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職場最大謊言:金子總會發光。

職場最大謊言:金子總會發光。

當我們在職場上遇到挫折時,往往會以此來安慰自己: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曾經真的給了我們無窮的力量。讀書時,人們常常把這句話工整地寫成座右銘,然後貼在桌子的右上角。寫作文的時候,他們無數次引用。老師復習的時候也會標註妳引用了壹句名言,然後給妳三五分。

但我想說“金子總會發光”也許是職場人最大的謊言。

我們都知道,壹定是光源才能發光,但其實黃金不是光源,它只能反光。如果周圍沒有光,金、銀、鉆石都不能發光。當然,這句話只是比喻,沒必要深究死胡同,但壹定要問自己三個問題:我們是不是金子;環境是否能讓妳發光;妳要多久才會發光?

有壹句反魂雞湯:只要是金子,就會壹直發光;只要是石頭,哪裏都不會發光。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的智商和情商都不壹樣。有些人極其聰明,有些人平庸,有些人愚蠢,有些人說話時面帶微笑,有些人說話如鯁在喉。

之前有個實習生來公司,有壹次領導問誰能聯系壹個重量級的KOL來支持現場。實習生主動說可以,領導很欣慰。過了兩天,領導問結果,他壹臉委屈的說:不好意思,我盡力了,還是沒找到願意來的人。此時離發布會只剩壹天了。實習生盡力了,但是怕被批評丟面子,沒有主動向領導說明進展。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沒有金剛鉆,就不要管瓷器的工作。如果壹塊好的材料報廢了,也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

如果是石頭,耐心打磨自己,石頭也能成為有價值的藝術品;如果是壹塊金子,那就努力讓人們找到它,把它挖出來,提煉出來,提煉出來,至少讓他們有發光的條件。

在知乎上看到壹個回答。2016寫了壹篇熱文《我在壹個部委十年》。提交人在壹個部委工作。30歲不到副處,34歲正處。這個故事非常鼓舞人心。答主的朋友在中央國家機關,知道是正部級結構,但是人不多,壹個部門十幾個人,壹個部門兩三個人,領導崗位比人數還多,年紀輕輕到局長官,不否認確實很優秀,但是和單位不壹樣也有很大的原因。

清華,答主的朋友,畢業了,在最忙的兩個辦公室打拼。他和壹個女主任壹樣大,但他只是壹個主任科員。他的領導也想提拔他,但是優秀人才多,領導崗位少,我們只好等。

這讓我想起了《人民的名義》中巨貪導演趙的壹句話:“在北京,壹塊磚就能打倒壹個大導演。”可以看出,局長人數相當多,而且即使級別相同,局長和局長也不壹樣,管的事情不壹樣,權力也不壹樣。

我的兩個朋友AB都是名校畢業,能力相當。畢業後,A應聘了壹家大廠,B去了壹家創業公司。三個月後,我們壹起吃飯聊天,只喝了三巡酒,朋友B就抱怨說,在小創業公司呆著真沒意思,想搞點大活動,談點大合作,但是大廠商根本不看我們,就算真的有機會和大廠商壹起做事,話語權也少得可憐。壹個朋友回答,我們不壹樣,其他公司都是來談合作的,我們只需要選擇壹個靠譜的,對的。

不要輕信“能人處處同”的說法,也不要輕信“金子總會發光”的說法。妳在職場上混得好不好,跟妳的能力有關,但平臺差距也嚴重影響妳的才華展示。找準位置,妳就是龍;如果找不準,很可能是蠕蟲。

金子總會發光,但要發光多久呢?10年?五十年?100年?或者更久?

後臺時不時會收到讀者的吐槽信息。比如我明顯感覺自己是部門裏最努力的壹個,經常加班到最晚。我是對同事最熱情最真誠的壹個,但也是沒有升職加薪的壹個。他覺得很委屈。

妳確實是壹塊金子,妳被放在了壹個合適的平臺環境裏,但妳只是覺得自己沒有成為壹塊有價值的金子,沒能發光發亮。職場中有很多這樣的黃金。它們偶爾會發出微弱的光芒,領導者似乎看得見,看不見。領導們很忙,卻沒時間仔細看看自己的兵有沒有發光。

換句話說,領導們沒有看到黃金的價值。

帥妹子王曉有句話很流行:“互聯網時代沒有人才這壹說。”有網友解釋說:“就算伯樂不親自把妳挖出來,妳還是可以在伯樂出現在人群中的時候跑來跑去。”

所以,抓住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人,舉起手來,張開嘴,讓“掘金者”看到妳的價值。

騷年,醒醒吧,不要被這種“金子總會發光”的職場毒雞湯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