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安徽20強縣出爐,首個千億縣誕生!妳的家鄉在名單上嗎?

安徽20強縣出爐,首個千億縣誕生!妳的家鄉在名單上嗎?

近日,安徽各縣(市)陸續發布2021主要經濟數據,縣級經濟總量前20強名單新鮮出爐。

與2020年相比,2021安徽縣域經濟總量20強榜單保持基本穩定,排名變化相對較小;20強企業經濟總量達到10670.76億元,占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4.84%。

妳的家鄉在經濟前20名嗎?我們壹起看。

肥西突破1000億,10縣突破500億,廣德成為新人。

2021年,安徽省59個縣(市)中,合肥市肥西縣創造了安徽縣域經濟發展史,成為首個“千億縣”,經濟總量突破千億,達到10187億元。

肥東排名第二,經濟總量達到811.4億元,長豐排名第三,761.94億元。三縣連續多年位居安徽省前三縣。

天長經濟總量突破600億元,達到622.5億元,排名第四;武威市經濟總量達577.76億元,排名第五。

排名第六的是廬江縣,經濟總量547.2億元;濉溪縣緊隨其後,總額540.78億元;巢湖排名第八,523.438億元;當塗縣達到520.98億元,排名第九;太和縣以508.7億元排名10。十強縣經濟總量超過500億元。

從10縣經濟總量排名榜來看,進入門檻進壹步提高,達到508.7億元,較2020年的463.5億元增加45.2億元。

從20強榜單來看,榜單門檻達到380.7億元,較2020年的346.5億元增加了34.2億元。

前20梯隊中,6543.8+000億、500億、400億成為三個整數關口,肥西縣是安徽唯壹經濟總量超過6543.8+000億的縣。肥東成功達到800億,長豐超過700億,天長超過600億。同時,500億元以上的縣有10個,比2020年多5個。400億以上的縣有18個,比2020年多5個。

從20強榜單的變化來看,縣域經濟結構保持相對穩定。與2020年相比,懷遠縣跌出前20,廣德成為新人。

從經濟增速來看,肥西縣以13.7%排名第壹,當塗縣排名第二,增速為11.3%。天長、界首、廣德縣(市)增長率均為11%。寧國經濟增長率為10.7%,武威為10.5%,長豐為10.3%,肥東為10.1%。這是前20名中增長率超過10%的9個縣。

前20名中,有15個縣的經濟增速超過安徽省8.3%的經濟增速。

合肥五縣齊聚前十,皖北各縣表現亮眼。

從前20的城市來看,縣域發展不平衡。

合肥5個縣(市)全部上榜,且全部在前10。2021年,合肥經濟總量成功突破1.1萬億,達到1141.28億元。2020年首次進入全國城市前20名後,合肥成功超越福州,在全國城市中排名19。

阜陽有4個縣(市),排名第二,分別是太和、潁上、臨泉、界首。2021年,阜陽經濟總量首次突破3000億,邁入“大城市”門檻。

皖北和亳州兩縣榜上有名,分別是蒙城和楊過。這些縣人口多,市場大,資源稟賦相對較好。它們正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雙輪驅動”加速時期,經濟發展速度明顯。

滁州有天長、鳳陽兩縣(市)上榜。滁州連續三年成為安徽經濟“第三城”。在滁州搶抓長三角壹體化發展紅利,積極對接“大江北”的戰略中,縣域經濟穩步發展,實力逐步增強。

宣城還有寧國、廣德兩個縣(市)。宣城以對標進滬、進江浙為抓手,在堅定不移向湖州學習、提升標桿的持續過程中,所轄各縣眼往東、目標往東、身往東、步伐往東,發展速度明顯。

此外,蕪湖、淮北、馬鞍山、安慶、宿州各有壹個縣(市)上榜。蚌埠、六安、淮南、銅陵、黃山、池州,目前沒有縣域經濟總量前20名的名單。

從全省區域分布來看,皖北有9個縣,分別是濉溪、太和、潁上、鳳陽、臨泉、蒙城、蕭縣、楊過、界首。皖中8縣上榜,分別是肥西、肥東、長豐、天長、無為、廬江、巢湖、桐城;皖南有當塗、寧國、廣德三縣。

從安徽“壹圈五區”的發展格局來看,合肥都市圈有8個縣,可見省會合肥的龍頭作用。皖江城市帶有12個縣承接產業轉移,皖北有10個縣承接產業轉移,皖北的後發優勢正在轉化為發展的競爭優勢。

敢於和先進競爭,敢於刁難自己。

在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的持續進程中,安徽各縣奮力抓住長三角壹體化的發展紅利,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2016到2020年,安徽不僅實現了百強縣的“零”突破,還有多個縣市入選全國百強榜單。2021年,安徽省肥西縣經濟總量突破1000億元,在全國百強縣中排名第57位,其進步速度備受關註。

但同時也要看到,在長三角,安徽縣域經濟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2021年,江蘇有17億縣,浙江有9個縣。

在CCID 2021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單中,江蘇有25個,浙江18個,安徽只有3個。

皖南壹位縣委書記深有感觸地告訴決策雜誌(微信ID: juecezazhi):“向東看,總感覺有差距。”

事實上,安徽壹直在努力追趕,派幹部交流,學習江浙縣的好經驗、好做法、好作風,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隨著縣域經濟的發展,工業是第壹生產力。梳理江浙強縣會發現,工業是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比如安吉是全球最大的椅子生產基地;永康是世界五金之都;溫嶺是中國小泵工業名城,中國小空壓機之都...

在浙江,這樣的“全國第壹”乃至“世界第壹”的產業集群比比皆是,塊狀經濟與塔式經濟齊頭並進,行業龍頭、隱形冠軍、“專精創新”的小巨人企業層出不窮。

表面上是經濟數據和產業發展的差距,實質上是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的差距,是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的差距。

百戰奮鬥,先奮鬥者。有差距並不可怕,意味著有發展的空間,有想象的空間,甚至有跳躍的空間。

安徽省第十壹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保持勇爭第壹的事業追求,增強爭第壹、走在前列的自覺性,敢於和先進比,敢於和自己比,確保所承擔的各項任務都能取得高分,在全國橫向比較中確立優勢。

安徽各縣壹定要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標桿意識,動作要快。正如皖江市壹位縣委書記所強調的,他們必須有“等不起”的緊迫感、“等不起”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

尤其是2021以來,“深度融入長三角壹體化”、“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長三角壹體化幹部交流”、“雙招雙引”、“平均畝產豪邁改革”等壹系列熱詞,彰顯了安徽後發縣的潛力和優勢。

但是,要把這些潛力和優勢轉化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勝利,既需要縣域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也需要縣域提升發展狀態,鼓起力量,樹立標桿,加強作風,真抓實幹。

姚承兒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