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西北A&F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專業建設

西北A&F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專業建設

I .資源與環境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

學制四年,畢業後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培養具有資源與環境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掌握資源環境科學的理論知識,能夠對資源環境質量進行分析和評價;了解土壤資源、水資源、養分資源(特別是肥料養分資源)和生物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的基本知識;熟悉國家有關資源環境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學會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農業資源和環境的開發、利用、保護和退化防治的宏觀管理和決策,同時結合開設的選修課夯實基礎,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主要學科: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微生物學和環境科學。

相關學科:植物學、地理學、生態學

主要課程:土壤學、植物營養學、生態學、土壤-植物-環境分析、資源與環境科學、資源與環境調查與評價、微生物學、廢棄物資源化技術、營養資源利用與管理、肥料生產原理與技術、土地退化與土地改良、微生物生理學。

就業方向及深造:本人可在農業、生物、環境、工業、水利、林業、草業、食品、農資、自然保護區等部門或單位從事資源規劃、管理與利用、環境分析與評價、環境保護與修復、環境生態建設、理論生態學、遙感與信息技術、生物資源與應用等工作。,而且我還可以申請我們學院。

二、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

學制四年,畢業後授予農學學士學位。培養生物學、環境科學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基礎理論和知識;掌握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的規劃設計方法、監測評價技術;熟悉我國林業、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國內外水土保持與荒漠化監測治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及相關國際公約,結合開設的選修課夯實基礎、拓展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主要學科: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相關學科:生物學、環境科學、林學、生態學、地質學、農業水土工程。

主要課程:植物學、生態學、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力學、水力學、土壤侵蝕原理、水文學、工程制圖與CAD、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林業、荒漠化防治工程、水土保持監督、水土保持規劃與方案編制、水土保持經濟植物培育、水土流失與荒漠化監測與評價等。

就業方向及深造:畢業後可在國土資源、水利、水土保持、農林、環保等部門從事水土保持的規劃、設計、施工、監測、資源開發、工程管理、教學、科研等工作,也可報考或免考我校水土流失、流域治理、林業生態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專業的碩士或碩士學位。

三。環境科學/環境科學

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培養具有環境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熟悉環境監測、環境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和汙染控制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信息查詢、文獻檢索和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國家環境保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等相關政策法規。同時結合開設的選修課,夯實基礎,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主要學科:環境科學、生態學

相關學科:環境工程、農業資源與環境、地理學、微生物學、管理學。

主要課程:環境科學、生態學、土壤學、微生物學、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物理汙染控制、水汙染控制工程、大氣汙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土壤汙染與防治、環境生物技術等。

就業方向及深造:畢業後可在企事業單位、行政部門從事科研、教學、環保、環境管理工作,也可報考我院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土壤學專業的研究生進行深造。

四。地理信息科學/地理信息科學

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培養具有資源、環境和空間信息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熟悉遙感、地圖學和地理信息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掌握地理信息空間分析方法、GIS設計方法、遙感解譯和地圖編制的基本知識和技術;具備開發和應用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產業發展等相關領域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發展趨勢和方針政策法規,同時結合開設的選修課,加厚基礎,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主要學科:地理、制圖學

相關學科:農業資源利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GIS原理、遙感原理與方法、遙感影像分析與應用、數字圖像處理、數字地圖制圖、地圖投影與變換、數字制圖原理與方法、GPS原理與應用、計算機制圖、GIS設計與實現、Web GIS、空間分析與模型、區域分析與規劃。

就業方向及深造:畢業後可在農林、水利、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交通建設、測繪勘探、基礎設施、區域規劃、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地圖測繪、計算機繪圖、數字圖像處理和空間信息系統設計、開發與應用工作。還可以報考我院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遙感監測與資源環境評價、遙感模型與信息處理、GIS設計與數字制圖等方向的碩士。

動詞 (verb的縮寫)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人文地理&;城鄉規劃

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培養具有地理學、城市規劃與管理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掌握資源環境和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備中小城市規劃、市政工程設計和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能;了解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熟悉城鄉資源環境、城市建設等相關方針、政策和法規。同時,結合開設的選修課,夯實基礎,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主要學科:地理、城市規劃

