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關於旅遊心理學的思考

關於旅遊心理學的思考

推薦壹個網站,藍心網,去看看。

超個人心理學及相關書目推薦,部分讀後感書籍

——吳小賢

超個人心理學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的壹種心理學流派。

在心理健康的研究中,主流心理學主要以病理學為基礎,認為心理健康只是身體“無病”。超個人心理學認為,心理健康包含著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內在潛能和價值的最高實現,達到身心健康、長壽和他者的境界。

對於超個人心理現象和神秘內心體驗的研究,主流心理學要麽認為它毫無意義,要麽斥之為病態或宗教。超個人心理學認為,病理性的自我分裂與超越自我的非同壹性有著顯著的區別;並且認為所謂的神秘體驗是有科學道理的。科學心理學不研究,只能讓位於宗教。

針對主流心理學的這些不足,馬斯洛、薩蒂奇、格羅夫等人經過多次協商,決定建立“第四種心理學”,即超個人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雜誌》於1969年春創刊,超個人心理學學會於1971年正式成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塔爾特(C.Tart)、沃爾什(R.N.Walsh)、威爾伯(K.Wilber)、克裏普納(S.Krippner)、阿馬斯(A.H.lmaas)等人。

超個人心理學關註的是那些與“終極人類能力或潛力”相關的心理學方面。薩蒂奇曾指出:“這種新的超個人心理學(第四種力量)特別關註成長、個人和種族超越、終極價值、統壹意識、高峰體驗、存在價值、狂喜、神秘體驗、敬畏、存在、自我實現、本質、極樂、驚奇、終極意義、超越、精神、統壹、宇宙意識、個體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鬧,最高的意識、反應和表達,以及對相關概念、經驗和活動的實證和科學研究,以及它們的認真執行和研究發現。”

超個人心理學有三個關鍵命題:第壹,超個人心理學家認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維度之外,還有精神(或心靈)維度;第二,超個人心理學家揭示了普通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數人盲目地、錯誤地認同自己所扮演的某個角色,認同自己的人格和自我概念,或者認同自己在平時的意識狀態中隱約感知到的所謂“我”,但這些都不是我為我的理由,也就是說,他們不是“真我”;再次,超個人心理學家強調,每個人都不是絕對獨立的個體,而是屬於並根植於“大我”。所以,人的使命不僅僅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所強調的自我實現,更是自我超越。

最讓我著迷的是威爾伯的作品。

我第壹次讀的時候就跟人說:我只承認兩個天才,壹個是寫丹東之死的比什內爾,壹個是威爾伯。我唯壹遺憾的是畢曉普這樣的人物24歲就發高燒去世了,我再也不用看其他作品了。現在恐怕只有威爾伯壹個人承認了。

見多識廣的威爾伯以整合觀點為核心,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近乎恐怖的歸納整合能力,提出了從常青哲學的大存在發展而來的二十定律、四象限、意識譜等基本概念,展現了壹個可以同時容納科學、宗教、藝術、社會、哲學、個人內在成長、精神提升等多方面的整體知識體系。這就暴露出很多領域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其他方面,這是排外的、狹隘的、傲慢的,最終導致了自身體系的崩潰。

他所謂的“位置歸納法”的關鍵概念在於,不同的知識領域實際上是在壹個純粹抽象的層面上進行整合。把各個領域的相對真相提煉總結,連接成壹個緊密聯系的網絡輪廓,就可以狹義地看到不完整。

瑪麗蓮在水瓶座的陰謀,威爾伯的《萬法簡史》,都是讓譯者苦不堪言的“硬書”。他們跨越所有主要領域,以純粹理性的研究態度切入意識領域,視野開闊,處理信息和思考深刻準確,對無處不在的盲目信仰、崇拜、教條、狹隘傳統和面目全非的扭曲理論和概念產生強烈影響。

毫不誇張地說,很難概括它的程序,也很難描述它的精妙之處。絕不是我這麽幾招就能秀出筋骨的。我最多只是畫壹個表面的圖。

威爾伯試圖在壹部所有法律的簡史中定位和解釋整個“法律世界”的努力令人瞠目結舌。所謂“法界”,就是包括物質、生命、心靈、靈魂、靈性等壹切存在領域的質的本質和過程。他提出了二十法,如法界由諸子組成,所謂諸子既是整體的壹部分,又是更大的整體。所有的孩子都是沿著壹定的順序進化的,這個順序叫做“全順序”……等等。

