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桂林陽朔西街的歷史文化

桂林陽朔西街的歷史文化

西街是陽朔最有歷史意義的街道。西街創建於1674。它東臨漓江,西臨東陵,西臨連筆峰。用當地檳榔大理石鋪成,黝黑發亮,清代遺留下來的低矮磚房,白墻紅窗,透著嶺南建築的古樸典雅。

當時十字路口是縣城繁華商業中心的壹部分,四大商業都位於十字路口的壹角。有經營日用品、煙酒的萬,有經營南貨、土特產出名的陳公興,還有浦同昌、遠安商號,都是陽朔商界有實力的粵商、大款。此外,當地商人劉來興在陽朔的經濟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抗戰勝利後,十字街商業中心逐漸衰落。

早期的西街西段有城墻圍著,所以沒有像今天這樣直接下到公路旁的高澤峰下。從西街出城,要經過江西會館對面的壹條小街,叫西橫街,拐到主西門。所以西橫街其實是西街的壹部分。

後來修了桂林到荔浦的路後,為了方便從西街出城,從城墻上拆了壹條直達的路,旁邊建了最早的汽車站。當時為了適應潮流,從東到西的路段改名為西馬路。新中國成立後,壹直叫西街,文革時因為避開了“西”字,意為“東風壓倒西風”,改名東風路,直到1982才恢復舊名。

陽朔西街是陽朔最早的中西文化接觸和融合的地方。基督教於1917左右傳入陽朔,由李紹庚夫婦傳教。那地方是租在西街東部的壹間民房裏,幾十個人入了教。當時負責桂柳段(用中文名)的英國傳教士陳法炎,經常路過陽朔,都到李先生家拜訪,並在西街江西會館門口拉手風琴、唱詩,招徠群眾,傳道,引得滿街的人群。所以陽朔西街的人是最早接觸外國人的。

李紹庚夫婦早年就讀於梧州劍道學校(聯盟聖經神學院在梧州設立的學校)。畢業後,他們到各地傳道授業。他們在20世紀30年代定居陽朔。七七事變後,淪陷區的難民紛紛南逃。當時廣西省政府成立了“難民救濟委員會”,陽朔也相應設立了分支機構。出於對主義的熱愛,李先生積極參加救濟工作,負責難民接待。有壹天,難民登記簿裏發現了上海商務印書館英文校對馬澤生。可惜的是,在李先生思考國難的時候,有用的人才都成了難民。通過面試,請他當家教,給孩子教點英語,解決孩子的生活問題。當時西街的壹些企業主聞訊後也送孩子來學習。由於咨詢的人逐漸增多,馬老師把班級搬到了廣東會館(馬澤生是廣東番禺人)繼續授課。所用教材是鐘政書店出版的,當時在桂林中學廣泛使用。這是陽朔歷史上的第壹堂英語課。在班上,壹個叫李春茂的人英語進步很快。很快,他為西街的西林照相館設計了中英文廣告牌,被譽為西街第壹塊英文招牌。

國民政府南京中央研究院的部分機構也南遷陽朔,大部分落戶西街盡頭的體育館後面的孫中山紀念館,繼續從事研究工作。其中,歷史與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文化水平較高,非常熱愛體育運動。他們經常與當地人壹起舉行籃球和足球訓練和比賽。

另壹個南遷到陽朔的群體是國民政府官員外語補習班。該班專為國民政府培訓駐外武官和軍事代表及翻譯人員而設,有英、法、德、日、俄五種語言。教師主要來自中國,也有壹些外國人受聘授課。中國著名科學家李四光、竺可楨等都曾在外語課堂上授課、講課。壹時間,連筆山頂和西街上外語聲四起,又是另壹番景象。

