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旧房装修 - 甘谷大象山景點介紹

甘谷大象山景點介紹

第壹座伏羲廟,即太昊宮,建於明代萬歷年間的甘谷大象山,而伏羲塑像也建於元代的蓋華廟。明代葉應甲編撰的《付強縣誌》中說:“夷人以此欄為伏羲出生地,萬歷四十八年重修於大象山以西。”原寺於同治二年(1863)被兵毀,光緒十年(1884)重建。

宮門和太昊宮正殿坐北朝南,總面積480平方米。寺廟巍峨,坐於蒼巖之上,南倚象山,北望渭河;雕梁畫棟,屋檐五彩繽紛,名家極想匾額對聯。宮門建在沈重的臺階上,磚木結構,牌樓結構,懸於山頂,重重疊疊的牌樓,額上用楷書鐫刻著“太昊宮”。作者是清代的有功李衛平。門周圍有避暑室和裝飾性的月窗,門前有兩只石獅子。進入宮門,左側過道有壹扇月形門,與宮門相通。在它上面,曾是民國初年京員的宋梓題寫了“勿開壹條路”,這條路沿著左邊的過道直通大山。正殿與西府室之間有壹側門通往地道,意為“旁道”。正殿與東府房之間還有壹條旁道,曲徑通幽通向後院。宮門內外有四棵古柏,共八棵,院中有八卦池,寓意伏羲玩八卦,造福後代。宮門內有趙公明和王靈官兩尊塑像;正殿原為伏羲所制,身著桑衣,右手持八卦盤,坐在大殿正中的木龕上。廟上有壹系列牌匾,外面是“壹畫開天”,裏面是“人類的祖先”。如今,寺內仍懸掛著清代光緒年間彜族人楊耀南題寫的“多產千年”匾額。伏羲廟的對聯大部分已經失傳,但由清光緒年間翰林院人和時期的關中知府典所寫的對聯至今仍在流傳。王的對聯是‘韶黃開泰運,會後有石訪道觀,忠義問教根,使其在黃黃中得糊塗;遙望古情,煙火相映,桑榆成蔭。還好,在金閣的廢墟中又看到了當初的風景。"雷煉說,"從壹幅畫開天辟地,談蟲鳥印,梵文佛經,到占蔔階段,我壹起低頭;“跟隨黃三扁擔,見了商周聞後,帝升王降,史書上見了人心。”。前者稱贊伏羲對趙文明的開拓遠在神農、黃帝、顓頊、帝嚳之前,伏羲誕生地甘谷就有先賢。石“跋涉千裏學山東”,姜維“是被軍部扣留的孤臣,而能勇忠勤政,英勇作戰,偏居時局,恢復疏榮。”其次,他感嘆現在的兵荒馬亂已經平息,很高興今天再次看到古代和平相處的景象;後者推崇伏羲趙琪文明,即倉頡造字和釋迦牟尼造教,兩者遠非可比;至於三皇五帝的典律建立,遠至簡商,雅周,以及後來的五代,史書上都有,顯而易見。

從1994開始,復建伏羲堂。正殿寬124平方米,高8米。它懸掛在山頂,用雕刻裝飾著。壯脊全由花草構成,橫脊中央龍馬奔騰,兩側有花、龍、麒麟、馬、鹿、鳥、象、獅,尤其是花中央的陶太極圖。無論是正殿的地磚、門窗、祭祀臺、牌匾、獸吻,八卦、太極圖的形象無處不在。正殿中央的座位高1米,寬3米。33米,1深。93米,坐在全國著名女雕塑家何鄂重修的伏羲雕像上,高2。6米,雙腿坐在壹塊神不守舍的石頭上(掛臺東有壹塊石頭,北臨渭河,巍峨卓立。郡人說,‘分心石也’。雲;“當石在渭上,渭分於流”)。它似乎觀察著世間萬物的變化。上身披桑衣,腰間披虎皮。雙手合十,“天地壹體”式耍八卦,形成扭轉乾坤的招式。盤骨外露,氣質濃郁,眼神平淡,神清氣爽。塑料龍和馬在右邊,試圖從巨浪的頂端起飛和飛躍。東邊壁畫有女媧練石補天,西墻有伏羲表演八卦的畫,是伏羲出生地和古風臺的寫實畫。畫六十四卦,河與羅二圖。兩邊有八卦圖,每扇窗戶壹個,周圍畫著卦。西方畫伏羲八卦,東方畫王文八卦,也就是後天的八卦。正殿前檐有四塊大金字匾額,分別刻有趙樸初題字“人文始祖”,“壹畫開天”,舒潼書法“開天與明道”,李泉書法“和天地”。檐前豎立八面龍旗,旗面繪有從新石器時代魚龍形到商周、戰國、秦漢、兩晉、隋唐、宋元、明清的龍形圖案。

