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舟山小型倉庫租賃信息平臺

舟山小型倉庫租賃信息平臺

海洋資源豐富。當今,全球糧食、資源和能源供應短缺與人口快速增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開發利用海洋豐富的資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人類開發利用的海洋資源主要有海洋化學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底礦產資源和海洋能源。

海水可以直接作為工業冷卻水源,也是取之不盡的海水淡化水源。發展海水淡化技術,向海洋索取淡水,是解決世界淡水不足的重要途徑之壹。

在海水中已經發現了80多種化學元素。目前,海洋化學資源的開發已達到工業規模,有鹽、鎂、溴、淡水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豐富的海洋化學資源將廣泛造福人類。

海洋中有20多萬種生物,其中動物654.38+08萬種,魚類654.38+06萬種。在古代,人類開始捕捉和收集海鮮。現在,人類的海洋捕撈活動已經從近海擴展到世界各個海域。漁具、漁船、探魚技術的改進,大大提高了人類的海洋捕撈能力。海洋生物資源由魚、蝦、貝和藻類組成,除了直接捕撈食用和藥用外,還可以通過養殖和增殖持續利用。

大陸架的淺海底部埋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硫、磷等礦產資源。近岸帶的海岸砂礦蘊藏著豐富的建築材料和沙、貝殼等金屬礦產。深海錳結核廣泛分布於大多數海洋盆地,是未來最有潛力可利用的金屬礦產資源(圖3.14深海錳結核)。

海水運動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屬於可再生能源,沒有汙染。然而,這些能量密度非常小,要開發和利用它們,必須采用特殊的能量轉換裝置。目前潮汐發電和海浪發電具有商業開發價值,但項目投資大,效益不高。

海洋漁業生產

海洋漁業資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陸架,即大陸海底從海岸向水下200米左右延伸的部分。這裏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旺盛,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物質,所以浮遊生物繁盛(圖3.15《大陸架剖面示意圖》)。這些浮遊生物是魚類的餌料,它們在海洋中的分布很不均勻,壹般多在溫帶海域。

溫帶地區的季節變化很大。冬季表層海水和底層海水交換時,被淹沒的底層海水富含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來自海洋中腐爛的生物殘骸。暖流和寒流交匯處或有冷海水泛濫的地方,餌料豐富。這些地方通常是漁場(圖3.16世界主要漁業區分布)。因此,雖然大陸架水域只占海洋總面積的7.5%,但漁獲量卻占世界海洋總漁獲量的90%以上。

世界上主要的漁業國家都位於溫帶地區,這些溫帶國家的魚產品消費量高,市場需求大。中國和日本是世界上海洋捕撈量較多的國家。我國充分利用近海漁場(圖3.17“舟山漁場沈家門漁港”)和淺海灘塗,大力發展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同時近海捕撈也取得了很大發展。日本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所以海產品在食物結構中占很大比重。

近海石油和天然氣開發

海底油氣的開發始於20世紀初。其發展經歷了從近海到近海,從淺海到深海的過程。受技術條件限制,最初只能開采從海岸直接延伸到淺海的油氣礦床。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能源危機和技術進步的刺激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迅速發展,海洋石油開發迅速向大陸架推進,逐漸形成了壹個全新的海洋石油工業板塊。

地質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法尋找海底油氣礦藏,然後通過海上鉆探估算礦藏的類型和分布,分析其是否具有商業開發價值。

海上鉆井平臺(圖3.18“海上鉆井平臺”)是海底油氣勘探開發的工作基地,標誌著海底油氣開發技術的水平。平臺與陸地之間的人員和物資運輸壹般由直升機完成。油氣田壹般離煉油廠較遠,油氣要通過裝油站用船運到目的地,或者直接用海底管道運到海岸。

海底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是壹項高投入、高技術難度、高風險的項目,國際合作和項目招標是可行的方式之壹。

