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新準則是否為母子公司之間的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間,如何提供?

新準則是否為母子公司之間的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間,如何提供?

控制和被控制的典型形式是母子公司。母公司是指能夠直接或間接控制其他企業的企業;子公司是指由母公司控制的企業。如果壹方直接、間接、直接和間接擁有另壹方半數以上的有表決權的資本,或者壹方擁有另壹方不足半數的有表決權的資本,但以其他方式控制另壹方,則被投資企業為被投資企業的母公司,被投資企業為被投資企業的子公司。需要註意的是,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肯定是有關系的,但是有控制權和控制權的公司壹定是母公司嗎?不壹定,比如締約情況。作為母子公司,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壹是投資與被投資之間存在關聯關系;第二,控制和被控制之間必須有關系。盈余管理在中外企業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成為會計理論研究的重要課題。雖然關於盈余管理的理論研究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但至今仍未達成盈余管理的定義。席佩爾(1989)認為,盈余管理實際上是企業管理者通過有目的地控制外部財務報告過程來獲取某種私利的壹種“披露管理”。即企業管理者為了獲取私人利益,故意控制外部財務報告。斯科特(1997)認為,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認會計原則允許的範圍內,通過會計政策的選擇,使經營者的效用或企業的市場價值最大化的行為。Healy和Wahlen(1999)認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利用會計方法或安排交易來改變財務報告的結果,從而誤導利益相關者對公司業績的理解或影響基於報告會計數據的合同。作者贊同Healy和Wahlen對盈余管理的定義。根據這壹定義,盈余管理會扭曲公司的經營業績,使會計信息失去客觀性和中立性,誤導利益相關者的決策。現有研究表明,公司管理者進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自身報酬、影響股票市場對公司業績的理解、降低債務違約風險、稅收籌劃以及避免政府監管部門的幹預。二、盈余管理的手段從盈余管理的實施手段來看,盈余管理可以分為兩類:披露性盈余管理和真實盈余管理。前者通過會計手段實現,後者通過安排真實交易實現。目前對盈余管理方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披露管理上,本文在簡要分析披露管理的基礎上,重點研究真實的盈余管理。(壹)會計手段公司實現盈余管理的會計手段主要是運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進行的。這種盈余管理通常只影響不涉及現金流量的應計項目(應計項目是權責發生制的結果),不影響各期的實際現金流量,因此也可以稱為應計項目管理。這些通常只影響各期會計盈余的分配,而不影響各期會計盈余總額。(1)會計政策盈余管理。由於公司經濟業務的復雜性和多樣化,《企業會計準則》規定,部分經濟業務有多種會計處理方法,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其中壹種,並規定公司會計政策的選擇應當遵循壹致性原則,壹經選擇,不得隨意變更。但由於公司選擇的會計政策直接影響當期收益,因此公司根據需要在不同時期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是壹種手段。例如,根據固定資產會計準則,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可以是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當公司需要增加當期盈余時,會選擇可以減少折舊費用的壽命平均法或工作量法;當公司需要減少當期盈余時,會選擇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等會增加折舊費用的方法。例如,根據存貨會計準則,公司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計價法來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在物價上漲時期,當公司需要增加當期盈余時,會選擇可以降低銷售成本的先進先出法;當公司需要減少當期盈余時,會選擇相對增加銷售成本的加權平均法。(2)會計估計盈余管理。會計人員在處理壹些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時,需要根據自己的職業判斷做出會計估計。由於會計估計具有主觀性,人們很難準確判斷會計估計的合理性。眾所周知,會計估計的結果會直接影響當期收益,所以公司根據需要在不同時期進行不同的會計估計是壹種重要的手段。如果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需要估計折舊年限和凈殘值。這使得公司在經營業績較差時延長折舊年限,高估凈殘值,而在經營業績較好時縮短折舊年限,低估凈殘值。又如公司利用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進行盈余管理。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公司應根據謹慎性原則,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其短期投資、應收款項、存貨、委托貸款、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是否發生減值,並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由於計提多少資產減值準備需要根據判斷和估計來確定,主觀性很強,這就給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公司可以在業績好的時候多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作為秘密準備金,業績差的時候少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平滑利潤。