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嵩山的歷史文化

嵩山的歷史文化

嵩山是三教的策源地,對三教的形成和傳播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嵩山是三教合壹體現最為完美的地方。 佛教文化

嵩山是佛教名山,佛教文化豐富而燦爛。法王寺,創建於東漢,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之壹,比洛陽白馬寺僅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年,據《說嵩》記載,白馬寺原為招待四夷賓客之所,因此可以說法王寺是中國佛寺創建之始。

少林寺為北魏孝文帝元宏敕建,印度僧人跋跎在此落跡傳教。由於印度高僧菩提達摩在這裏首傳禪宗,後來禪宗發展成為佛教中的重要宗派,所以,少林寺被稱為禪宗祖庭。禪宗祖師達摩在傳教過程中留下了“壹葦渡江”、“面壁九年”的故事,確立了“明心見性,壹切皆空”的修道禪法。

其他著名佛寺有北魏會善寺、嵩嶽寺、永泰寺、金清涼寺等等。 道教文化 嵩山也是道教名山。中嶽廟始建於秦,原名太室祠,曾有“飛薨映日,傑閣聯雲”之美稱。中嶽廟是道教聖地之壹,有“道教第六小洞天”之稱,中軸線建築***十壹進,全長1.3華裏,面積十萬多平方米,是五嶽中現存規模宏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群。中嶽廟的四嶽殿臺在五嶽中獨樹壹幟,滲透著“五嶽***存,五行俱全”的宗教觀念。

崇福宮前身太乙觀建於漢武帝元封元年,原為萬歲觀,距今有兩千年歷史。宋真宗時道教盛極,把太乙觀提升為崇福宮,它不但是名儒雲集之地,也是歷代著名道學方士棲身傳教之所。如北魏寇謙之,唐朝劉道合、宋朝董道紳,金代邱長春等,都在道教史上留有盛名,均在崇福宮主持過道場。

嵩山道教建築、石闕等有很高的價值。中嶽廟中嶽大殿增修於宋真大中祥符六年,歷代均有重修。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高大雄偉、十分壯觀,是中嶽最大的殿宇,也是中原地區最大的古建築。另有東漢建的太室闕、啟母闕、少室闕。其上都雕刻各種圖畫,或刻記歌功頌德的銘文。 儒學文化 嵩山是儒家文化影響很大的地方,在國內名山中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儒家文化在漫長的歲月裏,經歷了四個階段,即先秦原始儒學、西漢神化儒學、宋明理學、現代新儒學。嵩陽書院,位於嵩山南麓,它與當今河南商丘“睢陽書院”、湖南“嶽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並稱為宋初四大書院。嵩陽書院是宋明理學教育中心之壹,在中國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旁不遠處的崇福宮,是宋代安排不合時務的名儒的宮觀,範仲淹、司馬光、程頤、程顥、李綱的等均在此授過“管勾、提舉”之職。

嵩陽書院、崇福宮是宋明理學創始人程頤、程顥等著名儒學大家活動過的地方。由二程創建的宋明理學,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占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所以歷代官吏與名儒都對嵩陽書院有過修復之舉。至清代康熙年間,名儒耿介傾其資產,大規模的修復和擴建了嵩陽書院,使她成為清代洛派理學的傳播中心。到嵩陽書院壹遊,就可以對儒家文化尤其是宋明理學,有比較深切的認識。

與觀星臺景區有關的周公、隱居於箕山的許由、巢父、伯益,雖然生活年代早在儒學誕生以前,但是都是儒家尊崇的先賢,有關他們的記載和傳說,是儒家文化的壹部分。所以,就文化內涵而言,儒家文化在嵩山足以和佛教、道教鼎足而立。 太室山巔“睡女媧” 《淮南子·覽冥篇》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同載;火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蛟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枕方寢繩。陰陽之所壅況不通者竅理之,逆氣戾物傷民厚積者絕止之。那麽女媧為何要補天呢?《論衡·談天篇》中是這樣記述的:“儒書言:‘***工與顓頊爭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註焉。’此久遠之文,世間之言也。” 九龍聖母的傳說 嵩山太室最高峰峻極峰西北有壹山峰,叫華蓋峰。傳說黃帝曾經來遊,並拜華蓋為師,制訂歷法。

華蓋,傳為居住在那個峰上的壹個能人。因為他經常觀測天象,了解日月星辰的運轉規律,著摸出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對人類生活和植物生長有很大幫助,所以遠近聞名。後來,人們根據天文四象中天宮華蓋星名,就叫他居住的山峰叫華蓋峰了。

