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中國古代典型水城的水景觀及其文化內涵初探

中國古代典型水城的水景觀及其文化內涵初探

陳星如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水城是中國眾多城市類型之壹,以水面大而聞名。水城經常出現在中國的各種文化載體中,如電影、建築、詩歌等。,並成為各界關註的焦點。不同領域的人對它的關註度不同。比如建築師更註重水城因水而生的獨特建築風格,詩人更註重水城獨特意境下形成的獨特人文意境。水城研究之所以受到水利工作者的重視,是因為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挑戰,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城市面臨的重要問題。

第壹,關於水城

(壹)水城的定義、基本特征和價值

1.水城的定義

城市要麽毗鄰大江大河湖泊,要麽水網密布,要麽有大江大河穿城而過,城市河流發達,水域面積至少占城市面積的10%;城市人民的生活和生產與水密切相關,水運是主要的交通方式;從城市建立之初,水系規劃就被視為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4];個性化的水景觀和文化特色成為城市的形象代表;城市與水的接觸歷史悠久,水對城市的選址、建立和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城市河流規劃遵循“天人合壹”的指導思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2.水城的基本特征

(1)毗鄰大河大湖,或水網密布,或有大河大湖經過或位於城市內,城市水域面積占壹定比例。

(2)從城市建設之初,水系規劃就成為城市規劃的主要內容。個性化的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已經成為城市的標誌。

(3)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等活動與水密切相關。

(4)形成了獨特的涉水習俗和水文化。

(5)城鎮多位於河流兩岸,市場多在河流附近。

(6)有兩套水陸運輸系統。

(7)豐富的水資源和優越的自然條件。

(8)城市規劃設計註重“天人合壹”的總體思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協調。

(9)水在城市建設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軍事防禦、防火、供水、美化環境、交通運輸、水產養殖、蓄洪、水上娛樂等。).

3.水鄉的價值——以江南水鄉為例

(1)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江南水城之所以成為富庶文明之地,是因為它在經濟、文化上走在全國前列,在城市發展史上因為戰爭、饑荒較少而具有完整性和連續性。因此,它是研究特定歷史時期生產力、生產關系等社會狀況,以及哲學、道德、倫理等文化內涵的直接對象,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2)優秀的規劃和建築藝術文化價值。江南水鄉所體現的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是在人與自然、社會不斷融合協調的基礎上形成的,達到了極高的境界。水城大量保存完好的建築是水城人水和諧關系的見證,在中國城市規劃史和建築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江南文化是特定歷史和特定地域相結合的產物。它體現了“天人合壹”的城市規劃理念,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水城的基本內涵

(1)水系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水城是城市中高度發達的河流和運河的獨特格局,水路交通是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形式[5]。水系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城市生存的命脈。為了追求近水而居的優越感,人們根據水系走向來規劃住宅和商業區的分布,因此水系對城市的形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沒有水系的存在,城市的位置可能會發生變化,城市的發展可能不會那麽迅速。人類喜歡近水而居,因為當時豐富的水網為人們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比如飲用水、灌溉、交通、洗滌、軍事防禦等人類生存必須解決的基本問題。

(2)城市布局要因地制宜。中國古代哲學是樸素唯物主義的產物,強調“天、地、人”的統壹。所謂“天上之象,地下之形”,就是各種建築要與天相對應,“天地壹體”的思想體現在中國古代城市的選址和布局中。“依山傍水”是建築最基本的原則之壹。尤其在古代,山川被視為珍寶。古人認為山是地球的骨架,水是壹切生命的源泉。根據考古發現的結果,幾乎所有的原始部落都在河邊平臺上。這與當時狩獵、捕魚、采摘水果的歷史情況相對應。在春秋戰國的城市建設高潮中,這種建設思想更加成熟和完善,具體體現在《管子·騎馬》:“壹個國家的都城建在哪裏,不在山下,必在廣川之上,高不近旱,而水充足,水不近水, 而溝護省,因自然資源,有利,故城墻不必在規,道路不必在則。” 《管子》的論述顯示了很強的科學性,至今仍被許多學者所註意和稱贊。

(3)水文化內容豐富。文化是壹個國家、壹個民族歷史發展的記錄,反映了壹個國家、壹個地區自身特色的內涵和底蘊。水城的特點決定了它的歷史是壹部人類長期與水不斷接觸、相互協調的歷史。所以水城有著豐富的水文化內容,比其他城市內涵更豐富,形式更多樣。