外語班在陽朔辦了半年左右,然後搬到重慶,抗戰勝利後搬回南京。

此外,還有遷居陽朔的“敵國人民避難所”。他們是德國、日本、意大利和其他國家的國民。駐紮在桂林的美英聯軍人員經常來陽朔,西街成了多國人員的集散地。當時的陽朔縣從2500多人飆升到1萬多人,人員混雜,中西合璧。這是陽朔西街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當時前往陽朔的各界名流包括何香凝女士、宋將軍、柳亞子、郭沫若、茅盾等眾多革命家和文化名人。藝術大師張大千、徐悲鴻、齊白石、黃都曾在西街生活過,他們都創作過以陽朔和漓江為題材的畫。

著名愛國僑領在參觀陽朔時,在西街與壹位名叫陳的小學生親切交談並合影留念。當時媒體稱贊他為“愛國華僑在祖國遇到同胞,陳晨壹家在相親中碰巧遇到碩誠”,為西街增添了壹段佳話。

新中國成立後,中蘇關系處於良好階段。50年代中期,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壹些援華專家也不時來陽朔參觀,這是解放後第壹個來陽朔參觀的外國人。當時蘇聯著名油畫家馬克西莫夫和壹些攝影師都去過陽朔。蘇聯的《鱷魚》畫報和《蘇聯畫報》等刊物都刊登過陽朔水東門碼頭和西街街巷的美術作品和照片。

20世紀60年代,來陽朔旅遊的外國人較少,但有壹些代表團作為貴賓來陽朔旅遊。其中最重要的有越南的胡誌明主席、丹麥的伊麗莎白女王、尼泊爾的蒂比斯塔和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他們在陽朔碼頭上岸後,大多步行遊覽西街,陽朔人民自覺地在街道兩旁夾道歡迎。最常去的是西哈努克親王。

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近4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訪問過西街。有無數外國客人是議會領導人、副總統、副總理和內閣部長。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卡特、老布什去陽朔,在西街溜達。卡特和他的妻子甚至在街上騎自行車觀光。他們都稱贊陽朔的風景和民俗。1998 7月2日克林頓總統參觀陽朔漁村和西街後,國內外掀起了壹股陽朔西街熱潮。

西街是中西文化的完美結合。歷史上,除了少數商店外,西街的大多數居民都是農民。長期以來,他們保持著“半鄉半店,可商可耕”的半商半農狀態,使西街人形成了在城裏豁達,在村裏忠厚的雙重性格。雖然西街已經成為陽朔主要的旅遊服務街,但西街的人們仍然保持著他們淳樸的性格。西街依然保持著古樸迷人的古色古香:壹條深藍色的石板路,兩排清代遺留下來的低矮磚房,飛檐走壁、雕梁畫棟的江西會館,透著淡淡的古色古香,散發著濃濃的古香。走進西街就像走進壹個整潔的農家庭院。妳會受到熱情的接待,妳會買到中國風味的物美價廉的商品,妳會品嘗到美味的中西餐,妳會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在西街,妳不用擔心被“敲竹杠”。人們說西街充滿了優秀的中國古代風俗。

70年代初,陽朔縣正式對外開放。很多西方遊客在欣賞完漓江風光後,來到陽朔,偶然走進西街,發現在秀美的山水之間,還有這樣壹條迷人的小街。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壹樣,這些西方人在西方國家出版的旅遊指南中寫下了他們對西街新奇而膚淺的印象。上世紀80年代,自助遊蓬勃發展,西方自助遊者紛紛來到西街。這些被西部鬧市的喧囂和快節奏的工作搞得身心疲憊的西方人,似乎在這裏找到了壹個可以休息的港灣。許多西方遊客迷戀西街。有的在這裏住幾天,有的住十天壹個月,有的甚至住半年或幾年;兩年來,每年都有超過10萬的自助遊客來到西街。西街的名聲越來越響,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具有濃郁中國傳統文化和鮮明西部特色的壹條街。

