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如何分析損益表

如何分析損益表

利潤表分析是分析企業如何組織收入,控制成本和費用以實現盈利,評價其經營成果。同時,通過對收支結構和業務結構的分析,可以分析評價各專業業績增長對公司整體效益的貢獻,以及不同分支機構經營成果對公司整體利潤水平的貢獻。通過對利潤表的分析,可以評價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它所反映的利潤水平是上市公司投資者更關心的,是資本市場的“晴雨表”。

相關分析

企業利潤分析

企業利潤利潤表分析;

企業利潤結構分析

分析構成利潤組合關系的各種收支因素的結構變化對利潤的影響。

分析構成公司利潤總額的各專業、各地區的業務發展和盈利能力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

1,收支結構分析

從閱讀利潤表可以知道,利潤的計算方法是從收入中依次扣除營業稅、成本和期間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之和),加上其他業務利潤和營業外收支凈額。因此,構成利潤總額的所有要素都會對利潤總額產生影響,因此需要分析不同內容的結構,以便分析對利潤影響較大的積極或消極因素以及這些因素的影響程度。

在分析通信企業的收支結構時,通常分析收支系數、成本項目結構比和EBITDA率指標。

(1)收入支出系數

其計算公式為:

收支系數=主營業務收入/成本(成本+期間成本)

這個公式顯示了每花壹美元在成本上可以獲得多少收入。只要收支系數大於1,假設其他業務利潤和營業外收支為零,就意味著每支出1元成本就能獲得利潤。解釋成本和收入的理想結構。成本收入比越低,盈利能力越大。

由於分析角度不同,我們也可以用“收支系數=成本(成本+期間費用)/主營業務收入”的公式,從另壹個角度說明每壹元收入需要付出多少成本。

(2)成本項目結構比例

其計算公式為:

成本項目結構比例=支出金額/項目總成本。

通過分析各成本項目(工資、職工福利費、折舊、修理費、低值易耗品攤銷、業務費用、租賃費用、網間結算費用)的比重,可以重點控制、調整和關註比重較大的成本項目的支出。通過對比歷史和同行業成本項目占比,找出差距,加以改進。

⑶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率

其計算公式為:

EBITDA率= EBITDA/營業收入

在公式中:EBITDA=營業利潤+折扣和攤銷

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EBITDA指標,相當於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

通過分析這個指標,可以知道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每100元營業收入實現了多少凈現金流量。通過對這壹指標的觀察,可以分析和判斷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資金循環能力。

2.利潤結構分析

公司的利潤結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1)從構成總利潤的要素分析

利潤總額由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期間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之和)、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組成。其本構關系如下:

利潤總額=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期間費用+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

作為壹個企業,無論是通信企業還是其他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水平和占比代表著企業的盈利能力,這是公司經營的核心目的。

由於期間費用是企業為其主營業務的營銷、管理和籌資活動而發生的,因此將利潤表中“主營業務利潤”的結構分析為扣除期間費用後的實際主營業務利潤更符合實際。由此可以用“比例=組成項目/總體指標”來分析主營業務實際利潤、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分別占利潤總額的比例。

⑵從創造效益的事業部和區域事業部分析結構。

眾所周知,公司的總利潤是由不同的業務、不同的區域來實現的,所以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分支來分析結構。其分析方法仍然可以套用比重分析的公式:比重=組成項目/總體指標。

即每個專業的利潤比例=壹個專業的利潤/總利潤。

各地區利潤占比=某地區利潤/總利潤

通過分析各專業或地區實現利潤占公司總利潤的結構,可以比較不同專業或地區的重要地位。通過分析結構比例的變化,還可以觀察導致結構變化的因素以及影響程度。

⑶項目貢獻分析。

如果假設壹個被分析的指標在基期內其組成項目具有壹定的結構比例,那麽每個組成項目對總體指標的增長貢獻會因其結構比例不同、發展速度不同而不同。其應用公司如下:

壹個業務增長對整體指數的增長貢獻(百分比)=基期結構比例×壹個業務的增長率。

3.多因素變化分析

多因素變動分析是指以壹個指標為對象,分析相關因素的變動對差異的影響的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序列替代法,也稱因素替代法。

所謂序列替代法,是通過將影響因素依次逐壹替代,計算出相關因素變化對指標差異的影響程度的壹種因素分析方法。具體分析方法應用如下:

假設某財務指標P受A、B、C三個因素影響,計算關系存在為P=a×b×c,設置基期指標。

P0=a0×b0×c0,報告期指標p 1 = a 1×b 1×c 1,則P1- P0=指標差。

報告期數與基期數之差P1- P0為分析對象。序列替代法可分別計算A、B、C三個因素的變化對指數P變化的影響。需要說明的是,在分析某壹因素時,其余因素暫且視為不變因素。

已知基數指數:P0=a0×b0×c0 ①。

第壹次替換:假設因子A發生變化,a1替換a0,因子B和C不變。

P2= a1×b0×c0 ②

②-①= P2- P0,差值表示為因子A變化的影響..