(4)城市發展史是壹部人水和諧的歷史。臨水建城是壹把“雙刃劍”,既能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也能帶來巨大的洪水。關鍵是如何用水,協調人與水的關系。同時,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積極改造自然。水城的成功運營體現了人與水的和諧關系。

(5)水景觀豐富多彩。水景觀具有多角度、多季節、多層次變化的特點。由於人與水的密切關系,水城的城市景觀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水城的建築和布局都是以水為基礎的,水城的景觀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千變萬化。因為水多,所以橋多,形態各異的橋是水城的又壹道亮麗的風景。水城充分展示了水景觀和水與其他生物的復合景觀。

(6)城市特色鮮明,個性突出。水城因水而明顯區別於其他城市,水城因水的形態不同而各有特色。比如蘇州,因為生活氣息濃厚,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上海因靠近黃浦江而成為對外貿易的主要場所和世界聞名的國際大都市。濟南因地下水豐富而有“泉城”的美譽。

(三)研究水城的意義

水城是中國城市發展史上的壹朵奇葩。它的形成是中國古人對自然有效利用和積極改造的結果,人水和諧在水城得到了體現。水城堪稱中國古代城市水利工作的“博物館”,是現代水利工作者尤其是城市水利工作者學習的樣本。面對水汙染、水生態質量下降、景觀變化、人水關系緊張,今天的城市重新倡導古人關於治水的樸素理念和思想,使其在水生態系統修復、水環境改善、水景觀重塑、城市河流合理規劃利用、人水關系協調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水城蘇州的河流規劃管理理念和模式,揭示了城市河流規劃對城市生存、發展和繁榮的巨大作用,為城市河流管理提供了經驗。

二、古代蘇州的城市河道建設

(壹)蘇州概況

1.蘇州的近代自然地理條件

蘇州位於太湖和長江下遊,江蘇省東南部,總水域面積3609.40平方公裏,占全市總面積8488.42平方公裏的42.5%。全市轄6區(平江、滄浪、金閶、郊區、新區、園區)、6市(吳縣、吳江、張家港、太倉、昆山、常熟)。該地區位於長江口南岸,是長江沖積平原的組成部分,北依長江,東臨上海,南臨浙江,西臨太湖,地理條件得天獨厚。這個地區有許多河流和湖泊。京杭運河縱貫南北,京滬鐵路、滬寧高速貫穿東西。蘇州地處溫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被譽為“人間天堂”。

2.城市特色

蘇州城建於514年前。雖歷經2500多年滄桑,但仍位於春秋時期的位置,基本保持了宋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三縱三橫壹環”、“白墻黛瓦、小橋流水、人枕河”等水鄉特色。蘇州古城全長35公裏,橋梁170余座,是中國河流橋梁數量最多的城市。

3.城市中的水系統

蘇州位於長江和太湖的下遊。蘇州湖泊眾多,江湖相互勾結。市區位於城市中部,西臨太湖,東臨金雞湖和陽澄湖,南接石湖和淡臺湖,京杭大運河自西北向東南穿城而過。古城被環城河環繞,全長15.7公裏。流入環城河的河流有胥江、上塘、山塘、獅子洋河、元和塘。環城河流有大龍港、封門塘、婁江、外塘河和老運河。環河由大運河和太湖供水,排入長江。“三橫三縱”形狀的內城河貫穿古城的環城河。市區的河流不深。正常水位下,主航道2 ~ 3.5米,非航道航道壹般在1 ~ 2米之間,河道有寬有窄。內城河寬3 ~ 10米,環城河最寬處135米,最窄處僅9米。

(二)蘇州的建設模式——平江圖解讀

春秋末期,闔閭命令伍子胥在闔閭修築大城。“子胥是要讓相土嘗水,喜歡天地,並建立壹個大城市。周回四十七裏,魯門灞,似八風於天;水門八,與法律和土地。”[5]城內河渠縱橫,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座精心規劃的典型水城[6]。

蘇州城建的主題是“水”。這壹點可以從1229年平江郡守李壽鵬所刻的平江圖中體現出來(圖1)。生動記錄了100年後城市重建的面貌,反映了平江城市規劃的思路,是迄今為止我國保存最早的城市規劃圖。《管子·騎馬》說:“因天然之材,得其利,故城墻不必在規,道路不必在行。”平江是這種思想的典型。平江的朝向不是因為南北方向,而是7° 54”,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正因為如此,夏季盛行的東南風才能順利吹進城,降低氣溫;冬天可以稍微提高溫度。