黃帝打敗蚩尤以後,為了部族人民的生活,為了在炎帝教人種植五谷的基礎上,發展農業生產,他親自率領大臣登上嵩山拜訪華蓋。當時山上樹木茂密,狼蟲虎豹很多。他們壹邊用弓箭紮槍驅逐野獸開路前進,壹邊互相呼喊在林中采集各種果實。他們往返周轉好多峰巒溝壑,最後找到了華蓋老人。那是個鶴發童顏的壹百多歲的老人,非常健談,聽說黃帝到來,不勝榮幸之至,把長期觀察到的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七政和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別加以敘述,並說到它們和人們生活,以及植物生長的關系。黃帝聽得津津有味,並不時插話提問,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讓隨去的大臣蒼頡將重要的都記下來。華蓋老人非常高興,黃帝也非常滿意,再三拜謝,下山而去。

黃帝回到有熊國都,立刻安排制訂歷法的事,讓羲和占日,讓常羲占月,讓叟區占星氣,讓大撓作甲子以幹支記日,讓容成綜六律而制訂歷法。將壹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再分十二個月,再分二十四節氣。這樣,根據四季、氣溫、降雨和物候的變化,進行作物種植,發展農業生產,對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二郎擔山趕太陽 在中嶽嵩山南麓有座刀削似的高山,名叫當陽山,山腰有三個突兀的大石,遠遠望去,好像天上掉下的隕石,人們都把它叫“二郎石”或“支鍋石”。山下是壹片白茫茫的黃沙,就像烤焦的赤土,當地人都叫它“大沙漠”。提起當陽山、“二郎石”和這“大沙漠”,還有壹段神奇的傳說哩。

相傳,盤古開天地的時候,曾經有十個太陽湧出地面,莊稼烤焦了,河水曬幹了,整個人間比蒸籠還要熱,百姓處在危難之中。有個叫二郎的小夥子。他不但勤勞勇敢,而且為人忠厚誠實。他的力氣特別大,大得能搬起幾座大山;他有壹雙飛虎鞋,穿上它能翻山跨海,日行千裏。老百姓們都信服他,喜歡他,就推選他當了大夥的首領。 堯舜禹三帝與嵩山 堯,中國古代傳說的聖王,姓尹祁,號放勛。因封於唐,故稱“唐堯”。唐堯晚年數次到登封箕山拜訪許由,許由因不願接受禪讓而潁水洗耳,箕山、潁水、洗耳泉、飲牛坑、許由冢等文化遺存在詮釋著許由高風亮節的同時,也彰顯著堯帝思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美德。後來帝堯巡狩陽城,並以百歲之高齡駕崩於嵩山腳下的登封陽城。他把生命交付給了嵩山,嵩山也成了禪讓美德的豐碑。

舜,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名,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相傳因四嶽推舉,堯命他攝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鯀、***工、餞兜和三苗等四人。堯去世後繼位,又咨詢四嶽,挑選賢人治理民事,並選拔治水有功的禹為繼承人。舜帝在嵩山地區也留下了很多傳說,受後母虐待而種麻籽、到登封負黍城經商、到嵩山訪賢大禹,其事跡感人之深。

禹,通常尊稱為大禹,與堯舜並為傳說中的古聖王。大禹曾經以登封作為治水中心。大禹身為崇伯鯀之子,他父親的封地在嵩山,他根在嵩山,成長在嵩山,家居在嵩山,建都在嵩山。在洪水肆虐、人民漂泊的時刻,他告別了剛剛結婚四天的妻子,義無反顧地投入了治水大業。十三年中,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後人以壹副對聯來概括他治水的經過:“十三年在外治平江河淮濟,三次過家門虛度辛壬癸甲。”啟母石、漢三闕、王城崗正是大禹在嵩山治水、建都的明證,而嵩山主體太室山、少室山也因大禹的兩個妻子塗山嬌、塗山姚分別居住其下而得名。 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據傳,印度名僧菩提達摩禪師曾駐錫於此。唐初,少林寺十三棍僧救過秦王李世民,貞觀年間(627年~649年)重修少林寺,唐代以後僧徒在此講經習武,禪宗和少林寺名揚天下,千年來少林僧人潛心研究佛法與武學,使得佛教文化在中國廣為傳播,影響日漸深遠,少林武術更是中華武術的瑰寶,蠻聲海內外。與少林寺題材相關的電影、電視劇經久不衰,反應了現代人對少林精神的喜愛。現存建築有山門、方丈室、達摩亭、白衣殿、千佛殿等,已毀的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已修復。千佛殿中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羅漢朝毗盧”壁畫,壁畫約300多平方米。