(二)安排真實交易安排真實交易進行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者通過結構化具體交易、控制交易發生時間等方式進行的盈余管理。這種盈余管理手段通常既影響各期的盈余,也影響各期的實際現金流量。而且通常不會增加公司價值,相反在壹些非正常情況下會損害公司價值。下面具體分析壹些主要手段。(1)負債轉為股東權益。公司資金按來源可分為債務資金和股東權益資金。按照現行財務會計制度,企業在計算利潤時扣除債務資金成本(利息),而不考慮股東權益資金成本(股利)。同時,公司負債的利息必須按期支付,但股利可以不支付。因此,當公司經營業績較差時,通過與債權人協商,可以將債權轉為股權,這樣可以減少財務費用和現金流出,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2)股票回購。在資本市場上,公司的股票價格包含了投資者對公司未來業績的預期。因此,當公司公布的業績不符合證券分析師的預期時,股價就會大幅下跌。每股收益是證券分析師預測公司業績的重要指標。當公司管理者預測公司的每股收益將達不到證券分析師的預期時,為了防止股價大幅下跌,可以通過股票回購減少流通股的規模來提高每股收益,從而達到或超過證券分析師的預期。國外學者通過實證分析獲得了通過股票回購進行盈余管理的證據。在中國,公司以前不允許回購股票。2006年,修訂後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規定,上市公司在壹定條件下可以回購股份。因此,股票回購是否會成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手段。(3)減少可自由支配的開支。可支配費用是指費用水平可由公司管理者決定的費用項目,如研發費用、員工培訓費、維護費等。這些費用通常是面向未來的費用,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當期生產經營活動影響不大。當公司經營業績不佳,面臨虧損或業績下滑時,管理者可以減少當期的可支配費用,以提高公司的經營業績。國外壹些研究數據顯示,很多公司通過減少可支配費用來管理收益。這種盈余管理方式雖然可以增加公司的短期利潤,但是削弱了公司的長期發展能力,損害了公司的價值。(4)增加產量。根據現行企業會計準則,企業生產產品的成本由生產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生產費用構成,包括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機器設備折舊費、維修費用、車間管理人員工資和辦公費等。在這些生產成本中,有壹部分是固定成本,當產量在壹定範圍內變化時,固定成本的總量不變。因此,當產量增加時,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就會降低,從而直接導致相同銷售量的銷售成本降低,利潤水平提高。可見,在銷量無法增加的情況下,只有增加產量才能增加利潤。然而,通過增加產量進行盈余管理對公司是有害的。因為公司增加的產量轉化為庫存,占用了公司的資金,降低了公司的資金效率。此外,過多的庫存還可能面臨因產品過時或損壞而發生減值的風險。(五)資產處置。資產處置是指企業將子公司、經營部門或其他長期資產和投資的所有權有償轉讓給第三方,並取得現金或其他有價證券的行為。當公司的經營業績沒有達到預期水平時,可以通過轉讓其持有的無形資產、增值證券或某個營業部來獲得收益,從而使利潤達到預期水平。陳新元、葉鵬飛和陳東華(2003)認為,我國上市公司通過資產出售增加了利潤,滿足了配股或增發的條件。白、王亞軍、(2005)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結論,控制權轉移的公司會通過資產處置實現扭虧為盈或避免業績下滑。(6)放寬信貸政策或給予銷售折扣。公司臨近年底,看到當年經營業績不好,可能會通過放寬信貸政策或給予銷售折扣來促進銷售,以改善經營業績。放寬信用政策包括延長客戶的付款期限,對信用差的客戶賒銷商品。銷售折扣主要是通過價格優惠吸引顧客大量購買。這種年終促銷會暫時提高公司的利潤水平,但會損害公司的長遠利益。放松信貸政策會增加應收賬款的回收風險,而銷售折扣會鼓勵客戶在年底大量購買,從而導致下壹年的購買量減少。此外,如果銷售折扣後價格恢復,客戶的購買意願可能會降低,因為銷售折扣使客戶預期公司的商品會降價,會等到下次降價。(7)關聯交易。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交易的類型通常包括商品購銷、商品購銷以外的資產、提供或接受勞務、擔保、提供資金、租賃、代理、轉讓研發項目、許可協議、代表企業或由企業代表另壹方清償債務、關鍵管理人員報酬等。由於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復雜,關聯方數量眾多,關聯交易已經成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比如,關聯方之間買賣商品時,上市公司低價買入,高價賣出;關聯方將其優質資產租賃給上市公司經營,收取較低的租賃費,或者租賃上市公司劣質資產,向上市公司支付較高的租賃費;上市公司將其持有的次級股權轉讓給關聯單位;上市公司以優質資產或關聯單位股權置換劣質資產或股權;上市公司向關聯方提供貸款,收取高額利息。三、防止盈余管理的對策雖然本文分析的盈余管理行為大多是在企業會計準則的範圍內進行的,但並不違法。但是,由於盈余管理會扭曲公司的經營業績,使會計信息失去客觀性和中立性,誤導利益相關者的決策,而且公司使用的壹些盈余管理手段(如減少可支配費用、增加產出)會損害公司的長期利益,降低公司價值,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壹)加強董事會對公司財務報告的監督在現代公司制度下,公司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分離的,大多數所有者不直接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為了使經營者能夠按照所有者的利益行事,董事會作為公司的內部監督機制應運而生。董事會是公司內部最高決策控制機構,其中,監督公司財務信息處理過程,督促公司披露真實、公允的財務報告是董事會的重要職責。為了加強董事會對公司財務報告的監督作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獨立董事制度。董事會能否有效發揮內部監督機制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董事會的獨立性。壹般認為,獨立董事是獨立的(獨立於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具有維護自身良好聲譽的動機,因此能夠更好地履行監督職責,有效防止公司管理層或大股東侵害中小股東權益。