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蘇門答臘島的詳細信息

蘇門答臘島的詳細信息

東南亞和印度尼西亞西部的壹個大島。面積47.3萬平方公裏,是世界第六大島,也是印尼獨立擁有的最大島嶼。人口501.8萬,是印尼人口第二多的島嶼。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位於赤道上,是大巽他群島的四個主要島嶼之壹。東北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望,西臨印度洋,東臨南海,東南隔巽他海峽與爪哇島相望,北接安達曼群島。

蘇門答臘島古稱蘇瓦拉德維帕(梵文:金島),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稱為金州地區,因為蘇門答臘島的山區自古盛產黃金。公元16世紀,它“黃金島”的美譽吸引了許多葡萄牙探險家到蘇門答臘尋找黃金。

基本介紹中文名:蘇門答臘島外文名:Sumatra Island別名:金島地區:印度尼西亞地區:十省地理位置:印度尼西亞西部面積:47.34萬平方公裏人口:5018萬氣候條件:熱帶雨林氣候名稱來源。歷史,斯裏蘭卡,蘇門答臘,西方入侵,行政區域,自然地理,地形,河流,海岸,氣候,生物資源,海嘯和地震,火山爆發,社會經濟,人口,農業,工業,交通,風俗和野生動物,關於蘇門答臘島名稱的由來有兩個版本:壹是蘇門答臘島的名稱來源於梵文SamudraDvipa。Dvipa的意思是“島嶼”,所以蘇門答臘島在古代被稱為Sumutrahumi,意思是“光榮而美麗的鄉村”。這個名字的同義詞是Sumutrahumi,由蘇門答臘演變而來。蘇門答臘島古稱安達拉斯,這個名字源於阿拉伯語。數百年前,島上廣泛種植橡膠樹,所以人們稱之為“Pacija”,在印尼語中是“橡膠島”的意思。印尼獨立後,該島贏得了“希望之島”的美譽。蘇門答臘用印尼語寫,英語習慣拼寫蘇門答臘。蘇門答臘這個名字在我國古籍中的記載由來已久,最早的記載在元朝歷史《賽祖紀》中。它描述的是至元十九年(1282),蘇木都刺國,派遣使節出使朝鮮。蘇木都刺是我國史籍中對該島最早的譯名,在《元史》中也被譯為蘇木都刺。明朝在這裏設立了老港宣傳部。後來,在中國的正史和許多古籍中經常可以找到它的名字,但它的譯名並不統壹。清代改稱蘇門答臘,現代書籍沿用此譯名。蘇門答臘衛星地圖歷史蘇門答臘島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要道上,所以經濟繁榮,出現了壹些著名的貿易城市,主要在東方。印度的宗教,尤其是佛教,也滲透到這個地區。歷史上,蘇門答臘島上有古老的國家,如死斯裏蘭卡、蘇門答臘、巴西、亞齊、那孤兒和戴笠。中國南北朝時期(5-6世紀),有壹個甘多王國。公元7世紀中葉,中國唐朝永輝元年(650年),斯裏蘭卡亡國崛起,取代了甘多利國,位於現在的大港地區。這個佛教王國在7-9世紀統治了壹方,並通過貿易和物理征服在蘇門答臘、馬來半島和西婆羅洲傳播馬來文化。但歷史學家認為,這個王國的勢力範圍僅限於沿海地區,內陸地區幾乎不受其影響。7世紀末,唐朝高僧易經於唐二年(671)訪問斯裏蘭卡亡國,逗留六個月。10世紀初,唐天佑元年(904)更名為三佛齊,定都博陵浜(今大港)。10年底,元年(960),二年(961),三年(962),三年十二月,三佛齊王送貢品給大夏譚力。11世紀時,室利維亞帝國的勢力擴張到蘇門答臘島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其他島嶼和大陸地區。宋元豐二年(1079),七月三日,三佛齊占卑使進貢黨;元佑三年(1089),十二月送貢;元佑五年(1091),九月再次朝貢。此時,三佛齊舊都布靈邦已被東爪哇占領,三大佛教齊國全部遷至湛北。蘇門答臘的森林在13世紀早期遭到破壞。宋代泉州船公司推薦趙儒撰寫《諸番誌》,適南宋寶卿元年(1225),有專文詳細記述三佛國。13世紀中葉,三佛齊遠征西蘭失敗,國力逐漸衰弱。1377年,三佛齊都城落入爪哇島的馬賈帕希特·巴希帝國手中,從此王國在蘇門答臘壹蹶不振。14年底,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三佛齊被滿爪哇國的伯夷王所滅。