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關於著名橋梁的信息

關於著名橋梁的信息

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以南,靠近六和塔的錢塘江上。它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壹座雙層鐵路公路橋,縱貫錢塘江南北,是連接上海、杭州、寧波、浙贛鐵路的交通大動脈。

大橋於8月8日1934開工,9月26日1937竣工,歷時三年零壹個月。錢塘江大橋的建成不僅極大地方便了錢塘江南北的交通,而且與六和塔壹起形成了西湖風景區南線的壹道壯麗景觀。

大橋全長1453米,分為引橋和主橋兩部分。主橋十六孔十五墩。下鐵路橋長1322.1米,單向通行;上公路橋長1453米,寬6.1米,兩側人行道1.5米,氣勢磅礴。大橋像壹道彩虹從北向南飛來,它肩負著重任。

橋梁歷史

錢塘江大橋設計施工的主持人是當代橋梁專家茅以升博士。為了完成建橋的重任,茅以升毅然辭去北洋大學的教席,只身來到杭州。首次采用氣壓沈箱法挖泥成樁成功,打破了洋人“錢塘江又深又快,不可能建橋”的預言。為中國人民長誌氣。他制定的建橋方案不僅可行,而且比美國橋梁專家沃爾特提出的方案減少投資約200萬元,最終被當局采納。雄偉的大橋表達了中華兒女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遠大誌向,鐫刻在其中的“窮盡壹千日智慧,通車之日卻把橋炸掉”的刻骨銘心的悲傷,讓中國人難以忘懷。

1934 165438+10月11、錢塘江大橋開工建設。39歲的茅以升被任命為錢塘江大橋總設計師兼總工程師。當時,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已經踐踏了中國的東北,並盯上了華北乃至中國,企圖亡國。茅以升雖然不是政治家,但他熱愛自己的祖國,對時局的憂慮使他保持了清醒的頭腦。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茅以升有壹種連自己都不願正視的預感,做出了壹個驚醒世人的重要決定——在橋南的2號墩上留下了壹個長方形的洞。茅以升沒有向任何人解釋為什麽當初的設計沒有大的改動。8月1937,13,淞滬抗戰終於爆發,整個9月和6月10異常激烈。戰火硝煙彌漫杭州,錢塘江大橋建設進入最緊張階段。9月26日,錢塘江大橋下部單線鐵路橋首次通車。茅以升希望上海能阻止日本的進攻。然而,持續三個月的淞滬之戰以上海失陷而告終,杭州危在旦夕。筋疲力盡的茅以升已經清楚地感覺到,他無力把握這座橋的命運。165438+10月16茅以升接到南京政府的命令:如果杭州不保,就炸掉錢塘江大橋。茅以升在南二號碼頭留下的長方形洞口,其實就是為了阻止這壹時刻的到來。那天晚上,茅以升以壹個橋梁工程師嚴謹準確的態度,把錢塘江大橋的所有致命點都標了出來。整個晚上,超過100根電線從所有的引爆點連接到南岸的壹所房子。帶著和勒死自己的寶貝壹樣的痛苦,茅以升壹直陪伴著這座歷經艱辛搭建起來的橋梁,直到看到最後壹根與自己的眼睛相連的引線。這是茅以升壹生中最難忘、最難受、最痛苦的壹天。在他家人事後的回憶中,那種痛苦和無助真的讓他想哭。165438+10月17是茅以升渴望卻不敢奢望的大橋全面通車的第壹天。當第壹輛車駛過大橋時,兩岸數十萬民眾使勁鼓掌,掌聲經久不息。茅以升後來回憶說:“那天所有過橋的十幾萬人,以及之後每天過橋的人,每個人都要走在炸藥上,火車上也閃著炸藥。通車第壹天,橋裏就有炸藥,這在古今中外的橋梁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1937 65438+2月23日下午1點,茅以升終於接到了炸橋的命令。下午5點,日軍的先鋒部隊隱約可見,人群被強行封鎖,導火索全部點燃。隨著壹聲巨響,錢塘江大橋兩個橋墩被毀,五孔鋼梁斷裂墜入江中。全長1.453米,歷時925個晝夜,耗資1.6萬美元的錢塘江大橋,終於在通車的第89天,在日軍侵略的烽火中癱瘓。日軍士兵遊永和夫在硝煙中拍攝了轟炸後的錢塘江大橋。幾十年後,尤勇和夫先生來到北京,帶著對戰爭的悔恨,他親手將自己拍攝的這張照片交給了茅以升。在炸橋的那個晚上,茅以升先生透過無邊的暮色,凝視著自己炸的橋的殘垣斷壁,望著北岸越來越亮的火苗。茅以升義憤填膺地在辦公桌上寫了八個字:“抗戰勝利,就把橋恢復”。他的願望直到全國解放後1953才實現。今天,杭州錢塘江上有六座橋,即錢江二橋、錢江三橋和錢江四橋...只有錢塘江大橋屹立在月亮山前,沒有改名。在橋的北岸,豎立著壹座全身銅像茅以升。人們將永遠懷念這位中國傑出的橋梁專家和深沈的愛國者,人們也永遠不會忘記錢塘江大橋這段慘痛的傳奇歷史。

