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中國四大名亭是什麽?

中國四大名亭是什麽?

安徽滁縣醉翁亭、北京先農壇陶然亭、湖南長沙愛晚亭、浙江杭州胡鑫亭並稱為中國“四大名亭”。

醉翁亭:

歐陽修位於安徽省滁縣瑯琊山,北宋六年被貶滁州為知府,自稱“醉翁亭”。

陶然亭:

北京的鹹嘉潭是清康熙三十四年工部博士江藻修建的,現在是陶然亭公園。

愛夜亭:

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山腰,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紅葉亭,又名艾豐亭,位於嶽麓山下的青峰峽。該亭坐西向東,三面環山,古楓參天。愛晚亭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嶽麓書院院長羅典發起。後來根據湖廣總督畢元的意旨,采納了杜牧“停車坐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將亭改名為愛夜亭。原為木結構,同治初改為磚砌(1862-1870)。亭子古樸典雅,平面呈方形,邊長6.23米,高12米。內柱塗以紅木,四根外檐柱,由整塊方形花崗巖加工而成。亭頂四檐,尖寶頂,四翼伸翹,蓋綠琉璃瓦。正面鎦金匾額“愛晚亭”是毛澤東應湖南大學校長李達之邀,以1952題寫。

湖亭:

位於杭州西湖中心的小島上,也叫陸貞亭。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壹年,萬歷年間重修並更名為胡鑫閣。

●陶然亭

陶然亭公園位於北京南二環陶然亭橋西北。公園總面積59公頃,其中水面17公頃。公園建於1952。它是建國後北京建造的最早的現代園林。它所在的地方是燕京的壹個景點,號稱“鬥門勝地”,歷史悠久,古跡斑駁。著名的陶然亭和貝茨庵就坐落在這裏。美麗的園林風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光榮的革命歷史遺跡使她成為壹個旅遊勝地。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工部大夫江藻奉命監管黑窯廠。他在貝茨庵西建了壹座小亭子,以白居易《等菊家熟,與妳醉》詩中的“陶然”二字命名這個小亭子很受文人墨客的歡迎,被譽為“周侯借花,右軍修草之地”,也被全國各地來京的文人墨客視為必去之地。在清朝的200多年間,這座亭子久負盛名,成為首都最好的亭子之壹。

陶然亭周圍有許多著名的歷史遺跡。西北有龍居寺,寺內有箭盤、倪田亭、坎山樓、抱兵殿等建築。名人經常在這裏休息,其受歡迎程度堪比道光年間的陶然館。東南部有黑龍潭、王龍亭、伊娜寺、慈眉園和祖園。西南有石豐花園;正北有窯臺;東北有香火墓、鸚鵡墓,還有近代的醉郭、賽金花墓。這些古跡大多比陶然亭更早,有的甚至比貝茨庵更早。都有文人吟詠的歷史,都有過自己輝煌的時期。

現代陶然亭有著輝煌的歷史篇章。“五四”前後,中國* * *產黨的創始人和領導人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先後來陶然亭進行革命活動。1920 65438+10月18日,與“輔社”成員在京聚會,商討驅逐湖南軍閥張的鬥爭,會後在庵山門外的槐樹前合影。8月6日,1920,天津“啟蒙社”、北京“少年中國社”等進步團體在北廳討論“五四”後革命鬥爭的方向和各團體的聯合鬥爭。1921年7、8月間,李大釗以少年中國學會會員陳玉生的名義在庵南室租了兩間房,其妻金其信葬於陶然亭旁壽夫人墓中,在此進行秘密活動。1923期間,鄧中夏、雲、高經常參加會議。

現代陶然亭公園是壹座融合古代建築和現代造園藝術,突出以中國亭閣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新型現代城市園林。

園內樹木蔥郁,花草繁茂,亭臺樓閣參差不齊,景色宜人。湖中央的島上,有金秋墩、巖頭山,與陶然亭如火如荼。秋瑾碼頭上有秋瑾亭,這是華賢寺的網站。汀南山南麓有“玫瑰山”,其地為原香冢、鸚鵡冢、賽金花墓遺址。亭下松林中有著名的高墓和石評梅墓。巖頭山頂有壹個觀光亭,與秋瑾亭相對,亭西南山下建有壹個程光亭,是最適合看湖看山的地方。亭北山北下是長青閣。

