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中國有多少艘補給艦?

中國有多少艘補給艦?

目前中國已經建造了7艘ⅲ型補給艦,包括太倉級(北約代號“福清”級,***4艘,現役2艘)、南倉級(***1艦,現役1艦)和新型補給艦(2艘)。

“太倉”級補給艦

“太倉”級補給艦7船長168.2米,寬21.8米,吃水9.4米,最大高度36.2米,滿載排水量21750噸。船員是180。主機為柴油機,總功率15000馬力,單軸推進。設計航速18.5節,服役航速18節以上,續航力18000海裏,自持能力90晝夜。能在任何裝載條件下,在12的風力下安全航行補給艦。

“太倉”級補給艦采用傳統布局,上層建築分為兩部分,中間有四個油水補給站和兩個幹貨補給站,艦體後部有直升機起降平臺,可以實現垂直補給,但沒有機庫。壹次可攜帶燃油10550噸,輕柴油1000噸,補給水200噸,飲用水200噸,冷凍食品50噸。該艦還裝備了4門76式雙37毫米高射炮用於自衛。

“太倉”級1艦於1979服役,4號艦於1987出售給巴基斯坦(舷號47,安裝機庫,可搭載1直-8直升機),3號艦“海滄”(南雲X950)於65438+出售。只剩下1艦太倉號(雲貝575,現改名洪澤湖號,舷號881)和2號艦豐倉號(董允615,現舷號882)在服役。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太倉”級雖然在國內被稱為綜合補給艦,但實際上是以油水補給為主,只攜帶少量冷凍食品。稱之為油水補給艦更為恰當,《簡氏船舶年鑒》將太倉歸類為油水補給艦。

3號船改裝成民用油輪也證明了這壹點。這說明“太倉”級雖然可以提高艦隊遠洋航程,但無法為軍艦提供遠洋作戰中最重要的彈藥,對提高軍艦遠洋作戰能力的作用有限。

雖然安裝了直升機起降平臺,具有壹定的垂直補給能力,但沒有機庫,對補給直升機的保障能力極差,嚴重影響了直升機的出勤率,中遠自身提供的垂直補給能力幾乎為零。它的單引擎設計也不適合作為戰艦。戰艦不可避免的卷入戰鬥,戰鬥中不可避免的會有人員傷亡和裝備損傷。它的單機單槳設計,壹旦受到攻擊,會破壞其推進系統,嚴重影響戰艦速度甚至完全喪失,進而影響整個艦隊的作戰能力。這對作戰極為不利。

“南倉”號補給艦

“南倉”級是中國制造的第二代補給艦,也是中國最大的補給艦,是南海艦隊的旗艦。

“南倉”級主尺度長188.9米,寬25.33米,吃水10.41米,滿載排水量37000噸,人員編制125人。動力系統為柴油機,總功率10600馬力,單軸推進,最大航速16節,續航能力45晝夜。

“南倉”有四個油水供應站和兩個幹貨供應站。艦尾配有伸縮式機庫,可搭載1架直-8直升機,具備同時向左舷(幹液)、右舷(幹液)、縱(液)、豎(幹)方向補給的能力。同時設置了6臺吊車,具有較強的錨具供應能力。整艘船載有9630噸燃料和23000噸彈藥、食物和藥品。

“南倉”號有800多個艙室,* * *配備了46套自動化系統,大大減少了人員編制。特別是“南倉”號橫向補充裝置首次采用了“動作油缸張力補償裝置”。該裝置可以根據風浪中供應船和接收船之間鋼絲繩張力的變化,及時調整鋼絲繩的張力,以保持力的恒定。大大提高了供給有效性和環境適應性。

“南倉”號是1993年從烏克蘭購買的未完工油輪。它於1996年被大連造船廠改裝成補給艦,在南海艦隊服役。1997年3月、1998年3月和2000年5月,“南倉”號參加編隊,分別前往美洲、大洋洲和南非。目前,“南倉”號更名為“青海湖”號,舷號為“885”。

“南倉”與“太倉”之比較

“南倉”號與“太倉”號最大的區別在於,“南倉”號體現了均衡裝載的特點,其裝載的物資包括燃料、彈藥、糧食、藥品等,數量分布合理。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綜合補給艦,全艦自動化系統非常先進。它的滿載排水量是太倉的近兩倍,補給設備大大增加,人員編制卻減少了近30%。

即便如此,“南倉”號仍然不是壹艘合格的遠洋綜合補給艦。它原本是壹艘民用油輪。作為戰艦,半路出家了。雖然經過改裝,但其設計在壹開始就不適應戰艦的要求,很難改變。

雖然“南倉”配備了伸縮機庫,垂直補給能力比“太倉”有了很大提高,但伸縮機庫的航空保障能力遠不如固定機庫,仍然會嚴重影響直升機的出勤率。但是單軸單漿的局面並沒有改變。其主機功率小於太倉,最大航速僅為16節。這種速度恐怕會讓遠洋艦隊非常不願意跟隨。