茅以升在炸橋前寫了壹首詩:

風雲突變

淚炸橋斷路

五行缺火真的會導致火

沒有橋,沒有丈夫

這首詩道出了茅以升被迫炸掉這座橋的無奈和日後重修的決心。很多人不理解詩中的第三句,“五行缺火,真火”。聯系“錢塘江大橋”就能看出這第三句的魅力,而且這首詩第三句很奇怪。

2006年5月25日,錢塘江大橋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武漢,橫跨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它是中國長江上修建的第壹座鐵路和公路兩用橋。全橋全長1670米,其中主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地下室到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以同時離開。上面壹層是公路橋。它大約20米寬,有四條車道。該橋為三聯連續橋,每聯3孔,***8墩9孔。每孔跨度128米,船舶常年航行無阻。

主橋兩端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每座高35米,從底樓大廳到亭子,共7層,有電動電梯供人上下。附屬建築和各種裝飾協調得非常漂亮,整座橋極其宏偉。如果從底層坐電動電梯,可以直接參觀橋面。放眼望去,武漢三鎮連成壹體,隔著長江的京漢、粵漢鐵路也與京廣線相連,讓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真是“壹橋飛架南北,天險成通途”。

編輯橋的這壹部分的特征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漢陽龜山和武昌佘山之間。它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天然護城河”長江上修建的第壹座橋梁。也是自古以來長江第壹橋。它是中國第壹座鐵路和公路兩用橋梁。建成後成為連接中國南北的大動脈,為促進南北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武漢長江大橋1955 9月1建成通車1957 6月5438+00 10月15。大橋的建設得到了當時蘇聯政府的幫助,蘇聯專家為大橋的設計和建設提供了很多指導。但中蘇關系破裂後,蘇聯政府撤走了所有專家,終於把橋建好了。大橋建成後,武漢三鎮將融為壹體,極大地促進了武漢的發展。從全國宏觀來看,大橋建成的意義是連接京廣鐵路,使長江南北鐵路運輸暢通。毛澤東的詩句“壹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正是用來形容武漢長江大橋的氣勢和重要作用。大橋自建成以來,壹直是武漢的標誌性建築。武漢長江大橋全長1,670.4米。主橋為鐵路公路兩用雙層鋼木結構梁橋。上層是公路橋,下層是復線鐵路橋。橋身八墩九孔,每孔跨度1.28米,萬噸級船舶可從橋下通過。除了第七個橋墩外,八個橋墩都鉆有大的管柱。這是

這座橋像壹道飛舞的彩虹,在長江天塹中鋪就了壹條坦途。平漢鐵路和粵漢鐵路由此貫通(兩線改稱京廣鐵路),南北交通發生根本改變,極大地推動了武漢鐵路樞紐的建設進程,使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成為中國重要的鐵路樞紐。大橋通車後,社會和經濟效益巨大。前五年運量達8000多萬噸,火車運輸時間縮短約2400萬車次,節省的貨運費用超過整個工程成本。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橋梁的吞吐量也越來越大,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更是難以統計,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2年8月和9月,武漢長江大橋進行了第壹次大修。中國科學院的專家估計這座橋的使用壽命至少是100年。

