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如何踐行川農大精神

如何踐行川農大精神

2011年6月參加工作至今,是楊珩老師在川農大工作已經9個年頭了。她還記得剛進學校時,作為新任教師集中奔赴雅安參加入職培訓,那也是她第壹次接觸和認識“川農大精神”。在培訓課程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課上老師講起周開達院士的故事。周教授發現常規育種工作中存在數份高不育的雜交後代應予淘汰,但他並沒有退縮,而是勇於挑戰“不育”這壹不利性狀,從該類水稻易於雜交的有利方面開展研究,最後成功闖入秈亞種內品種間雜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研究的領域。楊老師認為,愛國敬業,艱苦奮鬥,團結拼搏,求實創新,正是在自己的崗位工作中竭盡全力,遭遇困難時艱苦奮鬥;為謀發展團結拼搏;為求創新勇於挑戰不可能的壹種偉大精神。它透著川農人骨子裏那種不拋棄、不放棄、堅持不懈、追求卓越的吃苦精神。它既是百余年來每壹位川農人的精神追求,也是新時代背景下每壹位川農人乘風破浪銳意進取的實踐品質。

壹、愛國敬業:以胸懷關愛學生,做好學生的“心靈使者”

中華人民***和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愛國的本質就是愛人民。新時代大學生,是千家萬戶未來的希望,是全面奔小康時期中國未來的脊梁。作為高校教師,擔任班班主任期間,面對6名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1名城市低保學生,3名單親家庭學生,2名留級生,3名心理困難學生,感到的是壓力與肩負的責任。“不拋棄,不放棄”,沈下心關愛學生,能夠與他們交心,這是作為班主任應該做的最基本工作。

至今歷歷在目的是,2019年暑假前夕,班級32名同學即將離開校園參加為期6個月的頂崗實習。出發前,在辦公室裏相約每位同學逐壹談話,希望通過交流,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其踏入社會揚帆起航的信心,勇敢地去適應社會,迎接未來的挑戰。回想起來,當時給學生的鼓勵和幫助成為2020年寒假,同學們面對那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嚴格遵守學校防疫要求,克服困難撰寫畢業論文、找就業單位兩不誤的精神動力。

2020年春節,有同學反映壹位心理困難學生在家中出現嚴重心理抑郁,這成為楊珩老師節日的深切牽掛。每天與學生家長微信,了解學生心理變化;及時匯報學院,尋求學院心理老師指導;督促家長就近就醫,並推薦成都專科醫院;與班級其他同學聯系,***同營造促進該生恢復的正常環境。最終,這名同學在醫生的治療、家人的陪伴、同學的齊心幫助下,病情出現好轉,不僅順利畢業,還在家人的陪同下回到學校親自辦完畢業手續,合拍了畢業照。

在2名留級同學身上,體會到什麽叫竭盡全力。2020年春節前,逐壹清理班級學生欠學分情況中,發現2名留級下來的同學欠下十幾門課程學分。她們只有壹次補考機會,必須全部考核通過才能修夠畢業學分。面對同學的慌張,缺乏信心,甚至產生放棄畢業的念頭,幫助她們調整選課方案,聯系課程老師補足可替換課程學分,鼓勵她們全力以赴積極備戰補考......。最終。2名同學通過所有課程考核,順利畢業。

二、艱苦奮鬥:投身專業建設,作學生實習實踐的“護航人”

楊珩老師從2015年開始擔任旅遊管理系實驗室主任,分管專業建設中實驗、實習、實踐教學。旅遊管理作為應用性極強的學科,需要多種類型的實踐教學基地與畢業實習基地,作為支撐課程教學、學生成長的平臺。3年內,和時任旅遊管理系主任壹起,***同分析省內旅遊類企業情況,前後跑了30多家旅遊企業。通過3年時間,旅遊管理專業初步建立起涵蓋規劃策劃、資源保護開發、高星級酒店等5種類型在內的32家教學實踐基地與學生預就業基地。這些基地5年來承擔實踐教學任務2000余次,解決學生就業問題200余人。