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已經建立了獨立董事制度,但仍存在壹些缺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壹是提高獨立董事的比例,增強董事會的獨立性。西方國家很多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比例超過50%,而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比例是三分之壹,剛好符合證監會的要求。很少有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比例超過50%。二是改革獨立董事提名制度。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大多由公司管理層或大股東提名,嚴重影響了獨立董事的獨立性。因此,應改革獨立董事提名制度,提高中小股東在獨立董事提名中的作用。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要改變獨立董事得不到報酬或報酬過低的現狀,獨立董事的報酬應該與其工作量和風險相匹配。同時,要定期對獨立董事的業績進行考核,獎優罰劣。(2)成立審計委員會。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治理指引》,上市公司董事會可以根據股東大會的相關決議設立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成員全部由董事組成,其中獨立董事應占多數並擔任召集人,且至少有壹名獨立董事應為會計專業人士。審計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提議聘任或更換外部審計機構;監督公司內部審計制度及其實施;負責內部審核和外部審核之間的溝通;審閱公司的財務信息及其披露;檢討公司的內部監控系統。從上述關於審計委員會的組成和職責的規定可以看出,設立審計委員會是加強董事會對公司財務報告監控的有力措施。但由於並未強制要求上市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目前只有約40%的上市公司設立了審計委員會。為加強董事會對公司財務報告的監督,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應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嚴格按照規定設立審計委員會。(二)完善公司業績評價體系為了遏制盈余管理,應完善公司業績評價體系,可以采用平衡計分卡業績評價體系。過分關註盈利指標會導致公司管理者的短期行為,損害公司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平衡計分卡從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和學習成長四個維度來考察公司,充分考慮了非財務指標在業績評價中的作用,體現了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平衡、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平衡、公司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平衡。是科學的業績評價體系,有利於正確引導管理者的行為,全面準確地評價公司業績。經濟增加值指標也可以引入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經濟增加值是公司稅後凈營業利潤扣除全部資本成本後的余額,其中,調整會計利潤後的稅後凈營業利潤所獲得的資本總額是投入公司經營的全部資本,包括股東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由於經濟增加值指標考慮了公司股東權益資本成本,修正了會計準則的潛在偏差和扭曲,因此可以更好地衡量公司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約束公司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為。(三)完善相關證券法律和會計準則根據我國現行的相關證券法律法規,盈利水平是衡量壹家公司能否上市、發行股票和退市的主要標準。因此,我國許多上市公司為了獲得上市資格、配股資格和避免退市而進行盈余管理。為了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應當改變相關證券法律法規過於關註上市公司盈余水平的現狀,建立科學的業績評價體系(可以使用平衡計分卡),既關註上市公司的盈余水平,又關註企業盈余的質量和未來發展能力。此外,證監會應進壹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和《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加強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研發費用等事項的披露,提高會計信息透明度。眾所周知,會計準則的盲點或會計處理方法的靈活性為公司管理者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機會。因此,我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壹方面應密切跟蹤經濟環境的變化,及時規範新出現的經濟業務類型,另壹方面應加強對現有會計準則執行情況的監控,及時修訂執行情況不盡如人意、經常被公司管理者用於盈余管理的會計準則,減少公司管理者進行盈余管理的機會。(D)加強外部監督。證券監管部門和註冊會計師監管不力是盈余管理盛行的原因之壹。因此,證券監管部門應加強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檢查,及時揭露和嚴懲違法違規、嚴重誤導投資者的盈余管理行為。同時,註冊會計師還應充分關註盈余管理行為,要求公司糾正影響會計信息合法性、公允性和壹致性的盈余管理行為,否則應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提醒會計信息使用者。此外,還應加強社會公眾和輿論對上市公司的監督,提高投資者閱讀和分析會計信息的能力,有效識別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使公司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為有害無益,達不到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