海洋空間利用

隨著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長,陸地空間變得越來越擁擠,海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海洋的可利用空間包括三部分:海洋、海洋中部和海底。隨著人類逐漸向海洋推進,海洋將成為人類活動的廣闊空間(圖3.19)。

海洋環境不同於陸地,其環境和生態條件復雜而特殊。人類的活動是在海邊,在海洋表面,需要抵抗海洋多變的氣象條件和海水的運動;深海活動要能適應黑暗、高壓、低溫、缺氧的環境;海水具有腐蝕性,海冰具有破壞性,因此對工程設備的材料和結構有嚴格的要求。因此,海洋空間資源開發高度依賴科技和資金投入,技術難度高,風險大。

對海洋空間的利用已經從傳統的交通運輸擴展到生產、通訊、輸電、倉儲、文化娛樂等諸多領域。交通包括海港、船舶、航道、海底隧道、橋梁、機場和管道。生產空間包括海上電站、工業人工島、海上石油城、填海造地、海洋牧場等。通信和電力傳輸空間主要是海底電纜。就儲存空間而言,有海底貨場、海底倉庫、海上油庫和海洋廢物處理場。文化娛樂設施空間包括海岸公園、海水浴場和海上運動區。

海洋運輸和港口建設

海洋曾經是人類從事交通運輸的天然屏障。長期以來,人類壹直試圖把海洋屏障變成海上的坦途。起初,人們利用人力、風力或洋流作為動力,在近海地區驅動木船。隨著歐洲人到達美洲大陸,世界遠洋運輸從近海轉向遠洋。之後,世界各大洋的重要水道相繼開通。20世紀初,通往南極和北極的航道開通,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相繼開通。現在,人類已經可以將船只航行到世界上任何壹個海域(圖3.20:世界主要航運路線)。

20世紀60年代,世界石油產量和運輸量增加,大型油輪得到發展。集裝箱船的興起給海上貨物運輸帶來了壹場革命。如今,百萬噸級的集裝箱船和巨型油輪穿梭在浩瀚的海洋上。這些船舶不僅擁有無線電導航、全球定位技術等現代化儀器設備,還能選擇最佳航線服務,節省能源和航行時間,減少危險。

沿海港口是海洋運輸船舶停靠、中轉和裝卸貨物的場所,也是人們開發利用海洋空間的主要場所。壹般壹個港口都有壹個服務區,也就是腹地,這個地區的貨物和貨物通過這個服務區向外擴散。為了完成運輸任務,港口要有配套設施,如碼頭、裝卸設備、高效的作業服務。在港口發展過程中,受內外部因素的影響,港口的規模、服務功能和範圍都可能發生變化。例如,為了吸引船只在其港口過境,壹些國家的政府實施了特殊政策,將港口變成免費或很少付費的自由貿易區和自由港。

荷蘭鹿特丹長期以來壹直是世界貿易中心。之後鹿特丹港通過開鑿連接北海的運河,改善水運條件,繼續發展。鹿特丹利用大宗貨物中轉功能發展了農業、礦產品加工業和造船業(圖3.2438+0鹿特丹港土地利用)。接力貿易也促進了內地現代工業的迅速發展。二戰後,西歐國家經濟復蘇,鹿特丹成為歐盟的門戶,港灣和航空設施完善,港口的中轉功能更加突出。現在,鹿特丹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壹,其腹地覆蓋了歐盟壹半的國家。

圍墾工程

沿海地區人地矛盾的加劇,讓人們把目光投向了大海。荷蘭人在公元13世紀開始填海造地。目前,荷蘭有1/5的土地是由海圍起來的。填海造地是緩解人口與土地緊張矛盾的重要途徑,但需要充分的科學論證,特別是以水利工程為中心的配套建設。

陸地是在沿海淺水區用沙子、礫石、泥漿和廢料建造的,並通過海堤、棧橋或海底隧道與海岸相連。這片新土地被稱為人工島。世界上壹些沿海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法國和荷蘭,都修建了人工島。其中海上城(圖3.22日本神戶人工島)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海洋城市的建設需要巨大的工程和成本,需要建立在強大的國力基礎上。