蘇門答臘,蘇門答臘國,元代稱為“蘇門答臘國”。它位於今天蘇門答臘島的帕塞河口,還有壹個叫蘇門答臘的小村莊。1298凱爾波羅曾經描述過薩馬拉,也就是斯文達納的國家。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曾到過許文達這個國家,他稱之為“蘇門答臘”(阿拉伯語“Samudra”的音譯)。但《伊本·白圖泰遊記》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直到公元19世紀才被西歐學術界重新發現。15世紀初,威尼斯旅行家尼奧洛達·孔蒂(Niolò Da Conti)到蘇門答臘旅行壹年,他在《旅程》壹書中稱蘇門答臘為沙穆塔塔(Sumatra Shamuttera)。13年底到元九年(1282),要給文達王國送貢品。明代更名為蘇門答臘島,但仍不是整個蘇門答臘島。14年底,明朝洪武元年(1367),蘇門答臘王獻金葉銘、馬、方物。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多次經過蘇門答臘海岸。當時,明成祖命鄭和送給亞齊國王壹口大鐘,至今仍陳列在亞齊博物館。明朝永樂三年(1406),蘇門答臘王蘇丹哈南比派阿裏進貢,昭帝封丹漢比為蘇門答臘王,賜印與金幣。永樂五年再次派遣使節進貢。隨後,蘇門答臘被孤國入侵,蘇門答臘王被毒箭殺死。蘇甘拉王子年輕,公主下令,如果有勇士能為國王報仇,保衛蘇門答臘,就嫁給他。壹個老漁夫挺身而出,打敗了孤國。公主真的嫁給了老漁夫,尊稱他為老國王。永樂七年(1410),老漁父王來京師朝貢,永樂十年(1413),明成祖派使節到蘇門答臘。此時,前王子蘇甘拉已經長大成人,糾眾殺老漁父王,再糾眾逃往深山建草堂。永樂十三年(1416),三寶宦官鄭和將前朝太子蘇幹臘抓獲,押解回京受審。小漁夫王感激涕零。宣德十年(1436),明宣宗宣布小漁夫王的兒子繼位。後來蘇門答臘島被亞齊酋長國破壞,壹直持續到20世紀,蘇門答臘島成為全島的名字。自16世紀西方入侵以來,歐洲列強——起初是葡萄牙,後來是荷蘭和英國——相繼在蘇門答臘沿海地區與公國進行貿易和戰爭,並在此建立了壹些要塞。1824和1871締結的英荷條約撤銷了英國在蘇門答臘的主權,而荷蘭在19世紀通過經濟發展和行政手段逐步將內陸地區納入其勢力範圍。19世紀,蘇門答臘諸王國相繼被荷蘭殖民者擊敗,只有亞齊酋長國保持了獨立。為了占領這個酋長國,荷蘭人付出了沈重的代價,打了昂貴的亞齊戰爭(1870 -1905)。經過30年的戰爭,亞齊省北部在20世紀初幾乎不受荷蘭控制。二戰期間,蘇門答臘島被日本人占領,1950年成為印度尼西亞的壹部分。此後,蘇門答臘人不時對中央政府的財政問題表示不滿,經常發動叛亂或其他地區性社會運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亞齊局勢,自1990以來,亞齊分離主義者與印尼軍隊之間頻繁爆發武裝沖突。2004年底,蘇門答臘島遭遇自然巨災,印度洋海嘯(由亞齊沿海強震引發)肆虐西北沿海低窪地區和附近島嶼,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災害。全島分為八個省,分別是北蘇門答臘、占碑、廖內、西蘇門答臘、南蘇門答臘、邦加-勿裏洞、明古魯和南邦,以及半自治的亞齊省。主要城市有棉蘭、大港、巴東。約3/5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蘇門答臘島東北部的棉蘭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為了緩解過度擁擠,爪哇人移居到蘇門答臘南部的南榜省。蘇門答臘島全島* * *它被劃分為九個省:行政區劃蘇門答臘亞齊首府:班達亞齊邦加-勿裏洞首府:邦加平廊明古魯首府:明古魯占碑。楠榜省首府:班達爾楠榜廖內省首府:北幹巴魯廖內省首府:丹戎皮昂西蘇門答臘省首府:巴東南蘇門答臘省首府:大港。g)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自然地理蘇門答臘島呈西北-東南走向,主要由西部的巴裏桑山脈和東部的低地平原兩部分組成。