另壹種觀點認為,這種差異是唐宋時期磁偏角的發現造成的。平江城不是按照傳統生硬地建成壹個正方形,而是按照自然地形建成壹個長方形。它還充分利用了天然河流作為護城河,並考慮到河流的走向和水流的急迫性,把城市建成曲折,只有東南角建成直角。平江閘是水陸並存的雙閘。按照慣例,大門應該位於南北和東西的主軸線上。為了滿足地形和水利的要求,平江閘和大道采用了不對稱布置。在城市的北部,通往水陸交通系統的捷徑將穿過山丘之間的壹個山口,這將決定程門大道在西北部的位置。南門巧妙的布置在壹個可以控制河流和道路的位置,並且位於距離大運河通往城市最近的地方。其他三個不對稱的大門也是為了配合河流和道路系統而設計的。蘇州古城的城墻壹般在平面上是規則的,但它的四個角根據需要被設計成不同的形狀。城北的護城河水流很快,所以把東北和西北的城墻拐角做成直線,增加河水的曲率,使水流順暢,不會把城角或河岸壓塌。為了避免太湖洪水的正面沖擊,將西南城墻的墻角做成凸形,將盤門由西南轉向東南,使胥江和運河的來水繞過城墻的弧形墻角,主要沿運河流向東南,壹部分來水通過盤門和水門進入城內河道。這樣,墻角的水流順暢,城墻下部沒有受到洪水的強烈沖刷,也減輕了洪水對盤門和水門的壓力。東南角因為水流平緩仍然做成直角[7]。

圖1平江圖[6]

蘇州整個城市以河道為骨架,道路布局配合河道,有效整合了水陸兩套交通系統。河流總長82公裏,占城市街道總長的78%。河寬壹般不小於10米,水深在3 ~ 5米之間[4]。全市有6條南北向河流,14條東西向河流,多條支流同構形成河網。水系可以保證城市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可以作為自然排水和儲水系統,減少或避免城市內澇。河道布局是城北居民區最密集的,縱橫交錯,形似棋盤;其次是城市商務區;由於城南政府大樓眾多,河流稀疏。河流水網規劃與城市中的民居、寺廟、園林、城門、驛站、倉庫等各類建築布局緊密結合,形成了優美的水城環境。市內名橋285座,外加城外橋梁314座。此外,水系對改善生態環境也有重要作用。河道水域面積大,具有吸熱、吸塵、通風的功能,對改善環境非常有利。河面水汽的大量蒸發增加了空氣濕度,為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在壹定程度上有利於城市生態建設。宋代以前平江就有大型私家園林,如滄浪亭。到了南宋時期,園林已經達到相當的規模,後來發展成為風格獨特的蘇州園林藝術。平江市有許多河流和橋梁。據記載,南宋時期平江有359座橋梁。可見橋梁之多,蔚為壯觀,充分顯示了水城的獨特魅力。

水是蘇州城的骨架。雖然城市建築被大火摧毀,但河底依然存在,稍加改造即可使用,不會隨意移動。蘇州城市的創建者伍子胥創造性地規劃和建設了兩套“雙棋盤”交通系統,即水系為主線、河道為骨架、道路為附屬。水城的規劃布局不僅解決了城市交通問題,還解決了供水、排水、消防、軍事防禦、城市景觀等壹系列問題。《伍子胥》“相土嘗水”之地選在吳國的合呂城,比周圍地面略高,減少了洪水的威脅。它的城市防洪設施相當完備,包括城墻、護城河、河流、水閘、堤防等。,可以外排洪水,內排水,方便蓄水排水,不用擔心水旱災害,讓地處水鄉澤國的蘇州免受洪水侵襲。它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城市防洪的科學技術在春秋時期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5]。水是蘇州城市的生命線,因為水系貫穿城市的大街小巷,有利於綠化、蓄水排水、消防,有效調節和改善城市的小氣候,從而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城市河流在蘇州城市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1.穩定城市的地位

由於城市是由河網水系溝通、滲透、滲透的,城市中各種建築的分布與河網水系有機結合,使得蘇州城市的地位和格局長期不變。蘇州因此被稱為城市中的“活化石”,對於研究古代城市河流抵禦戰爭、自然災害等外力的承載能力,穩固城址,改善人民生活,發展經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進水、排水和通風

