次超過農業總產值。二是全年累計新簽項目金額超過40億元。三是全年新開工重點工業項目總投資超過7億元。近年簽約的部分大型項目已建成投產或在建,如投資2.5億元的酵母香精項目、投資65438+7億元的特級食用酒精擴建項目、投資65438+1.00萬元的高嶺土項目等。

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總產值42.5億元,增長5.2%。特別是圍繞農業產業化,大力推進“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著力打造制糖產業鏈。通過糖業公司和蔗農全面推行“訂單農業”,與蔗農簽訂原料購銷合同,形成了企業和蔗農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營機制,提高了甘蔗產業的經濟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全縣建成了壹批甘蔗、糧食、無公害蔬菜、南藥、蠶桑、水果、豐產林、畜牧、水產“三高”示範基地。

第三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城鎮化不斷推進。以現代流通業為突破口,以抓市場促第三產業發展為重點,拓寬融資渠道,發展輻射面廣的高檔市場和商貿物流中心,如招商引資建設銀塔酒店、松源酒店、石口悅酒店等高檔酒店和廣隆、百匯、百興等大型商場,帶動了商貿、餐飲服務業、信息產業和旅遊購物的發展,呈現出人氣旺、購銷兩旺的新景象。同時,鼓勵鄉鎮企業向城鎮聚集,降低農民進城門檻,不斷增強縣城輻射能力,加快中心鎮建設,促進第三產業發展,提高城鎮化水平。目前,城市化水平達到27%。

招商引資力度加大,民營經濟發展加快。2004年,湛江工博會簽約項目70個,總投資24.2億元,引進外資項目6個,合同利用外資2376萬美元,增長725%,再創歷史新高。全縣外資企業工業總產值6.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0%。民營經濟發展明顯加快,私營企業211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7家。

基礎設施建設進壹步加強,城鄉面貌不斷改善。全年累計完成交通道路建設投資1億元以上,加強了交通道路建設,完成鄉道1.70公裏,改造了壹批其他交通設施。* * *水利建設投資4468.9萬元,完成水利工程552項,完成土石方654.38多+0.8萬立方米;恢復灌溉面積4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80萬畝,新增灌溉面積50萬畝。城市建設總投資6543.8+0.9億元,通信、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繼續加大。目前,該縣已基本形成了從鎮到村的硬底公路。

通信、郵電

*運輸

濉溪縣海陸空交通網絡發達,李湛、廣湛、粵海鐵路貫穿全境。濉溪火車站年貨運量500萬噸,客運量600多萬人次。六車道的207國道和325國道在縣城交匯;壹級公路直達湛江港和湛江民航機場;廣東至瓊海高速公路濉溪段在建;縣內主要幹道和各區道路基本實現硬化;這個縣實現了村村通機動車的目標。

*廣東電信濉溪縣電信局

2001年,濉溪縣電信局完成電信業務總量71萬元;業務收入6473萬元,比上年增長14.57%;全縣農業電話8519;發展19102來電顯示用戶;完成年度計劃365,438+08.36%;發展數據增值業務2328項;發展76項ADSL業務;開發IC公用電話161;卡業務總銷售額達248萬元,電信固定資產投資601.23萬元。其中,交換設備582.8萬元,傳輸設備158210萬元,接入網設備1352萬元,供電設備704.8萬元,城市和農村電話管道17906萬元。

在搞好企業管理和通信業務發展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2001被湛江電信分公司評為文明創建活動“先進單位”;被湛江市委評為“先進黨總支”;被湛江市委市政府評為“三五”先進單位;被濉溪縣直屬機關評為“先進黨總支”,黨員電化教育“先進單位”;被濉溪縣總工會評為“先進單位”。被共青團濉溪縣* * *委員會評為“紅旗團總支”。

