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湖北武穴有哪些景點?

湖北武穴有哪些景點?

1,水富古寺

建於東晉末年,原址在太白湖西廟兒嘴。它的寺廟歷史悠久,歷經滄桑。幾經遷廢,記錄的資料還保留著。目前,只有壹篇關於徐濤體育長廟的序言。序中說:太白湖水府古寺,宋仙自東晉城來錫初梅居,費仙去後,鄉民建之以祀之,建之二千余年。在舊址廢墟中,發現了壹塊元代清代的破碑。碑體殘缺不全,字跡斑駁,仿佛能辨認出隋黃凱寺和青蓮寺的字樣。據前清黃梅縣誌記載,唐武德九年,昭沙羅嘴建廟,可見水府古寺建立已久,確為道教聖地。

歷史上北方移民南遷,在太白湖定居的人不多,說明太白湖水鄉澤國極其荒涼。從南北朝到唐五代,從兩晉到宋元,北方流民大多逃到江南,成為客家人。直到明朝,尤其是永樂年間以後,政局相對穩定,很多人從江南遷回江北,在各地尋找聚落。太白湖也開始被很多姓氏看到,沿湖有十三個姓氏。距離方圓幾十裏的太白湖,魚多、荷肥、資源豐富。在封建時代,湖泊由十三姓管理,水府廟是十三姓的公廟。根據鞏崢寶塔遺跡的記載,早在南北朝時期,在湖西北的沙路嘴就有壹座廟,專門供奉梅童的祈福。由於沙魯嘴地勢較高,人們定居較早。後來初唐武德年間,唐高祖李淵上書重修沙爐嘴窯墩下的寺廟,還是為了梅山祈福。

明末清初,經年累月的洪水,該寺多次坍塌。後來因為醜所以壹直簡單,隨塌隨修。廣清三十年,壹場突如其來的山洪把整個寺廟都沖走了。恰好沙羅嘴(水府西寺)被大火燒毀,於是湖兩岸(均在黃梅太白鎮)的百姓聚集在沙羅嘴東岸,決定重修水府寺,合並東西兩寺。在湖南省桂山山頂,破土動工,前後修建了兩座帶有卐字的大佛殿,山面向湖。它有幾十畝田園山,十幾個僧尼,還鑄造了壹口重400斤的大鐘和壹根重200斤的鐵簽筒。為了財神雕像之行,特意鑄造了壹個重達360斤的大鐵轎子。從那以後,香火與日俱增,這個名字也傳到了黃光。當時的太白湖從上到下與長江、江漢、安徽、浙江相連,商船往來頻繁。如雨連綿,風狂浪惡,船只來來往往,借助天燈,方向明確,船工漁民,燒香祭拜,飛仙的名聲彌漫東南。

清末民初,水府寺是太白湖漁場的議事廳。解放後,虎山大變樣,龜山廟改建成釣魚指揮部。1955年太白湖農場在黃岡建的時候,就住在水府寺,直到文革的時候,水府寺才被徹底破壞。

水浮寺,又名水浮寺,現為太白湖成魚隊所在地。現重修於武穴市花橋鎮香環村,距離太白湖成魚隊1.5km。

2.鞏崢鐵塔

鞏崢大廈,原名春山大廈,位於鞏崢大廈以東約300米的太白湖。號稱鄂東第壹塔。1985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塔石基磚體高19.74米,七層八角檐,由10多種磚和9種瓦組成。底層周長18.5m,墻厚1.05m,高3m,斜向空間3.8m,呈圓錐形。木樓三層至頂,每層設神像供祭祀,外墻主墻上嵌有古代圖案,每層鋪有不同風格的琉璃瓦,頂部為葫蘆形三級銅鑄塔,為國內罕見。銅屋頂由八條銅鏈綁成八角形,每個角都制作吊鐘。八角上掛著金鏈子,每個角上都掛著銅鈴鐺。微風吹過,發出清脆悅耳的風鈴。如果壹個人——在這寧靜安詳的曠野裏,靜靜地聆聽風鈴,仿佛那是大自然的聲音。這座塔呈藍灰色,傾斜度約為20度。因此被譽為鄂東的“比薩斜塔”。此塔建於五代以後的天府時期(936-941)。明宣年間在原址重建,明成化三年(1467)10年由僧人重修。至今塔形完整,格局依舊鮮活,銅鑄塔頂猶存。塔頂還有壹棵青椒樹。

