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杭州保障性住房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杭州保障性住房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指政府在對中低收入家庭實施分類保障過程中,限定供應對象、建設標準、銷售價格或租金標準,提供的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住房。目前我國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有: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大規模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201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1]45號)文件,旨在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近年來,杭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不斷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進壹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本文分析了杭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完善建設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壹、杭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的現狀

經過10多年的實踐探索和制度創新,杭州構建了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安置房“四位壹體”的住房保障體系,解決了壹大批家庭的住房困難,住房保障成效顯著。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杭州主城區保障性住房累計開工931.600平方米,累計竣工776.93萬平方米,累計推出55781.000平方米,惠及68288戶家庭,占206548年末的大多數主城區共建設廉租房32萬平方米,6200多套,已竣工交付近2700套,共保障10586戶,占2011年末主城區總戶數的1.55%。主城區(不含蕭山、余杭)公租房總套數達到223.03萬平方米,竣工6521萬平方米,已推出房源8513套,占主城區2011年末總戶數的1.25%。杭州在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同時,也在積極改善危舊房。截至2011年末,杭州市危舊房改造面積已達1.77萬平方米,惠及原住家庭3.5萬戶,占201年末主城區總戶數的513%。

杭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帶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市民幸福感日益提升,使杭州成為“中國十大宜居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0多年來,杭州市政府不斷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制度建設,加大投入,取得了壹定成效。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仍然存在如下壹些問題。

1.安全系統不夠清晰。

杭州從最初的“六房”住房保障體系到現在的“四位壹體”體系,由於不同類型的保障房遵循的政策和分配制度不同,在缺乏住房保障頂層設計的情況下,保障房建設資源整合存在制度性障礙,資金使用和政策上普遍感覺難以打通。目前保障房建設的管理體制多來源於三種導向:壹種是目標導向,即根據上級政府下達的任務或本級政府安排的計劃,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制定相應的政策;二是問題導向,即根據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對策,不斷完善現有政策或出臺新政策解決問題;三是操作導向,即在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之間趨於操作化,從而建立更具操作性的施工管理體系。在這三種取向的影響下,現行制度壹般是自下而上、由局部到整體的構建,在解決細節問題上有壹定優勢,但整個制度的系統性有明顯缺陷。

2.對安全的需求不夠明確

目前,杭州市建設部門在編制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設計劃時,主要參考以下依據:壹是上級部門下達的必須完成的年度建設任務;二是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和市屬建設單位自願申報的年度建設計劃;第三,每個項目的用地和前期的實際情況。上述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計劃的參考依據是從建設部門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即從需求的角度出發,導致按照計劃建設的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存在供需脫節、資源缺乏統籌等壹些現實問題。從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單位的采訪中發現,實際工作中保障性安居工程供需脫節,導致部分保障性住房空置。

3.缺乏規劃和管理方面的保護

雖然《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出臺,要求保障房項目建設用地總量,但由於與城市規劃銜接不夠,形勢變化較快,實際執行效果並不理想。壹是保障對象動態變化,缺乏科學預測。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保障對象的規模是壹個動態的概念,保障性住房的相關政策也在不斷優化和調整。因此,很難科學預測中長期保障房的規模,也很難在空間上指導保障房的安排。二是體制沒有理順,規劃權威性有待加強。目前,蕭山區和余杭區的規劃、管理和審批基本實行區級統籌,規劃的銜接和實施存在協調難、實施難等問題。比如2006年,杭州市居住區發展規劃中確定的蕭山區和余杭區,各有2平方公裏的保障房用地,但至今沒有實質性開工。三是主城用地緊張,副城組團建設緩慢。隨著主城區的發展,開發建設用地空間越來越緊張。與主城區相比,副城組團配套設施不夠,區域用地條件、交通、市政配套建設落實緩慢,難以滿足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基本要求。此外,由於杭州城市化快速發展,城市建設用地需求不斷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規模較大。但保障房建設用地緊張、指標不足、征地困難,加劇了保障房建設用地的難度。

4.綜合配套設施落後。

據實地調查,杭州的保障房項目絕大多數位於城市邊緣,如北景苑、三墩都市水鄉、丁橋大型住宅區等。這種建設模式雖然促進了城市人口的空間轉移,緩解了市中心的居住壓力,但也導致了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生活配套設施建設滯後的問題,從而影響了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給。通過對市區部分經濟適用房居民的采訪,普遍反映的問題是城市生活配套設施不足。這些保障房小區的規劃早已包含了城市生活配套設施的規劃,如:丁橋某大型住宅區正在建設壹所三級甲等醫院。這些城市生活設施對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保障房周邊配套設施建設滯後,不僅會影響保障房的有效供給,未來還會面臨住戶滿意度低的問題。

5.項目資金來源單壹。

目前,杭州大部分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依靠財政撥款和銀行貸款籌集建設啟動資金。根據杭州市人民政府2008年6月發布的《杭州市住房建設規劃(2008-2012)》的規定,公租房(廉租房)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1)土地出讓金凈收益的65438%。(二)提取貸款風險準備金和管理費後的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余額;(3)市、區預算要撥款,特別是資金不足的地方,要增加專項支出;(4)公房出售、出租和拆遷補償資金的結余;(5)社會定向捐贈資金和其他渠道籌集的資金。在嚴厲的房地產宏觀調控和從緊的貨幣金融政策背景下,杭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面臨著嚴重的“融資難”問題。杭州市建委2012年5月調查顯示,杭州主城區在建保障性住房項目154個,總融資缺口282億元,其中廉租房11億元,公租房37億元。

6.安全模式創新不足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07-26。目前的購房政策請參考實際情況。)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