濉溪各種特產

美味的海鮮

濉溪縣海域遼闊,有東海灣漁場、北部灣漁場等天然漁場,有江洪、草灘、石角、北灘、樂民等漁港。漁業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常見魚類有1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斑點(黃魚)、中華青鱗魚、蘭苑(塘魚)、斑點鱸魚(頭鱸)、金帶精(黃七)、黑魚(九條)、金線魚(紅三)、鯡魚等。此外,還有樂民鹽竈和柳下鹽場,其中樂法鹽竈鹽場是我省較大的鹽場之壹,鹽色美、純度高、產量大,年產2萬噸。

豐富的水土資源

濉溪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759.4 mm,通常7-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50%。全縣有河流34條,總長625.12km,面積2261.12k m2。全縣集雨面積超過65,438+000平方公裏的河流有濉溪河、甘陽河、程悅河、樂民河、江洪河、童鳴河和濉溪河支流郎峰河。

此外,還有東西向的雷州青年運河濉溪灌區。東運河長29公裏,西運河長14.8公裏。灌溉農田48.67萬畝,交通通航。

全縣有中小型水庫56座,總庫容88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5650畝。其中中型水庫為官田水庫,河網密度0.32km/km2,經濟動用654.38+0.3427億立方米,地下經濟動用465.438+0.59億立方米。

豐富的森林和畜牧業資源

濉溪縣林牧資源豐富,品種繁多。全縣林木面積63.85萬畝,綠化率86%,其中公路綠化林269.904萬公裏,沿海防護林662公裏。年產量約1.93萬立方米,收益近578萬元。

主要的用材林是案樹和木麻黃。濉溪的案樹林聞名中外,總面積34.97萬畝(不含本縣林雷、農墾面積),是中國最大的案樹林基地。幾年來,國內外專家紛紛前來考察、論證,給予高度評價。

畜牧業主要以飼養雷州黃牛、瘦肉型豬、肉豬、杜大昌(良種豬)、山羊、雞鴨鵝為主。目前,全縣牛存欄量為654.38+0.24萬頭,商品牛年成交量在654.38+0.4萬頭以上。是全省瘦肉型豬基地縣,壹般存欄生豬30萬頭左右,雞鴨鵝709萬只,山羊1.1.8萬只。

濉溪縣牧草豐富,草資源豐富。連片草場31個,總面積5.5萬畝。還有適合放牧的零星草地和疏林1.2萬畝。由於糧食和甘蔗豐富,全縣每年壹般種植甘蔗65萬畝左右,甘蔗尾葉是黃牛最好的飼料。此外,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如豐富的草地和廣闊的空間,是發展畜牧業的最佳場所。

熱帶和亞熱帶作物資源

濉溪縣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高溫多雨。凡是在其他地區種植不了的熱帶亞熱帶植物,都可以在濉溪種植生長,因此這裏成為廣東乃至全國熱帶亞熱帶作物的生長基地,是熱帶作物的寶地,發展前景非常光明。

目前,主要的熱帶和亞熱帶農業作物是甘蔗;果樹有龍眼、荔枝、黃皮、菠蘿、芒果、楊桃、香荔枝、蛋黃、蛋果、番石榴、開心果、木瓜、金李等。

熱帶植被作物有香蕉、菠蘿、木瓜、木薯、香茅、香根草、劍麻、廣藿香、芝麻、香蒲、玫瑰茄、山藥、芋頭等。樹木有橡膠、案樹、樟腦、楝樹、加勒比松、濕地松、胡椒等。

甘蔗種植歷史悠久。據調查,濉溪縣壹直是廣東甘蔗主產區。早在唐朝(公元前三世紀)以前,就有甘蔗制糖的記載。

到清朝光緒年間,甘蔗種植和蔗糖生產已達到相當規模,每年有數萬噸本地糖出口國內外。目前,全縣種植甘蔗60多萬畝,有8個糖廠,年產糖約35萬噸,被譽為“中國最甜的縣”。