相傳是當地壹位姓鄭的人所建,故名塔。清同治任申《廣濟縣誌》載,“因鄭不知其名,居此地而建塔,名春山塔,名鄭公塔。”鞏崢鐵塔四面環山後,湖光山色環湖,景色充滿情趣。《廣濟縣誌》有壹首關於此塔的詩:“壹塔尚古,孤危;湖山環鎖外,煙月影籠中;經歷了唐、晉,周邊半松。”

如今,此塔與禪寺相連,並伴有功德橋,形成了“踩新月”、“塔頂銀盤”、“塔上映霞”、“斜塔月下吊”、“芭蕉香自上溢”等多種景觀,吸引了無數文人雅士、良家男女。

鞏崢塔位於華陽水道太白湖,逐漸成為南來北往船只航行的航標。鄭公塔港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港口。鞏崢寶塔在壹百英裏外的方圓,有密集的居民和繁榮的市場。港內風帆眾多,米市、豬市、魚市人頭攢動,是華陽水系的壹顆明珠。隨著長江水道的南移,曾經繁華的華陽水道只剩下壹串串珍珠般的湖泊。小白帆留在歷史檔案裏。作為壹座古老的燈塔,鞏崢鐵塔的魅力依然存在。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成為華陽水道太白湖上的壹處景點。

鞏崢寶塔和胡椒樹

鞏崢塔頂上有壹棵青椒樹。塔前有壹條河,金沙銀水。塔周圍,蒼松柳綠,景色迷人。

據說這座塔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有壹個富人想建壹座廟和壹座塔,以確保鞏崢塔的風水鴻運永存。這座塔應該用男孩的基石來建造。富人選了壹個九歲的女孩,把她活埋在塔底下。說也奇怪,那天晚上,半夜時分,建塔的建築工人和民工聽到了小女孩的哭聲。於是,這個消息立刻傳開了。從那天起,我每天晚上都能聽到小女孩悲傷的哭聲,直到第二天開春,塔頂上長出壹棵胡椒樹,我才聽到了哭聲。椒樹見風就長,長不大。每天晚上,如果妳去塔上,妳可以聞到香味。富人聽到這話,跑去看樹。他走到塔前,剛聞到香氣,就暈倒了,差點摔死。財主壹覺醒來,氣得叫狗腿把樹放大燒了,可是樹越燒越大,綠色的枝葉也燒不起來。鞏崢鐵塔上的胡椒樹還在。

3.巫山湖

古稱青林湖。《尚書》載:“江水流過九江,至於東陵,流往西南,積水成湖。”湖的西面有青林山,所以叫青林湖。這是北朝李道元《水經註》中記載的。巫山湖因巫山而得名,又稱巫山湖。在《爾雅》中,點的意思是水路,而在《元和縣誌》和《尚書》(愚公吳立點稱東陵,因黃岡舊稱西陵。余公在,東陵為揚州與荊州之界),稱吳佳穴為九江第壹穴。巫山湖接受梅川、大金、鐵石、黃泥湖等河流的水,經豐收港進入太白湖或經武穴閘進入長江。湖底高程為13.2米,年水深為1.2米..原有水域面積3.09萬畝,70年代初圍墾後減少到2.27萬畝。

在這裏遠離塵囂,聽岸上的漁歌,川原的笛聲,蟬鳴鳥鳴,溪水泉聲,音樂匯成協奏曲;

