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山西十二五規劃的內容是什麽?

山西十二五規劃的內容是什麽?

解讀山西“十二五”規劃

來源:發展指南2011 065438+10月22日10:39

剛剛收獲了“十壹五”的成果,山西人民又踏上了“十二五”的征程。在這個裏程碑時刻,《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出臺,為“十二五”時期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制定了“路線圖”。

未來五年山西會有什麽變化?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在哪裏?與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相關的發展指標將如何實現?

居民收入與GDP之比達到13%。

未來五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快速健康發展,主要經濟指標總量翻壹番,就業增加,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資源型經濟轉型取得顯著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快速增長。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十二五”期間我省主要發展指標:山西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目標為13%,2015年將達到1700億元以上;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5%,2015年達到364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五年達到5萬億元左右;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五年內提高1.1%,2015年達到93.5%;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長目標提高到13%,2015年達到3萬元以上;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3%以上,2005年達到9000元以上;森林覆蓋率五年提高5%,2015年達到23%。

形成“壹核壹圈三群”的城市空間布局

按照形成主體功能區的總體要求,調整完善空間發展結構,優化產業空間、城市空間、生態空間布局,努力形成區域分工合理、區域間良性互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按照“空間集聚、組團推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原則,將人口和產業吸引到發展條件較好的六大盆地,形成“壹核壹圈三組團”的城市空間布局。“壹核”即太原都市圈,由太原市、晉中市、清徐縣、陽曲縣組成。是全省城鎮體系的組織核心,是經濟轉型發展的增長極。“壹圈”,即太原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圈為核心,以太原盆地城市密集區為主體,輻射陽泉、新定遠、離柳中城市群,包括太原、晉中、呂梁、陽泉、忻州等30個縣、市、區的都市圈。“三群”即以大同、朔州為核心的晉北中部城市群,以臨汾、運城為核心的晉南中部城市群,以長治、晉城為核心的晉東南中部城市群。

省會到各地級市的高速公路3小時可達。

努力構建“壹軸兩縱三輻射四網五橫六樞紐”的現代綜合交通網絡框架,實現省會至各地級市3小時高速公路通達、鄰近地級市2小時通達、地級市至本行政區域各縣(市、區)1小時通達、省會至全省主要區域性中心城市1小時空中通達。

公路:到2015,“三縱十壹橫十壹環”高速公路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裏程達到6000公裏,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

鐵路:建設大西客運專線,規劃建設大同-張家口、太原-焦作、忻州-五臺山-保定客運專線。完善山西煤炭運輸通道建設,重點建設中南部鐵路通道、準朔鐵路、太興鐵路。

航空:完善省內機場布局,將太原機場建設成為國家壹流的區域性樞紐機場,完成大同、呂梁、五臺山機場改擴建和新建工程,新增平朔機場、平遙通勤機場。

綜合交通樞紐:按照“零距離換乘”和“無縫銜接”的要求,建設6個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和5個省級綜合交通樞紐。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城際輕軌、地鐵等軌道交通,推進供電、給排水、供氣、供熱、交通壹體化建設和網絡化發展。

到2015年,煤炭產量控制在10億噸/年以內。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煤炭行業:到2015年,煤炭產量控制在10億噸/年以內,培育4個億噸級、3個5000萬噸級大型煤炭企業集團。

焦炭行業:到2015年,全省焦炭總產量動態控制在65438+2億噸/年左右。

冶金行業:到2015年,全省生鐵、粗鋼產能分別控制在4500萬噸、4000萬噸,氧化鋁、電解鋁、金屬鎂產能分別控制在800萬噸、200萬噸、1.8萬噸。

電力行業:到2015年,裝機達到8000萬千瓦至10萬千瓦。

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產品升級。發揮資源優勢,支持重大項目,註重技術研發和品牌建設,推進產業園區化、規模化、生態化,努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進我省“7+2”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發展,在國家確定的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壹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七大產業基礎上,增加煤層氣產業和現代煤化工產業。

