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請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等方面簡述中國人口集中在東部的原因。

請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等方面簡述中國人口集中在東部的原因。

第壹節人口分布概況

壹、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

根據7月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1982,我國總人口為103189萬人(其中臺灣省省1827萬人,金門馬祖島5.8萬人,港澳同胞538萬人)。也就是說,占世界陸地面積6.4%的土地上居住著世界20.6%的人口。中國的人口問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註。

中國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裏114.4人(1987),但實際人口密度在960萬平方公裏中相差很大。人口的區域分布是壹個國家人口特征的基本方面。研究中國人口分布特征和各地區人口分布,揭示人口分布規律,對於制定區域人口政策、開展土地開發和環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人口分布受自然條件、經濟發展和社會歷史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不同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導致了中國各地人口分布的顯著差異。總結中國人口分布的規律性,有以下突出特點。

1,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內陸人口逐漸稀少。中國人口的分布極不均勻。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東南部,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如果從黑龍江省邊境的黑河市到雲南省邊境的瑞麗縣畫壹條直線,這條線以東的面積約占全國的43%,人口卻占全國的94.3%,而這條線以西的面積約占全國的57%,人口僅占全國的5.7%(表4-1)。

之所以出現這種特征,是因為東南沿海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包括中國三大平原)和丘陵為主。除了壹些高峰,海拔大多在500米以內,平原壹般在200米以內。地勢低,土地肥沃。瀕臨太平洋,海岸線綿延18000公裏,深受海洋影響,季風氣候顯著,氣候溫和,降水豐富。這些有利條件促進了經濟發展和人口聚集。自公元4世紀東晉以來,除了原有的中原地區,我國的東南地區逐漸得到開發,人口迅速增加。尤其是近代以來,由於帝國主義勢力的入侵,隨著殖民經濟和生產力布局的畸形發展,東南部分地區人口高度密集。新中國成立後,為了使中國的人口分布和生產力分布更加合理,促進全國和內地的經濟發展,加強國防建設,支持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國家通過調整內陸地區和沿海地區的投資比例,組織沿海地區的人口向內陸地區遷移,制定適合不同地區的人口政策,逐步改變了沿海地區、內陸地區和邊遠地區之間人口分布極不平衡的狀況。

2.平原地區人口密集,人口隨著地勢的升高而減少。中國的人口分布在橫向上極不均勻,但在縱向上也表現出平原地區人口密集。從平原到周圍的丘陵、高原、山地,有壹個人口隨地形增加而減少的規律。如果我們對照壹張地形圖來看中國人口分布圖和中國人口密度圖,我們會清楚生動地看到這個特征。

從全國來看,中國的地形西高東低,大致是三個臺階。青藏高原位於中國西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中國地形的第壹階梯。高原上群山並置,冰峰重疊,被譽為“世界屋脊”。在青藏高原的北部和東部,巨大的山脈與廣闊的高原和盆地交替出現,形成了中國地形的第二階梯。較大的高原有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和黃土高原。有塔裏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從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到雲貴高原東緣以東的地區為第三階梯。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中國的人口分布隨著地勢的升高而減少,也有自東向西減少的趨勢。

而我國地形地貌種類繁多,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各種地形地貌交錯復雜,導致我國各地區在上述宏觀特征和規律的基礎上,人口分布存在明顯的局部差異。中國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丘陵占國土總面積的22%,卻集中了全國近4/5的人口。平原和丘陵是中國人口的主要分布區(表4-2)。中國絕大多數人口分布在500米以下的低窪地區,這與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趨勢是壹致的。但在海拔1000m-2000m處,人口比例相對較高,這主要是由於黃土高原的高原、丘與岬之間的四川盆地、雲貴高原上眾多的大小盆地(壩子)、內蒙古高原的河套平原、銀川平原等。位於這個海拔高度的是發達的農業區,人口稠密。500-1000米海拔帶人口明顯偏低,因為它有1/3左右的面積分布在我國西部,如新疆、內蒙古等幹旱半荒漠、荒漠地區,人口極其稀少或無人居住。2000米以上主要是高原和高寒地帶,我國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大多分布在這個海拔地帶。比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經過長期的生活和勞動,適應了高原和山區的環境,成為舉世聞名的高原民族。目前西藏最高的居住區海拔達到了4880米,這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這個海拔區的人口密度較小。