西部沿海平原太窄。西半部的八裏山是青藏高原新生代山脈的延續,自西北向東南,綿延1600公裏,貫穿全島。這裏有90多座火山,其中最高的是科林斯火山,海拔3800米。由於火山灰的影響,壹些地區土地肥沃,有利於農業。湖泊眾多,最著名的是山脈北部的多巴湖,面積1140平方公裏。它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蘇門答臘島地形圖山脈以東,強大的河流帶著泥沙順流而下,形成了廣闊的沖積平原,遍布沼澤,最寬處達100km。東部平原雖然耕地少,對農業不利,但對印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為“地上產油,地下也產油”:棕櫚油和石油。河流眾多,主要有木溪河、八打雁河、因陀羅吉裏河、崗巴河等,可通航。其中哈日河最長,通航距離480公裏。雖然蘇門答臘島的海岸線很長,但西海岸缺乏天然港灣。原因是經常受到“印度洋海浪”的襲擊。壹種高滾浪推上岸是壹長排,兩排或者三排,力量大到可以把漁船舉到浪尖,然後翻過來掉下去。由於“印度洋拍波”現象,蘇門答臘島西海岸幾乎沒有天然港灣。氣候蘇門答臘島被赤道橫穿,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幹濕季節明顯)。由於常年高溫多雨,溫差不大,但雨量明顯不同。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區可達4500-6000毫米;從山脈東坡到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mm,島南北兩端年降水量1500-1700mm。生物資源蘇門答臘島占印度尼西亞國土的1/4。這是壹個名副其實的生物寶庫。僅島上的哺乳動物就有176種。此外,還有許多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島上的動物有猩猩、各種猿類、大象、貘、老虎、蘇門答臘兩角犀牛、長臂猿、樹鼩、飛狐猴、野豬、果子貍等。2004年,島上的三個國家公園(洛伊塞、克林齊-塞阿布拉和武吉巴裏桑塞拉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隨著當地雨林人類活動的增加,生物資源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威脅,猩猩數量不足5000只。根據印尼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的統計,2001年,蘇門答臘島只有132頭犀牛。蘇門答臘的生態和環境問題引起了廣泛關註。希望蘇門答臘這個天然的生命寶庫能保持原貌。蘇門答臘島的大部分被熱帶森林覆蓋,屬於熱帶雨林帶。除了高地,蘇門答臘島的氣候炎熱且極其潮濕。植被包括蘇門答臘松、墨西哥松、萊佛士、桃木、竹子、杜鵑花、蘭花、棕櫚樹、橡樹、栗樹、烏木、鐵木、樟樹、檀香木和許多其他可用於制造橡膠的樹種。這些森林曾經是珍貴動物和植物(猩猩、老虎、貘、大花草屬等)的棲息地。).各種熱帶植物覆蓋全境,處處生機勃勃。重疊的群山被原始森林淹沒,平波如鏡的河流被挺拔的椰子樹環繞,城市、村莊、田野、道路都沈浸在綠色的海洋中。綠色的海洋和藍色的天空構成了壹幅和諧美麗的畫卷,成為蘇門答臘島永恒美麗的風景,給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幸的是,印度尼西亞當局的腐敗和非法森林開發使這些原始森林面臨被破壞的危險。甚至所謂的“保護區”也被砍掉了。海嘯和地震2004年底,蘇門答臘島引發了印度洋海嘯。201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生7.2級強烈地震,隨後引發巨大海嘯。2012 4月11,16:38,北蘇門答臘西海岸發生8.9級地震。震源深度33公裏。19年3月00時34分,蘇門答臘北部(北緯1.10度,東經98.75度)發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主詞條:3.12蘇門答臘地震火山噴發2012 9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默拉皮火山噴發,大量火山灰噴向火山口以西1.5km處..