相關學科:生態學、環境科學、管理學。

主要課程:測量學、地圖學、自然地理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生態學、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畫法幾何與建築工程制圖、經濟地理學、土地資源學、計算機輔助規劃與設計、區域規劃與城鎮體系規劃、城市地理學、城市規劃原理、快速規劃設計、建築學基礎、旅遊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城鎮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

就業方向及深造:畢業後可從事城鄉建設、土地規劃、土地管理、自然資源與旅遊資源開發管理、環境保護、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大型企業等部門的規劃管理工作,也可報考我校人文地理、土地資源管理、生態學、農業經濟管理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進行深造。

不及物動詞環境工程/環境工程

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培養具有環境工程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掌握水、氣、固體廢物等汙染控制與治理、環境汙染修復和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夠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政府等部門從事環境工程的研究、設計、規劃、管理、教育和推廣工作。

主要學科:環境工程、環境科學

相關學科:化學工程、生物工程、生態工程

主要課程:水汙染控制工程、大氣汙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環境生態工程、環境物理汙染控制、土壤汙染與防治、環境生物技術、化工原理、工程力學、工程制圖與CAD應用、微生物學、生態學、環境學、環境監測、環境評價、環境土壤學、水土保持工程、荒漠化防治工程等。

就業方向及深造:畢業後可在科研、教學、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從事科研、教學、環境治理、保護、環境管理等工作,也可報考我院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等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進行深造。土壤科學(國家級)

西北A&F大學的土壤學科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自1934成立以來,開始招收本科生,1959招收研究生,1986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獲得“農業資源利用”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這個課題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於教授、朱顯謨院士和教授等幾代專心致誌的土壤科學家發展和積累起來的。1999西北A&F大學成立後,原西北農業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整合,使學科發展方向更加明確,學科領域更加完善,學科整體實力進壹步加強。現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36人(博士生導師22人),副教授37人,講師34人,博士34人,歸國博士9人,百人計劃300人等。學術團隊結構合理,實力雄厚。

土壤學科站點擁有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16專業實驗室和6個野外試驗站,其中3個試驗站屬於中國科學院生態網站點。擁有價值約18萬元的各種實驗儀器設備;中外文圖書51500冊,期刊344種,研究條件和實驗設備完善。並與美國、英國、俄羅斯、德國、澳大利亞、以色列等國家科研單位建立了長期高效廣泛的合作交流關系。

本學科培養了5名博士後,44名博士生;現有博士生38人,碩士生72人。自1996以來,承擔了198國家攀登計劃、863計劃、重點研究項目、重點自然科學基金和傑出青年基金、國際合作科研項目,累計資助6963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42項;發表論文972篇,其中SCI 32篇,EI和CSCD 753篇;出版專著46部,譯著5部,教材13冊。

西北A&F大學土壤學學科始終跟蹤國內外學科發展趨勢,立足學科發展前沿領域,針對國家和西北地區不同歷史階段國家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恢復建設的客觀需要,不斷開展各種針對學科自身發展和完善的創新研究。以“幹旱和侵蝕”環境條件下土地資源、水資源和養分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科學管理,以及各種極端環境條件下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可持續利用為目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在國內外學科建設和發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學科發展領域和方向。

植物營養學(省級)

植物營養學這門學科歷史悠久,誕生於1934西北農林科技學院成立之時。1983和1993分別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1998授予博士後流動工作站和陜西省重點學科農業資源利用壹級學科。學科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16人,其中3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入選高校優秀青年教師支持計劃,1人入選陜西省“三個五年人才工程”,3人獲陜西省青年科技獎。10人擔任全國性專業學會理事或相關專業委員會主任、副主任或委員,初步形成了壹支結構合理、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隊伍。

植物營養學科招收博士生30余人,其中23人畢業,7人進入博士後流動站;120多名碩士研究生入學,100多名碩士研究生畢業。本學科研究生在校期間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目前博士生15,碩士生61。

近五年來,植物營養學科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十壹五”科技支撐項目、農業部公益性行業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專題、農業部948項目等國際合作項目(中、英、德)200余項。合同經費達18萬余元,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年均經費約20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陜西省科技進步壹等獎1,陜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8,陜西省科技推廣二等獎1。發表論文500篇,其中SCI收錄文章30余篇,專著2部。

植物營養學學科與美國、英國、德國、以色列、日本等國家的相關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訪問研究人員20余人。還與國內多所著名大學或研究機構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

農業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