地形和海拔對人口分布有顯著影響,因為氣溫和氣壓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直接制約著人的生理機能和生命活動。隨著高度的增加,寒冷、大風、熱量少、生長期短、平地少、坡地多、土層差、交通不便,不僅深深影響農業生產,而且對其他經濟活動也不利。所以山區和高原的人口沒有平原地區密集,而且海拔和地形起伏越大,坡度越陡,這種劣勢就越明顯。

3.絕大多數人口分布在農村。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工業生產水平不高,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農業在全國人民的經濟活動中仍占優勢。這是當前中國經濟的特點,也是當前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誌。這種情況對中國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居住在農村的人口占總人口的77.9%,總人口80386萬人,其中96%從事農業。

據相關統計,我國農村居民點(或自然村)超過450萬個,平均每個居民點180人。按照中國國土面積計算,平均每2.13平方公裏就有壹個村莊,平均間隔0.68公裏。但實際上,我國不同地區的鄉村聚落規模和密度在區域分布上差異很大,分布規律與自然地理條件、生產結構和方式、歷史傳統等因素有關。在我國北方平原,如東北平原、華北平原,農村聚落規模較大,有很多1000人以上的大村。比如河北省容城縣,平均人口1.200余人,每百平方公裏約有30-80個村。南方長江中下遊大部分地區,村落規模較小,平均人口1,200-200人。每百平方公裏有100多個村莊,如太湖流域400-700個,江蘇武進縣470個,上海嘉定縣700多個。在低山丘陵地區,鄉村聚落規模壹般小於附近的平原地區,如四川東部和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區、江南丘陵地區、浙閩丘陵地區等。,而大量的聚居地只是不到20戶的小村莊。分散的村莊是由狹窄而分散的農業用地造成的。在中國西部廣大幹旱地區,鄉村聚落不僅規模小,而且密度稀疏。大部分大規模畜牧區都是只有少數家庭的聚居地。僅在河西走廊、新疆綠洲等灌溉農業區和拉薩河谷,就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村落。

總之,在我國東部地區,地勢低,經濟發達,農村人口密集;西部地區山地分布廣,田少水少,農村人口稀少。然而,農村人口的擴散是整個國家的共同特征。

第二,人口密集地區

中國人口地理分布的不均衡還表現為地方差異極大。有些地區人口稠密,有些地區人口極其稀少。從全國來看,最引人註目的人口密集地區是:

1,長江下遊和杭州灣沿岸

包括長江平原、巢湖平原、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以及江西省安慶市以下的杭州灣兩岸。該地區人口超過7000萬,總面積約9萬平方公裏,聚集了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等20個城市和85個縣。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裏778人,是中國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該地區人口最集中在滬寧、滬杭、杭甬鐵路沿線和長江口沿岸。這片肥沃的平原具有發展生產的良好條件和悠久的發展歷史。目前工農業生產非常發達,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黃淮海平原與山東半島

包括黃河、淮河、海河下遊和山東半島在內,轄區內有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鄭州等40多個城市、380個縣,面積約50萬平方公裏,總人口超過2.5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500人。該地區人口稠密,尤其是河北省的京山和京廣鐵路沿線。豫東是洛陽-鄭州-許昌-周口壹線;魯西和山東半島沿線的黃河和大運河沿線人口最為集中。它氣候溫和,地勢低,發展歷史悠久。它被稱為中華民族誕生的搖籃,歷史上長期是中國經濟和文化聚集的地方。

3.四川盆地

面積約1.5萬平方公裏,人口7000多萬,人口密度538人/平方公裏,包括成都、重慶、宜賓、瀘州等1個城市和95個縣。區域內成都平原等地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自然條件優越,享譽海內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效益,長期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成都平原和重慶周邊人口較為集中。四川盆地氣候溫暖濕潤,2000多年來壹直是中國農業發達地區之壹。

4.長江中遊平原

包括河南省南陽盆地、湖北省江漢平原、湖南省洞庭湖平原、江西省湘江兩岸和鄱陽湖平原,面積約24萬平方公裏。人口8000多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333人。轄區內有武漢、長沙、株洲、南昌等20個市,120個縣。這個地區是中國歷史悠久的農業區之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工業有了很大發展,成為我國新型的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地區。

此外,還有壹些小規模的人口密集區,如東南沿海地帶的珠江、韓江三角洲和福建中部、浙江中部、臺灣西部的沿海平原。廣州、佛山、深圳、江門、珠海、香港、澳門、福州、廈門、汕頭、溫州、臺北、高雄等許多大中城市都位於這壹地區。其次,渭河、汾河中下遊以及遼寧省中南部地區人口密度較高。