蘇門答臘島的社會經濟人口約為3700萬人,人口密度不高(85人/㎞ 2)。人口密集區包括北蘇門答臘和西蘇門答臘的中央高地,最大的市區集中在大港和棉蘭。當地居民說52種不同的語言,都屬於南島語族,文化非常相似。在東部,馬來語是最通用的語言,但在其他地區,不同民族使用其他語言:南部和中部講楠榜語和米南卡保語,北部山區講巴塔克語,最北部沿海地區講亞齊語。在市區,也有華僑使用漢語的閩南語。蘇門答臘島大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但巴塔克人信奉基督教(荷蘭人傳播的壹種宗教)。此外,還有印度教徒、佛教徒和天主教徒。農產品主要是大米、咖啡、橡膠、茶葉、油棕、煙草和椰子。出口農產品包括橡膠、煙草、茶葉、咖啡、棕櫚油、苧麻纖維、沈香、幹椰子、檳榔、木棉、花生和胡椒。出口蔬菜種植在北蘇門答臘的高地。自給作物是玉米、塊根作物、蔬菜和水稻。印尼約1/3的木材來自蘇門答臘森林,森林還出產各種油脂和纖維。工業包括煉油、采礦、機械、化工和食品加工。重要城市包括棉蘭、巴東和大港。這個島的山地、平原和北部沿海沼澤相間分布,是印尼最大的經濟作物種植園區。除了錫、石油等礦產資源,這裏還主要種植橡膠、咖啡等各種熱帶經濟作物。這個島的出口額占印尼產品的60%以上,可見蘇門答臘島在印尼經濟中的重要性。蘇門答臘及其鄰近島嶼蘊藏著石油、天然氣、錫、鋁土礦、煤、金、銀和其他礦物。Sawahlunto附近的Umbilin煤田面積約100平方公裏。其他煤田包括阿森山和南蘇門答臘的礦床。在印度尼西亞廖內省的杜邁地區,有幾口產量最高的油井;大港和龐卡蘭布蘭丹也有油田。蘇門答臘島東北部、巴東高原和蘇門答臘島南部有完善的公路網,其他地方只能通過山路和河流進入。西北-東南蘇門答臘公路於1980年代竣工..蘇門答臘北部、中部和南部有獨立的、互不相連的鐵路網。壹家印度尼西亞航空公司有往返於主要城市的航班。包括鄰近島嶼的面積是482,393 ㎞ 2。人口:43,309,707人,包括鄰近島嶼(2000年)。蘇門答臘的語言屬於南島語族(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亞齊人居住在西北部,加喬人和阿拉斯人居住在中北部山區,巴塔克人居住在多巴湖周圍和以南,米南卡保人(當地最大的民族)居住在巴東高地。巴基斯坦東南部的西海岸居住著Redjang,Lebong山民和楠榜的沿海居民。居住在沿海和河邊的馬來人在東海岸和廣闊的南部平原占多數,說印度尼西亞的通用語言馬來語(印尼語語系)。米南卡保人和巴塔克人最擅長接受西方教育。大多數蘇門答臘人是穆斯林,但也有壹些居民是基督徒和萬物有靈論者。蘇門答臘島也被稱為“米南卡巴島”,意為“水牛的勝利”。關於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壹個有趣的故事。1500年前,爪哇和馬來亞就蘇門答臘島的歸屬問題發生了爭執。為了避免流血沖突,雙方想出了壹個絕妙的辦法:雙方各自挑選壹只能夠代表己方的水牛,讓它們戰鬥,以勝負來決定蘇門答臘島的歸屬。蘇門答臘島從此得名“米南卡巴島”,鬥牛的習俗至今仍在印尼流傳。蘇門答臘的巴塔克人被禁止與他們的嶽父和兒媳直接交談。當他們有話要說時,他們必須通過中間人。嶽父要問媳婦家裏有沒有雞蛋,就得問:“穆罕默德,妳問問我媳婦家裏有沒有雞蛋。”媳婦也必須這樣回答:“穆罕默德,請妳告訴我公公,我昨天剛買了壹個大竹籃。”在這個問答中,穆罕默德作為中間人,可以置身事外,不理會兩人在談什麽,因為嶽父和兒媳彼此都能聽到,不需要別人傳達。如果公公和媳婦在外面偶遇,雙方出於禮貌都想打招呼,而此時旁邊又沒有第三者,那麽路邊的石頭和樹就可以充當“中間人”。在蘇門答臘島的西南海岸,有壹系列被稱為明打威群島的島嶼。這個島上生活著愛好紋身的部落男子,人們稱他們為“花人”。因為這裏的自然環境是封閉的,所以花人壹直保持著紋身的習慣。紋身師將染料用棕櫚樹汁和木炭煮沸,然後用針將紋身的人刺成各種圖案,再用顏色汁進行染色,這樣紋身在身上的圖案就會被終生保存。