塔林在少林寺西300米的山腳下,是自唐朝以來歷代少林寺主持的墓地,1000多年來,已經建成250多座,是中國最大的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態各異,大多有雕刻和題記,反應了各個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是研究中國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寶庫。

1983年,國務院確定少林寺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寺景區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批準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0年8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包括少林寺在內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作為少林寺的組成部分,還有達摩當年面壁處的初祖庵、慧可的二祖庵。初祖庵在少林寺塔院北之山巔上,今存北宋宣和七年(1125)所建大殿,闊進各三間,單檐歇山頂建築,1983年曾落架按原貌重修。二祖庵在少林寺對面的缽盂峰頂,今存硬山式小殿,唐、元、明塔各壹座,清碑數通。

永泰寺

永泰寺,位於太室山西麓,創建於北魏,原名明練寺,唐為紀念魏孝明帝之妹永泰公主入寺為尼,更名為永泰寺。寺內現有大雄殿、毗尼殿等,系清代建築。塔兩座,分別為唐朝和明朝所建。門前經幢兩座,上刻陀羅尼經,系唐代造。寺外有唐碑壹通,述寺史沿革。寺院四面群峰環峙,門前有溪澗流過,環境清幽秀麗。

會善寺

會善寺及琉璃戒壇,位於積翠峰下,原為魏孝文帝避暑離宮,恭陵王舍宮為寺,孝明帝時名閑居寺,隨代改名嵩陽寺、會善寺,後毀於兵火。唐初重建寺宇,武則天曾臨幸此寺,拜寺中高僧道安為國師。密教高僧壹行和尚及其弟子元同在寺中創設戒壇,俗稱琉璃戒壇,是唐代全國重要戒壇之壹。五代後梁時,此寺曾壹度毀廢。宋初重建大殿,此後歷代皆有重修。現存會善寺為壹小院,院中大殿為元代建築,面闊五間,三架進深,單檐歇山頂,鬥拱碩大樸實,是嵩嶽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壹。小院西數百米處有唐建凈藏禪師塔,塔基高大,塔身粗壯,工藝奇巧,是古塔中之珍品。歷代住寺高僧除壹行師徒外,又有道安禪師(俗稱老安和尚)及其弟子凈藏。

嵩嶽寺

嵩嶽寺,位於太室山南麓,亦是壹林泉秀美的風景之區。原址為孝明帝之離宮,正光元年(520)改為寺,初名永明閑居寺。隋唐兩代曾對寺院進行過大規模擴修。唐李邕《嵩嶽寺碑》載:寺院為壹廣大佛剎,“殫極國材,濟濟僧徒,彌七百眾,落落殿宇壹千間”。當時寺中有七佛殿(風陽殿)、定光佛堂、無量佛殿、禪院等。北魏時所建寶塔仍存,俗稱嵩嶽寺塔,磚構,密檐式,塔高40余米,15層,平面是12角形,“發地四鋪而聳,淩空八相而圓,方丈十二,戶牖數百”,至今不失其偉岸壯麗。是國內現存最古的密檐式磚塔。

少室寺

少室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鎮葦園溝村自然村,古名弘化寺,意為“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的佛門凈地,屬於中嶽嵩山七十二寺院之壹,因其位居中嶽嵩山之少室山南麓之故而以山得名少室寺。該寺建於唐初而毀於清末,新中國成立時尚有斷垣殘壁和數通古碑存在,歷經過文革破壞,如今片跡不存。2014年6月,當地政府根據該寺附近佛教信徒申請,依照國家宗教信仰政策,同意批準恢復重建少室寺。

據《宋高僧傳卷第七——梁滑州明福寺彥暉傳》記載,梁代高僧釋彥暉曾於嵩山少室寺受大戒。明代高僧大覺方念禪師曾於少室寺幻休常潤禪師座下參學並繼其發緒。

據葦園溝自然村村民講,壹名叫李四海的村民在種植莊稼時曾見到壹塊寺院石碑,後不知去向。據該自然村老人相傳,該寺院原是十分有名的寺院,名氣在少林寺之上,但後來由於管理不善,寺僧惡貫滿盈,因搶劫、奸汙等罪行深重,受到朝野震怒,下令鏟平寺院。下官將寺院拆平後,上奏皇上,皇上曰:“鏟平罷啦”。但下官把“罷”誤聽為“耙”,認為皇上不解恨,讓用耙再耙壹下。於是,就用馬匹拉著帶有鋒利鐵刺的耙整整耙了3天才離去。 該寺經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祖庭大少林禪寺永化堂上傳曹洞正宗四十七世、雪庭福裕禪師下傳三十三代嗣祖沙門釋永信禪師許可申請,得登封市石道鄉人民政府同意,由祖庭大少林禪寺永化堂上傳曹洞正宗四十五世、雪庭福裕禪師下傳三十壹代嗣祖沙門釋德政禪師駐錫開山籌資重興,於2015年5月8日被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準恢復為佛教開放場所。

