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程菊租約

程菊租約

2008年1月1日至21日,我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行了調研。采取實地考察、個別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與當地基層幹部和農民就新農村建設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探討。現將調查情況通報如下:

壹,當前基層幹部群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認識和心態

(1)壹般理解。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思想後,立即引起了廣大基層幹部群眾的強烈反響。他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國家戰略轉型、推動我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歷史選擇。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於轉型和變革的關鍵時期。黨中央高瞻遠矚,借鑒壹些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和少數國家因戰略調整滯後而發展緩慢的慘痛教訓,及時作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部署。這對構建以工促農長效機制,保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進我國城鄉壹體化現代化目標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第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擴大內需、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現實需要。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壹方面,我國工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日益增強;另壹方面,近年來不斷擴大的城鄉差距已經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障礙。同時,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購買力弱,直接影響了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增長。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確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必然會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存在的“三農”問題,從根本上打破長期存在的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從根本上搞活農村市場,從而拉動經濟快速增長,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第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重要升華。其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正是體現了這兩者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本質要求。從理論上講,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壹定時期內,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誌的農村社會的社會狀態;實事求是地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壹項系統工程,它不僅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個方面,而且體現了城鄉壹體化的長期發展目標和近期目標的統壹。新農村的“新”體現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和統籌城鄉發展上。總之,廣大農村基層幹部群眾認為,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完全符合農村實際,很受鼓舞。他們堅信,隨著城鄉壹體化的推進,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和城市支持農村,農民致富、農業發展和農村進步的目標將會實現。

在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解上,基層幹部群眾普遍認為,這壹概念與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新農村”概念主要有三點不同:壹是背景不同。目前國家有壹定的經濟實力,人均GDP已經超過1000美元。總體上進入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引領農村,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的歷史階段。就仙桃市而言,2005年全市總人口654.38+0.4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54.38+0.04萬人,全市總產值達到654.38+0.53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達到38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6。第二,內涵不同。這個新農村建設內涵更豐富,內容更全面。5句話,20個字,緊扣科學發展觀的時代命題,涵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政治文明等各個方面。第三,目標和要求不同。這壹次,目標更加明確和具體。他們認為,新農村建設主要體現在“五個創新”上,即產業發展新格局、農民生活水平新提高、鄉風民俗新風尚新提升、農村面貌新變化、鄉村治理新機制新完善。

(2)目前的心態。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後,基層幹部群眾“喜憂參半”。基層幹部喜歡的是,新農村建設讓“三農”工作有了新的起點;擔心縣市以下地方政府配套建設資金難以落實,擔心再次走“普九”老路,擔心政績考核難以過關。基層人民喜歡的是農民有新希望,政府有新舉措,農村有新變化。沙嘴辦事處劉村村民王順軍滿臉笑容地告訴調研組:新農村建設是“政府出資,百姓受益”。擔心的是公益事業要自己掏錢,農民負擔可能會反彈。我怕的是盲目地攤,搞面子工程,形成新的債務。也有少數農民存在“急、怨、冷”的心態:壹是“急”。期望值太高,恨不得建設新農村,過城裏人的生活;二是“怨恨”。有的當地人看到電視和周邊村的開發建設比自己村好,抱怨自己的村幹部得不到政策資金支持,找不到致富門路;第三是“冷”。有的村基礎條件差,致富無門。群眾對新農村建設漠不關心,冷眼相看。

二、仙桃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思路和計劃

(壹)仙桃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仙桃國土面積253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94.33萬畝。轄15個鎮,3個市轄區街道辦事處,6個農牧漁業,653個行政村,4703個村民小組。全市總人口654.38+0.4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54.38+0.04萬人,農業戶數220.1.08萬人,農村勞動力6.267億人,其中農民工654.38+0.1.5萬人。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53.02億元,其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65.438+07元。全市有農村職業學校8所,在校生4900人,教職工487人。2005年,* * *培養職業技術人才15000人,其中圖書館10人,鄉鎮文化站18人,影劇院19人,表演團體190人。鄉鎮衛生院19個,醫務人員359人。農村敬老院28所,五保戶4040戶,其中集中供養3236戶;應享受最低收入保障的人數達到31000人,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107個,其中種植業18個,養殖業23個,流通業76個。大力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2005年,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村委會主任選舉,由* * * *選出653名村主任,農村“雙代管”率達到1.000%。