由個體、集體、內在、外在構成的四個象限,在思維範疇上看起來極其簡單。被填平後,不敢說自己是最嚴謹最有思想的考量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已經開發出了完全不同的知識圖譜,比之前碎片化的傲慢要廣闊和包容得多。

在這些基本概念的支撐下,他討論了上古、魔法、神話、理性和存在等核心概念的發展,特別是澄清了長期存在於各個領域的“前規定期”和“後規定期”(前超越)的混淆,以及各種現代和後現代範式中或明或暗的二元對立問題。

值得壹提的是,他對定性術語的批判性選擇,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今天使用的語言系統是如何僵化了我們的思維,把我們帶入了壹個狹隘的境地。

但是,當妳讀到它,為它鼓掌的時候,如果妳得到了最好的寶藏,妳會覺得自己就像壹顆閃亮的珍珠,最後被壹雙細心的手拾起,串聯起來,美極了。

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以前也涉獵過很多領域,仿佛只是在等待有壹天能遇到這樣的書。於是,散落的知識碎片就像遇到了魔棒,手壹揮就被調度了,各自的位置又回來了。整個知識結構震顫,糟粕墜落,雜亂而不完整的認知結構整合成壹個具有更好靈活性的新結構,不斷進化。

相似之處太多,難以細說。只有壹點對我來說特別重要。“有沒有這樣壹個本源,可以消解和否定由此傳播和固定下來的各種價值意義,而不是被各種概念抽象出來?它的核心在於流動和生發的消極力量嗎?如果是,如何跳出先驗範疇和已有概念的陰影去追溯這種個人的真實性?”

這個問題至今沒有解決,但我終於明白了當時壹直覺得不對的關鍵點——我所尋求和相信的是本體、道、梵、真、空、神、絕對真理的個人真實體驗,而我要拒絕的是對這種體驗的扭曲解讀。用柏拉圖的洞穴比喻,我在尋找真正的光,而不是光的投射。

威爾伯帶來了我態度的轉變——只要我放下盲信,繼續辨別,這個投影就是入口所在。各種解讀我都可以用。

“我要找的就是我要找的。”

(2)

《恩典與勇氣》被稱為威爾伯難得的情感作品,貫穿了他和妻子崔涯的心路歷程,由崔涯的日記、威爾伯的補充筆記和學術專題組成。在“大智慧傳統,冥想的本質,心理治療與靈修的關系,健康與治療的本質”(用威爾伯的語言)的主題表達中演繹了壹個感人的愛情故事。

美麗聰明的崔涯,有了十幾年的精神基礎,本以為這輩子可能再也遇不到合適的男人,卻在36歲時遇到了“夢中情人”——比她小兩歲的超個性心理醫生肯,身高1米95,禿頂,長得像個外星人。他們壹見鐘情,第壹次見面就覺得很奇妙,仿佛永遠在尋找對方。兩周後決定結婚。卻在婚禮後幾天發現Trina得了癌癥...

這個戲劇性的開始就像壹個童話的開始。也是我“夢寐以求”的——壹個兼容的靈魂伴侶,壹個可以全方位加深和促進彼此發展和轉變的關系。

真正吸引我的,除了書中對上述話題的純理論介紹和討論,是當崔涯面對各種挑戰——癌癥、身心反應、情緒起伏、夫妻不和——時,她幾乎是赤裸裸的自我審視和剖析。

崔涯和肯都發現了許多他們也有的特征,這些特征過於積極,往往是做而不是存在。堅持理性和理智的思考;控制欲強;“我喜歡在最簡單的事情上編織理論”;熱愛“阿波羅世界,由理論、邏輯、概念和符號組成的思想”...