中嶽廟

中嶽廟是道教勝地,歷代名道士曾在此著書講經。位於太室山東麓的黃蓋峰下,始建於秦,原名“太室祠”。漢武帝時增修“太室祠”,北魏時改名為中嶽廟。唐宋時多次擴建,規模宏大;明崇禎十七年毀於大火,清朝多次重修。今日中嶽廟基本上保留了當時的宏偉規模,具有明清官式建築規模格局和風格特點。中嶽廟占地十萬平方米,廟院南北長650多米,東西寬160多米。青石板鋪成的大甭道是中嶽廟古建築群的中軸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為中華門、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化三門、峻極門、崇高峻極坊、中嶽大殿、寢殿、禦書樓,***十壹進。天中閣後面的六角亭,配天作鎮坊與崇聖門之間的六角亭,峻極門和化三門之間的四嶽殿臺基,大殿院的兩座禦碑亭和廊廡,寢殿院的廊房以及禦書樓兩端的東西順山房,分別位於中軸線的兩側。廟的東西兩路,還分別建有太尉宮、火神宮、祖師宮、小樓宮和龍王殿等獨立成體的小院落。廟內有330株古柏、壹百通石碑,及神鼎、鐵人等眾多文物。

中嶽大殿:又叫峻極殿,是中嶽廟中規模最大的建築。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歇山式殿頂,黃琉璃瓦頂,七踩和九踩鬥拱,透花欞子門窗,金碧輝煌,素有“臺閣連雲,甍瓦映日”之稱。大殿內吊遊龍天花板,下鋪磨光青石地面。殿內正座為五米高的中嶽大帝塑像,即殷朝“聞騁”,經歷代帝王加封為“祟聖大帝天中王”。塑像兩邊有使臣侍者和鎮殿將軍方弼、方相塑像,高七米,執斧荷鉞,威風凜凜。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大殿毀於火。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建。

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位於太室山南麓,原名為嵩陽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初為佛教活動場所,僧待多達數百人。隋煬帝大業年間(605——618年),更名為嵩陽觀,改為道教活動場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為嵩陽書院,以後壹直是歷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高等學府之壹,它與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商丘的睢陽書院,並稱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明末書院毀於兵火,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時期,學田1750多畝,生徒達數百人,藏書達2000多冊。清代末年,廢除科舉制度,設立學堂,經歷千余年的書院教育走完了它的歷程。但是,書院作為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壹顆璀璨的明珠,永遠載入史冊。

嵩陽書院建築基本保持了清代的建築布局,南北長128米,東西寬78米,占地面積9984平方米。中軸建築***分五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先聖殿,講堂,道統祠和藏書樓,中軸線兩側配房相連,***有古建築106間,多為硬山滾脊灰筒瓦房,古樸大方,雅致不俗,與中原地區眾多的紅墻綠瓦,雕梁畫棟的寺廟建築截然不同,具有濃厚的地方建築特色。

觀星臺

嵩山觀星臺,即告成觀星臺,大約建於1276年,設計者是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嵩山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搖籃。唐代僧人壹行在會善寺編修了《大衍歷》。當時像登封觀星臺這樣的建築在全國有27處,而歷經數百年滄桑,登封觀星臺成為碩果僅存的壹座。此觀星臺距今已有700余年歷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之壹;它反映了中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築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授時歷》:嵩山觀星臺的設計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據此可以晝測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郭守敬通過實地測驗,掌握了日月星辰和地球的運轉規律,測定出壹年二十四節氣、夏至和冬至、春分和秋分的精確時刻,實行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推算出壹個回歸年為365天5時49分12秒,與科學儀器的測定僅相差26秒,與世界上通用的“格裏高利歷”分秒不差。但我們的授時歷比格裏高利歷早300余年。

將軍柏

嵩山嵩陽書院內原有古柏三株,西漢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遊嵩嶽時,見柏樹高大茂盛,遂封為“大將軍”,“二將軍”和“三將軍”。