建於1985的著名中國亭園,是陶然亭公園的“園中園”。采用集中旅遊資源的方式,對國內著名的展館進行精挑細選和模仿。有醉翁亭、蘭亭、鵝池碑亭、少陵草堂碑亭、滄浪亭、杜興亭、二泉亭、吹臺、沈月亭、白坡亭等十余座亭子。這些著名的亭臺樓閣都是按照1: 1的比例模仿的,亭臺樓閣與山水相結合,相得益彰。徜徉在園中,猶如穿越山河,或探訪燦爛的吳越故裏,有著更深的歷史文化內涵。廣大遊客不出遠門就能領略到中華民族的建築藝術和文化景觀。

陶然亭公園有36個亭子是自己搬遷、模仿、設計建造的,五顏六色。陶然亭公園年接待遊客700萬人次,日接待遊客高峰6萬人次。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授予首批4A級旅遊景區和首都文明旅遊景區稱號。

陶然亭公園還擁有遊船、水上樂園、兒童娛樂城、梵高樂、遊樂場、餐廳、陶然花園酒店和商業網點等綜合設施。熱烈歡迎中外賓客觀光遊覽。

●醉翁亭

醉翁亭,位於瑯琊山腳下,是安徽省著名的歷史古跡之壹。這個亭子記載在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的代表作《醉翁亭記》中。

宋仁壽清年間,政府腐敗,權貴當道。在遷朝為官的歐陽修,主張改革時政,不避讒言,敢於揭露官員私事,因此得罪了宰相夏松等人。夏松在皇帝面前誣告他。將守聽貪字,貶歐陽修至滁州。

李青元年(公元1045),歐陽修來到滁州,結識了瑯琊寺方丈智賢和尚,並很快成為知音。為了方便歐陽修遊玩,智仙特在山腳下建了壹個小亭子,歐陽修拿去留作紀念。這就是著名的“醉翁亭”。從那以後,歐陽修經常去亭子裏和朋友們壹起找樂子喝酒。“客人來我這裏喝酒我都太謹慎了,喝少了也不用醉,而且年關最高,就管自己叫醉鬼。”醉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在這裏喝酒,還經常在這裏做生意。有詩贊曰:“我為政而樂,每次把事放亭。"

醉翁亭建成後,吸引了眾多遊客。當時的太常大夫沈尊博士慕名而來,觀看後創作了鋼琴曲《醉人吟》(壹首名為《太守草》)以歐陽秀琴為歌詞。現在,馮公廟前的壹副對聯“春聲如聽太守曹,海天壹色照瑯琊山”,就是這個意思。時隔數年,歐陽修與沈尊重逢,“夜半飲酒”,沈尊彈琴《醉翁吟》,“宮中聲叠”,“似風輕日暖鳥鳴,靜山響春夜”。琴聲勾起了歐公當年在亭子裏喝酒的回憶,就是寫詩當禮物。

醉翁亭初建時,只有壹個亭子。北宋末年,唐家在旁邊建了銅嘴。到了明代,開始興盛起來。相傳當時房子已經建到“百柱”了,可惜後來多次被毀。清朝鹹豐年間,不止壹座園林成了壹片廢墟。直到光緒七年(公元1881),全椒觀察使薛重修,醉翁亭才恢復原狀。

醉翁亭周圍的建築布局緊湊獨特,亭臺樓閣小巧別致,具有江南園林的特色。雖然總面積不到1000平方米,但有九個不同的建築和景觀。醉翁亭、松松寨、馮公祠、顧美亭、項英亭、意亭、義亭、藍雨臺,風格各異,被稱為“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讓泉,旁有小溪。水壹年四季潺潺,風清氣正。亭內有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蘇軾題寫的“醉聞亭”碑文,名曰“歐文紫蘇”。亭後最高處有壹個高臺,稱為“宣帝宮”。在舞臺上環顧四周,可以看到亭前的山是綠色的,樹葉是水平的。林濤在亭後起落,飛到我耳邊,仿佛置身於畫中。

醉翁亭因歐陽修和他的醉翁亭而聞名。雖然幾百年來搬了很多次家,但永遠不會忘記。有人曾寫過壹副對聯:“翁去了八百年,故鄉還醉;山長六七裏,亭不孤。“解放後,人民政府將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次修繕。如今,這裏是千年老景區,更加壯觀迷人。