有了這個證明,隨著他們兩人壹步步真誠地揭示、剖析、改造自己,尤其是閱讀了兩人都陷入泥潭的艱難時期的敘事,我很多深埋的意識也暴露出來,輔以阿馬斯強大的威脅和幹擾,我開始改造自己,治療自己。

在閱讀結束時,崔涯接受並承擔了她生活中的各種困難。通過愛與慈悲的實踐,她保持了壹種平靜、快樂、自由和充滿活力的狀態,在艱難中改造了自己,最終解脫了自己。肯也從這種放棄事業,做了五年左右鄉紳的無私奉獻中,懂得了無私和解脫的真諦。

讀到接近尾聲的時候忍不住哭了。當我完全看完的時候,我的內心是純粹的溫暖和平靜。

& lt第三>

在我看來,阿馬斯“鉆石方法”的理論基石幾乎足以概括所有非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坑爹”理論。

這壹理論的核心在於:新生的孩子與本體是壹體的(當然,這種難以區分的統壹與後來實現的統壹是完全不同的),因為童年的壹些創傷性經歷和與環境互動的困難,造成了與本體某些方面聯系的缺失,會造成壹些坑爹。壹旦我們被切斷了本體中的能量、熱情和價值感,我們必然會感到無力、缺乏和不滿。生活在匱乏感中失敗會導致兩種傾向——逃避傾向和填坑傾向。

補洞傾向往往被自己和整個社會認可,促使我們去尋求父母、朋友、愛人、工作、地位等等各種肯定、贊美和支持。壹旦用來填洞的物體發生變化,就會立刻帶來不安全感,然後它會試圖將物體固定在原地,以維持被填洞的暫時滿足感。這可以用來分析所有的關系,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人與物之間。

這樣整個社會就建立在補洞的基礎上。男性傾向於追求事業上的成就,極端的則是拼命追求金錢和權力。女性傾向於追求穩定的關系,在極端情況下,她們病態地依賴自己的伴侶。

我們都希望被人愛,被人關註,被人肯定,以此來維持自己的安全感和價值感。這種對價值感和安全感的需求隱藏在我們的言行舉止中——穿著打扮、說話措辭、服從他人和社會的要求。

按照社會標準乖乖地活著,其實就是和大家壹樣填坑,永遠安全輕松,不會被排斥。如果壹個人不按普通方式補洞,甚至不補洞,必然會威脅到其他補洞的人,使補洞者更加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缺失,從而導致對他的排斥和攻擊。

當人們否定和貶低(尤其是親近的人)時,往往會不舒服,會自動辯解和反擊。因為底層是對孤獨和被遺棄的恐懼,通過自我防禦機制的處理,通常表現為否定對方(批評、攻擊、勸說)來否定對方對自己的否定。

本質上,填坑傾向也是壹種逃避。我們從來都無法安身於當下,充分體驗到缺失和不滿足,用各種事情、追求和遊戲來打發時間,給自己設定壹個又壹個目標企圖獲得壹點穩定和確定性,給外在的東西——工作、愛情、興趣賦予意義,用忙碌來平淡自己的缺失感,以獲得暫時的虛假滿足。

真正的快樂、滿足、意義、力量和愛與慈悲都來自本體。

在“鉆石路徑系列”的第二章中,阿馬斯介紹了這樣壹套完整的“坑爹理論”。他系統的現代心理學知識和豐富的案例知識,即使不涉及深層的精神實踐,也很有說服力。他對心理學問題的討論客觀而無情,促使我反思自己,努力保持自我意識。

剛開始看的時候,心裏很復雜,好幾個晚上心煩意亂,幾乎想把書砸出來。壹方面太暴露太證實,另壹方面又太有威脅性,動搖了自我的根基。

平時看書會很興奮,但是阿瑪斯的書讓我每晚都很快昏昏欲睡,恨不得早點失眠,這也是對不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的壹種逃避。

在斷斷續續地維持了近壹個月的內心狀態和情緒生滅的意識後,我終於可以承認壹個事實:和大多數人壹樣,我的日常行為、思想和情緒幾乎都是自動的機械反應,它的構成機制非常單調。基本單元只有三個:恐懼、欲望、自衛,反抗是關鍵的進化點。當遇到外界刺激時,它可以表現和發展出各種招數:逃避、期待、興奮、壓力、成癮、焦慮、憤怒、抑郁、悲傷、嫉妒、仇恨、認同、譴責、批評...它通過投射與外界緊密相連,並與過去的經驗相結合,形成了假的“人格”。

我們習慣於用各種身份包裹自己,而所謂的“自我”不過是被恐懼、欲望和自我防禦機制所控制,被壹堆陳舊的觀念和記憶所積累的機械反應物,“自我”還在不知不覺中感覺良好。

這根本不是什麽抽象的理論,而是最詳細最真實的親身經歷,見證了想法在哪裏興起。

我意識到,內心的混亂和碎片不亞於外部世界,甚至它是壹個有機的整體。所謂的外部世界,不過是內心意識投射和膨脹的結果——這真的讓人很不舒服,震撼甚至比過去看到這個社會的愚蠢和腐朽還要大。畢竟我們已經習慣了主客體的對立,這與我們自己無關。

