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攻略 - 關於黃河的歷史信息

關於黃河的歷史信息

黃河歷史

壹、河道變遷

對地質歷史演變的考證表明,黃河屬於壹條相對年輕的河流。大約115000年前,黃河流域只有壹些不連通的內部水系。此後,隨著西部高原的隆升,河流的侵蝕和侵襲,在654.38+0.05萬年的中更新世之後,湖泊和盆地逐漸相連,形成了黃河水系的雛形。更新世晚期,約6.5438億+年前,黃河從源頭到河口逐漸演變成壹條大河。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黃河決定在溧陽(今河南浚縣西南)蘇胥口遷徙,偏離雨荷河故道,到彰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這是大禹治水後黃河的第壹次大改道。

清八年六月(1048),黃河決堤上,北上大明。自聊城西起,河北省青縣境內與渭河匯合,後入海。

南宋建炎二年(1128),為防止金兵南下,東京都督杜充在滑州人工破黃河大堤,致使黃河改道,分為泗水和濟水向東南流去。至此,黃河由北入渤海,由南入黃海。直到1855,黃河以南蕩為主,雖有時北沖,但被迫以人力阻斷南流。

黃河上壹次大改道是在清朝鹹豐年間。鹹豐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八月1)黃河在河南蘭考北岸的通瓦室決口,改東北方向,借山東吉水(又名大清河)入渤海。

1938年6月9日,國軍為了阻擋日軍,破壞了鄭州黃河南岸的花園口大堤,整條河向南流,沿賈魯河、何英、渦河進入淮河。直到1947花園口被堵,黃河才回到北路。

據史料記載,在1946之前的2540年間,黃河受近1593洪水威脅,河道改道26次。

二、考證的起源

黃河發源於青海的巴顏喀拉山,但真正的源頭仍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壹個過程。

第三,古代

《尚書·龔宇》曾記載“引河積石,至於龍門”,“積石”位於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箐山,離黃河源頭還很遠。《山海經》、《爾雅》、《水鏡註》中均有河流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傳說黃河發源於於闐,向東流至延澤,再潛入地下,出至南方為河源。這些說法並不準確,但壹直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確立了對黃河源頭的正確認識。楊迪大帝五年(609年),吐谷渾被滅,後遷至河源縣,即現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壹部分,說明人們知道黃河發源於此。

唐太宗貞觀九年(635),為平息吐谷渾叛亂,將軍李靖、侯、李道宗領兵至星宿海壹帶,《新唐書》載“遊星宿川、大白海、積石山、河源”。自唐宋以來,星海壹直被稱為黃河的源頭。

到了元代,人們開始對黃河源頭進行實地考察。元十七年(1280),元世祖忽必烈派杜石等人勘查黃河源頭,對星宿海壹帶進行了細致的考察。1315年,潘安孝根據在杜詩的考察寫成《河源誌》壹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那裏“有水如井自地下湧出,井百余口”。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和尚宗靈送西藏回朝,途經河源地區時,視察了壹下,寫了壹首《望河源》的詩。他在序言中指出河源發源於巴顏喀拉東北部,是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這成為對河源認識的壹個突破。

第四,清朝

清初,中原與河源的交往更加密切。當時人們逐漸了解到黃河上遊源區有“古爾班索洛莫”(蒙古語意為三條支流),但具體情況並不清楚。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康熙命臘喜、舒蘭勘探黃河源頭。當他們到達星海時,發現星海上遊源頭有三條河流,但他們沒有追到源頭。

拉西和舒蘭回京後,繪制了河源地圖,舒蘭也寫了河源誌。康熙末年,組織了壹次全國範圍的地形測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派喇嘛欽藏布、蘭巴、院主任等人到河源地區進行調查。此行“過河源,涉萬裏”,回京後,勘測成果繪入禦覽圖。這次測繪還對星海上方的河流源頭進行了探索和測繪。

清乾隆中期,齊利用禦覽圖等資料編制了《水道略圖》,其中將黃河上遊三大支流中的壹條支流——阿爾坦河(今嶽古宗烈渠)定位為正當源頭。乾隆四十七年(1782),由於黃河下遊決口泛濫,難以阻擋,於是乾隆名門侍衛阿彌陀佛奉命“進貢河源”。

阿彌陀佛到達星海以西300英裏,對星海上遊源頭的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調查。確定星海西南部的阿勒斯坦郭樂河(今卡裏曲)是黃河的上遊源頭。

動詞 (verb的縮寫)現代性

19年底至20世紀初,西方探險家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開展考察活動。他們還到河源收集自然和文化資料,如阿卡、印第安、鬥托勒和奧倫、弗倫奇、普勒格爾瓦爾、斯努克、科茲洛夫、費斯勒和特佩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次對黃河源頭進行考察。65438年至0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項立智、董在華領導,對黃河源頭進行了長達數月的勘探。