關於伏羲的出生地,眾說紛紜。民國時期的張其昀、陸美華在第二十章《甘肅名勝古跡》中寫道:“大象山伏羲廟:山在甘谷西南五裏,峭壁險峻,高約二百米。據說伏羲是甘谷人,在這個山溝裏長大,明朝萬歷年間在山腳下建了壹座廟。”賈鴻逵編著安祿祥《甘谷縣誌》中伏羲作雲:“甘谷南山有壹村,名為孤峰臺,村民稱之為祖居之地,因其名而不詳;且顧說谷鳳臺村之人善編雞蓋,形似八卦,而白做者,雖說不透,實無道理。”永明寺位於靈巖寺的南面,在石佛溝的平臺上。建築位於東南西北的群山之中,所有的建築都分布在階梯狀的平臺上。設施按常規寺院排列,由山門、天王堂、齋堂、客廳、鐘鼓二層、十三祖堂、加拉帕戈斯堂、大雄寶殿、藏經樓組成,總面積4224平方米。寺廟的入口是壹個並排的拱形招牌屋頂。中門額上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永明寺”三字,對聯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楊明大師的尊書“風月無邊壹塵不達菩提,山川環繞萬善歸般若”大門兩側,民國地方名人何鴻基的題字,刻著“無路可讓,出塵入網”八個大字。走進山門,可以看到天王殿,高9米,長14米,寬10米。屋頂建在四周的斜坡上,用彩色玻璃屋脊和動物裝飾。該結構是壹個回廊,有壹個壹次性的屋檐,窗戶相互面對。大殿供奉彌勒佛,高1。左邊是手持寶劍的東方國王多蘿西和手持琵琶的南方國王皮劉力。右邊是持劍撐傘的西王皮六伯和持義龍的北王皮薩滿。他們共同負有檢視眾生善惡,保持佛道三寶神聖的責任。在彌勒佛後面,矗立著金韋陀菩薩,高2.2米,手持杵,保護著寺廟和信徒的安全。出了天王殿,往南走,兩旁是八間對稱的硬皮書頂磚木客房、齋堂和復式檐塔頂部的四角鐘鼓二樓。壹個3.9米高的三腳三層寶鼎香爐被放置在客殿和齋殿的中間。還有38級石階,右邊是十三祖殿,殿內有壹尊十三祖泥塑像,高1.1米。左邊是加拉帕戈斯神廟,裏面塑有四尊坐像,高1.5米..兩堂相對,各五間。殿頂以硬山為材料,橫石上飾以陶瓷花卉和動物之吻。兩堂正中還擺放著壹個高3.9米的三足三層保定熏爐。十三祖是凈土宗的十三位宗師,包括晉初的祖師慧遠大師和清代的尹光大師。伽藍是壹個印度名字,在中國被稱為寺廟。寺內供奉的四尊雕像分別是為孤獨者、若陀王子、波斯尼國王和關羽(中國伽藍的保護者),他們都是寺廟的守護者,也反映了中西佛教融合的事實。面對面是大雄寶殿,位於東南方。它雄偉壯觀,高12米,寬19.8米,深16米。屋頂由懸山構成,覆以琉璃脊,令人眼花繚亂。脊吻兩面雕,橫脊為二龍二鹿之寶,豎脊為蓮枝。大殿正中有壹尊三佛二弟子的泥塑金像,莊嚴、慈祥、可敬。三佛皆跌跌撞撞於金剛寶座上,同高2.7米,寬1.7米,座高1.45米,寬2.2米。北極光是木雕的火焰圖案,高3.7米,寬2.9米。中間是釋迦牟尼佛,手捧金碗,左邊是藥師琉璃佛,手捧琉璃寶,右邊是阿彌陀佛,手捧金臺。兩名弟子雙手合十站在釋迦牟尼佛兩側,高2.7米。老年人是尊者葉佳,年輕人是尊者阿難。寺內東西壁供奉九尊羅漢泥塑,同高1.75米,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他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優秀弟子,都有很好的看家本領,修行功德。殿內兩側有文殊菩薩坐獅、普賢白角泥塑。菩薩高2米,獅子白象長1.95米。三佛後面立著觀音菩薩,高2.4米,由緬甸漢白玉雕成。山財童子和龍女為泥塑,高21米,底寬16.6米,深20米。除了大量的經書,還有緬甸贈送的層層疊疊的漢白玉佛菩薩。

