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妳喜歡的刺激是年輕人害怕的噪音。

妳喜歡的刺激是年輕人害怕的噪音。

朋友最愛的聚餐活動永遠是妳的噩夢。/朋友

有時候羨慕媽媽那壹輩的人,遠遠的見面就打招呼,聲音很大,動作也很大,仿佛回到了同吃壹口鍋的時代。

但這種問候方式總讓年輕人感到莫名的尷尬,因為他們往往在說了壹句“阿姨好”後跳不出任何豆子,只能在壹些熱情的誇獎中保持尷尬的微笑。

“這孩子在家瘋瘋癲癲,出門又是啞巴。”我媽這樣解釋我的沈默。

很多人很容易把自己歸為“社交恐懼癥”患者,其實不然。

真正的“社交恐懼癥”患者會完全避免與人接觸,甚至會在擁擠的公共場所出現心悸、頭暈等生理反應。更有甚者,他們不能拉開窗簾去接觸陽光,所以他們的大多數朋友都不是這樣。

他們喜歡獨處,享受昏暗的環境。/魏延-觀點獲勝

雖然不是,但他們在社會交往中也存在壹定程度的心理障礙,我們稱之為“輕社交恐懼”人群。

他們害怕別人的眼光,卻又害怕別人的忽視;他們內心深處渴望表達和交流,但只要有聚會,就能推;他們總是過著焦慮而謹慎的生活。

但這不就是當代年輕人的日常狀態嗎?

不存在“輕社交恐懼”

作為壹個年輕人我很尷尬

在中國,“無視社交恐懼”已經成為壹個無法回避的心理問題。據保守估計,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社交障礙,其中90後和90後的癥狀尤為嚴重。

在這個強調個性和自我表達的時代,“輕社交恐懼”群體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我不會和陌生人壹起去赴宴。”

“和認識的人在路上,我就想死。”

“年會拉我上臺表演,我自閉了……”

“我給他打字發微信,他卻打來電話,絕望的哭。”

如果他們以這種方式逃避交流,他們是如何交朋友的?

“在網上,我壹般都是和同壹個圈子的人相處。現實生活中,我基本靠外向的人主動。”

“有工作的理由要處理。”

“朋友是階段性的,如果別人主動聯系我,大部分都會繼續維持關系,否則就會斷交。”

除了別人主動上網交流,他們幾乎沒有自己選擇朋友的欲望。

雖然很想加入話題,但還是壹個人坐著。/魏延-觀點獲勝

為了更好地避免社交,他們還“認真”地學習了很多社交技巧(聽到這些話不要當真):下次=周壹8,改天=(當月)32,馬上=61分鐘,以後= 65438+3月,時間=2000年以後。......

其實,那些“社交恐懼之光”的人往往有著非常豐富有趣的內心世界,他們都有著同壹個理想——“成為壹名社交專家。”

那些直爽潑辣,上臺演講如行雲流水的人,簡直會眼前壹亮。但是當光線照到它們的頭上時,它們會立刻跑開。

簡直就是矛盾的集合。對,矛盾的集合,就是他們。

妳可以逃避外面的社交場合,但妳逃不過父母的眼睛。父母眼中的“輕社交恐懼”是什麽?就是懶,書呆子,膽小。

小時候,我總是被貼上“冷漠”的標簽。其實和長輩在壹起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麽。長大後,我會被貼上“遲鈍”的標簽。其實我雖然內心波濤洶湧,但也沒辦法,只能故作鎮定。

最後,這種兩代人之間的互不理解,只能歸為兩個字——“代溝”。

同樣,在工作中,只要不及時發言,就會被認為沒有立場,只要發言晚了,就會被認為是附和別人,只要不先“沖出去”,就會被認為不積極。

永遠不要學會為自己辯護。/@魏延-觀點贏了

要知道,“不可接受的社交失敗”是這些“輕社交恐懼”人群的通病,所以這些不理解只會加重他們的焦慮。

為什麽是年輕人?

