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租用叉車的意識淡薄

租用叉車的意識淡薄

國外流行壹句話:明智的企業家絕不會把大量現金存入固定資產的投資中,資本只會在流動中增值,固定資產只能通過使用(而不是所有權)創造利潤。超過60%的外國工程機械、飛機和船舶、各種車輛、醫療設備、通信和信息設備等。都是通過租賃來銷售的,而中國的租賃普及率(租賃占全部設備投資的比重)只有1%。

2004年中國國際租賃展暨租賃業峰會在上海舉辦時,通用電氣、卡特彼勒、英格索蘭、英國亞歷克、香港新力恒來等著名跨國制造商和租賃公司都派出了強大的團隊參展。參展企業中,70%為外商獨資或合資企業,很少見到國內企業。據上海租賃行業協會相關人士介紹,該協會曾邀請上海本地最大的設備制造商之壹參展,但對方表示,“我們的產品賣得很好,為什麽還要參加什麽租賃展?”面對中國租賃“富礦”,跨國公司“眼紅”,但大多數國企並不“清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指出:“國有企業對現代租賃的功能和作用缺乏起碼的認識和理解,更談不上產業發展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北京某叉車租賃公司總經理南宇翔對此也深有感觸。作為京城叉車租賃市場為數不多的民營正規軍,南經理的公司主要從事豐田、、小松、日產等日本進口二手叉車的租賃業務。雖然公司業務做得不錯,但還是讓人感覺春寒料峭。市場上的租賃企業多為合資或外商獨資企業。雖然國內大部分企業,尤其是壹些中小企業,已經不再抱著“手擡”這種過時的觀念,開始逐步加大對叉車等工程機械的投入,但仍然抱著“租不如買”的觀點,能買就買。有些企業甚至寧願花巨資購買壹些大型設備,卻長期閑置,造成固定資產高企,生產成本增加,實際上成了企業的負擔。叉車租賃多為經營租賃形式,融資租賃少見。

租賃意識的缺乏,理財觀念的缺失,以及“租不如買”的習慣性思維,必將阻礙叉車租賃行業的發展。其實叉車租賃行業真正發展起來之後,對於租賃公司和租賃企業來說應該是雙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