●胡鑫館

胡鑫亭位於杭州城外的西湖,古稱陸貞亭。建於明嘉靖三十壹年(1552),相傳為北宋蘇東坡所建三塔舊址。明萬歷二十八年(1601),改名清溪閣。

“春水壹碧浮珠,夕陽紅濕地三鞠躬”。這是湖心景色的絕妙寫照。與三潭銀月、阮公敦並稱“湖中三島”。形成西湖中所謂的“蓬萊三島”。

湖中央的亭臺樓閣,雕梁畫棟,氣勢磅礴;上翹的飛檐,兩層外觀,黃色琉璃瓦頂,顯得雄偉莊嚴。湖中央的亭子四面環水,花柳相映。樹蔭下有“蟲二”碑,據說是乾隆皇帝題寫的,影射“蒼茫風月”二字。從湖中央的亭子俯瞰西湖,四周綠水青山環繞,這就是所謂的“俯瞰湖心”和“錢塘十景”之壹。遊人來此,狀如“蓬萊宮在水中央”。

●愛情晚亭

愛晚亭,位於嶽麓書院後面的青峰峽山上,是壹座重檐八柱的方亭。愛晚亭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嶽麓書院負責人羅典所建。歷經滄桑,原亭重建於清朝同治年間。光緒、年間,由湖南高等教育院監制的程重修,並在亭上題詞:“三年秋,重修愛晚亭,刻南軒先生、南園先生詩詞,集羅虹橋故事,寫“飛鶴”二字遊永嘉。”南軒是南宋嶽麓書院的張穆風格。南苑是清代的乾豐。他們的《青峰峽詩》、《九天嶽麓山詩》都刻在亭中的石頭上,題“二南詩雕”。20世紀50年代以後,愛晚亭又重建了兩次,現在“愛晚亭”二字是毛澤東手書的。

羅典是清代著名的儒生,創辦了《愛晚亭》。他被稱為羅虹橋。他在書院任教二十七年,多次獲得朝廷嘉獎。亭上有壹幅羅甸寫的對聯:“山徑黃昏紅舒,新植五百桃;峽雲深綠,壹對馴鶴候籠。”據說這幅對聯的前壹句是程修改的,羅援的那句是“忽驚艷紅榆”“好為青”。亭前有壹條小溪,因旁邊有許多芬芳的蘭花而得名“藍劍”。溪中之水擊石,謂之“石瀨”。亭子周圍有楓樹,秋天楓紅如火的時候景色特別好。因此,愛晚亭也被稱為“紅葉亭”和“艾豐亭”。著名的愛晚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好名字。亭子名傳,所言屬實。《紅葉》《戀楓》改名為《戀晚亭》,壹直說與詩人袁枚有關。

袁枚,才子,江南有名的才子。有壹年秋天我來長沙,很多人都來拜訪,只有羅典壹個人不理我。他不欣賞袁枚的“性靈說”和寫詩的獨創性,也不喜歡袁枚招女弟子。為了阻止袁枚來訪,書院牌樓上貼了壹張“不為,不為文公,請留下”的字帖。魯茲姓鐘,孔子弟子;韓愈字退,文公已故。這幅對聯確實符合羅甸的身份和氣質,可見它與袁枚的小品大相徑庭:意思是袁枚不像魯茲和韓愈,羅甸不想見妳。兩天後,袁枚看到這幅對聯,搖頭壹笑,遞上感謝信。羅典說他病了。袁枚走後,羅店讓人潑水沖洗門前臺階,說是為了消除異端邪說。袁枚壹個人在嶽麓山旅遊,到處唱著風景名勝。《紅葉亭》下只記載了杜牧的絕句:“白雲深處有人,遠在冷山。駐足坐楓林晚,霜葉紅二月。”並抄出第三句中的“愛,夜”字。羅店聽說此事,李安運“慚愧,慚愧!”並親筆題寫新匾“愛晚亭”。這個名字壹直沿用至今。

但是“愛情之夜”館的名字是誰改的,還是誰最先提出的,這個官司還在打。《中國文化知識精粹》說:真正的改名應該是畢元,而不是袁枚。羅典《書院詩韻二首同題》詩後有註:“山中紅葉豐,山下有亭臺。畢秋帆作軍名曰‘愛晚’,紀作詩。”根據現有資料,已知袁枚於乾隆四十九年十壹月二十七日(1784)遊覽嶽麓山。紅葉亭建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即袁枚到訪後八年。這樣看來,袁枚想改館名似乎是不可能了。畢當時是湖廣總督的仇凡。畢和羅是多年的朋友,經常壹起吟詩作賦,還經常去嶽麓山上的愛晚亭遊玩。不清楚“愛得晚”容易完。