在年輕人眼裏,似乎沒有父母不敢說話的場合,尤其是爺爺奶奶。只要他們想跳舞,到處都是廣場。

在我們這壹代,想問路的時候只能默默打開導航,想拍照的時候只能買個自拍桿.....所有平凡的事都成了不可逾越的鴻溝。

95後社交恐懼癥比例最高,其次是90後和80後/@魏延-觀點勝出

這壹代人在傳播學上被稱為“電視人”或“集裝箱人”。“電視人”是指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出生的壹代人。他們在電視畫面和聲音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

因為看電視是在沙發背對著屏幕的狹小空間裏進行的,這種缺乏真實社交的封閉環境,使他們大多養成了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移動互聯網出現後,誕生了“集裝箱人”。他們沈迷於手機、平板等媒體,內心世界是孤立封閉的。

為了擺脫孤獨,“集裝箱人”也想和別人接觸,但這種接觸只是壹種“集裝箱外壁的碰撞”,無法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因為他們都不希望對方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保持壹定的距離就成了人際關系的最佳選擇。

想靠近,但妳和別人之間總有壹層玻璃。/豆丹

他們的父輩和祖輩都是在平面媒體環境下長大的,所以更註重交流、理性和邏輯思維。

很多“社交恐懼之光”的年輕人都表示,自己幾乎是線上線下兩個人。“虛擬世界無休止的騷,見面之後就變成狗了。”網絡的匿名性給了這部分人極大的安全感,同時對網絡的熟悉也讓他們更容易表達自己。

可見,媒體的發展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性格和行為。

除了媒體的影響,家庭的影響也是“無視社交恐懼”的原因之壹。

溫馨的家庭可以很好的緩解焦慮。/網絡

有個朋友曾經跟我說過,他發現自己有“藐視社會恐懼”的傾向後,壹直追問自己是怎麽從壹個什麽都不懂的嬰兒變成壹個不會說話的大人的。後來他找到了原因,壹切都來源於母親的壓抑教育。

小時候無論做什麽都會被發現不對,無論說什麽都會被反駁,媽媽的情緒會無緣無故爆發出來。當他想和母親分享內心感受時,往往得到的只有壹個字:滾。

“輕社交恐懼”人群最大的癥結是自卑。

給自己做壹個不好的心理預設。如果別人不喜歡他,提前不理他,場面會很尷尬,於是會產生“我幹脆不去了”“我要溜了”的想法。但是,如果真的這樣做了,他會覺得很愧疚,很內疚,最後很可能會破罐子破摔。

他們的人生信條是: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豆瓣

童年是創造自信的最佳時期,而中國父母的主流教育方式之壹就是壓抑。

孩子做錯事,家長會說“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做得好,家長為了不讓孩子驕傲,會強調事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往往會讓孩子忽略自己的優點,放大自己的缺點。

所以,那些“不善言辭”的年輕人,可能就是妳創造出來的。

不用社交也可以很溫柔。

如果妳問這群害怕社會的“寶寶”最想在哪個國家生活,他們壹定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芬蘭”!

為什麽選擇芬蘭這個遙遠的北歐國家?

芬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我們的芬蘭

聯合國2018最新報告顯示,99%的人有“社交恐懼”的芬蘭被評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在這個平均氣溫零下20度,部分地區常年看不到太陽的冬天,對於如此“社交恐懼”的芬蘭人來說,有什麽好高興的呢?

芬蘭人很認真地避免社交。

我們對隊列的印象是,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貼著前面的人,小步向前擠。如果和前面的差距稍微大壹點,就要提防有人不小心了。

在芬蘭,排隊等車的人之間的平均距離是74.9英寸(1.9米),多出來的1厘米就是冒犯。如果候車棚下站著兩個人,第三個人寧願被外面的雨雪淋濕,也不願意站在同壹個屋檐下。據說每兩個芬蘭人之間的距離可以把八個日本人塞進地鐵。

可以看出哪些外國人在排隊。/新宇出國

芬蘭漫畫家卡羅琳娜·科爾洪恩(Karoliina Korhonrn)深知自己國家獨特的相處模式,畫出了這種“芬蘭式社交恐懼”,在網上引起了壹片“輕社交恐懼”的深呼:“我終於知道我適合待在哪裏了。”“我是靈芬,簡稱精芬。”

芬蘭人的社交恐懼癥並不是說他們冷漠或者不禮貌,而是說他們需要個人空間,這簡直就是“不打擾就是最好的溫柔”的現實版

在壹個充滿社會壓力的時代,每壹個已經步入社會、“害怕社會”的年輕人都不同程度地適應和迎合這樣的環境,因為他們雖然害怕別人的評判,但更害怕自己的價值觀被淹沒。

逃避社交也不是完全沒用,至少妳會收獲妳需要的快樂。經常可以看到壹些Vlog壹個人,獨自生活在壹個溫暖的小窩裏,有條不紊的安排自己壹天的生活,這既是壹種積極的自律,也是壹種舒適的享受。

壹個人的時間是豐富而美好的。/豆丹

有很多書和課程教這些年輕人如何克服恐懼,如何與人相處,但很少有人告訴他們:“其實妳可以壹個人。”

如果下次遇到安靜的朋友,不要diss他。他反應比較慢,因為他說的話可能是腦子裏多了幾個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