大將軍柏樹高12米,圍粗5.4米,樹身斜臥,樹冠濃密寬厚,猶如壹柄大傘遮掩晴空。二將軍柏樹高18.2米,圍粗12.54米,雖然樹皮斑駁,老態龍鐘,卻生機旺盛,虬枝挺拔。樹幹下部有壹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門庭過道,樹洞中可容五、六人。兩根彎曲如翼的龐然大枝,左右伸張,形若雄鷹展翅,金雞欲飛。每當山風吹起,枝葉搖動,如響環佩,猶聞絲竹之音。三將軍柏毀於明末。

將軍柏從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趙樸初老先生留有“嵩陽有周柏,閱世三千歲”的贊美詩句。經林學專家鑒定,將軍柏為原始柏,樹齡有4500年,是中國現存最古最大的柏樹。

盧崖瀑布

盧崖瀑布位於登封市東北10公裏處,太室山東南的懸練峰和雞鳴峰之間的四裏河峽谷內。自峰頂而下,形成了壹系列陡崖和寬緩的臺棧。陡崖的下方,急流把河床掏蝕成壺穴,於是形成了瀑布和深潭。在這壹條由12個瀑布和12個水潭連在壹起的白色峽谷內,瀑布如練,潭水清冽。

墨浪澗

墨浪澗上下有十多個壺穴,十潭墨浪也是嵩山勝境之壹。太室山陰的八龍潭、九龍潭,古巖碧潭相映成趣,是嵩山絕佳的清幽之處。

啟母石

太室山萬歲峰南麓數百米處,綠樹掩映中突兀著壹塊碩大無比的巨石。人們都叫她“啟母石”。它重約3000噸,長約9.5米、寬9米、高11米。

山上潭瀑

嵩山山脈山水相連,賦予嵩山靈動與神韻。山間湧泉,星羅棋布;溪水潺潺,匯積成潭;盧崖瀑布,最為壯觀。

嵩山碑刻

石碑是嵩山分布較廣的文物。嵩山碑刻,作品多達2000余件,顏真卿、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京等歷代的大書法家,都在山上留有墨寶。

嵩山最大的碑刻為現存於嵩陽書院西南草坪上高達九米的《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頌》。此碑為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額,徐浩書;刻於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二月,碑高9米,寬2.04米,厚1.03米。此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組成,碑制宏偉,結構緊湊。碑首分三層,上層為雙獅戲珠,不僅美觀大方,而且起著平衡碑頂重心的作用,使碑身牢固穩當。碑首的中層比上、下層和碑身都要寬大,四面較碑身突出六十厘米,從上往下逐漸收縮,略帶弧形,上面是祥雲浮雕;碑首的第三層上下平直,正面中間篆刻額文,額文兩邊有雙龍飛舞浮雕,兩側是麒麟浮雕。碑身刻《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頌》,隸書25行,每行53字。碑陰刻有宋熙寧辛亥張琬等名家題名,歐陽永叔和遊人的題記則撰於碑的背面和兩側。碑座為長方形,四面刻有石,前後各三個,兩側各兩個,***十個。每個內有壹尊浮雕武士像,壹手高舉揚舞,壹手抓住動物,有魚,有蟾,有蛇,各像不壹,但都鼓目凸腹,開檔丁字步,或作對陣欲鬥姿勢。這座碑刻石質堅硬細膩,雕工極為精致,是中國唐碑的優秀代表作之壹,也是現存最大的唐碑。 萃兩間之秀,居四方之中,窿然特起,形方氣厚,故曰嵩高。

魯昭公四年,晉國司馬侯曰:太室,九州之險也。又楚椒舉(即武舉,伍子胥的祖父)曰:周幽王為太室之盟,戎狄叛之。

漢武帝禮祭中嶽太室。

晉永康二年,(八王之亂)趙王司馬倫篡權,齊王司馬冏等自許昌起兵討之。司馬倫懼,夜使人披羽衣上嵩山,偽稱仙人王喬,陳述符命。

永嘉三年,劉淵遣子劉聰等犯洛陽,劉聰親祈嵩山,留軍圍洛,洛中乘虛出擊聰軍,敗之。

北魏泰常八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入洛陽,遣使祠嵩高。太和二十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祭嵩高。永平中,擇嵩山形勝地,北魏宣武帝元恪立閑居寺。北魏孝明帝元詡神龜二年,胡太後遊嵩高。永熙二年,北魏孝武帝元修狩於嵩高。

永淳初,唐高宗於山南作奉天宮。垂拱四年,武則天封嵩高為神嶽,禪少室。聖歷二年,武則天幸嵩山。次年,武則天復幸嵩山。

宋嘉定八年,蒙古攻金潼關,不能下,乃由嵩山小路趣汝州,遇山澗,輒以鐵槍相連,鎖接為橋以渡,遂趣汴京,金人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