(二)仙桃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情況

1.見事早,行動快。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才三個多月,仙桃市實現了“四有”,即有專班、有試點、有計劃、有初步成效。五個試點可以說是鄉鎮有亮點。2005年6月38日+2月底,仙桃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任第壹組長,市長陳任組長,市發改委、財政、農委、水利、農林、建設、民政、衛生、教育等十多個市級部門為成員,辦公室設在市農委。目前,市委市政府重點在5個鄉鎮選擇了5個試點村,分別是陳昌鎮的園藝場、三伏潭鎮的李林嘴村、張溝鎮的先鋒村、沙嘴辦事處的杜留存和彭場地溝村。五個鎮和五個村中的四個已經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制定了詳細的計劃。規劃中既有發展目標,也有實施步驟;既有長遠的打算,也有短期的安排;既有物質文明,也有精神文明;既有產業發展規劃,也有生活環境的改善;不僅是壹點點的重點建設,而且是以點帶面的輻射帶動。總之,仙桃市認識早,行動早,領導重視,農民積極參與,已初見成效。

2.典型特征突出,普及性強。目前,按照“以點帶面,引爆壹片”的要求,仙桃市新農村建設的幾個模式,規劃藍圖宏偉,產業特色突出,群眾基礎紮實,穩步有序推進,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

首先是張溝鎮先鋒村模式(支部+協會+農戶模式)。先鋒村位於張溝鎮東南角。全村9個組,419戶,1890人,耕地3530畝。以前以種植水稻為主,是壹個封閉落後的水鄉。65438-0998開始養鰻,面積2500畝。2003年,由村支部發起,村養鰻協會正式成立。全村420多戶養鰻戶全部入會,協會為會員提供購買農資、養鰻技術、融資、營銷等社會化服務。目前已經形成了“分會+協會+農戶”的模式。這種模式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加快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進程。2004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曾慶紅視察先鋒村時,對該村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為“支部和協會將使農民受益”。2005年,先鋒村人均純收入超過6000元,戶均收入3萬元。村民陳幾年前還是壹個貧困戶。早年父母雙亡,留下2000元外債和壹間破瓦房。現在他養鰻魚發了財,蓋了漂亮的兩層歐式小樓,用上了太陽能,娶了媳婦。村裏的水、電、路、渠等基礎設施基本齊全。通村水泥路已建成3.5公裏,有線電視、自來水到戶,安裝電話380部,移動電話1200多部。2004年5月開始的村莊重建已經重建了250戶,計劃在三年內完成。工業的支撐為建設新農村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他們計劃將鰻魚交易市場擴展到全國和東南亞。現在村裏劃了40多畝地,壹個外地老板準備投資400多萬元建壹個大型多功能的鰻魚交易市場。

二是三伏潭鎮李林嘴村模式(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李林嘴村12組,3257人,752戶,耕地4463畝,養殖水面1200畝,種植面積3263畝。以前村級債務高達68萬。近年來,該村大力調整農業結構。2004年底,引進蘭德鵝深加工企業生生鵝業,形成這種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促進了鵝產業的規模化養殖和標準化生產。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三伏潭鎮2005年發展朗德鵝8萬只,養殖戶200人,其中專業養鵝戶1.26人,為養殖戶增加純收入近654.38+0萬元。李林嘴村的農民飼養了近3萬只鵝。村裏不僅還清了債務,每年還有27萬元的純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50元。目前,水改任務已經完成,村裏的農民都吃上了自來水。200多戶家庭安裝了有線電視。有585部固定電話和272部移動電話。隨著通村公路2.7公裏的建設,很多農民面前也有了公交車,每天有8趟進城。該村進行了大規模的“壹建三改”。目前,已改善了300個廁所,建造了約65,438+000個沼氣池。計劃今年內完成改造任務。為了美化環境,根除血吸蟲病,保障村民身體健康,村裏出資對羅家河進行了導流。2.7公裏的引水工程完成後,兩岸將進行綠化美化。村衛生室已經達標。全村有2835人參加了市衛生局大病統籌。每人繳納10元,可享受門診報銷15%,住院報銷2000元的待遇。村裏有50人享受低保,每人每年200元。為了活躍村民的文化體育生活,村裏下壹步計劃修建壹個長100米、寬30米的娛樂休閑健身廣場。

三是陳昌鎮園藝場模式(農場+市場+農戶模式)。陳昌鎮花園成立於1992。它是由以前的陳昌村組織的,現在有兩個分部。通過十幾年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柑橘和水產品的優勢不斷鞏固和提高。全站現有柑橘、臍橙面積1,000畝,精養魚池面積800畝。園藝場是江漢平原果樹種植示範基地,平均畝產4000公斤,產值6000多元。“陳昌蜜桔”被有關部門列入國家無公害食品評選計劃,受到商家的青睞。賣家主動上門收購,產品供不應求。觀眾中農民的平均年收入達到5000元。分公司在生產發展、村民生活富裕的基礎上,開始規劃村莊改造、道路硬化、改水改廁、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醫療衛生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目前,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已經完成,正在逐步實施。完成了2.5公裏的戶戶通公路,80%的戶戶通樓房。村子幹凈整潔,村民對新農村建設充滿信心。