澳門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不足以滿足發展居住、綠化、交通、工商業的建設需要。澳門沿海有許多淺灘,其中壹些可以在退潮時露出水面,澳門人視其為良好的後備土地資源。在過去的100年間,澳門人通過填海擴大了1倍的土地面積(表3.2澳門土地面積歷年變化和圖3.23澳門歷年填海範圍)。

海洋環境保護

海洋環境問題包括兩個方面:壹是海洋汙染,即汙染物進入海洋,超過了海洋的自凈能力;二是海洋生態破壞,即在各種人為和自然因素的影響下,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A)海洋汙染

大多數海洋汙染物都是在陸地上產生的。廢物傾倒和港口工程建設等沿海活動也向沿海水域排放汙染物。汙染物進入海洋,汙染海洋環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害人類健康。

工業生產排放的廢物是海洋汙染物的主要來源,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附近。1953-1970日本九州島水俁灣發生汞汙染事件,原因是工廠在生產有機產品過程中排放含汞廢物。這些有害物質在流入海洋後,逐漸富集在魚類和貝類體內。最後100多人嚴重中毒,相繼死亡。

核電站和工廠排放的冷卻水,水溫高,流入河口或大海時,往往會影響海洋生物。應用於農田的農藥隨雨水流入河流,或隨土壤顆粒沈積在河口附近,最終進入海洋。海上石油平臺和油輪偶爾發生事故,造成石油泄漏和溢出,造成海洋汙染。

(2)海洋生態破壞

除了海洋汙染,人類的生產活動,如工程建設和漁業(圍墾和過度捕撈等。),以及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環境的變化,都會破壞和改變海洋生態環境。人類對部分海洋生物的過度捕撈,導致海洋生物資源數量和質量下降,部分物種瀕臨滅絕。壹些海岸工程建設和填海缺乏科學論證,破壞了海岸環境和海岸生態系統。目前,海洋開發活動仍缺乏全面和長遠的規劃,綜合效益較差。

石油汙染及其監測和預防

沿海工業生產和航運路線上的船舶是石油汙染的主要來源。因此,油汙區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道沿線。事故性溢油因汙染跡象明顯、汙染物集中、危害嚴重而備受公眾關註,也是目前汙染控制的重點。

為了減少事故,許多國家正在試驗新的原油裝載方法。壹些國家配備了清汙船來清除港口表面的垃圾和汙油。

海洋權益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範圍內出現了開發海洋的熱潮。海洋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已成為當代新技術革命的重要領域之壹。為適應國際海洋開發、保護和管理的新形勢,經過20多年的努力,國際社會通過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該公約於2006年6月5438+0994 165438+10月16日正式生效。《海洋法公約》的誕生給國際海洋法律體系帶來了巨大變化。比如,由來已久的領海寬度之爭得到了解決;國際海底及其資源已被確定為人類的共同遺產。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世界上144個沿海國家擁有12海裏的領海權,管轄海域可延伸至200海裏。作為其專屬經濟區,它們擁有勘探、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海底上覆水域和底土的自然資源的主權。中國管轄海域面積473萬平方公裏,約為中國陸地面積的壹半。因此,加強海洋綜合管理日益重要。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誕生朝著建立新的國際法律秩序邁出了重要壹步。但由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要考慮到各國的利益和要求,所以還有很多不完善和模糊之處。因此,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壹些新的矛盾和問題。比如在封閉半封閉海域,周邊國家主張的200海裏專屬經濟區可能會有重疊,還有壹些島嶼主權爭議、漁業資源分配等問題,可能成為周邊國家關系緊張的新因素,甚至引發國際沖突。因此,周邊國家管轄海域和海洋權益的劃界,需要有關國家本著友好協商的精神,公平合理地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