根據水系走向來確定城市的形態,首先要保證水系的通暢。有了系統完整的水路,城市的降雨、生產、生活排水都可以順暢地排到城外。在古代沒有嚴重汙染的情況下,確實是實用、合理、經濟的,也是先進、科學的。宋代著名學者朱在《吳郡畫意續》壹書中也稱贊他:“望城而行,人多流過州,吐吸震澤(太湖別稱),留壹條小溪,旁有曲徑,不如蓋之,無道安居。”所以,雖有澤國之國,城內並無溺水之虞。如果聰明人不在前面,能幹的人在後面,怎麽行?“蘇州雖然地處水網之上,但洪水很少,水利的好處都收了。

運輸

古人喜歡近水而居,水側往往成為城市的發源地。主要原因是蘇州是吳國的重要城市,水路不僅是城內交通的必經之路,也是連接城鄉、溝通吳國乃至全國的通道。因為在水鄉無棣,水路無處不在,交通便利,經濟明顯。明末主持繪制蘇州城水道圖的江南賦曾指出:“吳讓勝於水,行於水,將幸於亨利,與坊船同航。誰帶薪小米,誰就沒有煩惱,他就有錢了。”

4.火災隔離和防禦

取之不盡的水道提供了充足的消防水源,水道的消防和隔離功能至今依然存在。水路也有防禦功能,比如古代修建的護城河。當時城內大部分府衙、官學、糧倉、寺院、巨室都被環河環繞,環河也是隔防的界河。到目前為止,很多重要的倉庫和工程要道都建在河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5.調節氣候,凈化空氣,美化城市環境

水熱容量大,水系可以調節當地溫度,使城市冬暖夏涼,還具有增加空氣濕度、美化環境、陶冶情操的作用。因此,從古至今,人類要麽積極利用自然水面,要麽人為增加水面面積,以促進城市河流的流動性,使其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四)蘇州水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1.水文化內容豐富。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也是自古以來文人雅士的聚居地,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地位。所以蘇州的文化內容豐富。蘇州因水、橋、人而富,它們的合力推動了蘇州水文化的發展。三國時期,吳國孫權為其母修建了瑞光塔,拙政園、滄浪亭等著名園林,蘇州老街貌的代表山塘街,平江圖碑,還有古代詩人對蘇州風光的描寫,如“家外泛舟”,“水頸起伏,陽臺破碎”,“煙水遍布,門庭若市,綠水清流。

2.蘇州水文化特色的形成

(1)蘇州水文化繁榮的背後,蘇州優越的地理條件起著重要作用。由於蘇州占據著有利的地理位置,農業、交通、漁業發展迅速,很快成為壹片經濟富裕、文化先進的土地。蘇州是中國文化史上著名的“江南現象”的起源中心之壹。文化的進步離不開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有利的地理位置。歸根結底,壹個城市的地理位置對壹個城市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國最典型的鄉村城市之壹,蘇州的城市定位和布局壹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也為後來的城市規劃者提供了很好的示範和借鑒。蘇州獨特的自然生態條件,對城址的穩定、城市的繁榮、人民的生計、文化的繁榮起著重要的作用。蘇州的城市特色與其自然生態密切相關,呈現出獨特的水城特色。古語有雲,“鐘靈很美”,從物質的角度來說,地理環境,尤其是水網環境,更能影響壹個地區或城市的文化發展。蘇州河湖眾多,植被茂盛,水資源豐富。這種自然狀況本身就潛伏著壹種文化奇觀,為城市水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

(2)蘇州是經濟、政治、文化相互促進的結果。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條件下,水運是城市經濟繁榮的重要決定因素。所以蘇州經濟比較發達。隨著經濟的繁榮,蘇州的稅收是當時政府的主要來源之壹,因此逐漸受到朝廷的重視,政治地位逐漸上升。政治地位的上升促進了經濟的進壹步繁榮,文化隨著文人的定居、經濟的繁榮和政治地位的提升而日益強大。