四、沙嘴辦事處劉村模式(項目+業主+農戶(農家樂)模式)。這種模式是以農家樂項目為基礎,吸引外地業主投資創業,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杜留存位於沙嘴辦事處西側,仙桃市宜黃高速出入口處,是仙桃市的南大門。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良好,村民住房規劃有序,村道四通八達,且全部為水泥路面,給排水設施齊全,被譽為“仙桃的臉面”。2005年底,仙桃市委、市政府在借鑒成都、長沙郊區“農家樂”的基礎上,決定在杜劉村開發這壹項目。劉度農家公園依托“兩近”(靠近市區和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區位優勢,利用庭院、池塘、苗圃、菜地等自然資源優勢和鄉村文化資源吸引消費者,為其提供觀光、娛樂、體育、住宿、餐飲、購物等服務。改造後的民居參與農家樂園的經營活動,采取自主經營與租賃經營相結合的方式。農民可以以家庭為單位經營,也可以依托宅基地的區位優勢出租房屋。據預測,劉度農家樂壹期工程建成後,年接待能力將達到654.38+0.5萬人次,帶動富余勞動力就業654.38+0.0萬人以上,戶均增收654.38+0.0萬元。二期工程建成後,年接待能力可超過300萬人次,旅遊收入可達6000多萬元,戶均增收5萬元。“農家樂”作為壹種新的產業形態,逐漸在全國各地興起,尤其是在城鄉結合部,更為繁榮。“農家樂”的興起,不僅為城市居民找到了壹個放松身心、回歸自然的好去處,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讓農民融入了城市的新生活。它不僅可以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還可以提高農民的文明程度。

3.思路清晰,措施可行。2006年是“十壹五”規劃的第壹年,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第壹年。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仙桃市將把新農村建設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持“四個壹起”,即堅持完善基礎設施和發展特色農業、統籌規劃和試點、村莊改造和提高農民素質,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調動群眾積極性,建設新農村。重點是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壹是培育特色產業,壯大板塊經濟。具體來說,就是抓“六個壹”:壹魚壹豬壹雞壹棚鴨壹鵝壹樹,即建設以張溝為核心區的網箱養鰻特色園區;以正昌、毛嘴為中心,建設科技養豬示範核心區;以郭河、陳昌等地為重點,打造家禽養殖產業帶;以三伏潭、楊林尾、沙園為重點,發展專業養鵝戶;重點發展“農家樂”和沙嘴辦事處等郊區的花木建設。二是壯大龍頭企業。全力支持金威麥芽、外婆家水產、萬和堂荷花產業等龍頭企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三是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新農村的突破口。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向農村延伸,重點抓好張溝先鋒村、沙嘴杜留存、三伏潭雷家環、陳昌園藝場等4個核心區域的改造試點。第四,廣泛開展科技下鄉活動,提高農民科技素質。五是繼續實施“壹免三補”政策,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

三、當前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制約因素

從總體上看,仙桃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物質基礎和現實基礎。然而,仍有壹些制約因素亟待解決。

(壹)認知制約。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還存在壹些誤解。比如,有人認為建設新農村就是蓋新樓房,建設新農村就是修新路,忽視了人的全面發展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設;也有人認為新農村建設是中央提出來的。我們這裏經濟困難,人民勉強解決溫飽,我們無力建設新農村。應該從上面用錢解決,忽略了要突出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地位;還有人認為建設新農村,應該立即拆除現有的自然村,統壹建設,而忽略了新農村建設應該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2)資金約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然需要大量投資,尤其是資金投入。但是,從調查分析來看,資金短缺將嚴重制約新農村建設。壹是村級債務嚴重,難以化解。仙桃653個村中,有573個村負債。截至2005年底,累計負債3.6億元,其中負債200萬元以上的村34個,負債177個。第二,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有限。據測算,仙桃市“壹事壹議”籌資只有2.3萬元,遠遠不能滿足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的需要。如果結合新農村建設,仙桃計劃2006年完成通村公路200公裏。按每公裏25萬元左右估算,需要投入約5500萬元,國家政策補貼、地方政府投入、社會資本投入只能解決2500萬元,資金缺口3000萬元。第三,地方支持壓力大。2006年,仙桃市落實中央和省政府相關扶持政策,總配套資金比2005年增加近6700萬元,遠遠超過市財政可用財力。由於財力有限,壹些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很可能因為缺乏配套建設資金而無法落實,從而影響新農村建設的整體進度。