大象山永明寺始建於何時,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於1992重建。它是佛、法、僧三寶的永久居所,是甘谷地區佛教徒修行的地方,也是旅遊勝地。千佛洞開鑿在陡峭的懸崖上,只有壹個小洞穴供人進出。進入洞穴,壹個微笑的彌勒佛坐了下來。路過這裏的人都要先跪拜,然後伸手摸摸彌勒佛圓圓的肚子,才能經常微笑。

往裏走是壹個很大的石頭大廳。中間有很多佛。有的人坐如磐石,有的人臥如橫雲,有的人默默站立,有的人合體,有的人在抱怨,有的人在吟誦,有的人在微笑,都是心地善良,姿態各異,氣象多姿。四面墻上繪有佛教傳記、因果報應和本生經故事。神社前香火鼎盛。每次有旅遊香客跪在蒲團上禮拜,壹旁的老和尚都會敲壹個清亮的碗,讓人心安。再往裏走,轉過幾個石頭隧道,眼前閃過另壹個場景。這是冥府十殿中的閻羅殿。沿著洞門兩邊,站著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四個兇神惡煞,讓人不寒而栗。洞壁上畫著各種冥界刑法,極其殘忍。大象山伏羲廟,建於明朝萬歷年間,大如山麓。葉清知等乾隆《付強縣誌·營造》雲:伏羲廟,建於公元壹萬年。在象山腳下。民國時期,大假山甘肅伏羲廟《甘肅省重要城市名勝》記載:山勢在甘谷西南五裏,懸崖陡立,險要。高約200尺,相傳伏羲是甘谷人。在這個山溝裏長大,明朝萬歷年間在山腳下建了壹座廟供奉它。到了清代,寺廟遷到象山,在大佛洞旁建太昊宮,供奉伏羲。原縣城西五裏鋪的“黃羲故裏”石碑也被移到了大象山。

前清代學者、翰林院編輯王為太昊宮題了兩副長聯:

壹個

從畫天、談蟲、書、鳥、印、梵高佛經,到在卦前鞠躬;

跟著黃三的扁擔,皇帝登基,國王倒臺,史書上看到了商業小說《周聞》。

邵皇帝開了壹個泰運,然後他帶著石頭參觀了道觀。他許下忠誠的諾言,又追問教育的根本,讓他壹頭霧水。

仰望天空,有壹種親昵的感覺,在它之下,煙火成了鄰居。桑榆成蔭,幸見初景。在金閣的廢墟中再看。甘谷縣的文昌閣很多,但大象山的文昌閣最大。沿著大相山寺的小路慢慢走,大約300步,就是文昌閣。文昌閣建築面積182.9平方米,總面積260.9平方米。亭前有二十四級石階,門頭用磚刻有“逍遙門”字樣,兩側用磚刻有“亭靈璧迎晨,門映珠山落日”字樣,為清末民初本縣著名人士宋所書。在門的右側,有壹張虎皮面朝墻,坐北朝南,墻上嵌有魏(題雨)的隸書。文昌樓,位於院內,是壹座六角亭閣樓,重檐門柱,分上下兩層,磚木結構。在上檐下畫壹面墻,其圖案逼真。下檐前的回廊墻壁間有五幅書畫。其中《竹蘭草》為天水名相何曉峰所畫;本縣書法家吳草書:“山上禪室掛僧衣,窗外溪中鳥飛。黃昏時分,我走下山路,卻聽著春天的聲音,愛上了翠微。”魏隸書《蘭亭序》;另壹幅《喜鵲啼李》,是禮縣文化館幹部馬所作。屋頂上,六脊尖尖,有蟑螂。閣樓是10。高100米,占地面積33.5平方米.地板是磚砌的須彌山。樓上舊的文昌帝泥塑和清代市民王全所寫的長聯說:“皇帝坐於三峰之上,恰在此時,鄂中石鼓,洪中緹於檐前,蒼穹沈沈,星池萬物,空氣潤澤,壁上泥濘,彩雲頻現於榜下。“樓下1944有個新建的文昌帝都。