最後,它上面沒有用於自衛的武器系統,這可能與其民用油輪的設計有關,也沒有合適的安裝位置。作為壹艘戰艦,最基本的防身能力還是要具備的。

新補給船

新補給艦的外形與太倉號有些相似,但外形設計要簡單得多。回顧中國制造的補給艦,在新型補給艦上可以找到壹些出口泰國的“斯米蘭”號的影子。

從戰艦大小來看,新船排水量應該與太倉和斯米蘭相當,但小於南倉。

從其煙囪來看,該船采用了與“斯米蘭”號相同的雙軸螺旋槳推進,航速應該不低於20節。機庫采用固定機庫,巨大的機庫門顯示可搭載1中型直升機,如直-8。武器方面,設置4門雙37 mm高射炮,具備基本自衛能力。供應設備上有兩個油水供應站和兩個幹貨供應站,並具有垂直油水供應能力。

從舷窗數量來看,新船遠不止“斯米蘭”號。可能它的人員編制比“斯米蘭”號多,自動化程度較低。

它的裝載能力和裝載補給與“斯米蘭”相差不大。“斯米蘭”號裝載柴油7970噸,航空煤油2500噸,淡水1095噸,潤滑油70噸,其他貨物680噸,總裝載量12315噸。泰國訂購“斯米蘭”號符合其購買航母的計劃。“斯米蘭”號裝載的物資中,航空煤油占了2500噸。

所以新船的總裝載量應該和“斯米蘭”相當,但航空煤油的裝載量不會太多。中國目前只有幾架艦載直升機,無法消耗更多的燃油。

所以新船的燃料裝載量不會超過“南倉”號,彈藥、食品、藥品等物品的裝載量較大,但不會超過2000噸。

新的補給船更先進。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從情況來看,新型補給艦相比“南倉”號是壹大進步,主要表現在固定機庫的采用,使艦載機的航空保障能力上了壹個新臺階,真正保證了有效的垂直補給能力。雙軸雙槳的使用改變了單軸單槳速度慢,遇襲後容易失去動力的缺點。收回自衛武器保證了軍艦本身的基本防禦能力。

島礁補給船

“鏡泊湖”島礁補給艦。中國海域遼闊,島礁眾多。為了保障這些島礁上守礁官兵的生活和戰備,中國海軍動用了各型登陸艇,很好地滿足了在沒有碼頭設施的島礁上工程和部署的需要。

隨著沿海島礁專用碼頭建設的逐步完成,登陸艦由於缺乏專用的貨物提升設施,已經不適合這些島礁的補給。於是中國海軍為此研制了專用島礁補給艦。

第壹代島礁補給艦實際上相當於壹艘大型客貨船,自帶貨物吊機,可以在碼頭自行完成補給作業,不需要大型起重設備。同時,較大的人員住艙可支持大量官兵輪換,並配備4艘機動工作艇,用於補給艦與礁堡之間的物資轉運,可為沒有碼頭、只有高層住宅的西沙、南沙礁堡提供日常補給。

建造了兩艘該型補給艦,分別是洞庭湖(883)和鏡泊湖(884)。服役20多年來,2號艦為我海軍南海守礁部隊提供了巨大支持。

撫仙湖第二代島礁補給艦。與第壹代島礁補給艦相比,第二代島礁補給艦的油艙、水艙和冷庫是以前的3倍。床位可以滿足數百名守礁官兵的需求,速度和續航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第二代島礁補給艦的特點是四艘公海工作艇收放龍門架位於船體中部。這種龍門架采用先進的自動控制技術,並配有垂直波浪補償裝置,可在高海況下收放重達10噸的工作船,除臺風季節極端天氣影響外,大部分時間可保證高層房屋的補給,大大提高了我國駐海南守礁部隊的持有能力。現役戰艦是撫仙湖號(888)。

逐步發展補給船。中國武器的發展有壹個特點,就是小步快跑。在三軍中,“小步快跑”最成功的非海軍莫屬,而中國補給艦的發展史,正是海軍“小步快跑”的壹個成功縮影。從“太倉”號趕赴保障運載火箭發射試驗開始,中國海軍第壹次接觸遠洋補給艦。

從這個意義上說,“太倉”號是成功的,它使中國第壹次掌握了海上艦對艦補給技術,探索了垂直補給。隨後的“南倉”號是我國探索綜合補給艦的成果,同時也進行了艦用自動化裝備,進壹步探索垂直補給。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麽“南倉”號要用油輪改造,可以大大降低試驗成本。

軍用綜合補給艦的發展

隨後的泰國“斯米蘭”號是中國專門設計軍用綜合補給艦的開始。而且“斯米蘭”的特點也決定了中國已經開始接觸航母綜合補給艦的設計。最後壹個好處是,這個實驗的風險已經由泰國替我們承擔了。終於,新的補給艦誕生了。

新型補給艦結合了以往國產補給艦的優點和各種設備試驗的結果,是目前中國最成功的補給艦。當然,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新船雖新,但仍不完美。武器裝備發展史上永遠不會有十全十美的東西,只會出現更新更先進的型號。

發展方向

中國之後,補給艦的發展方向仍然是遠洋綜合補給艦。其特點無需過多贅述。簡單的壹句話就是,單艦就能保證艦隊各方面的補給需求。

未來,補給艦在886、887的基礎上,仍將加強艦體,減少舷窗數量,有助於提高“三防”能力。保持雙槳雙軸推進結構,速度提高到25節以上,適合艦隊速度。

自衛武器應該選擇以630/730為主的火炮,也可以搭配壹定的近程導彈和“軟殺傷”裝備。畢竟老式的雙37已經非常不適應現代高科技戰場。

在“斯米蘭”的幫助下,中國已經開始接觸航母的補給艦。有了這個基礎,我相信中國離航母戰鬥群技術的成熟又前進了壹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