三。無居民和居民少的地區

目前,我國仍有陸地面積185.5萬平方公裏,約占全國面積的19.32%。由於自然條件惡劣,仍難以改造利用,不適宜人類居住和生活,成為無人口聚居區。中國大面積的無人區主要位於西半部,包括羌塘高原、塔裏木盆地中部和阿拉善高原。

1,羌塘高原

青藏高原北部藏北高原,又稱羌塘高原,面積58萬平方公裏,平均海拔5000多米。冰峰疊翠,雪山連綿,氣候極其幹燥寒冷。它曾被稱為“幹冷核心”和“死亡之地”。年平均氣溫-8℃以下,最冷月平均氣溫-12℃以下,最熱月12℃,年降水量150mm以下,日平均氣溫≥5℃的生長期不超過2個月。平均每60平方公裏有1定居人口。可以說這個區域基本無人居住。

2.塔裏木盆地中部

位於青藏高原北部,新疆南部。在帕米爾高原、昆侖山、天山環抱的巨大盆地中間,有壹片遼闊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與庫姆塔格沙漠、嘎順戈壁沙漠相連,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裏。是中國最幹旱的地區,年降水量不足15mm,幹燥度高達80。①日平均溫差往往在20℃左右。縱觀歷史,除了近百年來參與其中的中外探險家和探險隊,這片大沙漠壹直是壹個無人居住的世界。

3.內蒙古西部的沙漠和戈壁

東起烏鞘嶺-賀蘭山,西至疏勒河。是長城以北約29萬平方公裏的廣大區域,東西綿延1000多公裏。那是流沙戈壁的世界。年降水量在50-200毫米之間,氣候幹燥,風沙肆虐,植被稀疏。有史以來,幾乎沒有人定居。

第四,人口密度的差異與劃分

人口密度是指壹定時期內單位土地面積上居住的人口數量,是解釋區域人口的重要指標,通常用每平方公裏常住人口數量來表示。它只是壹個平均值。壹般來說,統計單元越小,單元內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的差異越小,其反映的量化指標就越接近實際情況。在調查人口密度時,不僅要分析土地總面積與人口的比值,還要註意“人口的經濟密度”的情況,如耕地面積與人口、資源儲量與人口、產量(或產值)與人口、國民收入與人口等。從實際意義上講,人口經濟密度的大小更能反映壹個地區人口分布的合理程度,以及人口、資源條件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和制約。由於人口分布及其變化在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壹定的社會經濟背景和特定的環境條件,為了積極地建立更加協調合理的經濟發展與人口發展的關系,需要對各地區的人口密度特征進行研究和評價,從而為上述關系的建立提供全面的科學依據。

1,各省人口密度差異。

除了上海、天津和北京,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市是江蘇省、山東省和河南省。上述三個省市位於東部沿海地區和以平原為主的地區。人口密度最低的省份是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布在中國西部自然條件較差的偏遠地區。東部邊疆的黑龍江、雲南兩省人口密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各省各地區人口密度差異非常大。比如人口密度最高的上海平均為2044人/km2,人口密度最低的西藏自治區平均為1.57人/km2,相差1.302倍。如果排除三個直轄市,人口密度最高的江蘇、山東、河南三省平均密度為494.3人/km2,相比之下,人口密度最低的西藏自治區、青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縣為單位進壹步看,我國部分地區人口密度最高的是廣東省澄海縣,每平方公裏1.752人,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區日土縣,每平方公裏只有0.066人,相差26553倍。據統計,平均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裏1000人的縣有17個,其中廣東4個,上海4個,浙江3個,閩臺省2個,四川、江蘇1個。這17個縣的總面積為12643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面積的0.13%,但有1445萬人,占全國總面積的1.44%。另壹方面,中國有34個縣的人口密度低於每平方公裏1人,其中西藏16個縣,青海8個縣,新疆5個縣,內蒙古3個縣,甘肅省2個縣。面積1.96萬平方公裏,占全國的20.4%,而人口不足59萬,僅占全國總人口的0.058%。平均人口密度與人口密度最高的前65,438+07個縣相差3000多倍。

2.各省區人均經濟指標和人口密度

(1)人均耕地的區域差異和人口密度。耕地是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是區域工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人均耕地的多少影響著整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國耕地總面積約6543.8+05億畝,占國土面積的654.38+00.4%。按全國平均水平,人均耕地約654.38+0.36畝,各省區差異較大。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和浙江、福建、湖南、貴州四個省份人均耕地最少,平均不足1畝。人均耕地最多的省份是黑龍江省、新疆和寧夏,這三個省份人均耕地超過3畝。各省人均耕地數量明顯受到人口密度和耕地數量的制約。如表4-3所示,人口密度高、耕地少的省份人均耕地少,人口密度低、耕地多的省份人均耕地多。

