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京漢鐵路發展簡史

京漢鐵路發展簡史

鹿晗鐵路是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準備自己修建的第壹條鐵路。當時國庫是空的。為了修建蘆漢鐵路,湖廣總督張之洞於1889年向清政府提出每年撥出200萬兩白銀用於築路,得到了答應。隨後,為了生產蘆漢鐵路所需的鋼軌,張之洞開始組織漢陽鐵廠等壹系列重廠。但是,壹年200萬兩白銀,對於壹個龐大的工程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壹年才撥款。由於東北局勢緊張,清政府下令“移鹿晗路先辦關東鐵路”。

1895年底,清政府決定修建鹿晗線。原本計劃鐵路“官督商辦”,由各省富商修建。但當時清政府名譽掃地,華商“觀望”,無人問津,只好借外債。

1896 10,直隸總督王文韶、湖廣總督張之洞邀請成立鐵路總公司,以大官僚買辦、天津關道盛宣懷為監察大臣,統籌修建蘆漢鐵路。

借錢修路的消息壹出,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等國的公司紛紛派代表來華,爭相求援。張之洞覺得其他國家胃口太大,而比利時是小國,鋼鐵資源豐富,鐵路技術成熟。最重要的是他們“在中國沒有野心”,這樣更讓人放心。

1897年3月17日,比利時駐漢口領事弗蘭基會見張之洞,修建蘆漢鐵路。經過談判,清政府終於與比利時人達成協議。1898年6月,《中國續借鹿晗鐵路詳細合同》和《鹿晗鐵路交通合同》正式簽訂,清政府向比利時公司借款450萬英鎊(年息5%,折讓10%,30年)。合同規定道路建設工程由比利時公司監理;所需材料除漢陽鐵廠供應外,均由比利時公司承擔,享受免稅待遇。在30年的貸款期內,所有的交通經營權都歸比利時公司所有。這不僅使中國徹底喪失了鐵路主權,而且蒙受了巨大的財政損失,為帝國主義者日後利用債務關系掠奪中國鐵路權開了極其惡劣的先例。

簽約後,斷斷續續才建了100多公裏的魯漢線終於可以大規模建設了。光緒二十四年,清政府以同等條件向比利時借款1250萬法郎。

鹿晗鐵路盧溝橋至保定段,清政府按約於1897+10月移交比利時公司。比利時公司接手後,南端起點改為漢口玉帶門,鐵路從南北兩端同時開工。比利時公司為了加快工程進度,節約成本,偷工減料,結果大樓的線路質量極低。像黃河大橋這樣的重要工程,由比利時人設計,全長3010.2m,跨度***102,是魯漢線上最長的橋。但為了減輕投資負擔,加快施工進度,基樁深度不夠,施工期間有8個橋墩被洪水沖毀。大橋建成後,保修期只有15年,行車速度也只有10km ~ 15km,所以歷年汛期都需要拋石。全線通車時,工程總投資為4349.87萬兩白銀,平均每公裏造價為358438+03萬兩白銀。該線有127座20米以上的大中橋(含黃河大橋),包括漯河(鹽城)。大部分鐵軌都是漢陽煉鐵廠制造的。橋梁多為鋼結構,但類型復雜,荷載等級不壹致。魯漢鐵路包括漯河(鹽城)起點70個車站,後增加到125。

1906年4月1日(光緒三十二年),連接北京與漢口,全長1214.49公裏的宏大鐵路幹線——鹿晗鐵路正式通車。因主張修建這條鐵路而被任命為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和直隸總督袁世凱接受了這壹工程,將鹿晗鐵路改為韓晶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