河源勘探隊確定,約古宗勒曲是黃河的主要源頭,牙合拉達荷澤山是它的源頭,上面是鄂陵湖,下面是紮陵湖。這壹結果與以往的調查結果並不壹致,引起了學術界的爭議,但黃河發源於嶽古宗烈渠的說法廣為流傳。

1978期間,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相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紮陵湖、鄂陵湖兩湖進行實地考察,確認卡裏曲為黃河主要源頭,紮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從1981到1982,學者楊徒步遊遍了整個黃河。他認為黃河最遠的源頭是始於巴顏喀拉山脊的拉浪情歌,比約古宗烈宋長30.5km,比卡日宋長11.9km。

65438年至0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派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的主要源頭,並在約古宗烈盆地西南角的瑪曲果樹立下黃河源頭的標誌。

星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紮曲、月古宗烈、卡日曲。位於最北部的紮曲,發源於查哈西拉山。這條河長70公裏,很窄,支流很少,水量有限,壹年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列曲位於星海西部,處於三大上遊源頭中間,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角,海拔4750米。水量很小,是壹條寬1.0-1.5米,深0.1-0.2米的溪流。

南部支流卡裏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格孜亞山北麓,海拔4800米。五股泉水湧出山谷,匯成壹條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每秒的小河。這條河壹年到頭都有水。嶽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在黃河源頭匯合形成原河瑪曲,後註入星海。

根據1: 10萬航測圖調查,卡裏曲比別約古勒宗曲長25公裏。卡裏曲流域面積3126平方公裏,約古宗勒曲流域面積2372平方公裏。在卡裏曲與古宗列曲交匯處附近,卡裏曲流量為6.3 m3/s,約古列曲流量為2.5 m3/s..據此,1978黃河源頭調查認定卡裏曲為黃河正源頭。

擴展數據:

壹.導言

黃河,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大河和大河,是中國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是世界第六長河。中國兩條母親河之壹,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的嘎達蘇其老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區,最終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匯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裏,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裏(其中內流面積4.2萬平方公裏)。

黃河源頭位於青海省巴顏喀拉的亞拉達孜峰,巴顏喀拉北麓的瑪曲和悅古宗樂曲是黃河的正源頭。黃河依次流經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蜿蜒東流,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匯入渤海(萊州灣)。

縱觀中國歷史,黃河及其流域對人類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

第二,解釋名字

秦漢以前,“河”字基本上是黃河的專名,河流稱為“川”或“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中說:“昆侖山橫貫萬裏,高壹千裏,至山浩五萬裏,遺址周圍有清河、白河、黑河。”)先秦文獻中找不到“黃河”二字,漢武帝年間寫的《史記》全文中也找不到黃河的說法。

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壹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對“常山縣元氏縣”的解釋。黃河的“黃”字,用來形容河水的渾濁,古書上早有記載:戰國《左傳·襄公八年》,鄭之子引益州詩曰:“發起河水清,命幾何!”;《爾雅·石水》記載“河出昆侖,色為白,渠為壹千七百零壹河,色為黃。”

黃河上遊的星湖由大量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如紮陵湖和鄂陵湖。在陽光的照耀下,星湖中無數的湖泊和沼澤光彩奪目,宛如驕傲的孔雀,非常美麗壯觀。因此,當地藏族居民將這壹段黃河稱為“瑪曲”,意為“孔雀河”。甘肅省瑪曲縣就是以此河段命名的。

三。土壤侵蝕

公元前3000-2000年(黃河流域仰韶文化至安陽殷墟)黃河流域的地理環境適宜植被的生長和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2℃左右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條件。這壹時期,黃河中下遊地區存在大量的雷夏澤、奧諾澤等湖泊。《孟子·滕文公論》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蔥郁,禽獸繁衍”,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仍有“山川秀美,人才濟濟”。

戰國以後,隨著鐵制農具的大量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和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長期以來壹直是中華文明的中心,加上中國古代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的植被破壞已經成為壹種長期的、大規模的現象。

隨著20世紀30年代65438-05年全球氣候轉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移而開始減輕,但森林覆蓋率壹直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被黃河侵蝕,大量的土壤被卷走,形成了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第四,切斷流動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經濟發展和工農業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大量河流被抽走,黃河徑流量從60年代的575億立方米銳減到90年代中期的654.38+087億立方米,黃河生態系統嚴重退化。鑒於黃河斷流嚴重,中國政府從1998開始限制用水,修復河道,所以自2000年以來黃河壹直沒有斷流。但黃河仍會不時幹涸,斷流的威脅依然存在。

五、懸河

由於泥沙淤積,在全長5464公裏的黃河大部分河段,河床高於流域內的城市和農田,且都受到堤防的約束,因此被稱為“懸河”。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西南的磴口縣,黃河河道平均比縣城高4到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