這裏是另壹個世界,且看村裏的春山,湖中的秋水,黃米,白棉,雪梅,四時畫自然圖。

第壹次看這幅對聯,巫山湖就牽扯到了我的審美神經。後來通過報紙了解了巫山湖的傳說。相傳明朝朱元璋打陳友諒時,兵臨巫山湖。但看到茫茫湖面,前面沒有渡口,後面還有追兵,朱元璋嘆了口氣:“天助我生,天助我不死!”我還沒說完,就看到兩條大鯉魚,壹綠壹紅,遊得很快。絕望的朱元璋踏上了紅鯉的背。鯉魚搖著尾巴,背著朱元璋飛奔而去。青鯉緊隨其後。陳友諒騎馬來到湖邊,迅速放箭。就在這時,只見青鯉躍出水面,擋住了箭,擊中了魚腹。魚突然變成了壹個島,就是今天的武俠據點。這個湖叫巫山湖。傳說是否有歷史依據,我無意考證,但神奇的巫山湖壹直讓我覺得和她很親近。雞年初夏,去武穴的時候,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了壹下。

武山湖位於武穴市南部的王思、詩佛寺和陽城之間,古稱青林湖。《尚書》載:“江水流過九江,至於東陵,流往西南,積水成湖。”湖西有青林山,故稱青林湖。這是北朝李道元《水經註》中記載的。巫山湖因巫山而得名,又稱巫山湖。在《爾雅》中,點的意思是水路,而在《元和縣誌》和《尚書》(愚公吳立點稱東陵,因黃岡舊稱西陵。余公在,東陵為揚州與荊州之界),稱吳佳穴為九江第壹穴。巫山湖接受梅川、大金、鐵石、黃泥湖等河流的水,經豐收港進入太白湖或經武穴閘進入長江。湖底高程為13.2米,年水深為1.2米..原有水域面積3.09萬畝,70年代初圍墾後減少到2.27萬畝。

這裏的風景很美,水、肥、魚都很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自然風光如畫。四周良田環繞,水系與長江相連,泥層深厚,水質良好,浮遊生物豐富。適用於青、草、鯽、鯉,尤其適用於鰱魚、鱅魚。出產的鮮魚壹般肥美可口。傳說湖裏的魚是用湖水煮的,不加任何調料湯就會像牛奶壹樣濃,絲絲可用筷子挑出來;味道純正自然,濃到粘嘴。改革開放以來,這裏已成為武穴市重要的商品魚基地。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其水產品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類產品,註冊入湖的“巫山湖”牌鱅魚、鰱魚、黃顙魚被認證為國家綠色A類產品。

4.橫崗山

位於市區北部,最高峰815米,被譽為鄂東平漳山。橫崗山林木蔥郁,竹林培育,隋唐時期郁郁蔥蔥,寺廟眾多,景點集中。橫崗山是十大古景區之壹。1988年,經省宗教局批準,正式對外開放佛寺活動。1992經林業部批準建立“橫崗山森林公園”,成為周邊省、縣(市)著名的宗教活動和旅遊避暑勝地。東西長6.4公裏,南北寬1.5公裏。整個公園看起來像壹條龍,頭在東,尾在西,橫跨武(洞)和春(春)兩個市縣。武穴下轄玉川鎮、梅川鎮、森林公園,東有太平鄉盤山公路18公裏,直達山頂。

5.雙山洞穴

位於武穴市田家鎮杉杉村李二腦西。隔江而過半壁山,相傳石器時代有壹對神仙經常出入此洞,故名。洞門高2米,寬約1.5米。洞門頂部刻有“雙好緣”四個字,石門外八處刻有詩詞。明代著名學者吳寫下了“酉陽城洞”來描述它的景色。此洞分為三洞十八重,層層相連,洞內相通。因內外氣流緩慢,終年如春,雲霧繚繞。

武穴歷史悠久。根據考古學家最近在大金鎮赤山遺址的發現,武穴在新石器時代3000-50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夏商周時期(公元前20世紀-公元前11世紀)屬荊州管轄。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屬楚國;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屬九江郡;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屬江夏郡(《湖北通誌》載:“廣濟為漢蘄春、旬陽之郡);三國(公元220-265年)屬吳,蘄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