如今,武漢有三座橋屹立在長江上,分別是武漢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和武漢長江三橋(白沙洲大橋)。

編輯橋梁建築的這壹部分

武漢長江大橋的建築設計富有中國民族建築特色。橋面兩側有齊胸高的欄桿,欄桿上鑄有各種鳥獸。橋的兩邊是對稱的花板,花板的內容多取材於中國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如“驕傲如孔雀”、“鯉魚打芙蓉”、“喜鵲打梅”、“玉兔金桂”等,很有民族特色。橋的兩端是高約35米的橋頭,從底層大廳到頂層亭子,共七層。橋頭的堡亭呈方形八角形,重檐紅珠穹頂。橋頭有供行人上下的電梯和扶梯,廳內有修建大橋的英雄大型泥塑供遊客觀賞、欣賞、回憶逝去的歲月,感受英氣。與武漢長江大橋壹起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紀念碑和觀景臺。他們靠近武漢長江大橋。這座紀念碑高6米,重20多噸。南面鐫刻著毛澤東同誌的詩句“壹橋飛架南北,護城河成通衢”。觀景臺是遊客欣賞長江、看大橋的最佳場所之壹。武漢長江大橋凝聚了設計師的匠心和建設者的高超技藝。八個巨型橋墩矗立在河中央,人字形桁架和菱形帶輔助豎桿使巨大的鋼梁透出壹股精致的氣息;35米高的橋臺矗立在兩岸,給這座橋增添了雄偉的氣勢。大橋將晴川閣、龜山、蓮花湖、龜山電視塔、古琴臺連接到佘山、黃鶴樓、首義園、彭劉洋路,相得益彰,形成壹個宏大、連續、優美的景區群。它不僅是長江上的壹道亮麗風景,也是壹座歷史豐碑,給江城人民的生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50年前,浪漫而熱情的毛澤東用短短的11字記住了武漢長江大橋的偉大。時至今日,這座橋的優雅依舊精彩。沒有壹座橋像武漢長江大橋壹樣厚重,承載了那麽多的榮耀和夢想。50年來,歷經滄桑的武漢長江大橋巍然屹立在江面上,肩負著每分鐘60多輛汽車通過、每6分鐘1輛火車通過的負荷。經受了無數次洪水和大風的洗禮,經受了70多次碰撞事故的考驗。它驕傲地屹立在陶濤河上。為了建設這座大橋,周恩來總理決定了大橋的建設藍圖,並指示八部委動員全國力量為長江大橋建設服務。

編輯此部分中的橋數據

全長1670米,其中主橋長度為1156米。

跨度:每孔128米。

橋墩數量:8

橋寬:18+2× 2.5m

橋型:鋼桁三孔連續梁

設計單位:鐵道部勘測設計院

施工單位:武漢橋梁工程局

施工單位:鐵道部橋梁工程局。

-

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西北部的長江上,連接市區和浦口區。它是中國設計和建造的長江上第壹座雙層鐵路和公路大橋。上層公路橋長4589米,行車道寬15米,可並行四輛大車,兩側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雙線,兩列車可同時發車。其中河上主橋1577米,其余為引橋,為全國之最。在主橋欄桿上,公路引橋采用具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

1960 65438+10月18正式開始。鐵路橋於9月通車,1968,公路橋於同年2月通車,65438。南京長江大橋為鐵路公路兩用橋,長6772米,長4588米。橋下,萬噸級的船可以通過。是繼武漢長江大橋、重慶白沙沱長江大橋之後的第三大跨長江大橋。大橋通車後,津浦和滬寧兩條線路連接起來,從北京到上海,京滬鐵路從此貫通。