傳說和考證都不重要。就亭名本身而言,“愛夜亭”確實比“紅葉亭”和“愛楓亭”好。自秦漢以來,亭子逐漸從壹個供旅行者消遣的地方變成了六朝以後雅人用餐的地方,所以亭子的名字就很重要了。但是,好名字很少。洪邁《容齋隨筆》中有壹句話:“立亭立閣,最易效仿,不俗不怪。東坡最近看見壹個客雲在讀晉書,就問他:‘妳有沒有找到壹個好的亭名?’掩蓋這壹點很困難。秦楚材在宣城外的江上設亭,目的是“知其事”,用杜甫的詩“知郭之事,更為澄江解客之憂”。王仲衡在惠濟和後山建亭,旨在“白涼”,也用了杜甫“越女白遍天下,鑒湖涼五天”的詩句。兩者都可以用很新來形容,但不要當真。“今天的《愛晚》是名句,切中亭臺環境,不俗;比如前面的“紅葉”和“情楓”太直白庸俗,而洪邁引用的“知妳”和“白涼”兩個館名雖然新穎但太晦澀。好的亭名,如“醉翁”、“陶然”,讓人壹見傾心,回味無窮。也許是因為“愛夜”這個亭子名字非常好聽,深受文人喜愛,所以附上壹個關於袁枚或畢秋帆改名的故事。而且古代有很多這樣的故事,“馬當神風助王波”更是傳奇。館以名傳,名以人傳,相得益彰。

近代以來,愛夜亭畔留下了許多偉人的足跡,毛澤東的親書亭之名也來源於他的背景。1996年,林到旅遊,看到大好河山,慷慨地唱道:

到處都是楓樹上的酒漬,風景很美。

錢山灑杜鵑血,壹縷帝子魂難招。

如果妳想把中國帶回錦銹,妳會經常洗去眼淚和雨水。

蘭成也是關心河感,擔心看到江南的老樹村。

毛澤東青年時期曾在長沙求學,經常與摯友蔡和森、羅學贊、張昆弟相聚在愛夜亭學習、鍛煉、探求真理。他們從這裏爬山,有時睡在山裏,有時遇到大雨就來個“風浴”或“雨浴”。出自《沁園春·長沙》“看盡山色,盡林盡染,盡河清流,盡河奔流,鷹擊長空,魚目淺淺,各種霜天爭自由。寂寞,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我們可以壹窺毛澤東早期的遊學生涯和他主宰沈浮的非凡抱負。可惜我至今沒有看到毛澤東的《戀晚亭》詩,但周世釗先生有壹首七律詩《從毛主席遊嶽麓山到雲路宮》,描寫了建國初期人們幸福祥和的思想:

河水聲滾滾遠離白沙,旌旗飄飄影滾紅。

爬到雲腳下三千尺,來長沙看萬家。

故國幾年空,桑麻處處東風。

南巡已見升樂,何以用士贊事?

周先生還在1954年寫了壹首詩“走在上,看秋天的愛情晚亭”。從內容上看,應該算是上壹首詩的姊妹篇:“琴在碧溪吟,紅林作畫,壹山秋色更瀟灑。為了尋舊跡,去香榭,我會早早拾起英雄的記憶。身在深山,憂國憂民,壹夜熟悉。菜之根為米,草為鞋,歷史要重寫。”下壹步顯然是寫毛澤東的故事。

在抗日戰爭中被摧毀後,愛情晚亭得到了恢復,但它並沒有恢復到舊的概念。解放後,於1952年和1968年兩次修建。現在的亭子是四柱支撐,重檐四垂。上面鋪著綠色琉璃瓦,四角舒展如翼。整個亭子造型優美,色彩斑斕,點綴在我的山谷中。兩條綠色的小溪從山溝裏汩汩流出,註入亭前的池塘。溪流中的水猛烈地撞擊著石頭。張穆詠《石瑟》詩曰:“流泉自凈,觸石時聲長聲短,窮時聲隨我讀。”如今,湖南大學和師範學院的學生經常在晨讀,春流和書聲交織成壹首悅耳的晨歌。亭前水池清澈碧波蕩漾,倒映著青瓦紅檐的亭子,更具詩情畫意,是嶽麓山風景的絕佳去處。

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