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圓明園是什麽時候被毀的?

圓明園是什麽時候被毀的?

1860年的中國面臨著嚴重的內憂外患。在國內,清廷和田萍王國之間的內戰持續了多年,仍然沒有結果。對外,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火燒圓明園,迫使鹹豐帝倉皇出逃。

第二次鴉片戰爭和20年前的那次壹樣,是中國積貧積弱的必然結果,但也和清政府尤其是鹹豐帝愚蠢的外交策略密切相關。如果不是這種愚蠢,戰爭不可避免,但後果可能不會這麽嚴重。

第壹次鴉片戰爭並沒有喚醒“去中國化”的夢想。雖然見識了造堅船利炮的威力,但在清廷眼裏,外族人仍是中國歷史上匈奴、鮮卑等未開化的“蠻夷”,不必對他們忠心,主要是“俘虜”。

“炯”是馬羅頭;“華”是牛的韁繩。“題註”是對付動物的工具。用“克制之道”對付外國人,就是用權宜之計拉攏愚弄,能哄就哄,能拖就拖。

第壹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被迫簽署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然而,道光並沒有把這個條約看得太重。他的算盤是以這個條約為基礎的,所以時過境遷,他隨時都數不過來。不僅皇帝這麽想,滿清大臣也這麽想。

問題是外國人畢竟不是野蠻人。和這麽厲害的對手玩無異於找死。

鴉片戰爭前,中英貿易已進行多年,但英國人在中國的活動受到嚴格限制。他們只去過中國的壹個城市,即廣州。而且來到廣州後,不能在城裏生活,只能待在朝廷許可的外貿“十三行”裏,沒事不準出去和普通中國人交往。原因是洋人是“蠻夷”,商人是四人中的最後壹個,所以洋人低人壹等,不配像中國人壹樣生活在城市裏。

外國人對此當然不高興。所以鴉片戰爭後簽訂的《南京條約》有壹條特別規定,從此外國人可以在城市居住。但清廷很痛快地履行了條約中割讓土地的賠償,偏偏要在外族入城的問題上耍花招,與大局無關。就是不讓妳進城,就是不承認妳和我們是平等的。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發泄中國人心中積累的壓抑。

為了這件事,英國人交涉了十年,被清政府以各種理由忽悠了。後來第二次鴉片戰爭成了英國人的借口之壹。

這就是當時清政府對西方的態度:寧丟“裏子”,不丟“面子”。就算為了面子丟了裏子,也就這樣吧。

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的《天津條約》,對清君主及其臣民來說,最可恥的不是割讓土地賠償的具體損失,而是“外國可以向北京派遣使節”的條款。其他的都好商量,唯獨這個不允許。

按照今天的理解,國與國之間互派部長象征著關系平等,也是國際慣例。但是,在大清君主及其臣民的眼中,又如何能與“蠻夷”平等交流呢?最讓鹹豐害怕的是,這些外交大臣見到他,肯定不會下跪,甚至根本不會下跪。鹹豐壹想到面前筆直地站著壹群陌生的洋鬼子,就緊張得直冒汗。

這裏要註意的是,天津條約是1858年簽訂的,圓明園是1860年燒毀的。如果當時鹹豐接受了條約,戰爭或許就提前結束了,圓明園也就免於劫難,他本人也不會倉皇出逃。

但出於對“外長進京”的恐懼,鹹豐選擇撕毀條約,繼續戰爭。只是在此之前,他腦洞大開,想出了壹個“妙招”——用錢買通外地人出北京。

他的邏輯是,對外國人不好嗎?難道沒有必要談“降低關稅”嗎?幹脆,我不要清朝所有關稅,條件是妳不要來北京,可以嗎?

如果這個計劃實施,中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壹個沒有關稅的國家,中國經濟將徹底崩潰。由於田萍王國的鎮壓,國家財政極度緊張。當時中國海關的年收入已經達到幾百萬兩,是清政府的主要收入之壹。另壹方面,此舉將使中國毫無貿易利益可言,中國將成為外國商品的天堂,經濟命脈也將掌握在外國手中...

可以想見,外國人會同意這個條件,因為好處太大了。所以連最保守的大臣都反對,說這樣壹來,國家就不是國家了,“天下之利歸於蠻夷,吾民窮矣。”保持關稅的好處遠遠高於部長在北京的存在所帶來的面子損失。

大臣們的反對讓鹹豐很生氣,但經過反復勸說,他似乎明白了免關稅的後果,最後只能取消了這個想法。

然而,不敢“見洋”的恐懼最終讓皇帝失去了理智。

由於“買通”失敗,大臣不能被接受赴京,清廷只好繼續與英法聯軍作戰。結果英法沿著運河從天津壹直打到北京城外。鹹豐見事不妙,只好再派大臣談判,被迫答應英法的所有要求。眼看戰爭就要結束,清政府出人意料地腦洞大開,像痙攣壹樣,扣留了39名英法談判代表及其隨行人員,企圖脅迫英法聯軍放棄赴京,以防止皇帝“當面打西方人”。

結果,情況急劇擴大。英法聯軍很快占領了北京城,攻入了圓明園。看到鹹豐已經無力回天,匆忙逃離熱河。鹹豐逃跑的時候忘記了被挾持的英法人質。這些人質受到非人的待遇,20人被殘忍殺害。憤怒的英法聯軍以此為借口,決定燒毀圓明園,作為對鹹豐背信棄義的報復。

首都被占領,皇帝逃亡,“萬園之園”壹度被毀,清廷簽訂了壹系列屈辱條約,還被俄國趁火打劫占領大片領土...這壹系列悲劇,固然有歷史的必然性,但也與鹹豐的個人因素密切相關。如果不是他的無知,心胸狹隘,對“洋人”的恐懼深入骨髓,歷史大概會不壹樣。

對鹹豐來說,唯壹的“幸運”是他不久就死在了熱河宮。畢竟他沒有看到那些可怕的外國人站在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