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分時租賃的後半部分

分時租賃的後半部分

作者張傳玉編輯老司機

盡管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汽車行業仍是2020年最具想象力和吸引力的行業,沒有之壹。

2020年,中國汽車產業將加速分化。壹方面,力帆、海馬、眾泰等傳統車企不斷被打敗;另壹方面,Ideal、小鵬相繼赴美上市,威馬、Skyline等再次獲得融資,就連致力於美國的FF也受到了投資人的青睞。

壹半火焰壹半海水的現實似乎並沒有挫傷後來者加入戰團的熱情。相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復雜影響下,許多跨境局外人希望在不確定的世界中獲得壹些反脆弱的發展機會。

10 10月16日,在首屆鴻海科技日上,富士康宣布將推出“MIH EV電動車平臺”,正式進軍電動車領域。同壹天,鴻海集團宣布推出首款電動汽車底盤和首個軟件平臺,旨在幫助電動汽車制造商更快交付量產車型。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威表示,2025年至2027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預計將達到3000萬輛,公司的目標是未來搶占10%的市場份額。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全球汽車市場動態調整,是汽車行業快速轉型的關鍵節點。富士康為什麽要義無反顧地擁抱汽車產業?誰能成為它下壹步發展的參考模板?

無盡的造車夢

提到富士康,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壹印象就是蘋果手機。眾所周知,富士康背後的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早已是世界500強的常客,涵蓋半導體、機器人等前沿產業。

富士康也沒有缺席龐大的汽車產業。

早在2013,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和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進行了會談,獲得了特斯拉Model S內飾面板的訂單,成為特斯拉供應鏈的壹員。

2014年3月,BAIC宣布加入富士康,進軍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領域。雙方從開始談合作,只用了四個月。

在贏得壹定的汽車訂單並切入出行領域後,富士康將目光轉向了R&D和整車生產項目。

2065438+2005年3月23日,和諧汽車、富士康、騰訊在鄭州簽署《智能互聯網電動汽車戰略框架協議》,總投資65438億人民幣,騰訊控股、富士康、和諧汽車按3: 3: 4的比例出資。

在三方方案中,富士康將主導汽車制造,和諧汽車將負責銷售和售後體系的建立,騰訊定位為“車聯網系統和技術平臺供應商”。

雖然我們有三個股東,騰訊、富士康和國內第二大豪華車經銷商集團和諧汽車,但是和諧富騰的發展並不是壹帆風順,而是充滿了戲劇性。

比如和諧富騰汽車投資基金隨後孵化了兩家公司——FMC和愛知易維。前者原本是為了給特斯拉樹立壹個高端電動品牌,但在隨後的推廣中,即使更名為拜騰汽車,也沒有帶來好運。最終經歷了富士康停止註資,創始人離職,公司停擺,重新註冊公司盤活的坎坷之路。

最新消息是,拜騰汽車聯合創始人兼CEO戴雷已經離職,去向不明。聯合創始人丁慶芬已經成為該公司的實際負責人。

另外,愛知縣衛的發展也不盡如人意。原本和諧汽車以55%的股比成為主導公司,但在後續融資中,富士康再次上演了中途“撤退”的戲碼,並沒有陪到最後。最新消息,愛知汽車因為要求高管集體帶貨賣車,再次成為全網焦點。

總的來說,除了擠入特斯拉的供應鏈,富士康和BAIC的分時項目也無疾而終,從兩家孵化的造車新勢力中撤出了資本。富士康很難說在上半年的新汽車制造運動中取得了成功。2016 12,在參加壹個論壇的時候,郭臺銘說互聯網行業造車的成功率非常非常小,因為汽車涉及安全,需要很多硬件。

但擅長組裝的富士康當時似乎並不擅長汽車硬件。

馬斯克的評價更直接。他在接受《商報》(Handelsblatt)采訪時表示,制造汽車是壹件非常復雜的事情,不是任何壹家企業能決定的。他說:“與手機或智能手表相比,汽車非常復雜。妳不能去找富士康這樣的供應商,說‘給我造輛車’。”

回顧這壹階段,大致可以看到富士康以跨界嘗鮮的思路切入汽車行業,有壹邊進行壹邊評估項目難度的投資導向思維。從先從整車項目撤資的動作來看,富士康雖然沒有投資該項目,但止損做得很好。

重啟造車夢

新造車運動進入下半場,富士康對投資的態度堅定了很多。

2065438+2006年9月,富士康宣布向滴滴出行投資1.1.99億美元。2018,富士康參與Xpeng Motors第二輪融資。

隨著汽車工業整體技術的進步,借助眾多造車新勢力的增長勢頭,富士康試圖重新啟動造車夢。

2020年初,富士康表示將與菲亞特克萊斯勒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電動汽車。兩家公司計劃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並銷往中國市場。