西街是中國最大的英語角。雖然西街學外語已經60多年了,但是真正掀起學外語的熱潮還是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外賓的增多,西街人為了做生意和應付西方遊客,自發學習英語,男女老少都參加。65438年到0993年,壹個叫歐文的年輕人獨自來到陽朔尋求發展。他被這裏的外語氛圍迷住了,認為這裏是世界上外語教學最好的地方。通過不懈的努力,他創辦了壹所私立巴克蘭商業外國語學校。6年後,學校已初具規模,擁有包括外教在內的500多名師生,培養了大批外語實用人才。同時也為外國人提供了壹個學習中國和東方傳統文化藝術的理想場所,受到了中外媒體的廣泛關註和認可。巴克蘭的口語訓練營和機房都在西街。美國亞西國際教育咨詢公司也在陽朔安營紮寨。這些學校和單位為陽朔和桂林提供外教,培養商務英語人才。

1999暑假期間,陽朔縣政府邀請瘋狂英語教學法創始人李陽先生在陽朔開辦“英語夏令營”,600多人蜂擁報名。由於名額限制,許多人別無選擇只能來了。當時整條西街的餐廳、酒吧、咖啡館都是人頭攢動。他們在陽朔向外國遊客學習語言,並討論中西文化的差異。這期間有萬名國內遊客前來觀光,讓原本安靜的西街著實熱了壹段時間。

在西街,大多數經營者都懂英語,經常可以看到西街的人用英語流利地與西方遊客交談或聊天。即使是七十多歲的婦女或十幾歲的孩子也可以用英語與外國人交談。很多西方遊客表示,來到西街沒有異鄉感,不用畫腳就能和當地人交流。西街的英語環境也吸引了很多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和壹些準備出國的人到西街練習英語,享受不出國的英語環境。壹些專業權威人士參觀了西街後,認定西街是目前中國大陸最大的天然英語角。

西街是跨國婚戀的溫床。東西方的文化交流逐漸改變了保守的傳統觀念,尤其是婚戀觀念。許多街道的年輕人已經接受了愛沒有國界的觀念。還有,由於更多西方人的到訪和接觸,街頭人似乎也逐漸淡化了“本地人”和“外國人”的區別。更重要的是,很多西方人經常來西街或者長期住在西街,讓西街的少男少女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西方少男少女,有條件培養他們的感情,導致跨國婚戀的故事頻頻發生。90年代10時期,跨國鴛鴦就有100多對,其中西街的男生或在西街打工的娶了洋老婆,女生嫁了洋老公,還有幾對是來西街當上門女婿的西部男生。西街很多人稍有空閑就忙著出國探親,並豪邁地說,有了便捷的交通和通訊,去歐洲探親比過去去縣城還容易。壹些在西街做不起女婿媳婦的西方人,幹脆把家搬到西街長期居住。到2 012年底,已經有2 0多個外國人在西街定居或做生意,西街上相當多的西餐廳都是外國人開的。因此,人們給西街起了個綽號叫“地球村”。

西街已經成為陽朔新的文化景觀。近年來,西街的“洋現象”成為媒體追蹤的焦點。中央電視臺和壹些各級甚至西部有影響力的媒體,大量向人們介紹西街,讓人心癢癢,想去看看西街。很多人利用假期扶老攜幼“看西街”;很多國外學校組織英語“夏令營”“冬令營”,成群結隊的學生湧向西街。西街的人們以他們的淳樸和忠厚,像接待外賓壹樣接待這些來自附近和農村城市的“老鄉”。壹些很少遇到外國人的人,第壹次來西街往往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其實要去西街,任何擔心都是多余的。西街人很體諒“老鄉”,凡是用外文標註的地方都配有中文;如果妳想和外國人交談,試試妳的外語水平,只要妳向店主或服務員說明,他們就會熱情地為妳“牽線搭橋”;如果妳想吃西餐,服務員還會告訴妳怎麽拿刀叉,怎麽切牛排。壹個第壹次來西街的東北姑娘說得好:“外國人來這裏就像在家裏壹樣,所以我們中國人還在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