特別憋屈的是,阿馬斯把意識中的所有問題都追溯到“與本體論的某壹方面失去聯系”,這是我根本沒見過也沒經歷過的,不接受我的質疑是不可能的。

調整心態,放下抵觸心理去讀Armas,收獲很多。他是壹位見解深刻的精神導師,用通俗易懂卻又極具穿透力的語言來探討各種問題。

最關鍵的是,他和克裏希那穆提都把我從阿波羅世界的那個概念帶回了最個人化的體驗和認知轉變。讓我意識到,智力的提升是壹種沒有精神修煉配合的極度不平衡的畸形發展,而無論是我的日常生活還是我的寫作世界,其實都是建立在我對內心整體結構的無知和自身的局限上的。

如果妳能保持覺察,大部分的體驗都是積極的,可以拓展空間,在偶爾安頓下來的那壹刻,在空曠的寂靜中體會到平和與喜悅。堅持十天之後,我能很快認清自己收緊的傾向,不僅意識到自己心靈的趨勢,還能捕捉到它對身體的影響(經常給肩膀和脖子帶來緊張和僵硬)。

結合Roy的情緒平衡技巧,輔以腹式呼吸,抓住身體不適時讓情況變得更糟的關鍵點——上升的第壹個反抗想法,就相當於緩解了不舒服的條件反射緊張和反抗。

但我還遠沒有到“有意識而無選擇”的地步,不由自主地用自己的認知去判斷幹擾。在最好的時候,我只能見證自己思想的崛起,見證自己對思想的抗拒。我因為反抗而感到憤怒,我對他們感到憤怒,然後我對他們感到憤怒和憎恨...這種微妙而迅速而永遠的階段性模式。

最糟糕的時候是我無法從中自拔,因為我意識到自我防禦機制是多麽頑固和不可抗拒,它壹層壹層地敷在恐懼和欲望的雙面軀體上,露出猙獰的面孔,驕傲地對我微笑。於是,就會有壹系列的逃避方式——憤怒、自憐、投射、批判、自我認同、壓抑、否定和試圖用理性分析轉移註意力。被實現後,心情只會越來越差。

在威爾伯的比喻中,這就像凍瘡。它被凍住了,但是因為麻木和遲鈍所以不疼。現在已經解凍了壹部分,開始疼的難以忍受。問題沒有解決,敏感度增加了,只是增加了痛苦。

這樣的問題只能壹個人面對,沒有人講。

沒有人告訴,因為:

第壹,我覺得這些棘手的問題已經超出了普通人關註和思考的層面。如果要解釋他們,快速引入足夠的背景知識網絡是不可能的。

第二,否定、反叛、改造某種東西的力量,來自於某種更強大的東西。當我看到壹個問題的時候,我也會看到可能的光。而訴說的對象很可能是聞其問題而不見其光。

第三,即使訴說的對象有誠意和耐心去了解問題本身和背景知識的脈絡,但它們太具有威脅性,關系到萎縮的“私人自我”的生死,很難接受。

無論抱怨的內容是什麽,抱怨本身就是壹種尋求肯定的嘗試,告訴不理解的人只會增加自憐和憤怒,無濟於事。

但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實現這種意識,並在壹開始就把自己轉化為自我治療,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我承認,壹些最根本的“傻問題”,比如“我是誰”、“我為什麽在這裏”、“活著的意義是什麽”,我從來不知道答案,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找到答案。但我想讓這個問題的火焰壹直燃燒,燃燒所有的無知,用各種觀察和學習來餵養它,而不是試圖用任何外在的答案來熄滅它,不管是社會的、宗教的、文化的還是啟蒙的。以免陷入自以為了解的渾渾噩噩的生活。

提煉和總結妳要處理的四個主要問題:

第壹,強烈的控制欲(隱藏在底層的不安全感)

二、投射問題(批判性、攻擊性、意義感)

第三,合理化自己的嚴重傾向(自動防禦機制)

第四,知道有些習慣是自己發展的障礙,大部分時間還是保持著(慣性和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