這種紋身是在壹個莊嚴而簡單的儀式下完成的,不是壹次性的。每個人壹生都要做幾次,壹般是從小開始,最後才能完成全身紋身工作。他們認為這是對壹個人的美化。因為他們基本上都是穿衣服的,只是在腰的下部裹壹些樹葉或者系壹塊布,所以他們身上的花紋所表現出來的美,讓人壹眼就能看出來。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2004-2009年,來自野生動物保護國際組織(FFI)和英國肯特大學Derel生物保護與生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Klinesebrat國家公園進行了為期五年的研究項目。他們用安裝在公園裏的自動照相機捕捉了許多稀有物種,包括蘇門答臘虎和巽他雲豹。1.蘇門答臘虎2007年5月,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克林賽布拉特國家公園,壹只蘇門答臘虎朝著自動照相機的方向走去。蘇門答臘虎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克林西斯布拉特國家公園也是蘇門答臘虎最後的避難所之壹。從2004年到2009年,壹個研究小組在這個國家公園裏安裝了壹臺自動攝像機來捕捉蘇門答臘虎的壹舉壹動。自然資源保護者稱,這也是歷史上同類項目中最大的項目之壹。蘇門答臘島的生物資源在這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壹個由野生動物保護國際(FFI)和英國肯特大學Derel生物保護和生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拍攝了35只蘇門答臘虎的照片。據估計,蘇門答臘虎的總數可能只有500只左右。野生動物保護國際上周首次發布了在該項目中捕獲的蘇門答臘虎和其他森林物種的照片。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邁克·林基(Mike Linkie)表示,與眾所周知的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亞虎不同,蘇門答臘虎“沒有獲得國際聲譽,部分原因是它們總是躲在茂密的常綠熱帶雨林中,記錄起來非常困難。”林格說,印度尼西亞的另外兩種老虎物種——巴厘虎和爪哇虎已經滅絕,蘇門答臘虎“極有可能步它們的後塵,成為歷史”,因為它在蘇門答臘島被非法獵殺。然而,他說,國際社會並沒有放棄拯救蘇門答臘虎的希望。例如,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在Klintseblatt國家公園建立了五個反偷獵小組。2.巽他雲豹在這張拍攝於65438+2006年2月的照片中,壹只巽他雲豹正在四處覓食。2007年,科學家發現東南亞婆羅洲和蘇門答臘的巽他雲豹其實是不同的物種。在此之前,巽他雲豹被認為與大陸雲豹屬於同壹物種。由於森林砍伐,巽他雲豹的數量不斷減少,現在已經不足1,000只,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3.蘇門答臘地鵑消失90年後,2006年5月,自動照相機終於捕捉到了蘇門答臘地鵑的身影。人們最後壹次看到這種鳥是在1916年第壹次被發現的時候。林格說,自動攝像機還意外拍到偷獵者在公園裏尋找蘇門答臘地鵑。在其中壹組照片中,壹名獵人“顯然發現了閃光燈,因為在下壹張照片中,他從同壹個方向經過攝像機,但攝像機仍然捕捉到他穿著短褲,嘴裏叼著香煙。”4.亞洲貘2006年9月,兩只亞洲貘在夜幕的掩護下出現在克萊恩斯的布拉特國家公園。亞洲貘,又稱馬萊貘,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在過去的30年裏,他們在東南亞的數量壹直在下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稱,亞洲貘數量的減少主要是因為森林被變成了棕櫚油種植園,以及其他人類活動造成的棲息地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