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八寶山殯儀館的臉能在10小時內完成是什麽?

八寶山殯儀館的臉能在10小時內完成是什麽?

5438年6月+今年10月,八寶山殯儀館成立了本市首家3D打印遺體修復工作室。死者家屬通過提供死者正面照片,利用3D打印技術可以直接還原死者生前的樣子。

據民政部101研究所工作人員介紹,3D打印技術是壹種快速成型技術,將計算機設計的壹個3D數字模型分解成若幹個平面切片,由3D打印機將粉末狀、液態或絲狀塑料、沙子等粘合材料按照切片圖案逐層疊加,最終堆砌成壹個完整的物體。該技術融合了數字建模技術、材料科學、化學等多項前沿技術,具有精準化、個性化、高效化的特點。八寶山殯儀館3D打印工作室是民政部遺體保存與整容重點實驗室,也是科學技術在殯葬領域應用的壹次大膽嘗試。

八寶山殯儀館遺體整形醫生曲傑說,因交通事故、火災、礦難、意外摔傷、面部腫瘤等原因死亡的人,往往因為面部損傷嚴重或變形,無法直接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殘缺的遺體可能會加重死者家屬失去親人的悲痛。根據死者生前的形象,面部整形修復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撫慰死者親屬的心理創傷。

昨天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3D打印工作室,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復雜。約15平米的車間裏,東側壹排桌子上放著兩臺電腦,連接著南側靠墻的壹臺3D打印機。西側有1個展示櫃,裏面陳列著幾十個大小不壹的成品,有的是剛打印出來的,有的是貼了矽膠畫了妝的。有些成品壹看還真以為是“臉”。

過去,遺體的整容工作由整容醫生完成,遺體面部外傷的修復和整形采用手工縫制,用橡皮泥、石膏、汙泥等材料填充固定。但整容醫生手工修復時間長,效率低,壹般需要3-7天,而且整容效果因整容醫生個人技術能力而異。“我們不比專業美院雕塑專業的學生強多少。壹些遺體整個面部都被損壞了。我們以前可以把照片塑造好,壹點壹點慢慢調整。壹般只能求個大概的相似。”曲傑說。

民政部101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拿著壹個3D打印產品告訴北青報記者,“打印這樣壹張臉只需要10個小時,加上後期打磨和化妝,整個修復工作最快12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對於面部部分損傷的情況,只需要3個小時左右。這套系統方便、快捷、易學,而且全是壹鍵操作,殯葬工作人員半小時內就能學會掌握。

如果家人想追求更高的保真度,也可以用矽膠皮。曲傑說,以前做矽膠面團,需要根據死者的照片用橡皮泥捏出壹個臉型,然後用石膏倒出壹個母模和壹個公模,再將矽膠倒入兩個模具之間的縫隙中。在這個過程中,有時矽膠的厚度不均勻。完成整件事大約需要壹周時間。利用3D打印技術,可以直接打印出陰模和陽模,然後將矽膠面團倒在兩個模具之間。整個過程只需要3天,而且厚度均勻,精度更高。

印刷步驟

第壹步:打開電腦桌面上的“遺體及面部數字化建模系統”,導入死者正面照片,輸入死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籍貫、國籍、出生日期、聯系人電話等。死者基本信息入庫。

第二步:在數據頁面點擊“頭模型生成”。不到5秒鐘,系統自動生成死者面部輪廓和細節圖,自動識別出68個面部識別特征點,包括死者面部輪廓、眉毛、鼻子、嘴巴等主要部位,全面描述了整個面部圖像。這些特征點可以通過添加或刪除來微調。

第三步:調整好面部特征點後,點擊“生成人臉”和“存儲模型”,就會出現死者臉部的三維模型。這個三維模型還可以隨著鼠標的旋轉隨意改變視角和大小,方便直接觀看整張臉。

第四步:將3D模型圖保存到相應的工程文件中,連接到相應的3D打印切片軟件進行打印預覽,並將生成的切片文件發送到打印機。點擊“開始打印”,3D打印機將開始工作。10小時左右可以完成面打印。

故事

整形外科醫生徹夜修復消防戰士的遺體。

曲傑說,每年大約有20到30具特殊遺體被送往八寶山殯儀館進行整容修復。大部分都是因為火災、高空墜落、車禍等意外事故損壞的,修復起來不是那麽容易。2013,10,石景山區蘋果園南路喜隆多商場起火。在滅火過程中,石景山消防支隊司令部參謀長劉洪坤、八大處中隊副中隊長劉洪奎壯烈犧牲。

兩名士兵的屍體被送往八寶山殯儀館。他們剛到殯儀館時,兩具屍體幾乎全被燒焦,面部已經面目全非,只剩下頭骨,修復起來非常困難。“家屬第二天來看,我們第二天就把修復工作做完了。”那天值班的王磊和另壹個同事接了這份工作。他們從晚上7點開始修復重建屍體的面部,屍體旁邊壹站就是壹夜。

由於只剩下骨架,面部修復工作直接在頭骨上進行。在正式捏臉之前,王磊還得從頭骨上去除壹些燒焦的組織,讓整個頭骨看起來更光滑,更容易塑形。對照死者生前的照片,王磊開始用頭骨上的橡皮泥壹點壹點還原死者的面部輪廓。

“壹個人捏久了,三四個小時就麻木了,看不出哪裏像,哪裏不像。”王磊說。壹天晚上,兩個人在手術室裏不停地修修補補。如果他們的眼睛不夠對稱,他們會微調他們。如果他們的鼻子大壹點,就會把他們壓進去壹點。淩晨5點左右,兩人終於熬夜完成了兩具屍體的面部修復工作,第二天早上成功將死者屍體“完整”移交給家屬。

曲潔告訴北青報記者,手工揉面的時候,並不總是讓家屬滿意。“有時候不夠喜歡,還要受到家人的冷言冷語,心裏別提有多難受了。現在有了3D打印技術,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在遺體旁通宵工作,衛生防疫壓力減輕,相似度更高。相信也能讓死者家屬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