(3)制度約束。分割的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造成農村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仍是空白,這將嚴重制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特別是農村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缺失,直接影響了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

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對策建議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認識是前提,規劃是龍頭,產業是支撐,投入是基礎,制度是保障,農民是主體,領導是關鍵。根據我們的調查,我們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1)加強領導,發動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切實加強領導。各級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建議將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領導小組並入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協調各部門力量,組織推進新農村建設實施。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仙桃市幾個試點村的實踐表明,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特別是村支部書記的作用,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因此,必須選拔和加強農村支部書記,充分發揮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要發動群眾,突出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願,鼓勵農民勇於創新、積極改革、大膽實踐,調動農民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要加強教育和引導,進壹步提高廣大農村幹部群眾對新農村建設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的認識,防止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性。

(2)制定標準,科學規劃。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內涵相當豐富,對全國各地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省必須結合湖北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實施標準。從某種意義上說,全面小康的目標基本體現了中央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建議省委、省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進壹步補充完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盡快制定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階段性標準。在此基礎上,根據農村人口變化、土地整理、生產生活發展、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小城鎮建設等進行科學規劃。規劃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壹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則,要求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產業特色,以此引領產業成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堅持城鄉聯動、統籌發展的原則。要按照“立足農村抓農村,跳出農村抓農村”的思路,把城市發展和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正確處理新農村建設與小城鎮建設的關系,把新農村建設與“百鎮千村”計劃結合起來;正確處理新農村建設與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關系,把新農村建設與“陽光工程”結合起來;正確處理新農村建設與縣域經濟發展的關系,把新農村建設目標與縣域經濟發展目標結合起來。特別要重視農村區域調整中心鎮建設、工業園區建設以及水利、電力、交通通信、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三是堅持政府主導、農民為主體的原則。壹方面,要充分體現地方政府“治黨惠民”的工作思路。另壹方面,更重要的是尊重農民意願,調動農民積極性,突出農民主體地位,防止政府行為和幹部行為割裂。第四,堅持分類指導、循序漸進的原則。新農村建設不僅是壹項系統工程,也是壹項惠及子孫後代的持久工程。千萬不能壹個人沖進去,急於求成。要結合農村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統籌規劃,分期規劃,分步實施。

(3)重點突破,試點先行。針對我省實際,當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把握以下五個“突破”:壹是以產業支撐為突破口。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沒有發展,新農村建設就會成為無源之水。因此,必須因地制宜,提供產業支撐,確保新農村建設穩步持續推進。二是以“壹建三改”為突破口。修建沼氣池、改水改廁改圈是實現循環經濟、改善村莊環境、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三是以提高農民素質為突破口。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是農民,必須加強農民綜合素質的培訓,培養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第四,以化解鄉村債務為突破口。村級債務是全省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障礙。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五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以改善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為重點,以實施“村村通”為契機,推進農村環境改善,加強農村文化、衛生、體育設施建設。同時,要采取典型引導、整體推進的方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根據平原湖泊,丘陵和山脈;郊區和偏遠的村莊;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等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特點,分別選擇不同模式,給予重點支持,總結經驗,在全省推廣。

(4)完善政策,優化環境。溫家寶總理在最近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財政建設資金要向農村傾斜,要下決心調整國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特別是國家建設資金的投向和結構,從優先支持城市建設轉向更多地支持農村建設。這是壹個大動作,也是未來幾年經濟工作的戰略舉措。”這充分說明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高度重視。從我們在仙桃市的調研來看,他們要求中央和省級在以下幾個方面進壹步加大支持力度:壹是進壹步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的支持力度。要求中央和省級財政增加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資金,重點支持壹批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的發展壯大。要通過創新信貸擔保手段和擔保方式,有效解決龍頭企業購買農產品資金不足的問題。要建立有利於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信貸、稅收和登記制度。出臺相關政策,支持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二是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要求國家加大對中部地區“村村通”公路的支持力度,補貼由每公裏7萬元提高到每公裏65438+萬元;同時,要加大對中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的投入。三是加大對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投入。重點加大對農村“壹建三改”的支持力度,要求國家在減少“壹建三改”項目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的同時,加大對我省的財政支持力度,將戶用沼氣池補貼標準由現行的1.000元提高到1.05元。四是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要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為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國家要求2008年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希望中央支持我省提前完成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目標;要深化農村文化體制改革,把我省基層組織陣地建設與村級文化室建設壹起進行,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第五,加快探索農村保障體系建設的步伐。在農村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方面盡快展開,積累經驗,逐步推廣。建議國家盡快落實農村保障制度,將我省列入農村保障制度試點省份。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社會的事業,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要建立全社會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激勵機制,引導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結對幫扶農村。要加強輿論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良好環境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