豐富的礦產資源

濉溪縣已發現貴金屬、金屬和非金屬。貴金屬礦床主要包括金礦床。金礦主要分布在城鄉交界的秋水嶺和黃略鎮五社嶺壹帶。地下礦脈7條,長4 km,短1 km,深40 m。

礦泥品位:礦脈富段1噸礦泥可提煉480克黃金,貧段可提煉6克,平均11克;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鎢、錳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高嶺土、瓷土、石英砂(石)、玄武巖、花崗巖、玻璃砂礦、泥炭土等。鐵礦主要分布在黃略鎮五社嶺附近。

高嶺土粒度、白度、滑感好,具有較高的開采價值。適用於制磚、制陶,也可用作高檔紙的填料和提取氫氧化鋁的原料。

其儲量很大,* * *約4392萬立方米。分布在全縣19個鄉鎮,其中有阜城、甘陽、建新等多個鄉鎮。

玻璃砂礦,總儲量約2500萬噸,矽含量94-99%,主要分布在樂民、草灘、柳下、江洪等沿海城鎮,如搪瓷、保溫瓶、矽酸鈉、鑄件等。泥炭土主要分布在柳下、甘陽鎮謝中村和龍巖山龍洞,面積2000多畝,深度不到1-3米,煤層厚度約20米,儲量約2000萬噸。可用於提取汽油、煤油、輕重柴油、瀝青、重油、蠟苯等產品,儲量和質量均居國內首位。

玄武巖資源豐富,有致密玄武巖、橄欖玄武巖和普通玄武巖,是高檔建築的裝飾材料。

瓷土資源儲量大,質地優良,發展陶瓷生產潛力巨大。金礦,國家已在1974投入開采。目前,該縣正在開采玄武巖、高嶺土和石英砂。

行政區劃

濉溪縣轄15個鎮(濉城、黃略、建新、嶺北、程悅、河頭、江洪、樂民、五塘、北坡、崗門、草灘、楊青、甘陽、界泡)。

歷史的發展

唐天寶元年(742年)濉溪縣所在地,因溪而得名。

2000年濉溪縣轄18個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為807015人。城鎮人口:遂鎮72996黃略鎮82572楊青鎮36963沙古鎮24357界炮鎮49670北灘鎮14889甘陽鎮72505程悅鎮79843吳塘鎮14485建新鎮17917嶺北鎮2138。1484港門鎮29796草灘鎮28594柳下鎮26778河頭鎮28950樂民鎮30641江洪鎮25061福成虛鎮53794城西虛鎮30956雷州市林業局虛鎮5767廣乾糖業發展有限公司虛鎮17642

2002年,濉溪縣轄18個鎮(濉城黃略建新嶺北市月河頭蔣洪樂吳敏塘北坡崗門草灘楊青楊幹下柳北灘界泡沙溝),228個村委會,18個居委會。

2003年6月至10月,濉溪縣撤銷北灘鎮、柳下鎮、沙古鎮,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合並為界炮鎮、草灘鎮、楊青鎮。

截至2005年6月5438+2月31,濉溪縣轄15個鎮(濉城、黃略、建新、嶺北、程悅、河頭、江洪、樂民、五塘、北坡、崗門、草灘、楊青、甘陽、界泡)。

濉溪互聯網

濉溪縣位於廣東省西南部,雷州半島中北部,西與廣西北海市隔海相望。土地面積2148.5平方公裏,其中耕地71700公頃。轄15個鎮,總人口97.6萬。濉溪縣是壹個農業大縣,傳統農業占主導地位,工業化處於發展初期,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隨著互聯網在全球的快速發展,濉溪縣委、縣政府加大了農村信息化建設力度,建成了縣、鎮、村三級“信息高速公路”,基礎網絡也從“城域網”擴展到“廣域網”,從“有線”擴展到“無線”。以政府信息化為核心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初見成效。我縣榮獲“全省各區縣電子政務建設樣板工程”榮譽,還被部門定為“國家農村信息化基地”、“廣東省農業信息化建設試點縣”、“湛江市農村信息化示範縣”。