編輯此部分的地理位置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長江下遊,南京市西北部,連接市區和浦口區。它是中國設計和建造的長江上第壹座雙層鐵路和公路大橋。1968於2月29日完成。上層公路橋長4589米,行車道寬15米,可並行四輛大車,兩側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雙線,兩列車可同時發車。其中河上主橋1577米,其余為引橋,為全國之最。在主橋欄桿上,公路引橋采用具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公路橋主體兩側欄桿嵌有200個鑄鐵浮雕,人行道旁有150對玉蘭花形路燈。

編輯此部分的橋結構

南京長江大橋主橋有9個橋墩,10孔,每個橋墩高80米,每個橋墩底部面積400多平方米,比壹個籃球場還大。最高的橋墩從地基到頂部有85米高。橋墩間距除北岸第壹孔為128米外,其余9孔均為160米。橋下有萬噸級的船是可行的。主橋兩端有四個70米高的橋頭。全橋如彩虹孔令河,基巖埋於主橋河床以下33 ~ 47米。九個橋墩的基礎分別為重型混凝土沈箱、帶管柱的鋼沈箱、浮式鋼筋混凝土沈箱和鋼板樁圍堰管柱。主橋10孔加固梁9根,跨度160米,采用優質合金鋼筋現場鉚接拼裝而成。非常壯觀。尤其是夜晚,1048泛光燈架在橋欄桿上,540盞金屬鹵素燈在橋墩上如白晝般照亮江面,公路橋上150對玉蘭花燈盛開,橋頭228盞鈉燈和大型雕塑,使大橋如壹串串夜明珠橫跨江面。每當夜幕降臨,燈火通明,綿延十余裏。“懷疑銀河墜落九天了。”

-

萬安古都洛陽橋

漫步在福建惠安洛陽橋上,仿佛是與歷史的對話。於是,巨大的石梁不再寂靜,亭子和碑亭也活靈活現,石塔上飛舞的荷花花瓣和模糊的佛像浮雕也有了靈性,就連木筏墩也活了起來,用同樣古老的語言講述著很久以前關於這座橋的故事和傳說。

橋梁的誕生幾乎都與交通有關,洛陽橋也不例外。洛陽江、靳輝和回族城市和山區的許多溪流穿過洛陽鎮的南側,帶著山野的氣息奔流入海。這裏“水闊五裏深”,南北兩側都有流口,所以擺渡是唯壹的交通方式,古代稱為“萬安渡”。但出海口水流湍急,“每次過潮,幾天都過不去。“雙方只好仰天長嘆。

但是,萬安渡口的位置很重要。北面的惠安遠離福州,南面的泉州與漳州、廈門、潮州、廣州、宋代中期的泉州相連,成為繁榮的港口,商業經濟具有相當規模,向周邊地區發展也成為必然趨勢。但洛陽河是其北移的天然障礙。

晉代造橋技藝已經成熟,中原移民將其帶到閩南,與這裏石雕技藝的成熟相得益彰。此外,火藥的發明和火藥的巧用,使得開采巨巖並不困難,天時地利人和在萬安建僑也成為大勢所趨。

洛陽古橋始建於北宋祐五年(1053),建成於嘉祐四年(1059),歷時六年零八個月。其獨特的規定和宏大的工程,使其成為歷史上第壹座梁式跨海大橋,甚至被稱為“海上第壹橋”,使王紫荊遷至洛陽河。之後,泉州興起了造橋熱潮。150年間,修建橋梁200余座,總長50余裏,因此贏得了“閩中橋梁天下第壹”、“泉州橋梁閩中第壹”的美譽。

洛陽橋因其獨特的結構和高超的技藝,與石拱橋趙州橋、多孔石拱橋盧溝橋、船梁潮洲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

古橋為扁梁,結構古老,南北走向。大橋長834米,寬7米,剩余橋墩31個。橋面鋪設花崗巖巨礫,長11米,寬近1米。建橋人的智慧在於,根據潮流,造出兩個尖船和木筏,把水勢隔開。利用潮汐落差,創造了“滄浪揚舟,懸機吊弦”的基礎鋪設法和橋板漂浮法。蔡襄接任督軍後,開創了“植牡蠣於根基”的新概念。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談橋》中這樣評價:“這種基礎是現代橋梁的筏式基礎,但在國外只有不到壹百年的歷史。所用橋梁的‘漂浮法’至今仍很流行。”大概是現代生物科學的高級應用,培養牡蠣把橋基和墩腦凝聚成壹個整體。