(5)古代蘇州治水經驗。

(1)城市選址註重防洪。中國古代關於城市選址的理論很多,《管子》中的城市防洪選址理論可以說是眾多理論的代表。《管子·騎馬篇》雲:“諸國皆以山為基,惟必在廣川之上,高不近旱,而用水足,水不近水,護溝。”指出了城市選址的原則,即城市選址既要有利於城市的安全需要(抵禦外敵入侵),又要便於水上交通;城市位置不要太高,方便取水;同時,城市的位置也不能太低,以免受到洪水的危害。蘇州位於太湖平原中部的水鄉澤國。北部和東部平原海拔多在4米以下(吳淞海拔),市區壹般在4.2 ~ 4.5米,略高於周邊地形。京杭大運河環城歷史最高水位4.37米,城市很少有洪水。

(2)因地制宜的城市河流規劃理念。古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因材施教。”蘇州的城市區位選在水網上,為其發展奠定了充足的水源條件,增加了洪澇災害的危險系數。蘇州城市建設者根據蘇州城現狀,積極修築護城河,溝通內外水系以方便城市排水,根據水系走向布置城墻走向,根據水流情況規劃城市形態,根據城市水系形態制定城市居民的房屋、道路和生產方式,都體現了古人化害為利,主動改變人類行為以適應周圍自然條件。

(3)註意控水。唐宋以來,蘇州的水利就很成功,到了明代已經很發達了。這與蘇州地方官員範仲淹、海瑞和張國威是分不開的。到了宋代,蘇州的主要問題是塘堰、池塘被淹,太湖泛濫,積水無法流入大海。此外,潮水在倒流,造成了沈積物的危害。範仲淹組織人力疏通常熟、昆山等地的池塘、水塘,使積水註入北面的長江和東面的吳淞江、大海,洪水得到了控制。明隆慶三年(1569),海瑞任江南巡撫時管理蘇州河道。《蘇州府城水道總圖》是明末江南總督張國威所著《吳中水利百科全書》中的壹幅圖畫,是對蘇州水道和橋梁最詳細的繪制和標註。據張應麟統計,以三橫四直為骨幹,經緯交織的長短水道100多條,橋梁340座。橋338座,府20座,糧倉+00 65438座,城門6座,山、洲、河、湖、塘、池389座。張國威的“環湖走海尋水道源”和“畫圖”不同於紙上空談。他非常重視城市水道的建設和管理。“吳土勝於水,亨利幸於水。他也是被車道和船驅動的。凡是扛薪小米的,都沒有煩惱,都是有錢有勢。”時任吳縣知縣牛撰寫的《重建長門虹橋的故事》中記載,援吳期間,曾“四縱三橫疏通內渠,交通惠民者不遺余力。”至今,城隍廟的墻上還雕刻著張國威的石像和古代蘇州幾位做省長的好官員的石碑。事實上,張國威沒有其他人的政治影響力或文學水平,後來被擊敗和殺害。但這些人是和保護蘇州古城的城隍神壹起並列供奉在廟裏的,說明當時對水系管理非常重視。

(4)重視河道管理。明清時期,全市河道疏浚11次。從宋嘉定十六年到清朝末年(1223 ~ 1911),蘇州遭受了近700年的無水之災,這與有效的河道治理密切相關。早在宋代,朱就指出了城市河流的排水功能和管理的重要性。“從城市來看,很多人流過州,吐著吸著震,留下壹條小溪,把路夾在旁邊,蓋著,沒辦法安身。”所以澤國雖然有名,但在城裏並沒有溺水的危險。"

三。摘要

古代水城的建設是基於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最大限度地適應自然、利用自然的基本原則。它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在具體實踐中成功運用的典範,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是我國城市河道管理的寶貴文化遺產。可以得出結論,人類只有合理規劃和利用水系,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從而促進人與水的親近與和諧。古代水城的建設為現代城建部門和水利部門在“天人合壹”、“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參考

【1】劉樹坤。中國水城的水問題。中國水城市長論壇。紹興,2004年

吳青洲。中國古代城市防洪研究(博士論文)。廣州:華南理工大學,1987。

[3]同濟大學城市規劃教研室。中國城市建設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2.49 ~ 52。

[4]余。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傑作:宋平江(蘇州)。建築學報,1980(1):15 ~ 20。

[5]王德華。中國景觀文化與城市規劃。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6]鄭連弟。古代城市水利。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5。

[7]陳勇。蘇州古城結構演變研究(博士論文)。南京:東南大學,2000

吳乃夫。明代蘇州的城市建設與管理。揚州大學學報,2003,7 (4): 74 ~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