從表中可以看出,人均耕地小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區人口密度大於全國平均水平,而人均耕地大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區人口密度小於全國平均水平。我們還可以對比各省區耕地占人口的比例。壹般來說,人均耕地少的省區人口比例大於全國耕地比例,而人均耕地多的省區人口比例小於全國耕地比例。另壹方面,從絕對數量上看,我國各省區人均耕地普遍偏低,這是我國人口多、人口密度大造成的,而耕地總面積和耕地占國土面積的比重較小。

(2)人均糧食的地區差異和人口密度。根據與人口普查同步的1982農業生產統計,1982是壹個豐收年,這壹年全國平均糧食達到685斤。從各省區的具體情況來看,人均糧食超過800斤的有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吉林等5個省份。除三個直轄市外,貴州、西藏、甘肅等省區人均糧食最少,人均糧食不足500斤。這種省區之間的差異與人口密度、自然條件、生產水平、農業生產的部門結構和在全國區域分工中承擔的任務等因素有直接關系。人均糧食多的省區是自然條件優越、生產水平高的省區,如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這些省份雖然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有的甚至人均不足1畝,但生產水平和有利的自然條件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壹種是生產水平和自然條件較好,人口稀少(或較少),人均耕地較多,如黑龍江、吉林等。而貴州、西藏、青海、甘肅四省人口密度低,人均耕地多,但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低,是全國人均糧食較少的省份。

壹個地區能夠提供給居民的食物數量,是制約這個地區人口規模和人口密度的基本物質前提。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各地區人均糧食的差異很大程度上受各地區農業生產水平的影響。只有隨著生產水平的發展,土地的生產潛力不斷被發掘和提高,中國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狀況才會逐步得到改善。

(3)人均工農業產值和人口密度的地區差異。中國各省人均農業產值是按純農業人口平均數計算的,各省之間差異很大,但總體較低,反映了中國目前農業生產力水平較低。人均農業產值最高的省區是上海、黑龍江、江蘇、吉林,均超過400元/人,最低的是貴州、甘肅兩省,農業產值不足200元/人。從人均工農業產值來看,上海、天津、北京最高,其他省份遼寧、江蘇、黑龍江次之,這三個省份人均超過65438+萬元。人均工農業產值最低的是貴州,還有雲南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身高差16倍。差異明顯的主要原因在於各省之間城鎮工業發展水平和城鄉人口比例的差異。比如,除三個直轄市外,遼寧省和黑龍江省城鎮人口比例達到35%,工業產值也占很大比重。江蘇省城鎮人口雖然不突出,但中小城市和鄉鎮企業發達,不僅數量多,而且勞動生產率高,使得江蘇省工農業產值在全國首屈壹指,達到736億元。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工業發展水平低,城鎮人口比例小,是三省人均工農業產值低的主要原因。

各省、市、自治區的人口密度特征如上所述。事實上,很多省區的縣之間差異很大(表4-4)。壹般面積越大,情況和條件越復雜,差別越明顯。

(4)人口密度分區。根據人口密度和人均耕地、人均糧食和人均工農業產值,將中國大陸29個省區分為6種類型。①人口密度高的地區a .低產和高產的耕地類型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遼寧、吉林、山東、廣東、湖北、湖南。b低產耕地類型有:安徽、河南、江西、貴州、廣西、福建、四川。c .耕地較多、產量較高的類型有:山西、河北、陜西。②人口密度低的地區:a .耕地多高?輸出類型有:黑龍江。從現狀和發展潛力來看,內蒙古和新疆也屬於這種類型。b .產量低的耕地類型有:寧夏、青海、甘肅、西藏。c .低產耕地類型有:雲南。

無論是高人口密度地區還是低人口密度地區,要完成低產出型向高產出型的轉變,必須從人口控制和生產發展兩個方面入手。壹方面,要嚴格實行計劃生育,控制高人口密度地區的人口增長;另壹方面,要嚴格控制城鄉建設用地,堅決制止以任何理由亂占耕地。發展生產,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勞動生產率。在低人口密度地區,也要嚴格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自由增長,但要鼓勵人才流入,加速人口機械增長。努力實現城鎮化,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加快人口適度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