文昌閣建在最後。早期只有樓閣、東閣、南北向的走廊和院內的兩株古柏。清同治二年(1863),回民反清,亭臺樓閣全毀。現在院子東南角的壹棵古柏幸存下來,是因為被火燒掉了半邊臉。清光緒年間,重修亭臺樓閣及東南府,其內壁嵌有光緒二十八年(1902)市民王全撰寫的《大象山文昌閣成立文學社》碑文。民國十五年(1926)建南翼,卷棚頂,磚木結構,分上下兩層,底層地下室,頂層僧房,後墻左右各有窗戶。門兩邊有木刻對聯,是民國時期該縣著名人士宋題寫的。他的兒子宋梓寫了壹副篆書對聯:“椽數易奔,窗三面開,多有體悟。”內耳門額上有“宮”和“左”兩個大字,中央佛閣木雕“西方三聖”(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是觀音菩薩,右邊是菩薩像)。文昌閣整個建築布局在壹個四位壹體的封閉院落裏,東閣、北廊、西寓都有望窗,讓妳隨意鳥瞰渭川風光。出了後門,先立“積臺”的牌子,與隧道連接。對聯:

只有幾個便士,妳可以問他給誰。

我什麽都不做,但是來參觀雙明洞,俗稱王耀洞,我很尷尬,它位於大象洞的西部,孫臏洞的上面。有壹個沒有臺階的洞,可以到達廟洞。洞長16,門行書“在此山中”。人來此處,情景交融,詩詞、哲學、書法交融,妙趣橫生。

書法是本縣清代著名學者李澤光所書。洞面向東北,原三壁置有佛像。洞前築墻,上有兩扇窗,如兩眼,故名雙明洞。石窟由天然洞穴改建而成,高約8米,深9米,寬17米,總面積172平方米。清代龔劍鋒《付強縣誌》載:“雙明洞,大佛西頂,最高險。村民們在巖石上鉆壁龕,用框架木建造亭子,並在裏面開窗戶和洞。遊客通過洞穴攀爬,這也像壹個山區景點。”據葉應嘉《右強縣誌》,“...左邊有雙明洞,前後相通……”可見早期進入象峰是沿著雙明洞的後格路,雙明洞是休息的山洞。雕佛洞的時間也應該早於象洞。現在從洞背到象洞窗還依稀可見亭道的蹤跡。洞下的棧道應該是大象洞鑿好之後修建的。雙明洞也是象山最早修建的洞穴。

在雙明洞,原來的泥塑是17,在“文革”中被毀。如今現存的雕像是1994,是照原樣重建的。主神殿供奉著華嚴的三尊神像。中間釋迦牟尼佛坐在金剛寶座上,左邊是坐在獅子背上的文殊菩薩。在7米寬的佛閣中,三尊佛像的高度為2.53米。王耀左廟為磚木結構,山頂飾有飛吻,並掛有牌匾。題目是:甘肅甘谷縣大祥陰王洞雕像揭幕,中國圖書《高德術妙潤天下,黨的智慧永流傳》題目:陜西省耀縣藥王山博物館,中國藥王山孫思邈研究會,1994年4月28日。在大廳的中央,供奉著藥王孫思邈。雕像高1.75米,坐在老虎身上,右手拿著藥箱。龍顎左掌如針,以治龍。右站的藥童身高1.2米,雙手拿著藥箱。左右兩邊分十位名醫:臧宮、狄仲景、皇甫謐、陶弘景、張介賓、扁鵲、華佗、王叔和、葛洪、李時珍。雕像都是坐的,同樣的高度是1.3米。從左至左,每尊雕像都是在洞右側的三個小龕裏塑造而成:靈觀坐在祭壇上,低頭看著擂臺,憤怒地吹著胡子,右手舉著鞭子,左手拿著金磚,高度為1.33米;馬三將軍騎黑驢,秀骨清貌,精致傳神,高0.8米,塑造於1980;保護者是壹尊雕像,高2米,手持五線譜,強壯有力。

洞前平臺懸挑1.3m,長10m,鋼筋混凝土結構。其上建有木質建築,為山中其余部分而建,斜角,頂上有獸之吻。

雙明洞為大象山石窟禪宗石窟的早期發掘和建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沒有這個天然石窟,就很難鑿成大象山石窟和兩邊的石窟。臥佛洞位於三興府、露露、壽洞東側。北,平面長方形。前墻靠近小禪洞的右上角。清代對荷葉觀音像進行了改造,用高度誇張的手段塑造了壹尊安靜、善良、無憂無慮的觀音菩薩像。雕像超越佛教規範,失去了半躺。這位藝術家用泥土創作了壹尊栩栩如生的神的雕像,受到勞動人民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