壹、信息化的基本情況

(1)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濉溪縣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基礎網絡從“城域網”擴展到“廣域網”,從“有線”擴展到“無線”。濉溪縣所有鄉鎮實現光纖互聯,寬帶網覆蓋全縣行政村,GPRS、CDMA無線上網覆蓋全境,EDGE無線上網覆蓋縣城;建立了縣委、縣政府大院辦公樓、行政服務中心局域網;開通縣委、政府與15鎮視頻電話會議系統。

(B)電視、電話(手機)、電腦“三電合壹”加速。2007年,濉溪縣信息化綜合指數為60,廣播電視實現了縣鎮兩級光纖聯網、村村通,平均每百戶擁有電視機60臺,廣播、電視、手機覆蓋率分別達到99%、98.5%和100%。平均每百戶擁有固定電話45部,移動電話33部,電話村村通比例基本達到100%。城市寬帶骨幹網和接入網覆蓋15個鎮的256個行政村,每百戶農村家庭擁有電腦5臺,農村寬帶用戶達到5000戶,建成信息體驗服務中心(站、點)近30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電信網、計算機互聯網和有線電視網相互滲透、相互融合。5438年6月+2007年2月,北坡鎮北塘村委會率先開通“IPTV網絡電視”,成為我縣“三網融合”的先行者。

(3)信息應用系統逐步普及。主要基於濉溪縣人民政府公眾網(www.suixi.gov.cn)、電子郵局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自助建站系統、遠程教育系統、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等。通過視頻、音頻、圖形和文本向社會各界提供信息服務。同時,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建立“信息興農”專題網站,為農民提供黨建、農技、市場行情等信息。,直觀形象地向農民傳播農業技術,培養農村人才。為利用互聯網豐富的資源,濉溪縣與湛江農業信息港網站合作,在15鎮網站開設“供求信息”專欄,形成了穩定的信息共享合作關系,各類信息應用系統在我縣得到普及和推廣。

(4)信息化人才隊伍日益健全。目前,全縣有60多名信息技術工程師、220名信息主管和2300名信息工作者,初步建立了覆蓋縣、鎮、村的梯級農村信息技術隊伍。近年來,為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和農村帶頭人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水平,該縣通過舉辦培訓班、參觀學習、遠程教學等多種形式狠抓培訓,共培訓5000人次。同時,我們充分發揮信息化人才隊伍的作用。信息員定期從網上收集整理相關信息,及時發布給當地農民。同時,他們了解當地農產品的供求信息,架起當地農產品與市場之間的橋梁,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達到服務農村和農民的目的。

(5)農產品產銷信息化水平提高。針對農村信息閉塞的實際情況,以信息化手段引導農民發展市場農業,以線上技術引導科學種植和產品銷售。由於北坡鎮草堂村的農民利用市場信息指導生產和銷售,2007年,18多戶農民種植辣椒收入超過65438+萬元。農民自覺利用信息技術增產增收。

(六)信息服務體系由點到面發展。2002年3月,濉溪縣信息中心成立,以政府信息化為核心,推動了農村信息化建設。鄉鎮黨政辦公室指定壹名幹部擔任信息主管,負責鄉鎮壹級農村信息化的推進工作。在北坡鎮和嶺北鎮建立了信息服務中心,在北坡鎮和程悅鎮建立了信息服務站,在麻柳梁、北塘、石井圍、調風、湖西、田頭村建立了信息服務點,其中調風村委會、田頭村委會、湖頭鎮湖西村委會為“信息直通車”項目示範點。至此,濉溪縣信息服務體系由點到面發展。

2020年6月165438+10月16日,中國最美縣城名單出爐,濉溪縣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商務部公布了2020年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範縣名單,濉溪縣入選。

2020年6月,濉溪縣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縣(廣東地區)。

2016年2月16日濉溪縣被列入2015年度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