第二次替換:假設因子B再次發生變化,b0被b1替換後,只有因子C保持不變。

P3= a1×b1×c 0 ③

③-②= P3- P2,表示因素B變化的影響..

第三次替代:假設C因子再次發生變化,用c1替代c0成為報告期指標。即:

p 1 = a 1×b 1×c 1④

④-③= P1- P3,表示因素C變化的影響..

將A、B、C三個因素變化的影響程度加起來,應該正好等於報告期數與基期數之差。即:

(P2-P0)+(P3-P2)+(1-P3)= 1-P0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通過經營活動獲取利潤的能力。企業盈利能力的提高會帶來更多的現金流入、更高的股東回報、更強的償債能力和更大的企業價值。

分析和評價企業利潤的指標有:

收入毛利率、收入利潤率、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資產保值增值率。

1,收入毛利率

毛利率是總收入與凈營業收入的比率。毛利等於凈營業收入和成本之間的差額。其計算公式為:

收入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

利潤總額水平反映了企業的初始盈利能力,是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的起點,可以表明企業對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其他期間費用的承受能力。通過對收入毛利率的分析,可以把握毛利水平和期間成本對利潤的影響。

2.收入利潤率

收入利潤率是已實現利潤總額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收入利潤率=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

通過對收入利潤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業每壹元收入的利潤水平。

3.資產總額利潤率

總資產收益率是指實現的凈利潤(稅後利潤)與平均占用總資產的比率,該指標反映了企業利用全部資源的盈利能力。計算公式如下:

總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總資產平均余額或,

總資產收益率=凈收益率×總資產周轉率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總資產收益率取決於凈利潤水平和總資產周轉率。

4.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也指所有者權益報酬率或股東權益報酬率,是所有者權益平均余額中所獲得的凈利潤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所有者權益平均余額

通過對這壹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揭示以下兩個方面:

(1)反映所有者投資的盈利能力;

(二)向投資者提供投資回報信息;

(3)反映企業經營者對委托資產的經營成果。

5.資本保值增值率

資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期末所有者權益余額與期初所有者權益余額的比率。它反映了所有者權益的保值或增值。其計算公式為:

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余額/期初所有者權益余額

企業自身發展能力分析

企業的自我發展能力是指通過生產經營活動獲得的收入增長和以自身形成的資金獲得發展趨勢的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可持續發展能力分析和盈虧平衡分析。

1,可持續發展能力分析

可持續發展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企業的業務增長和可持續發展趨勢。壹般采用以下指標進行分析和預測。

(1)收入增長率

收入增長率=報告期收入增幅/歷史同期總收入×100%。

(2)凈利潤增長率

凈利潤增長率=報告期利潤增加額/歷史同期利潤總額×100%。

⑶總資產增長率

總資產增長率=本期總資產增加額/期初總資產×100%。

(4)資本積累率

資本積累率=當期所有者權益增加額/期初所有者權益×100%。

⑸新增固定資產率

固定資產創新率=固定資產平均凈值/固定資產平均原值×100%

[6]平均增長率或環比增長率

平均增長率=n√(a*b)/(c*d) -1。

2.發展趨勢分析

發展趨勢分析是根據歷史數據和發展規律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方法。

(1)增量趨勢預測

增量趨勢預測是根據某壹分析對象的歷史增量率,預測未來某壹時期可能達到的目標的方法。

⑵回歸分析和預測

回歸分析預測是根據歷史數據,利用線性回歸方法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預測方法。其應用公式為壹元線性回歸法,即預測目標(Y)=bX。

⑶市場份額分析

市場份額是指壹家公司的指數在同行業或地區的總市場中所占的份額和比例。

分析的目的是評價企業的市場滲透和發展能力。

分析指標壹般包括市場份額或業務量占比、收入占比。

其應用公式為:

市場份額=該單位所占的市場份額/市場總需求(消費量)