2020年註定是艱苦而難忘的壹年,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學生實習和就業工作面臨巨大壓力。大年三十,接到實習基地電話,稱因疫情原因暫停運營,3名參加畢業實習的學生需要校方協助安全遣返。隨後,散布於全國各地的畢業實習生都面臨著打卡防護、是否返家或是否原地待命等具體工作的落實。在學院黨政領導下,仔細梳理分散和集中實習同學名單,建立聯絡群、督促學生每日打卡,實行實習生動態日報制,積極關心疫情期間學生生活、實習、學習情況。作為畢業班主任老師,頂著疫情防控的巨大壓力,主動推薦就業單位,鼓勵學生參加校園空中招聘;在重大疫情面前,協助學生重新申領和郵寄就業協議,促進旅管專業畢業生就業。楊珩老師說,為逐級實現壹流專業建設的目標,會壹直堅持在旅遊管理專業發展中,為同學們的實習實踐保駕護航。

三、團結拼搏:與人為善抱團發展,作同事心中“好戰友”

在川農大,每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團隊,離不開組織。壹個人的拼搏,不如壹個團隊的拼搏;個人成功的背後是壹個團隊的汗水。楊珩老師認為今年她很幸運,時逢學校“教學雙支計劃”的“破冰年”,它鼓勵著找準作為優秀教師的“坐標”,積極備戰本科教學質量獎,並斬獲特等獎。讓楊珩老師感觸最深的是,為了迎接今年的教學質量獎比賽,學院很早就成立教學質量比賽領導小組,全面部署和落實教學質量獎的工作細則。學院督導在初賽前,針對所有參賽教師開展了認真細致的師德師風及課程檔案排查,確保教師符合參賽要求。備賽過程中,學院黨政關心教職工成長,工會積極組織協調,幫助借會議室、做好比賽預演的組織與服務工作。

在“團結拼搏”的“川農大精神”指引下,老師們團結壹致,有從課程理念上建議明確特色教學理念;有從教學過程上建議融入課程互動環境;有從課程設計上建議深度引入旅遊管理專業案例;有親力親為,陪她買比賽服裝、提供化妝品,做大賽前的心理疏導。壹路走來,楊珩老師慶幸自己是這支團結的團隊中的壹員,也感受到這不是她壹個人的勝利,而是團隊齊心協力把她推上舞臺,讓她收獲獎狀的集體榮譽。團隊的精神激勵著她,繼續與老師們***同奮戰,把未來的戰役打得更加精彩和漂亮。

四、求實創新:學習與創新並舉,作高校壹輩子的“學者”

實事求是,開拓創新,是壹位高校教師應當恪守的實踐準則。實事求是,川農傳統的本科教學存在著嚴重的滯後,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面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改革,楊珩老師主動到武漢參加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的教學培訓,探索混合式教學方法在本科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面對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廣闊上升空間,成功立項校級教改課題,希望通過“問題”導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五位壹體”的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在教學與科研工作中,主動學習、開拓創新,以更好的“學問”服務於本職工作。

作為歷史學博士背景的她,必須面臨專業轉型問題。面對現實,主動承擔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工作,壹邊學基礎,壹邊謀發展,成為“求實創新”的必然要求。結合自身特點探尋科研方向,出版近30萬字的《都江堰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及其旅遊產品營造研究》專著,多次承擔旅遊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新性訓練計劃、校級科研興趣小組計劃等與旅遊管理密切相關的課題。同時,還榮幸地擔任了由四川省休閑農業協會與學院***同改版的《休閑農業》雜誌的副主編。在“川農大精神”鼓勵下,“不破不立”,不論出身,只要有壹顆學者的心,就不會畏懼任何挑戰,學無止境,創新無極限。

結語:從2011年踏入川農大工作的那天起,楊珩老師的身上就深深的烙下川農的印記。“川農大精神”賦予她教師生命的靈魂,當她面對諸多學生問題感到焦慮時,當工作面臨挑戰感到困難和無助時,當開始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變得浮躁時,“川農大精神”總能給她力量,給她警醒。在“川農大精神”20周年之際,楊珩希望作為““川農大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在“川農大精神”的鼓勵與指引下,做更加優秀的“川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