建設1000個專業村和60個基地縣,加快太原都市圈發展。

抓好大同、晉中、運城3個現代農業示範區和10個現代農業示範縣建設。規劃建設壹批“壹村壹品”專業村、“壹縣壹業”基地縣和雁門關、太行山、呂梁山、晉中盆地、晉南盆地五大特色農業板塊。到2065年,將建成438+0萬個專業村和60個基地縣。全力打造新增糧食生產能力6543.8+00億公斤,加快實施大同盆地6543.8+00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工程和6543.8+00萬畝鹽堿地改造工程。

加強民生工程建設

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搞活農產品流通,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民職業技能和創收能力,努力實現農民收入大幅增加。

以太原都市圈為核心,以太原盆地城市群為主體,輻射陽泉、新定遠、離柳中,構建太原都市圈“壹核壹區三群”的城市空間格局,把太原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大都市,增強省會城市的引領帶動力。

加快推進太原榆次城鎮化,加快太原南部新區和晉中北部新區開發建設,將兩市交界處劃定為“* * *建築區”,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實現兩市公路、軌道交通、供水、供熱設施對接,建設裝備制造基地和大型綜合物流園區。

推進晉北城市群建設,加快晉南城市群建設,推進晉東南城市群建設。

到2015年,實施“大縣”戰略,65438+萬人口以上縣20個,55438+萬人口縣40個。

綠化山西,氣化山西,凈化山西,健康山西

堅持“綠色低碳、清潔健康”的發展理念,以加強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設綠色、氣化、凈化、健康的山西。

以植樹造林為重點,提高生態空間質量,繼續實施國家八大水土保持工程,重點推進六大省級水土保持工程。盡快啟動重點水源保護工程。

到2015年,設區市、縣、鎮燃氣普及率分別達到95%、75%、50%。

“凈化山西”要以“2+10”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為重點。實施汙染減排工程、重點節能工程和藍天碧水擴容提質工程。

建設健康山西,到2015年,全省人民健康素質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居中部地區前列。

加強民生,積極擴大就業,調整優化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實現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實現省級統籌;加快“社會保障卡”的建設和發放。

對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行廉租住房制度。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行公共租賃住房制度。到2015年,基本解決人均住房建築面積13平方米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和農村危房改造問題。

充分利用試驗區的大品牌、大載體、大平臺,緊扣“資源型經濟轉型”和“綜合配套改革”兩個關鍵,先行先試,大膽探索。

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實現支柱產業由單壹向多元化、產品由低端向高端轉變。

創新金融體制,加快區域金融綜合改革,著力發展資本市場,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為加快資源型經濟轉型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發揮全省之力,匯聚全民之智,全力推進轉型綜改試驗區工作,制定總體方案和專項實施意見,統籌安排壹批資源型經濟轉型試點市縣,先行先試。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積極發展城鄉學前教育。

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大力發展文化事業,重點建設壹批省、市、縣級文化設施項目,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重點實施大遺址保護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文化保護工程。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我省戰略性支柱產業,實施“大作品、大群體、大景點、大展示、大服務”戰略,著力打造五臺山、雲岡石窟等壹批體現山西文化符號和元素的大型旅遊演藝項目,著力打造壹批反映山西重大歷史事件、提升山西文化形象的電影、電視、舞臺、美術等作品。

加強整合重組,培育壹批有實力、有影響力的大型文化旅遊企業集團,通過市場運作提升我省文化旅遊產業競爭力。

積極發展城鄉學前教育,增加公辦幼兒園數量,鼓勵社會力量辦園,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高等教育要堅持擴大規模和提高質量並重的原則,優化結構,增強實力,加快高校新校區建設。

推進教育改革,深化人才培養制度改革,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創新人才培養,深化學校內部體制改革,促進學校依法自主辦學,增強辦學活力。推進辦學體制改革,促進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協調發展。推進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政府教育管理職能轉變。

擴大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範圍。

進壹步擴大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範圍,全面放開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的所有行業和領域;重點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文化產業等領域;鼓勵和支持煤焦油、鋼鐵等資源型行業民營企業轉型,發展新興產業。

全面落實首問責任制

在加強硬環境建設的同時,特別註重優化軟環境。全面推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行政不作為和失職追究制,嚴格執行行政許可公開制、收費公開制和政府信息公開制,切實提高行政效率,營造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規範行政執法和司法行為,營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本報記者王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