3、盈虧平衡分析

盈虧平衡分析又稱加權本利分析,是在總收入恰好等於總成本的情況下,對業務量進行分析。這時的業務量也叫保證業務量(產銷量)。該方法用於分析數量、成本和利潤與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

(1)混合成本分析

因為通信企業不同於工商業,通信成本是半可變混合成本。因此,在盈虧平衡分析中,首先需要計算固定成本(對業務量變化不敏感)和可變成本(與業務量變化成正比,但在單位產品成本中是相對不變的成本),建立成本模型。分析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很多,這裏只介紹兩種常用的方法。

①高低點法

高低點法是根據壹定時期內交通量最高的混合成本和交通量最低的混合成本之差除以最低交通量和最低交通量之差,計算混合成本的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方法。

用實例數據分析高低點法的應用:

設y為混合費,a為固定費,b為單位可變費,x為業務量,則y=a+bx。

其中:b=(高成本-低成本)/(高業務量-低業務量)

A=高點總混合成本-b×高點業務量。

從表中的實例數據可以看出,最高業務量為250萬筆,混合成本為654.38+024.75萬元;

最低業務量654.38+0.2萬,混合成本865.438+0.6萬元。

代入公式:

b =(12475-8160)/(250-120)= 33.19(元)

a = 12475-33.19×250 = 4177.5(萬元)

所以高低點法建立的成本模型為y = 4177.5+33.438+09x。

②線性回歸法

線性回歸法也叫最小二乘法。它是利用最小二乘法計算壹系列歷史數據,求出壹元線性回歸方程y=a+bx中的未知數A和B,從而確定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方法。

⑵保證業務量分析

保底業務量是指總收入恰好等於總成本,即利潤等於零時的業務量。設利潤為M,單位業務平均價格為P,營業稅稅率為I,單位可變成本為B,固定成本(費用)為A,則:

m=[p(1-I)-b]x-a

當利潤m=0時,保證業務量(x0)的計算公式為:

x0=a/[p(1-I)-b]

(D)機會成本分析

機會成本是指在決策分析過程中,由於放棄壹個方案或對其他方面的負面影響而造成的利益損失。在決策分析期間,損失的收益應包括在所選方案的成本中。

機會成本不是實際成本,但會對企業利益產生壹定的負面影響。主要現象有:

1.開辦新業務對原有同類業務的替代效應導致被替代業務的消費萎縮和既有利益的損失;

2、實施優惠關稅政策或銷售策略,導致原有可比業務價格失衡,抑制客戶對可比業務的消費並失去原有利益;

3.活躍的通信終端市場導致客戶追求通信終端的購買、更新等消費,影響消費通信服務的機會和消費能力;

4.國內通信企業市場經濟體制的不完善導致公司業務發展和客戶服務的局限性。如果不能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有機利用其他運營公司的市話資源。這樣壹來,客戶就失去了消費我們業務的便利和機會,還可能增加我們在智能網和電信卡方面的投資和運營成本。[1]

上市公司分析

上市公司利潤表分析:

利潤表以“收入-費用=利潤”為基礎,主要反映公司在壹定時期內扣除營業費用後的凈收益。通過利潤表,可以大致評價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管理成功程度,從而評價投資者的投資價值和回報。

利潤表包括兩個方面:壹是反映公司的收入和費用,說明公司在壹定時期內的損益金額,從而分析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盈利能力,評價公司的經營業績;另壹部分反映公司財務成果的來源,說明公司各種利潤來源在利潤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以及這些來源之間的關系。

分析利潤表,主要從兩個方面:

(1)收益項目分析。公司通過銷售產品和提供服務獲得各種營業收入,也可以提供資源給他人使用,獲得租金、利息等非營業收入。收入的增加意味著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收入賬戶包括本期收到的現金收入、應收票據或應收賬款,按實際收到的金額或賬面價值入賬。

(2)成本項目分析。費用是收入的扣除,費用的確認和扣除直接關系到公司的利潤。因此,在分析費用項目時,首先要註意費用所包含的內容是否恰當。在確認費用時應貫徹權責發生制原則、歷史成本原則和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相分離的原則。其次,要分析成本費用的結構和變化趨勢,分析各項費用占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分析成本結構是否合理,找出費用不合理的原因。同時對各項費用進行分析,看各項費用的增減趨勢,從而判斷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財務狀況,預測公司的發展前景。

閱讀利潤表時,應與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聯系起來。主要說明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利潤實現和分配;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率;各種性質和材料的變化;稅款的支付;預計將對公司下壹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的事項。財務報表為財務分析提供了詳細的信息,以了解和評價公司的財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