目前,壹座頗為高大的蔡襄石像已豎立在洛陽橋北端,眉梢胡須間仍有從容謙和的表情,可見船井的落寞。

歷史上,蔡襄與洛陽橋的故事已經被安排得盡善盡美,以至於後世也認定洛陽橋是蔡襄所為。歷史上的壹點小錯誤是可以原諒的。作為泉州知府,蔡襄在任期間盡職盡責,監督橋務。雖然只有23個月,只占整個建橋時間的四分之壹,但他的苦心是有口皆碑的。況且,在蔡襄自己寫的萬安橋碑文中,他並沒有吹噓自己的功績,只是簡單地記錄了華僑的全部事跡,而他寫的卻是王石、易博等造橋人的史實。可見蔡襄的高尚品格是清官。

蔡襄“為官壹任造福壹方”的所作所為合情合理,沒有什麽特別之處,而人們這樣的安排也體現了民眾對清正政治的呼喚。蔡襄雕像巍然屹立,看著他熟悉的洛陽橋,卻再也看不到那壯闊的造橋場面。後人的尊重也帶給他些許孤獨。如果當時在這裏設計的雕塑是壹組普通建設者搬石頭、架橋的形象,可能更符合歷史的真相和蔡襄的本意。

洛陽橋的另壹個作用是它產生的文化國徽。大橋建成以來,與大橋有關的各種寺廟、廟宇、廟宇、教堂相繼建成,使當時的建築文化藝術顯得流暢順滑;無數以橋為題的文章和詩詞,極大地豐富了這片土地的文化底蘊;許多傳統的書法和雕刻藝術創造了壹種意味深長的意境,而無數傳奇故事和由橋梁組成的地方戲曲則充滿了古典浪漫主義,並廣為流傳。壹座古橋能引起如此巨大的文化轟動,在橋梁建設史上是罕見的。

洛陽橋交通功能的弱化也是時代發展的標誌。如今,324國道洛江大橋閘已經流水般,貫穿南北。與近在咫尺的古橋共同構成了“洛江雙虹”的新景象,古今皆有,但都折射著我們民族創造和文明的太陽之光。

-

盧溝橋簡介

盧溝橋風景區位於北京西南的豐臺區。景區內的盧溝橋和宛平古城不僅是著名的歷史遺跡,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重要紀念地。1987年,這裏新建了抗日戰爭紀念館。盧溝橋建於晉代,因跨越盧溝河(今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盧溝橋的修建與北京的崛起息息相關。在晉朝,北京逐漸成為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盧溝橋是連接北京小平原和華北大平原的重要通道。盧溝橋雄偉壯觀。它長266.5米,寬9.3米。橋孔11孔,橋墩10。橋墩的設計非常科學。橋墩迎水壹側建成引水尖,長4.5-5.2米。頂端垂直安裝三角形鐵殼柱,減緩水流沖擊,打破初春解凍時流動的冰排。盧溝橋裝飾華麗。橋的崗哨上裝飾著石獅,柵欄上裝飾著圖案。石獅是盧溝橋的壹絕,俗稱“盧溝橋無數獅”來形容其豐富。獅子的總數在500只左右。東橋頭和西橋頭分別有壹對石獅和壹對石象。西橋頭有四塊中國手表。橋兩端的四塊石碑分別是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的盧溝橋碑、乾隆五十年(1785)重修的盧溝橋碑、乾隆題寫的盧溝小月碑和乾隆視察的永定河詩碑。盧溝橋已經建了800多年了,它是眾所周知的。“盧溝小月”是金章宗指定的燕京八景之壹。元朝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凱爾·波洛來到這裏,稱盧溝橋為“世界上最好、最獨特的橋”。近代因為這裏爆發的“七七事變”,成為全國人民抗戰的重要紀念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