8個月後的鴻海科技日,富士康透露出更多信息,蟄伏多年的富士康造車夢逐漸清晰。

“富士康沒有準備好生產整車,也沒有準備好推出自己的品牌。”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洋偉表示,“汽車制造商領導壹批供應商的傳統商業模式不再可行,因為他們缺乏電動汽車最重要的壹些技術。”

為此,富士康推出了“MIH EV電動車平臺”,搭載固態電池組和車載互聯網服務。

在富士康的藍圖中,汽車廠商可以在平臺上打造SUV、轎車、MPV等車型,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定制。定制範圍包括電池尺寸、前驅、後驅、全驅動力總成等。而且平臺的電機功率可以從95 kW到340 kW,可以支持軸距2750到3100 mm的車型。

富士康表示,MIH是壹個由軟件定義的開放平臺。汽車交付後,可以通過軟件升級來改變和改進功能和特性。同時,第壹輛使用這個平臺的汽車將在兩年內問世,固態電池將在2024年問世。

值得壹提的是,富士康目前正在與多家汽車廠商洽談,預計6月5438+065438+10月將宣布幾家生產電動汽車的合資企業。如果不出意外,菲亞特克萊斯勒將根據年初的協議成為該平臺的第壹個客戶。

在造車的邏輯上,富士康最終從最初的早期采用者思維回歸到中期投資者思維,回歸到“代工”的初衷,試圖以底層硬件的開發為杠桿,再次切入汽車行業的R&D和制造領域,獲得類似於傳統代工業務的汽車行業發展紅利。

富士康選擇此時再次切入汽車行業。除了實現企業多元化,為集團尋找新的增長點加強抗市場風險能力外,本質原因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電動汽車的生命周期成本已經逼近替代燃油汽車的關鍵節點,互聯網行業跨界撬動汽車產業的可行性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可以復制。

另外,當新能源技術研發接近突破點時,大規模低成本組裝制造的意義越來越凸顯,這也是富士康的強項,每周可以生產500萬部iPhone。

最後,不能忽視的是,鴻海科技集團這個龐然大物開始轉型的時候,只有汽車行業的資金池才能承載這麽大的資金量和業務量。

汽車行業的Android

回顧之前的投資動作,很多人認為富士康是想整合上下遊,成為汽車行業的蘋果,但現在它向全世界宣布:我要做汽車行業的安卓。

眾所周知,Android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操作系統。相比蘋果相對封閉的iOS系統,Android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源,即外部智能手機廠商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使用這個系統,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定制。

從富士康的企業屬性和MIH EV電動車平臺的擴展性來看,富士康的“安卓夢”既符合企業發展的既定路線,也迎合了汽車行業的發展規律。畢竟沒有科技企業大規模轉型,直接進入汽車制造業務的成功先例。互聯網跨界造車的成功案例,更多的是創始人另起爐竈,創業的結果。

“堅決不造車”似乎已經成為科技企業整體跨界汽車行業的集體知識。例如,谷歌的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從來不生產自己的自動駕駛車輛。華為壹直宣稱自己只是“增量零部件供應商”,只提供解決方案,不進入整車制造行業。即使索尼在2020年的CES上推出了VISION-S概念車,它也宣布這只是壹個推廣解決方案的展示平臺。

從第壹原理的角度來看,這種註重企業發展基因的做法更符合企業跨界汽車行業的實用目的。

通過橫向對比,不難發現,富士康直接提供的是現成的電動車平臺,不同於博世、Mainland China等傳統零部件巨頭。相比華為這種只提供解決方案的新興汽車供應商,富士康已經涉足更多的制造環節。所以,富士康的造車更多的是結合了傳統和新興供應商策略的中間路線。

如果非要在現有的汽車行業中找到合適的標桿企業,傳統的OEM麥格納可能是更靠譜的選擇。此前,Fisco宣布將依靠汽車行業的成熟供應商Magna生產其夢想中的EV SUV,而大眾和福特達成合作,使用大眾的MEB平臺生產福特的歐洲汽車。

不過,與麥格納相比,富士康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能夠低成本大規模生產電子零部件,這可能使其更適合電動時代的整車代工業務。而且規模效應帶來的不僅僅是成本優勢,還有供應鏈杠桿,在尋找可能缺貨的零部件時,會為企業提供重要的議價能力。

如今,在徘徊了幾年之後,富士康終於走上了汽車行業變道的正軌。這壹次,富士康或許可以在電動汽車領域復制其在全球PC和智能手機制造上的成功。但相對於科技行業的快速周轉,評價富士康在汽車行業的發展,可能要以十年為尺度。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